中国时报/拿百姓血汗钱转投资,大亏该算谁的帐?由中国外汇存底转投资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去年五月斥资卅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私募基金黑石集团约一○%股票,然受次级房贷影响,投资十个月后大亏八十七亿元人民币、折合近四百亿台币,引发大陆媒体抨击须换脑袋、改变投资思维。
据《证券时报》报导,黑石集团为美国第二大私募基金公司,管理资产高达八百八十四亿美元,二○○一年以来,公司年资金平均增长率达四一%,堪称全球私募基金高获利模范,并成为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简称中投)成立后,第一桩投资优选对象。
去年五月成军首桩就投资黑石
去年五月,由中国国家外汇存底转投资的中投公司斥资卅亿美元,以每股二九.六美元收购黑石集团约一○%股票,无奈黑石集团上市后饱受次级房贷冲击,股价直直落,现跌至每股十七美元低位,导致中投公司投资资产大幅缩水,算算十个月内竟亏掉中国百姓八十七亿元人民币血汗钱、折合近四百亿台币。
从中投公司收购黑石集团的时机点看,中投公司的投资思维令人费解。
次贷爆发后投资时机点费猜疑
报导指出,去年五月美国次级房贷款危机已经爆发,美股开始出现大幅波动,而欧洲、日本与香港等资本市场均反映出美国次级房贷的影响,在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情况下,斥资卅亿美元投资美国企业,存在相当风险。
当初设定四年闭锁期也有争议,在全球经济开始受次级房贷影响之初,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高,四年闭锁期无异将卅亿美元资金放在黑石集团、无法随美股波动调整,若与投资美国债券相比,中投投资黑石集团的风险管理与评估颇值商榷。
用“半市场化”思维理解成熟市场
此外,许多中国金融机构看好次级房贷的影响,去年效法中投公司纷纷斥资进入美国市场抄底(Bottom fishing),希望在最低点大举进军美股,结果导致超过百亿美元资金出现帐面亏损,陷入追加抄底规模或设立停损点的困境。
报导强调,相较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际金融公司,在投资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制与区域性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所获得的高报酬,中国金融机构绝不能用“半市场化”思维,来理解成熟金融市场的操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