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的女法老神庙 (尼罗河寻古探幽旅之十三 )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由于太阳东升西落的缘故,古埃及人将尼罗河的东岸规划成日常宗教活动的区域,而将尼罗河西岸用作建设金字塔和陵墓的区域。尽管在卢克索,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成为新王朝时期法老们的墓葬之地,河东岸是他们建立神庙的地区,却有一位法老,离经叛道,将自己的神庙修建在了尼罗河的西岸,反映了与众不同的生死观。这就是引起后人极大兴趣的著名女法老 哈特谢普苏特的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放弃了传统的神庙布局,完全按照山崖台地景观的需要来设计和建造,其样式独一无二,整体布局宏大开阔,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也更为密切。

神庙建在半圆状的梯形峭壁中,背依山岩峭壁,巧妙地利用了断崖伸出的宽阔平台来建造主体建筑,山崖与神庙同为麦黄色,浑然一体,气势磅礴,山崖后面,就是埋葬其他法老的帝王谷。神庙面对着尼罗河谷地,庙前平坦开阔,一览无遗,注视着朝朝暮暮的日出日落,伴随着尼罗河年年的水涨水落。连我们中国人都觉得这依山傍水的环境风水极佳。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因成功地利用了天然地形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被认为是古代建筑中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好的杰作之一。



图 1 、 神庙建在半圆状的梯形峭壁中

站在神庙的广场上,当年恐怖分子射杀游客的情景出现在我眼前。1997年11月,歹徒们从殿左的山坡上冲下来的,武器藏在白色的阿拉伯长袍底下,撩起就射击,约七十名游客被杀死,刹那间这个文明朝拜地一片碧血黄沙。我估计歹徒隐藏的地点应该是俯视广场的最佳地点。这使我想起了余秋雨在《千禧日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参观该神庙时的描写:“抬头仰望左山坡,……只见有一个小小的人影在半山快速攀登,仔细一看,竟是妻子,我连忙跟着爬上去,气喘吁吁的在半山腰里见到几个山洞,……转身俯视,广场……果然一清二楚。”



图 2 、 从坡上往下看,整个建筑设计成叠升的台阶

如此雄伟的建筑,必须选一个最佳角度去拍摄。刘欢给我们在神庙的参观时间只有25分钟,我抬头仰望左山坡,一条人踏出来的小路直通坡顶,但没有人上去。看来今天来参观的游客中还没有人意识到,从山坡上俯视神庙会是另一番感受。我估计了一下,抓紧时间爬坡,上下约需15分钟。余秋雨和他的妻子都上去了,我为什么不能上去?!我用最快的速度向坡上爬去,当我爬到半山坡转身俯视神庙时,我被看到的景象所震撼,不由得发出感慨:果不其然,当年恐怖分子躲藏的地点,正是俯视神庙的最佳地点。



图3、第一层的石柱廊

从坡上往下看,整个建筑设计成叠升的台阶,明确的纵深轴线用平缓的坡道贯穿。最上层柱廊后面是殿堂本部,内殿则凿于山崖之中。正面柱廊用简单的方柱形,简洁明快;第一层平台上的侧廊采用刻有凹槽的圆柱,形制优美;第二层平台上的柱廊则采用神庙特有的奥西里斯柱,每支立柱前安放一尊身着奥西里斯式服装的女王像。这些柱廊比例协调,庄严而不沉闷,外观色调清亮纯净,与作为背景的悬崖互相呼应。远远看去,极像一座构思新颖的现代建筑。

这座祭庙的装饰非常精美,墙面上有华丽的彩绘壁画和浮雕。一些浮雕描述了女王神圣的诞生和她统治期间的大事,包括派遣贸易船队远征朋特(今索马里海岸),搬运方尖碑到卡尔纳克神庙,以及一些宗教活动。



图 4 、 第三层柱廊的雕像

最好看的是第三层柱廊的雕像,现只存8个。雕像 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法老肖像的造型, 长着胡子, 却带有女王的基本特征:长眉圆眼,鹰鼻小口,小巧的下颌,甜美的微笑,女性的娇美处处可见。雕像制作精美,线条柔和,在表现出法老伟大,健康,明朗等美好特征的同时,也突出刻画了法老个人面貌的特点和气质,达到理想化和个性化的统御。

在一个石台上,放着一个女王的头像,因皇冠、胡子都被打掉了,美女的形象完全展现出来,美丽、高贵、温柔、妩媚、多情,没有一丝女王的霸气。男人们怎么能不动心呢!



