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遇布拉格 (下)

第二天是新年前夜,也是我们在布拉格的最后一天,早晨从旅馆出来以后,把行李寄存在车站的储物柜,因为火车夜里10点才出发,白天有足够的时间游览城市。布拉格的旧城和新城两个区其实不大,走路都能走下来,在行程安排上,如果时间紧张的话,有一个整天,旧城和城堡山都能玩下来。我们有两天时间,而她的旅馆又就在旧城边上,所以丝毫不着急,上午都是11点才出发开始玩。旧城广场附近的街道弯弯曲曲的,有时我们会故意找僻静的古旧街道,游人稀少,石头铺砌的路面,狭窄的街巷,短暂地迷路于其中,就像回到欧洲中古,寻幽访古的感觉真的很好。这是其中一条小街上拍的,背后的教堂,是旧城广场上的Virgin Mary Before Tyn教堂,我非常喜欢这个教堂的尖顶群,象是悬在空中。在电影“布拉格之恋”里面,这也是布拉格这座城市最显著的地标。





布拉格最著名的两大象征,是一个钟和一座桥。钟是旧城市政厅上的巨大天文钟,15世纪制造的,分上下两个大钟面,上面是天文钟,显示太阳月亮的位置,黄道十二宫等等,下面的是日历钟,建造于十九世纪。在天文钟两侧有四个塑像,整点报时的时候会动,这四个塑像,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四大忧虑:虚荣(最左边拿镜子的人),贪婪(拿钱袋的犹太人),瘟疫(黑死病骷髅),入侵(最右边的外敌土耳其人)。另外,天文钟上方的十二使徒像也会在准点出来报时。有个悲惨的传说,讲当年建造这座大钟的工匠,被市政会下令刺瞎双眼,以防他将来能制造出能和这座天文钟媲美的杰作,结果双目失明的大师跳进大钟的机器里自杀了。不过也有正经的历史学家考证出主持建造大钟的两位大师的生平(其中一位是钟表匠,另一个是大学的天文学和数学教授),说这个传说子虚乌有。







时值新年,布拉格旧城广场上热闹非凡,象一路上那些德国城市一样,这里也有圣诞市场,很多小摊卖工艺品和零食,在广场上看见有一处架起木柴明火烤整只的火腿,炉火熊熊,火腿边转边往下滴油,买的时候店主拿一把大刀从大火腿上现往下切,看起来就特过瘾,更别说站在炉火边吃了。还有一处,穿着皮围裙的铁匠现场表演铁工手艺,在炉子上捶捶打打,一会儿就当众做好一只铁铃铛,我从小长在大城市,哪儿见过这个呀。





广场中心搭起一座木桥,站在桥上比周围的临时售货木屋要高,可以拍广场的全景,这些木屋和木桥,都是圣诞市场临时搭建的。旧城广场的中心是扬·胡斯铜像。布拉格是宗教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比马丁·路德早将近2百年,布拉格大学的神学教授胡斯就提出宗教改革,后来被教廷叛为异端邪说,处以火刑烧死,由此引发了波希米亚的“胡斯战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了新教之后,数百年来波希米亚一直是旧教国家,不能公开纪念胡斯,这座铜像,建于1915年,当时新旧教矛盾早已没有那么尖锐了。





广场附近还有卡夫卡当年所住的房子,现在是卡夫卡博物馆,原本不在我计划内,不过淑明是念文学的,想去看看,她这一路在英国去莎士比亚故居,在伦敦去狄更斯故居,好像对那些文学家还挺崇拜的样子,我当然也乐于奉陪了。博物馆不大,在旧城广场附近费了一些周折才找到,其实只是一些关于卡夫卡生平的文字和照片陈列,实物不多,她看得很仔细,我也就陪着,反正我是对什么都有兴趣,多看多记总是长见识吧,事实上“变形记”我是念本科的时候读的,当时没太深的印象,现在早就忘了。


从旧城广场一路走向南边的新城,所谓“新城”,其实是由查理四世皇帝规划兴建,那还是在14世纪呢。新城的市政广场,就是引起胡斯战争的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发生的地方,跟整整两百年后引发德意志三十年战争的第二次扔出窗外相比,1419年的第一次事件血腥得多:布拉格民众把7名官员从市政厅窗口扔了出去,窗外等待他们的,不是柔软的粪堆,而是密排的长矛----这7个人全都死了。


