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孟良崮(国共决斗争天下七)
作者:昭昭若昏
08/16/2005於美国
莱芜大战的另一成果是白白得到了几百吨的军需用品,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枪支弹药,燃料,食物,布匹和现金,足够陈粟大军好吃好喝一阵子了。有了这些物质,陈粟放开手来招募了近三万新兵,将每一个纵队的编制进一步健全为实实在在的九个团。野战军政委饶漱石也使出了行政管理的绝招,将部队的给养搞的好得不能再好。几十万大军驻扎在博山一带美美地过了一阵子天堂般的日子。
蒋介石这时候可真的一点都不轻松,就像前面六集所叙述的那样,动用了那么多的军队,不但没有抓到鱼反而丢掉了一个又一个整编师,心里那个窝火就别提了。八个月的作战,国军占领了共军上百个城市所瞎管的大片土地,被赶走的富人还乡团享受了那变天之美,他们横行乡里,将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全部收回,虽然现在看起来那没有什么大错,但是穷得叮当响的农民们怎么说也不喜欢国军的到来和还乡团的作为。面对民心难安的局面,国军每占领一地,至少要放置一个团的兵力维持当地治安。这样,本来是用于打仗的军队现在却在干警察的事情,从而导致了蒋介石不得不动用全部的战略预备队,使进攻共军和占领地盘的总兵力达到了二百一十九个师。但是,能用于前线作战的已经有最初的一百一十七个师下降到了八十五个师。占地越多,战线越长,战线越长,兵力越缺,这是一个难以治疗的恶性循环病。看来三个月消灭共军的大牛皮只翻了几个泡就不见了。
在这样不尴不尬的棋局面前,蒋介石不得不放弃了全面总进攻的战略方针,在东北,河南和河北采取守势,集中最大兵力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为了做好这件事,蒋介石断然撤消了徐州绥靖公署,吊销了山东作战的主将薛岳(为什么不撤掉陈诚的职务?),派了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坐镇徐州,设立陆军总司令徐州司令部,统一指挥二十四个整编师共四十五万大军。顾祝同将其编为三个兵团,第一兵团由汤恩伯指挥,统领张灵甫的第74师,黄百涛的第25师,李天霞的第83师等共六个师集结于临沂,炎(耳)城和海洲一线打通临沂至兖州的公路后向蒙阴进攻。第二兵团由王敬久任司令,指挥邱清泉的第五军及整编第72,75和85师集结于大汶口,宁阳打通津浦铁路后向莱芜,新泰进攻。第三兵团司令是欧震,率领胡连的整编第11师,第7军,整编第48,64,20和84师集结于兖州,邹县和滕县打通兖州至临沂的公路与第一兵团汇合共同进攻蒙阴。王耀武的绥靖区必须在行政上全力支持大军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为了保证军事上的胜利,3月15日,蒋介石下令堵住郑州花园口的黄河大堤,迫使黄河回归故道,这样不但彻底淹没破坏了山东解放区的大片土地村庄,断了陈粟大军的粮草供应之源,而且将共军向河北的退路也完全截断了。
黄河在短短的不到十年中间,通过蒋介石的手两次人为改道,不要说毁坏了大量的村庄土地,更使无数生灵涂炭,如此愚蠢的战术操作实在是人神共愤,不敢苟同。事实上这种滥杀无辜的造孽,将更多的农民推向共军的一方。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虽然蒋介石戏弄黄河不得人心,但是共军转眼之间又陷入了国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粟裕从苏中与国军周旋,且战且退,真的是退到了黄河边上了,东方是大海中的胶东半岛,不足以将数十万大军展开,没有战略纵深,无论是跑还是打都转不过身来。向西是济南府和沂蒙山区,向南是陈诚的大军,唉,这仗打来打去仍然在国军的掌心里,就像那孙猴子跟头翻得再好,也出不了如来的手掌了。
国军稳扎稳打进展十分顺利,胡连的第11师很快攻占了蒙阴,在那里稳稳地住了下来,等待鸥震兵团的到来,当欧震到了之后,胡连才继续向新泰进军。占领新泰,又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等候王敬久的大军。如此前进一步看三步的打法,看官您别说,真弄的粟裕不知用什么招数破解,只有步步后退的份儿。待胡连占领了新泰,粟裕迅速集中了四个纵队,将那新泰团团围困,摆出了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谁知道王敬久立马来援,粟裕见状急忙抽身撤退,与国军脱离了接触,幽灵般地不知去向。国军的三路大军遂会合与新泰一带。共军在莱芜战役中到手的地盘几乎全部让了出去。这时,天侯已经转到了5月分了。
蒋介石和陈诚陈大人认为共军攻势已经疲惫,后退的地点只能是南麻,坦阜,因此,蒋介石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锥形进攻阵势,命令汤恩伯的第一兵团的整编第74师和黄百韬的第25师结为犄角之势,共同打先锋。其他兵团分布在张黄左右两翼以为后盾,若共军胆敢动手反击,各路大军要迅速围上去把他们先撕吃了再说话。若共军死守一城,那么,张黄两军就实施中央突破,钻出一个大窟窿,使共军陷于混乱之中,然后分而包围,聚而歼之。5月10日,汤恩伯发布军令,令整编第74和25师11日开始进攻坦阜,限令12日务必拿下该城!
