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前提是必须有水,水才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前面说过,我们位于塬上地区,缺水是必然的。生产队农民生活用水是靠井水,后来我见识并用过这种井,据说井深在10-20丈,一丈等于10尺,基本上井深应该在几十米,使用着原始的辘轳往上打水。
我们的科研站也有一口井,不深,应该在10米左右。但是很快我们就知道了,这不是井,而是窖,我们用的是窖水。何谓窖?就是人工建造的储水的地方,上面看上去是井,里面不是地下水,而是挖成一个很大的空间,据说像一间房子那么大,成为窑洞一样的样子,地面周围再涂上一层水泥,防止水渗漏。至于水的来源,一是下雨的时候,把雨水引到窖里面。还有一种方式,当水库放水的时候,引来水库的水,存储到窖里。在我们邻边一个县的地方,国家投资修了一个水库,到一定的季节和时候,水库放水,灌溉农田,同时也部分解决人们的生活用水。
说起那个水库,也很有意思,叫桃曲坡水库,修了很多年。都是当时各个公社派农民前去出工修建的。我们部分男知青,包括我,也曾经被派往这个水库去上工,但是去了几天,人家一看我们这些人就不是能够吃苦耐劳的料,就把我们打发回来了。但是我们确实见识了那个时代修水库的阵势,千真万确的人海战术,根本没有什么机械化,大部分的工程需要人工完成。比如说,挖土方,就是人工挖,使用人力架子车,把土从下面沿着陡峭的坡道运上去,那种场面,现在想想都觉得震撼。
水窖就在科研站的厨房旁边,厨房门外有一口大水缸,平时打水放在水缸里,做饭的时候使用就方便一些。可是城里来的知青喜欢干净啊,尤其是女生,平时洗洗涮涮的比较多。用水的时候,她们懒得从水窖里面打水,就直接使用水缸里的水。这样一来,当时的农民管理员就不满意了,这就加大了他的劳动量了,所以后来水缸里面经常就是空空如也,厨房要用水了,临时打上一桶,用完再打。这样一来,女知青就埋怨有意见了,给站里提意见,站领导当然没有支持女知青的意见,认为厨房管理员打的水是供厨房用的,洗衣服当然需要自己打水啊,这也的却合情合理,但是后来很多知青还是把这个事情归咎于农民们。再加上伙食比较差,当时的物质条件,本来这也是有情可原的。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很快就爆发了知青和食堂管理员以及炊事员之间的矛盾,好像是抱怨农民多吃多占,而我们知青确总是吃不好。三个月之后,76年春节一返回,大队科研站领导做工作,让我来担任食堂管理员的工作。
但是尽管换了我们知青自己管理食堂,矛盾并没有解决,这是当时的物质条件已经决定的。矛盾依旧,包括用水的问题。那时管理员除了管帐、采购外,还要帮厨,还要打水。一开始,我又恢复给水缸里面打水,当时开会已经明确,水缸里面的水只是保证厨房用水,个人洗衣服需要自己打水。可是一些女知青确不当回事,照用不误,我每天打水要费很大的劲,打满一缸水,需要大约10桶水,有时候我一天要打上两次。所以到后来我也不能保证水缸里面的水了,这样一来一些知青又不满意,厨房也有意见。再加上其它问题,后面我会提到,我这个食堂管理员也就干了几个月,我记得到了6月麦收之后就坚决辞职不干了。
我们知青来到科研站之前,这个窖的储水够使用很长时间,现在我们来了,一下子多了30个大活人用水,再加上城里来的学生,稍微讲究一些,特别是女知青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这个窖水就不够用了。有时候窖里面没有水了,就需要到附近的村子的井里去打水,借一个那时汽油桶改装的盛水器具,放在架子车上,一个农民,再派上一个知青,专门去解决水的问题。我也干过这活,打上一桶水上来,可费劲了,辘轳把摇上半天才能打上一桶水,可是这里的农民世世代代也就是这么过来的啊。
刚才说了,雨水加上水库的水,引到水窖,经过自然沉淀,就成为我们日常的生活用水,也根本谈不上卫生不卫生。或许是应了那句民间俗语,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们习以为常,也没有人说什么不卫生之类的话。后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第二年开始,为了解决提高伙食质量,我们自己开始养了两头小猪。虽然砌了猪圈,但是小猪小的时候,还是随它在我们科研站的大院里面到处乱跑乱窜。不久,忽然发现一头小猪失踪不见了,到处寻找也不见踪影,是被偷了,还是跑失了?总之不见了,后来实在找不到也就算了吧。可是那以后不久,从我们水窖里面打上来的水,水面上总漂浮有一层油花,令人疑惑,也不知什么原因。再后来,水面漂浮的油花越来越严重了,于是就派人下到水窖里面查看究竟什么原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哎呀呀,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那只丢失的小猪原来是失足掉到水窖里面,已经泡了十几天了。设法把小猪的遗体打捞上来,处理掉。可是使用这样的水已经有些日子了,怎么办呢?呵呵,又能有什么好的办法?以后还得接着用,就这样,我们照样饮用着泡过死小猪的水,生活。
附注:昨天发的前一篇回忆,后面说明中有一点笔误搞错了。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40周年,我写成30周年了,特此更正。
纪念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