新城的Wencenslaus广场上,有捷克国家博物馆,今天是除夕,整个广场封锁起来,搭台准备夜里的新年狂欢。我们的火车都是晚上的,不能在布拉格庆祝新年0点。 经过广场,来到波尔塔瓦河边,这里离开查理桥有两座桥的间隔,河边有一处现代派建筑很有意思,叫做“跳舞的房子”。





沿波尔塔瓦河走向查理桥,天色向晚,河里自由放养着天鹅,还有很多其他类的水鸟,间或成群地惊飞起来,天上云卷云舒,被落日余辉镶上金边,铅灰,金黄,和火红掩映出层次分明的天幕景观,有时候会令人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句子。





走在查理桥上,对岸的城堡山已然华灯初上。“良辰美景不夜天”,却总是不久长,


此时此景,欲辨已忘言……


想起从去年开始欧洲旅行,每遇名城,总是跟河流特别有缘:莱茵河谷,多瑙河谷,巴黎的塞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柏林的施普雷河,德累斯顿的易北河,萨尔斯堡的盐河,现在是布拉格的波尔塔瓦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的真准,我不愿做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却喜欢当寄情山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智者,“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我不在乎长寿,但确实好动喜欢到处旅行——旅行并快乐着。


古人诚不余欺也。


也真巧,正在犯难,怎么用英语跟韩国美眉解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呢,她倒先跟我说“Confucius 说过的,云云,云云”我大吃一惊,不仅是想到一起去了,而且怎么居然你们韩国人也念子曰诗云的呀?这个倒是第一次知道。


从查理桥过河,来到城堡山所在的西岸,折回向南走,为什么呢?这是我事先的计划:河西的Petrin山上是看城市夜景的好地方,夜里布拉格旧城新城的灯火全开,倒映在河水当中,从山上可以同时观望城堡山和旧城。坐晚上5点的缆车上山,天色已经全黑,山上游人很少,很僻静,山下旧城和查理桥上热闹非凡,坐缆车上山,再从山上之字形的道路徒步下山,有些地方很黑,有点探险的刺激。当然,我事先调查过这里肯定是安全的,才会这么走。我们不能在布拉格庆祝当地的新年,但是在Petrin山上分别迎来了中国和韩国时间的新年。


这是在桥上拍的旧城和城堡山。





7点钟回到旧城中心吃晚饭,我和淑明选了家昨天看好的餐馆,这家有种酒我们昨天就看着很新奇,因为昨天夜里还有dinner cruise,所以没尝试,今天特为去那里玩:酒杯里面会着火的,有点象鸡尾酒B-52,我在上海和成都喝过好几次B-52,因为觉得杯子着火挺好玩。但B-52是很小的杯子,而且非常甜,这种葡萄酒的酒杯极大,有郁金香形和传统圆形的两种,圆形的酒杯比我的头还大。当然,肯定不会是一满杯酒,否则没谁能喝下一杯,只是杯底一层而已。制作的时候,女调酒师把餐厅的大部分灯都关掉,用一个推车推出很多杯子和各种葡萄酒,倒酒入杯,用推车上的酒精炉,从酒杯外面烤(我想玻璃应该很薄,传热快而均匀,否则杯子会裂),过一会,杯子里的葡萄酒受热会着火,调酒师把着火的大酒杯端上餐桌,用一个磁碟在杯口上一盖,杯里的火苗熄灭,就可以慢慢喝了。这是和B-52又一个不同的地方:B-52要在着火的同时用吸管一饮而尽。





这酒能点着,自然很冲,举起酒杯,发现根本无法吸气,吸气会被呛得涕泪横流,如果想喝,不但必须屏住呼吸,甚至连眼睛也要闭上,因为会被酒气熏到。喝起来味道不错,我觉得可能是某种茴香酒或者苦艾酒,就是在葡萄酿酒的过程中加了药草香料。


我在念书的时候,跟韩国同学喝过酒,不过是男生不是女生。我不知道是不是韩国人都能喝(因为韩国天气冷?),反正淑明很爽快的,一人一杯,她比我喝得还快----不过脸红上头也比我快。这酒很冲,上头很快,两个人都有点晕,话也有点多,一杯下去意犹未尽,再叫一杯,然后两个人就在那里没事找事,合计怎么能最快地喝晕:这是餐前酒,晚饭还没上来,所以空腹的忌讳已经犯了,另一个忌讳是混着喝----于是又一人叫了一大杯啤酒。








反正今晚剩下的最后一件事不过是上火车,最多不过是待会儿叫出租去车站罢了----料想坐错车还不至于吧?