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遵照命令,于11日由垛庄出发经孟良崮西麓冲着坦阜杀将去了。垛庄虽然是一不知名的小村庄,地势平坦,背靠沂蒙山脉,有一条公路蚰蜒通向坦阜。出了垛庄就是平坦地带,而进了垛庄就是山地。这样的地形,在沂蒙山区多的是,不打仗的话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一旦兵家在此行事,垛庄哪里是个小小的村落,简直就是个军事关隘要地,数万大军,进,必须由垛庄进,出,亦必须由垛庄出。
面对国军咄咄逼人的气势,粟裕不慌不忙,决心吃掉整编第74师。粟裕作战,和一般的军事家不同,在手下士气低沉的时候,他往往选择弱敌开刀,而在手下士气高昂时,他往往对最强敌下手。那时,经历过莱芜战役的大胜,全军上下士气大涨可用,如果一举歼灭张灵甫,必然对敌手是个沉重的打击。当粟裕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陈毅时,陈毅叫好,粟裕立刻着手策划。
粟裕命令王必成的6纵连夜行动向鲁南一带穿插,不许走漏任何消息,隐蔽在敌人后方,没有命令,任何自作主张的军事行动都要军法处置。命令许世友的第9纵不惜代价正面阻击坚决不许第74师靠近坦阜。令叶飞的第1纵迅速契入第74师与黄百韬第25师之间,挡住第25师的救援,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招,为了保证不出差错,又给1纵配备了一个独立师,使叶飞的1纵增加到了四个师的编制。何以祥的3纵正面阻击胡连第11整编师的来援,新成立的第10纵袭击胡连的后方,使胡搞不清共军的主攻方向。陶勇的4纵和王建安的第8纵从东西两路直接攻击张灵甫的指挥所。韦国清的2纵和成钧的7纵从后方缠住李天霞为首的整编第83师和第48师的救援,拼死也不能让他们与第74师会合。
粟裕的这种战术,没有勇气是不行的。要知道,在国军的一字长蛇阵中,用大力气将整编第74师从百万军中分离,掏出,进而剜割,然后是活活地撕烂压碎吃掉,那是什么气魄和自信?难怪陈毅兴奋地说粟裕具有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本事。
前方的张灵甫不知就里,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向坦阜进发。粟裕令许世友且战且退,虚晃一枪,先后放弃了大箭和马山两座阵地。张灵甫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共军还是那么不经打。遂招呼全军涌向坦阜
但是,当打到距离坦阜只有十里远的时候,许世友部的抵抗火力却越来越强,共军的将士也越来越多,最后,共军反而反动了强烈的反攻,5月14日拂晓,情报部门报告张灵甫共军的数量至少在师级以上,打得整编第74师不但寸步难行反而不由自主地后退起来。他感到很奇怪,怎么先头的共军不堪一击,现在的共军却愈战愈勇?他那在战场上滚爬出来的本能觉得可能有什么大事发生。遂急忙与友军联系,问胡连,胡连打哈哈,问李天霞,李也打哈哈。个个毫无真心配合支援。
不久,张灵甫手下的探子们纷纷报告,在整编第74师的两侧天马山,覆伏山,万泉山阵地都在同时受到了不明编制共军的攻击。在实战中这是一个被包围的强力信号。张灵甫久经沙场,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对手的编制不明,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急令各部后退垛庄待查明敌情再说。但是,打往垛庄的电话没有回音,结果通过总指挥汤恩伯的司令部,才知道垛庄已失。不得已退向孟良崮,占据那里的有利地形。
