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燦爛所在,先由畫意琴音交織表達.70米長的無軸空心畫卷,緩緩作聖旨式打開,自中間分披左右,然後用看洋書先左後右的逆向讀畫.那邊再一張千年古琴橫几伴奏,演奏家以鋼琴大開大闔激越的手勢撫弦,吉他似的鋼線琴音隨起,悠揚飄入空際.第二幕筆書竹簡和印刷字模交織.孔子弟子三千,高冠長袍水袖上場,像中舉升官,紛持連篇累牘竹簡,高聲反複吟誦夫子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不過專挑這句,偏偏是子夏的話,他年輕孔子將近半百,屬後期弟子,雖也文學科高才生,但論德行,學問,才幹,同門仍不乏傑出者,尤其論資排輩,那孔門三千更多是他師兄,現在全突然畢恭畢敬齊誦師弟之言如奉師說.與竹簡同臺呼應的是活字字模,竹簡由人手拿著搖晃,字模卻全自動離合升降排版.方塊字海此消彼長連綿起伏,浮現不同的圖案文字,若非表演結束字模頂打開,一個個小夥子鑽出頭熱情招手謝幕,還以為是電腦控制.滿頭大汗氣喘如牛的一張張青春笑容,比唸唸有詞的書生板臉搶鏡,終為這不是沒有面目就是有面目沒有表情的一幕注入生氣.第三幕戲曲,凸出國粹京劇,四名男子操縱幾隻提線木偶武生過過場,主力以激昂打擊樂召來陪葬秦始皇帝的兵馬俑舞大旗.這提線小人與秦土偶交織的“京劇”,叫人聯想到今年初教育部要為京劇救亡,擬出的“京劇進校園”,15段曲目有9段樣板戲.現經京奧示範,不知我們國粹之劇日後會不會文化大革命再革命?第四幕絲路,演員舉地圖簡單交代陸路,表演卻集中海路.背景介紹說:“600多年前,明朝的鄭和7次率領27000人的船隊遠航,从中國的泉州出發,到達西亞、東非地區,開創了有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絲路貿易,以中國絲著名,但絲路的意義,不僅在絲.東方與西方透過這條通道,物產、器物、技術、文化、思想得以接觸交流.這是千百年來由沿路的各民族共同開發的,是世界的絲路,一端在地中海,一端在太平洋,中國非其終點,東隅它止于日韓.用地圖勾勒陸上絲路,未一再渲染中國因素,實為明智.但不知何以到了海上,竟成了鄭和“開創”海上絲路?泉州曾為宋元海上絲路第一大港,然自元末地位不再.明代船隊七下西洋,均從蘇州劉家港啟航,只一次途經泉州,鄭和先上岸拜訪回教聖墓.鄭和七下西洋,對中國來說是宣揚國威,用的也是時之最先進航海技術裝備.但作為回民,其地理知識航海路線,頂多是大規模集中重演穆斯林的世界經驗,對海上絲路,未見開拓,遑論開創?表演最後第五幕禮樂,展示五大長卷畫《遊春圖》、《清明上河圖》、《大駕鹵簿圖》、《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乾隆八旬萬壽圖卷》,配以唐代宮舞、明清昆曲,重現唐宋元明清五大皇朝盛世氣象.昆曲文革前周總理曾經譽有豐富人民性,宮舞素被視作具有濃厚封建性,二者今終同臺,好一大團圓!不過論現場效果,“人民性”不敵“封建性”,觀眾們尤熟悉張大導擅長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式富麗堂皇,而老外對此齣洋戲名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金花的詛咒”,將生何懸念?這晚同在京城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紀念堂,自個兒靜靜躺入清涼水晶棺的毛主席若有知,對那端鳥巢熱演,賢子賢孫的青出于藍幕幕玩轉文化歷史,不知更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