好的,cheers,----for ALMOST falling in love!

其实我这人在外面一直很乖,而且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必须的商务应酬,所以从来没有喝多过,唯一一次连灌两份“潜水艇”(小杯白酒打翻在大杯啤酒里),还是本科毕业同学聚餐的时候,就那样也远没到量,因为我太在意形象,绝对不会冒喝多了出洋相的危险。这次也还是幸运:这酒上头特别快,可是退下去也快,我猜度数应该并不太高,喝酒稍微高一点,聊得很尽兴,女孩子什么话也都敢讲,不过到正餐的时候,已经酒劲过去,完全镇定下来了。我们都觉得,这顿新年大餐真是奇妙得很,而且吃完饭在布拉格热闹的旧城街道,狂欢的人群中,仍然可以闲庭信步地走到车站,什么事儿也不耽误,堪称一个完美的布拉格记忆。


这家餐馆的名字当时我没有注意,位置在旧城广场施瓦洛夫斯基水晶店的后面(国内译成施华洛世奇?):水晶店在两条街夹角的三角形地块顶端,一条是热闹的主商业街,另一条是僻静的小街,好像叫Stuparska,餐馆在这条小街上,水晶店后面两三个门的样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着火的葡萄酒和巨型酒杯,很好玩的。


在新年的狂欢声中,我们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了,淑明去布达佩斯的火车,比我去维也纳的火车早开15分钟。我帮她把箱子拎上车,找到包间安顿好,道声前路珍重,目送她离开。布达佩斯是她回汉城之前最后一站,已经提前订好了酒店,我也放心了。


去维也纳的这次夜车,是我第一次在欧洲坐卧铺火车旅行。今天是除夕之夜,出门的人很少,三个铺位的包厢只有我一个人,其实这节车厢只有三四个旅客,而且他们都是中途半夜就在捷克境内下车了,到终点站维也纳的乘客,这整节车厢只有我一个人。包厢里的设施设计得极为合理,虽然紧凑,但一应俱全,非常舒适,包厢里的卫生间,电源,抽水马桶,洗手池,甚至淋浴,什么都有,精洁而且豪华,整个包厢就是一个旅馆房间的格局。



在布拉格的两天也许太完美,有点怅惘的意思。



象郝思嘉一样,我对自己说“我不想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再想吧。



明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



明天我会在维也纳”……

koelle 发表评论于
呵呵,冯-高出落下。博主知识渊博,文笔精炼。俺1996年在波恩的捷克领事馆被拒签,理由是俺的德国签证不足6个月。结果布拉格之旅泡汤了,至今还没成行。不知道捷克加入申根了没有。
hg2007 发表评论于
hehe, very very very good. ^_^
stylegal 发表评论于
你不但是一位智者, 你更是一位绅士。

“旅行并快乐着”,知音。
yeg 发表评论于
游记很美,很含蓄。
但各位评论有点儿露骨。
smith34 发表评论于
oh, sure, thought i should come back and have a look and see if any pure and innocents feel offensive here.
Bali 发表评论于
What a great read. Thanks. By the way, you should consider deleting smith34's posts here and in the previous article. I suppose the comments were meant to be funny but really they were of bad taste and offensive.
smith34 发表评论于
bro, you can not call this a 艳遇! doesnt look like u even touched her with ur finger.
smile1 发表评论于
写的很好啊,前两天看了一次,今天又回头看了一次,可见文章的确有不同的魅力,吸引读者到它的世界中去。作者显然知识渊博,(我还看了一些你的其它文章),才思横飞,又聪明又矜持,把内心的激情骄傲包裹在90%的冷静理智下。

文章也是理性和激情的混合体,理性的部分是娓娓道来,让人读来同时享受到知识,阅读的魅力,感性的部分,尤其是你的那种隐隐的,甚至是克制的感性使读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即便是读完文章后,回想和感慨,这也让你的文章在游记之余具有一种文学的美。

你对于感性部分的处理也可以看出来有理性的手法,结构巧妙,没有一丝做作的痕迹,即使作笔不多,而激情却透纸而出。象你那张在酒杯后的照片,隔着玻璃的眼神是发亮的激情,和一点点游玩世间的那种勇敢不顾,望向那个萍水相逢的她。。可是毕竟是隔了一层玻璃呀。。
andromedae 发表评论于
伏尔塔瓦河 Vltava
李书儿 发表评论于
两篇游记都看过了,写得很好,期待着自己也有这样一次旅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