孟良崮,位于沂蒙山区东南的芦山。芦山东西宽40公里,南北纵深30公里,由主峰 孟良崮,万泉山,雕窝,芦山等组成。主峰 为孟良崮,海拔500米,泉山,雕窝,芦山等山峰拱卫在它的周围。庐山的山峰全是清一色的石灰岩,山峰陡峭怪石林立草木稀疏荒无人烟,仅有的几十户人家在大兵到来之前早已逃得没了踪影。要不是在这里有一场恶战,谁也不会对这一带只出石头不产粮的穷乡僻壤感什么兴趣。
张灵甫大军下设三个旅,即第58旅,第51旅和第57旅。他们由坦阜退到这里,遂部署第58旅防守中心区域的孟良崮,芦山和雕窝等山峰。第51旅防守西北方向的540,520喝285高地(由海拔高度所命名)。第57旅防守北部的石旺崖,大碾等山峰。张灵甫将指挥部设立在孟良崮的顶端的一个山洞里,战士们则用石块垒起一些简易工事,大多数则隐藏在石缝或者巨大石头之后静候共军的到来。
看官一定会问,为什么张灵甫不去使用他的精兵良将集中全力攻打垛庄冲开一条血路突围出去?这中间有两个可能性,第一,张灵甫自持武功高强,人强马壮,又占据了有利地形,坚持他十天八天的没有太大的问题。第二,国军这次行动的目的就是寻找共军主力决以死战,现在共军主力找上了门,岂可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大概基于上述战略的思想的指导下,蒋介石陈诚决心让张灵甫在孟良崮坚守抵抗共军的主力,在二者厮杀之时,再招呼调动周围的第5,7军,第9,20,48,64,11整编师(军)的人马从外面猛打,共军岂能招架得了?这叫着“磨盘战术”,整编第74师好像是驴拉推磨的轴心,外围的国军就是驴拉磨的磨盘,共军就是夹在在驴拉磨中间的那些小麦绿豆,届时张灵甫中心开花,决战自然就会胜利。
对于这种磨盘战术,张灵甫坚决执行不误,对付共军嘛,他是太有经验啦,打从在西北剿灭了张国焘的四方面军到最后的涟水之战,他的部队只有胜利没有失败过,这次仅仅在孟良崮坚守几天,天上有空投的弹药食品,地上有大军前来救援,凭借孟良崮的有利地形,即使没有太大的胜利,绝对不会有什么灭顶之灾吧。这绝对不是我王麻子的揣测,而是张灵甫的真实想法。
而共军行动却迅猛异常,丝毫没有含糊。
神不知鬼不觉隐蔽在百里之外 的王必成的6纵三万多人马 是一支奇兵,奇就奇在6纵夺了张灵甫最后的一只眼位。13日夜里,当粟裕的作战命令和任务下达到6纵之后,全军振奋。想想王必成在淮北连城所吃的苦头,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当即打点行装,从敌军的后方迅速向垛庄开拔,堵了张灵甫的退路。那时的垛庄是张灵甫的后勤基地,配有军用公路,粮草弹药,仅仅有辎重营和运输营在那里留守,不是开车的就是修路的,要不就是掌管粮草金银军饷的,哪里有什么战斗力了?他们面对王必成的虎狼之师,被枪轻轻一指就全部投降了。所以,张灵甫的后路被满怀深仇大恨6纵没费什么劲就一举成功地占领,大量的弹药和军用物资被缴获,更重要的是,包围网的后端被扎紧了。
叶飞的1纵更是奇特,由于等待新配给的独立师而行动晚了几个小时,在穿插过程中竟然遇到了向孟良崮收缩的整编第74师,74师在山上行走,1纵走在山下。好在山间雾漳浓重,74师以为是友军黄百韬的第25师,双方打了个哈哈,各走了各自的小路,1纵竟然有惊无险得顺利穿插成功,抢占了天马山,和6纵会合在一起,彻底切断了第25师和第74师的联系。
王建安的8纵在孟良崮的西侧,负责撕裂李天霞的第83师和第74师的结合。谁知那李天霞在苏北早已吃够了粟裕的厉害,还没怎么打掉头就跑。跑到临沂的公路上,一想不对,如果张灵甫有什么闪失,他的小命恐怕难保。于是又派了一个团冲回垛庄以东的一块高地,和第74师58旅在一起防守西南。
