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相当,不一定是和谐家庭的基础 谈恋爱的时候,也正是我的逆反心理比较强的时候,因此一直挣扎在轰轰烈烈和平平淡淡之间,挑战“门当户对”,就是这种挣扎的产物.动机决定结果,我的挑战以失败而告终..最后还是和虽然门当户对,但是性格与我截然不同的老公结婚了。 “性格不和”确实导致了很多原本相爱的一对好夫妻,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婚姻破裂这条路。这也是”门当户对"的观念,得以长久被接受的一个主要原因:不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成长环境决定人物性格吗?但是当我和老公牵手至今,特别是和婆婆朝夕相处了三年多以后,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门当户对并不一定可以带来相同的生活态度和性格志趣,门当户对未必就能产生共同语言..
我的娘家和婆家门当户对,特别是婆婆妈妈的家庭背景,凤毛麟角地一模一样:妈妈婆婆都出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用现在的话说都是“20后”了.她们的母亲是识文断字的家庭妇女,带着一对小姐妹,留守家乡,父亲是铁路工程师,常年飘泊在外,也因为这个缘故,父亲再娶一房新太太陪伴左右,并且很快就有了能够传宗接代的宝贝儿子.。消息传到家乡,原配太太很受打击,抑郁成病,不久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姐妹,只有背井离乡,离开老家,投奔在铁路部门已经当了段长的父亲,和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妈妈婆婆的性格和处事,大相径庭,门户相当的两个家庭给我送来了两个很不相同的伟大母亲:妈妈以豁达的“放得下”而深受晚辈的尊敬,婆婆则以积极的“拿得起”而深受晚辈的喜爱。
举几个例子来说说吧:
"如果要控诉的话" 前一阵我打电话和妈妈讲起网络上对做父母的一些批评,妈妈开玩笑地对我说,运动来了,如果你必须参加控诉的话,就控诉我好了.我想我总归会有伤过你的地方吧,把这些说出来以后,就轻松了,咱们之间铁一般的安定团结,不会因此而受影响的,不过你的控诉对象只限于我,就事论事,千万不可扩大化,引申化。我是知道的,只要儿女心里感觉舒服,妈妈是不会在乎控诉或者赞美.,因为妈妈对此看得开,放得下。 婆婆听我讲述了网络论坛对做父母的批评之后说,听听,做父母的并不都像咱们这样一心为孩子着想,一切为了孩子的,有些做父母的的确很自私,做自私父母的孩子真的很可怜,倒倒苦水也是应该的。如果要控诉的话,就控诉这些没有爱心的父母.不过,不孝的儿女也是有的,因为私心说父母坏话的,很不好,太不厚道了。的确,婆婆很爱孩子,为了儿女,年近八十高龄,老人家还是起早贪黑地忙个不停,我们家里的家务事,婆婆样样拿得起,如果我还要挑三拣四来控诉的话,必然会破坏家中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离家庭解体恐怕就不远了。
“果醋一咕嘟”,“活着不单靠食物” 妈妈婆婆都是老年人,需要适时适当的“进补”了。婆婆会很认真地搜集进补良方,比如如何炮制以蒲公英为主的野菜汁,以萝葡婴挂帅的蔬菜汁,并且决不是说说就算了的纸上谈兵,而是严格遵循配方,进行一丝不苟的实践,甚至像“果醋一咕嘟”这种很难让人“拿得起”的计量步骤。妈妈则不然,她认为寿命长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天意为主宰的,因此她能持“放下”的态度,一方面不忌口,另一方面不进补,“人活着不单靠食物”,满有喜乐地活着,才是人生最幸福的。妈妈的进补配方很简单,从心所欲不逾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