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几天在默山的博客里看到老子的这句话,特别认同,特别佩服!

这话据我理解,大概的意思是:假若不能遵循天道了,就只好以德服人,而连德都做不到的人,就只好以仁慈来行事。如果连仁慈都做不到,那么还可以讲义气。而连义都行不出的人,就只好求助于礼。但是这个礼,却是缺乏忠信,作乱的开端。

老子的这句话,实在是精辟!多一字,少一字,都不可。这样简短的一句,却道出了人类社会行为的层次,实在是让我太敬仰了。

道,很难给下定义,因为它太玄妙了。所以有的人说道就是无,虚无,没有,而且也无法形容。可是,我觉得道并不是没有,而是先万物之前就存在的至高的法则。它是我们人难以测度的,所以我索性叫它天道好了。天道无时无刻不在,行于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发展,都遵循着它。就像清风流水,永远不会重复,又永远按它运行。

德,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讲的道德。我觉得,它讲的是天地之德,也就是按照天地的自然规律而取舍。既然取舍,就有取有舍。然而,这个取舍的准则,却不是凡人容易掌握的。就像没有人参与的物竞天择,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大概对于人类社会,就是以公众利益为前提的取舍。

仁,就是仁慈仁爱。不论对方好坏,均取慈悲为怀的态度。做到仁,要比德容易得多,因为不须取舍,也就不用判断对错,承担风险责任。当然这滥好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也是一筹莫展。

义,就把标准降得更低。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跟我关系更近,我就支持你。但是你要是跟我没关系,那我就保不齐怎样对你了。你要是得罪了我的亲戚朋友,不管对错我也有可能伤害到你。而且这样的人们往往把义字洋洋自得地标榜着,分外理直气壮。

到了礼,就更不用动脑筋想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顺序都排好了,甭管他们为人怎样,对你如何,你都要按照礼教来行事,不容违背。人类社会到了用礼教来约束行为的时候,就到了最虚伪最扭曲的境地。因为一切已经不能从本心出发,做的都是表面文章。大家都虚伪地掩盖自己的想法,打着礼的旗号对忠心诚信淡漠起来,那么就为混乱不堪的局面埋下了种子。

这一层一层的境界,老子两千四百多年前都清楚地指明了。只是我们人,还是免不了天天在自己的层次中挣扎。

寒枝 发表评论于
好吧!我就顺其自然了!
林默山 发表评论于
能淡泊处淡泊,可宁静时宁静。顺之以时节,不以心绪为念。当求则求,当志则志,唯不以求为求,不以志为志,自然致远。。。
寒枝 发表评论于
默山讲得太好了!让我不得不又粉丝一把!
很同意你的道和德不可刻意追求的观点。
反之,如果人们开始刻意追求仁,义,礼,或任何其他的东西,则他们就一定会丧失对道,德的遵循。
所以我才希望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这只是一种心态或状态,让自己更有机会顺应自然,接近道和德而已,并不是终极的目的。
林默山 发表评论于
俺再罗嗦一句啊。在我看来,德,也是一种可刻意体会,却是不可求的东西,而这,正是德独立于人主观评判的道理所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求,便会落入主观评判的坑里;而如果没有体会的概念,德的存在对于人还能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求是伪,悟是真。所以,我认为只有体会、并且体会到了,才能感受到德的大概本然。就如那吹的泡泡一样,看着怎么欣赏都行,就是不能捅,一捅准破。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在于求,一求,就不妙了。而礼、义等下德之末,便是需要求的。这是很不同的:)。
林默山 发表评论于
关于德,分是谁讲。这里我们已经知道老子是怎么讲的了。那我们就看看孔子对德的描述。

孔子说德,是从中庸说起。他在《论语》里对中庸做过一次性描述,说中庸便是至德。而至德呢,论语又以周文王为例、认为是(极大的)成功者的美德。也就是说,所谓至德,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极大成者、例如君王,一个是美德,也即孟子说的内圣外王。二者缺一,都不能成就至德。

这里就涉及一个概念,什么是美德。说实话,这是一个无法定义的东西,虽时代不同,理解也不同。甚至孔子讲得东西,俺都能找出一些例子,说明我不能完全接受他是只讲美德,专重美德的。

所以说,越是等而下之的具体的东西,有时候也是越难评判的。反而至德倒好讲了许多。

以上所说,就算是从孔子角度的一个参考吧。

我个人最喜欢老子对德的描述。他讲德是道之显。也就是说,德,也不是人所能去主观凭判的东西。也就是说,世上有一种独立于个人主观价值标准的德,它是由道决定的,而不是由人评判的。而人如果能识它,能见它,能追随它,就算是有至德了。