14日夜里,许世友的9纵拼命压缩第74师的阵地,推进到了赵家城子一带,一度占领了雕窝。王建安的8纵占领了万泉山,1纵占领了天马山,陶勇的4纵已经过了汶河南下压缩,包围第74师的五个纵队打通了联系,对74师的包围圈正式形成。这样,蒋介石最大的王牌军整编第74师硬是活活地被割裂开来,失去了和国军整个大部队肉体上的最后联系。
到现在这种程度为止,整编第74师这块肥肉是切了下来,但是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嚼嚼烂并使劲咽下去,对粟裕来说,也不是个非常容易的事情。假若三天之内咽不下去,自己就是不被国军吃掉,也要被狠狠地咬上一口,很可能是致命的一口。因为,尽管粟裕的十五万人马包围了张灵甫的三万人马,国军的另外四十万人马又也反包围了粟裕的十五万。现在说起来可能是万分轻松,但是在那几天的战斗中,谁吃掉谁,确实是未定之天。当夜23点,粟裕下达军令,15日拂晓3点总攻,并将指挥所迁移到前线的艾山的一山洞里直接观察指挥。陈毅也发出了“歼灭74师,活捉张灵甫”的战斗动员令。
战事到了最后关头。
要说在74师周围的国军都是在看热闹,根本就不努力不帮忙,那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在汤恩伯和南京的催促下,各大部队纷纷努力向孟良崮靠拢。就是李天霞也拼了老命反过头来和8纵玩起真个的来了,他用了所有的预备队猛攻8纵阵地,但是无功而返。
特别是第25师师长黄百韬,从来不打滑头仗,集中全力向叶飞1纵所占领的覆浮山,界牌和天马山猛攻。他的人海战术刹是厉害,很快冲到了山顶,1纵1师的官兵也杀红了眼。双方展开了激烈血腥的肉搏滚爬刺刀见红战,杀声震天,尸横遍野,1师的阻击团全部阵亡,黄百韬遂攻占了覆浮山和界牌山。现在,黄百韬距离孟良崮不到五公里,仅仅隔了最后一座天马山,越过了这座山峰,就可以与张灵甫会合,所谓磨盘战术就有可能大功告成。因此,那黄百韬像疯了一样集中了全部力量对天马山发动了攻击。
守卫最后天马山防线的是1纵1师师长廖政国,在黄百韬的人海战术的反复冲击下,守卫阵地的四个团到了最后几乎全部战死,在黄百韬的另一轮激烈攻击到来之前,他手里除了几个警卫员以外,已经没有了任何士兵,廖政国那个急啊,如果黄百韬攻击的频率再紧密一些,天马山是必失无疑的。正在这危机时刻,廖政国突然看到了一支部队沿着山沟向孟良崮奔跑,他赶上截住一问,原来是陶勇手下的一个营赶往孟良崮参战。廖政国指着硝烟弥漫的天马山说“天马山阵地关系重大,如果敌人打通了联系,全局皆输。我是师长,现在命令你全力支援。”军衔在这个时候起了巨大的作用,那营长考虑了片刻,掉转头来和廖政国飞跑到天马山阵地,使黄百韬的努力功亏一篑。
胡连也是拼了全力前进,无奈被3纵和7纵近六万人马所牵制,一时间也动不了身。粟裕的阻击部队三天的拼死努力,保证了孟良崮主攻部队立下了万世不朽的功业。
15日的孟良崮,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陶勇的4纵先后占领了七个小山头。这七个山头原看仿佛是通向孟良崮的七个阶梯,1纵和6纵就是沿着这个阶梯扑上了孟良崮。在许世友奋力拿下雕窝之后,整编第74师全军只能困守在孟良崮一个山头上了。
这时的孟良崮,伤亡惨重的74师困守在山顶上,无水无粮,饥渴难熬,弹药缺乏,军心动摇。张灵甫极力向南京呼叫,要求援兵,要求粮草。上面的回答依然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怎么坚持?首先几万人部队没有水喝,五月的骄阳虽然不似火,但是三天不喝水还能打仗吗?整个孟良崮只有在山凹那里生有一眼泉水,还被共军夺了去,被许世友牢牢守着不松手,74师官兵在太阳的暴晒之下饥渴难忍,组织了二十余次集团冲锋想把泉眼再夺回来,无奈被9纵的一个连死死紧守,74师摆下了无数的尸体依然滴水未得。几万人马,辎重密集得挤在孟良崮的上头上,就是共军不用炮火开打,渴也能把士兵们渴晕过去,张灵甫真的急眼了。
