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西方媒体”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谈谈“西方媒体”

 
● 庄永康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之旅中,有人认为,最具戏剧性的是中国网民对垒西方媒体。网上随意点击,就可以看到眉飞色舞的汉字帖子,说由于中国人民的愤怒,“西方”于是颤抖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因新闻主播暨评论员卡弗蒂的出言不逊而多次向中国道歉。

  事情确实是这样的吗?

  应该说,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都在祈愿北京奥运能在祥和、安宁的气氛中举行,也不会认同别有居心者利用闹事、利用歪曲事理的言词干扰奥运。但以目前的事态来看,另一方面值得检讨的是,群众这种行为,能不能产生正面成果?

  留学美国的青岛女孩王千源(Grace Wang)事件,已敲响了警钟。她由于在圣火抵达旧金山时充当“汉”、“藏”两方面的调停人,结果受网民攻击,称她为“卖国贼”、“汉奸”等,在青岛的家也遭受恐吓和涂鸦,父母害怕到躲起来。

  王千源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自辩,说:“如果我保持沉默,也许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

  其实,“同样的事情”已发生在残疾的奥运火炬手金晶身上。她因发出“慎重对待抵制家乐福(Carrefour)”的呼吁,一夜之间从以身护火的英雄变成了“汉奸”。所幸,在收到法国总统萨科齐亲笔慰问信和访法邀请后,她从“汉奸”变回民族英雄。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不是金晶,网上有“替家乐福说话”者,必遭攻击。“感性”与“理性”已成了两个壁垒森严的阵营。

  这是很令人纳闷的。到头来,北京奥运的定位是“咱们中国人/华人”的奥运,还是属于全人类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诚然,“民族”情结是一种数千年从不间断的积累,一下子要改过来是不容易的。但现实告诉我们,目前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经济运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而中国也自称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汉奸”要怎样定义呢?
事情最糟的是把世界分成黑的白的两大块,怎能分清事理?据我所知,就北京奥运的报道,客观持平的“西方”媒体便有美国的《新闻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和《金融时报》等。

  其实,在全球化大气候中,“西方”媒体中已有大量来自东方国家的从业员加入,中国人也不少。在目前这种“肃杀”的氛围中,许多人都宁愿保持低调,或仅以悄悄的e-mail说,自己从事的机构(如CNN)并不是那样蛮不讲理的。

  以本人经验看,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到西方工作讨生活,“极度不爽”的时候肯定是有的。但人在异乡,重要的还是在于把握观察、体验与学习的契机,设法了解别人的优越在哪里,“威力”从何而来。

  “西方”、“西方媒体”其实并不是个划一性的概念。比如经营哲学,便有所不同:CNN以抢快,无所不在,凡事捷足先登来取胜;而英国广播公司(BBC)则宁愿失去独家的机会,也要证实新闻的准确性。再者,同一机构,不同的掌舵人,其制作路向也有很大的区别。

  上世纪90年代,本人到BBC中文台工作,是2万8000名员工之一,地位很普通。幸运的是,适逢BBC大改革,“外才”也有机会发挥主动。五年来所做的节目,“上头”从未干预。曾做一个特备节目叫《英国生活》,专家学者、贩夫走卒,甚至街头露宿的流浪汉,都可自由访问。

  最妙的是,BBC海外部是由英国外交部出钱资助的,但采访外交部听证会时,记者居然可以当面给外交大臣提出“不方便”的问题。尽管外相一脸不乐,但无可奈何,因为“西方媒体”是监督政体的第四权,是独立自主的一个机制。记者的发问和官员的回答都一一记录在案,谁也不能抹掉。

  是的,西方媒体每个从业员都未免有本身的观点和立场,但大多数都有一套严格的守则,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出街”。有一回,有个身穿民族服装的女藏民,以“踢馆”的姿态到录音室来,与广播员展开唇枪舌剑大辩论,言词非常火爆。之后,录音存档,并未播出。

  我不记得BBC有没有出过像卡弗蒂那样“下巴轻轻”的主播,但BBC肯定曾在事实出错的时候道歉过。道歉是需要勇气的,这不是匹夫之勇。

  我觉得,中国这回费这么大的劲自我辩护,还是没能把西藏建设、民族政策这些正面课题说清楚,问题就出在正规媒体的不够自由,缺乏主动性,“威力”不在的缘故。

(作者为联合早报评论员)



风中秋叶 发表评论于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某些偏见,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要理解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其中并不一定就是西方媒体的刻意中伤。我们可以不断表达我们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却没有必要采取对抗的态度与之争斗,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改善自己的不足,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公正的,一定可以正确理解认识中国。谢谢您的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