图 5 、女王的头像

该神庙 屹立在此已经三千三百多年,当时的总建筑师叫森穆特,是女王的情人,也是地位仅次于法老的大臣。据说他把所有的爱都灌注到该神庙的设计中了。哈特谢普苏特为了报答,给了森穆特很多特权,如将法老的石棺赠给他,破例让他在国王谷附近修自己的陵墓,而这个陵墓与她的陵寝几乎相通。据说,哈特谢普苏特的墓门后面,还有森穆特的雕像,因为女法老希望在复活之后,第一眼就看到自己深爱的人。女法老与大臣这种不寻常的关系在修墓工人的信手涂鸦中露出端倪:一个戴着王冠的女法老正与一个男人做爱,这幅画表明两人的情爱故事在当年已是众人皆知。中国历史上的武则天也是女皇,和埃及女皇相比,在爱情上就不那么专注了,养了一大批面首。



图6、处处可见武装警察

二十多年来,森穆特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忠心不二的守护着她,甚至他这一生都没有结婚。当他离开人世后,哈特谢普苏特也随他而去。这两个人,都被图特摩斯三世在史书上抹去了名字。

森穆特的另一个旷世之作就是埃及最为辉煌的神殿卡纳克神庙。我很赞同余秋雨的讲法:今天看来,不管什么原因,这位建筑师有理由名垂千古,因为真正使这个地方游客如云的,不是女王,是他。



图 7 、 极像一座构思新颖的现代建筑

说到埃及女王,被承认的女法老一共有六位。最有名的有两位,中国人只知道其中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而对 哈特谢普苏特很少了解 。

刘欢向我们讲了一个古老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哈特谢普苏特是著名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据说貌美而聪明,连父亲都让她三分。她有3个兄弟。父王临终前,2个正室儿子已逝,只能选择庶出儿子继承王位。据王室规定,他要登基必须娶同父异母妹妹才能具有 “ 王室血统 ” ,于是娶年仅12岁的妹妹哈特谢普苏特。

图特摩斯二世相貌丑陋,体弱多病,没有什么政治建树,哈特谢普苏特18岁时和丈夫共掌政权,生有一女。在哈特谢普苏特33岁左右,这个难看的男人终于拜拜了。她没有儿子, 安排二世与妃子所生的一个10岁男孩与自己的女儿完婚后继位,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 自己则以摄政王身份,全权管理国家事务。



图 8 、第三层柱廊

但她雄心勃勃,不满足于摄政,对埃及宣称自己是阿蒙神的女儿,按神的意愿接任埃及法老,并正式宣告自己为上下埃及之王。这个由僧侣和官员杜撰的神化故事多处刻在女王神殿壁画上。故事说,太阳神曾化身为图特摩斯一世使王后有孕,她出生后取名哈特谢普苏特,意为 “ 太阳神眷顾的最高贵女人 ” 。

她执政期间总是以男子形象现身子民面前。雕像中,她威严执权杖,戴着假胡子,着男装,束胸,如实表现出他当国王时的形态。不过,在壁画铭文中,女王的称谓却是 “ 阴性 ” 的 “ 她 ” ,这或许透露出她以女性为自豪的心态。

她在位22年,内政外交硕果累累,甚至发动了远征蓬特和巴勒斯坦的战争。 他将埃及的疆土扩展到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向南穿过第四大瀑布直到努比亚,历史上没有一位法老能超越他。



图 9 、 内殿凿于山崖之中

图特摩斯三世 长大后,开始拉拢卡纳克神庙的祭司为自己登基做准备,公元前1482年, 图特摩斯三世突然重返王位,哈特谢普苏特从此不知去向。神庙中她的塑像和浮雕被毁于一旦。一些被砍掉了脑袋,一些被砸坏了,绝大多数有关她的记录都在当时被刻意销毁了。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这是图特摩斯三世授意的,目的是要报复这个凶恶的继母篡夺他的王位。

但新近的考古发现,历史并非如此。法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正在复原一种被称为 “ 红祈祷室 ” 的小庙,图特摩斯三世还来不及摧毁时,这座建筑就已解体。 这个建筑由哈特谢普苏特开始建造,许多壁画颂扬了她与图特摩斯三世共治的政绩。他们主持宗教仪式时是并肩而立。哈特谢普苏特死后,图特摩斯三世继续在祈祷室里加了描绘自己加冕过程的壁画。



图10、老师带着学生来上历史课

如果图特摩斯三世在哈特谢普苏特一死,就要报复这个继母,为什么还要让红祈祷室竣工?为什么不毁掉她的肖像和皇族名号?显然他是后来才毁掉她的肖像的。考古学家的解释是:在他执政后期,其儿子才诞生。图特摩斯三世意识到,他如去世,儿子显然需要一名辅政者。当时,埃及上下对哈特谢普苏特辉煌的政绩记忆犹新。图特摩斯三世害怕还有女性篡夺儿子的王位,因此在去世前,也就是直到哈特谢普苏特去世20年后他才采取报复行动,下令摧毁哈特谢普苏特的成就,用自己的历史来取代她的历史,让她在历史上消失。