现在张灵甫明白了,共军这次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不吃掉他是不会罢手的。他再也顾不上什么坚守老头子的命令坐以待毙,而是开始组织突围。74师先向垛庄发起了冲锋,被王必成的6纵一顿暴拳打了回来。随后向西北方向冲进,被叶飞的1纵堵了个正着。然后再往雕窝突围,虽然一度得手,但是很快就被许世友抢了回去。74师在孟良崮的突围,都是是从上往下冲击,共军是从下向上防守,按说国军具有高屋建瓴之势,胜算较大方是,但是没有一次成功。共军每一处阵地之前都经过了几十次的冲锋和反冲锋,每次冲锋全都短兵相接,刺刀见红,是国共决斗争天下的所有战斗中最为激烈最为血腥的拼杀。双方打得是气喘嘘嘘,胜负竟然一时不能明了。15日一天的战斗下来,74师是冲不下来,但共军也攻上不去。
粟裕这时有些不耐,他心里知道,如果在明天不拿下孟良崮,局面将不堪设想,就像骑在了老虎背上,要么将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想下来是不可能的,胜利和失败就在那一念之间。粟裕将华东野战军的全部榴弹炮迫击炮小炮加农炮调了上来,围设在孟良崮山脚下,在16日早晨1点,对准了孟良崮一阵阵猛轰,把个孟良崮打了个浓烟滚滚,血肉横飞,炮弹炸开的岩石碎片,对74师造成了重大杀伤,一炮就放倒了一大片。饥渴了三天的74师官兵们刹那间军心瓦解,那依靠往日的胜利所支撑的斗志犹如大厦倾倒瞬间瓦解,部队呈现混乱状态。共军乘势奋力登山,与74师的残兵败将们展开了最后一轮的白刃格斗。74师怎耐得了共军攻势如潮,纷纷落荒而去。
粟裕在指挥所里,不断收到战况报告。
16日3点,许世友的9纵拿下了东540高地。
3点30分,叶飞的1纵占领了西540高地。
4点30分,8纵登上了芦山主峰。
8点,陶勇的4纵将74师压向山谷。
这时,增援而来的国军也使上了吃奶的劲头,猛烈攻击各个阻击部队,黄百韬几乎登上了天马山,可以看见孟良崮的硝烟烽火。但是刹那间枪炮声突然停止,似乎就在眼前的孟良崮变得死一般的寂静,时间和空气全都凝固了,除了偶而响一声枪声以外,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黄百韬知道完啦,整编第74师可能已经全军覆灭。
这时,张灵甫和副师长蔡仁杰给蒋介石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表示要集体自杀,不成功便成仁,学学戴之奇的榜样。谁知也是挺难的一件事情,正在犹豫之间,陶勇手下的特务团副团长何风山已经带领了一群战士冲进了山洞。张灵甫的副官见状就出面向何风山介绍张灵甫等人,何风山等遂生擒了张灵甫并押解他们向山下走去。行解途中,战士们新仇旧恨涌上了心头,乱枪将张灵甫放倒,然后让俘虏抬上,在部队转移途中掩埋在沂水县野猪旺村的山冈上。坟前立一木牌,上写“张灵甫之墓”途中陶勇还专程前去验尸。此为经典说法。至于台湾的说法自然是为党国自杀尽忠之类的溢美之词。依王麻子所见,所谓自杀他杀皆不重要,重要的是整编第74师这支为蒋介石所骄傲的御林军的大小官兵没有一个逃得了,包括师长张灵甫也死于沙场。
战后的孟良崮山雨欲来,浓雾遍野,共军五支担任主攻的纵队会师于孟良崮山顶,大家兴奋地忙着打扫战场。粟裕这时却没有静下心来,他在仔细地核对各纵队上报来的歼敌数字,发现怎么也和整编第74师的编制对不上,同时也发现孟良崮一带仍然有敌军电台的信号活动。他料定仍有残敌,于是下令全军仔细搜索,不能放过74师的一兵一卒。果不然在一处山凹处发现尚有七千余残兵畏缩一起,4,8,9纵迅速组织进攻,很快将其包围全歼。粟裕这才向陈毅报告说,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已经全部歼灭。陈毅听到了这个消息,重重地一屁股坐了下来道:“嗨呀,这三天三夜总算是熬过来了!”遂下令各个纵队迅速脱离战场,后撤到坦阜一带修整解除战后的疲劳。当然,那些榴弹炮之类的先进武器可是一件也没有留下。