而老子描述的这个德,俺认为比道容易感悟。在我的“反者道之动”系列里,讲了一个山峰的例子,其实,人坐到山峰之巅的体悟,那其实是可感知却不可名言的德的境界。

或许可以用技巧从另一角度说明,老子讲了“反者道之动”。那么人的每一个“反”,俺以为都不是德的体现。“反”是道动,而道所居的位置,一定不是它所动的任何一个方向,一定是在各种反的中间的位置,那也就是中道,而道之显,也一定是在那里。

也就是说,当人能悟到反与不反的等同性,从而能够居中、不是偏颇,俺想那就是有一定的道德了。

俺以上纯粹是讨论,没做任何案头工作,或许有很多不妥的地方,也仅做共享而已啊。从这些话里,寒枝也能看出我很多地方是跟你的理解一样的,包括道,我都不能说我能跟寒枝有什么不同。但俺依然不敢说我理解了多少,一样是一塌的糊涂啊,呵呵。

晚安。。
寒枝 发表评论于
回复白林的评论:
白林过奖了。
虽然真人不露相,但是不露相的不一定都是真人:)比如我,是没有相可露:(
寒枝 发表评论于
回复林默山的评论:
谢谢默山这么客气的评论!其实这篇是我随性瞎写的,论严谨自然跟研究道德经的学者们不能比。我本来也没有太试图形容道,因为它太玄妙了。经过默山这样一讲,我觉得理解更深了一层。
我所最心虚的,要数对德的一段。不知默山有何高见?
林默山 发表评论于
哦对了,忘了加一句。我确实很少逛博客、给博客留言,主要是因为我不太会找博客里的文章.所以才遭遇了影壁墙事件,哈。。
不过俺既然终于进来了,以后,俺一定常过来玩,谢谢邀请啊:))
林默山 发表评论于
寒枝,谢谢盛意,那俺就坦率地说两句了啊。

我就用寒枝文章里的一个字来评我读此文的感受吧,那就是用这个“道”字。

道,是老子所讲的这几个层次中最高的一层,也是最不可讲的一层。举个例子,按道理,《道德经》本是源于《易经》的,然而这两本经书里面对道的诠释却全然不同,而且看上去竟像是相反的。比如,在老子看来,天地间只有万物,而道是不可见的。但在易经里,天地间却是除了道,什么也没有。

我曾细想过这个问题,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只是二者立足于不同角度和层次。易经是以 道 理 万 物,而老子是讲道本身。

再讲寒枝此文。我不能说寒枝写的在我看来都非常到位。但我会给予十足的喝彩。为什么呢?要知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因此说道终级的至理,一定是语言所不能描述的,因此任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东西,对于道这样一种完美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有缺陷。

而如果不说道,让我说其它的如仁、义、礼等,那寒枝已看到了,老子对它们已经定了位,那是等而下之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不需更进一步的讨论,寒枝所言,已很到位。

所以,我之所以不留言评论,就是因为我们在交流与思考、讨论的过程中,虽然不能达到一个最终的目的地,但已经达到了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目的,而这,也才是我们在所当尽情享受的。我已经很开心了,并已认为足够:)

不必一个结论,因没人能给出正确的结论;无需一个终点,过程已经足够。

这就是我的未言之言呐:)
白林 发表评论于
寒枝看来是个非同寻常的人呀1!真人不露相:)
寒枝 发表评论于
嗬嗬,谢谢默山赏光!我是个恋旧的人,博客模版一直不愿意换,因为就是喜欢简单的设计和白色的背景。
你以后来习惯了就好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
欢迎常来玩儿!
林默山 发表评论于
嘿!这趟大观园逛的我。。。才找着门儿在哪儿。

您这布局也太忽悠人啦,真品放这,却在正堂放了个不准留言的复制品当壁画。也怪我眼神不好,却把壁画看成了门帘,直接就撞上去了。。。

原来那是个影壁墙,绕了一圈儿,都在这呢。

我留言了,嘿嘿。

这园子逛的我,下回得带GPS来。。。
寒枝 发表评论于
谢谢惠兰姐!
惠兰 发表评论于
哇,妹妹讲得很好呀。喜欢!
寒枝 发表评论于
谢谢姐姐鼓励!你同意我的想法,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川晔 发表评论于
说得很透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