图11、女王雕塑的头都没了

埃及古物学者近日表示,1903年在帝王谷一座坟墓中出土的一具木乃伊现在被证实属于古埃及最著名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员会在美国探索传播公司赞助下,联合国际上多名考古学家展开寻找哈特谢普苏特木乃伊的研究。考古学家在发掘出一个标有哈特谢普苏特名字的盒子中找到一颗牙齿。经过CT扫描技术鉴定,考古学家惊喜地发现,这颗牙齿竟然和棺材中那具木乃伊口中缺失的臼齿基本吻合。经过进一步的DNA对比,考古学家认定那具木乃伊就是寻找了多年的哈特谢普苏特木乃伊。 研究显示,女王亡于50多岁,生前体态丰腴,很可能患糖尿病和肝癌,她的左手置于胸前,是古埃及皇权的传统姿势。 埃及考古界认为,这一发现是自1922年发现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以来埃及最重大考古发现,它将使世界震惊。



图 12 、用于修复神庙的石材堆积在第二层的平台上

在尼罗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间的原野上耸立着两座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岩石巨像,现被称之为“门农神像” (Colossi of Memnon)。在去“门农神像”的路上,我们看到帝王谷山脉朝尼罗河的一面,建有一片两层居民楼。我们都很奇怪,按照埃及人的生死观,尼罗河西岸是墓葬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居住在此。

刘欢说,这里住的大多是靠盗墓生存的人,有的祖祖辈辈都靠盗墓为生,发了大财,家家都有宝贝。埃及政府也就是近几年对文物保护抓得紧些。他们不敢把房子建得太大,怕露富,被政府部门发现查处。但他们也不愿搬走,因为这里除了埋葬帝王外,过去的大臣、富人都埋在这里,一锹下去就是一个坟墓。现在政府限制人们在这里建房,这里更成了宝地,他们决不会放弃。

盗墓贼有幸运的也有倒霉的,讲个小故事:1944年,一名盗墓贼进入一口棺材偷金子,结果棺材盖子掉了下来,将他封在棺材内,后来屋顶坍塌,将他砸死。科学家清楚他是什么时候死的,因为他们在这具骨架上的破旧的上衣里,发现了当天的报纸。看来这个盗墓贼是个有文化之人,还关心国内外大事。



图13、 两尊雕像已毁坏的十分厉害

来到“门农神像”前,有点失望, 两尊雕像已毁坏的十分厉害,脸部不可辨认,但是仍可看出是法老的形象。 它们原本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神庙前的雕像,这是建于3400年前的阿蒙霍特普神庙所留下的最后的证据,那座神庙曾是古埃及墓葬建筑的巅峰之作,从这两座巨像就可以感受到当年神庙的磅礴气势。但神庙现已无踪影,只剩下雕像孤零零地立在旷野上。

两座雕像都是用一整块石英石雕刻而成,大约21公尺高,重量超过1300吨,石头是从400公里外的亚斯文采石场运来的。 公元前27年,大地震造成神庙大面积坍塌,巨像也被严重损坏,从股盆以上出现了条条裂缝,从那时起,每当太阳升起的黎明时刻,石像总是发出如诉如泣、凄楚动人的声音,十分奇特。2000年前,一位希腊地理学家目睹了这一神奇自然现象,他在随后所著的《旅行指南》中写道: “ 每当日出时分,石像就会说话。 ”



图14、 雕像用一整块石英石雕刻而成,重量超过1300吨

刘欢解释,拂晓前,石头受寒收缩,强劲的冷风吹进裂缝,千百个空隙好似无数个笛孔,发出阵阵哨笛声,似在唱悲伤悠扬的歌。

雕像能开口说话及哭泣的传说使其成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朝圣地,因为他们想起了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门农。年轻的门农离别母亲奔赴战场,不幸壮烈牺牲,其英魂牵挂母亲,每当黎明来临之际,便哀泣呜咽,呼唤母亲。于是“门农”的名字取代了 “ 阿蒙霍特普 三世 ” 的名字。罗马皇帝哈德良偕王后,曾在石像旁安营扎寨3日,专门倾听石像唱出的哀歌。公元200年,罗马皇帝赛佛留处于好心修补巨像龟裂,结果巨像从此哑然无声,直到今日。

刘欢说,巨像身后的神庙之所以 “ 失踪 ” ,罪魁祸首就是那些继任的历届法老们。他们为了省钱方便,或者出于对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不满, 将神庙的石材搬走用于修建自己的神庙,这种现象在埃及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历史中非常普遍,甚至把这看成是一种征服者的荣耀。中国有句成语:“拆东墙,补西墙”,一般是指穷人没钱,才这么干的,没想到皇帝也这么干。他们难道就没想到,他们的后人也会仿效他们,来拆他们的神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