共军前脚刚走,国军的各大增援部队就杀到了垛庄和孟良崮,那时大雨倾盆,将沾满了战火硝烟和鲜血的孟良崮冲刷得干干净净,一切和战前一样,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要不是他们听到看到74师和共军的恶战,说什么也不会相信那么一支号称国军王牌的御林军三万人马三个旅九个团的武器装备转眼之间就人间蒸发了?想想这些,人人心惊胆战不寒而栗,担心这样命运何时会光临到自己的头上。汤恩佰慌忙下令各部就地修筑工事,防止共军再出什么新花招儿。其实,粟裕的兵马早已在坦阜美美地睡大觉了,才懒得答理这帮惊弓之鸟呢。
蒋介石获悉74师全军覆没,极为震惊。这是他自发动内战以来“最为痛心,最为惋惜的一件事,是无可补赏的损失”(蒋介石在南京为张灵甫追悼会语),遂在玄武湖边为张灵甫立碑以示纪念表彰。在随后召开的国防部会议上撤去了汤恩伯的兵团司令之职,黄百韬,李天霞救援不力,当军法从事。黄百韬自知男逃惩罚,勇敢承担责任,表示愿承担一切责任,并力陈张灵甫骄傲自大,不听从黄百韬的指挥,轻敌冒进,擅自行动的错误。他在会议上侃侃而谈,大讲特讲他为了救援张灵甫而付出了一万余人伤亡的事实。使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当然包括了蒋介石都认为黄百韬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因而蒋介石只给了他个撤职留任的处分。而对于临阵逃脱的李天霞侧被撤去了军职并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孟良崮一战,粟裕所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全歼国军整编第74师及李天霞第83师的一个团,其中毙伤一万三千,俘虏两万。粟裕付出的代价是阵亡两千,负伤九千,合计一万一千。双方比例几乎是一比一。与前文所述的莱芜战役不可同日而语,可见这次战斗的激烈程度。对于那两万多的74师俘虏,粟裕遣散了所有排级以上的干部,剩余士兵全部收编分散在各个纵队,让战士们认真学习74师的优越战术技巧。
蒋介石的国防部也在74师的教训中学到了不少不经验。具体是:重装备不能离开公路,轻装部队应在公路两侧,对共军必须在360度均无弱点,并进不如重迭,分进不如合进。并下令停止所有军事行动,解决内部矛盾,改掉相互拆台,协同不力的问题。看官您别说,这一番整顿,还真的是有效,使粟裕在后来的南麻等战役中吃尽了苦头,华东野战军遭受了前所未的打击和失败,也是粟裕一生中的最大败笔(待续七)。
王麻子狂言妄语(七);
项羽破釜沉舟置甲兵于死地而后生,马谡画虎成犬置于将士于山顶而后亡,张灵甫将军率三万余精兵强将,最后收缩于孟良崮而全军覆灭。与那马谡之愚蠢教条及项羽的争狠斗勇实有一比。呜呼!历史如轮,时代变换,星斗移转,人类智慧的缺陷却永不会变迁。真是,见过失败的没见过这么失败的。
粟裕用兵,神出鬼没,时而阻击,时而奔袭,南征北战,屡显奇术。这次使出了飞将军百万雄兵中摘取敌将首级的超一流手段,活生生地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壮哉!其用兵之险,巧,狠,妙,快,净,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妙之笔。
真是,见过胜利的没见过这么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