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而望·母亲 2008

              

             
*中秋了,真的有点想家。这个节日一直是母亲最重要的日子。在父亲过世后,就更是如此了。这是一篇旧文,放在这里,遥寄相思。


脑中总有这样一幅画面。 

 

一弯碧水,连接天际。江心是一处绿草蓬勃的孤岛,江的那边是一座座重重叠叠的山峦,而江这边则是落日余辉下母亲斑斑驳驳的身影。 

 

很奇怪,想到母亲,突兀地就有了这画。而每每这时,便恨透了自己没有生就一双巧手,可以把脑中的画面描下来,送给母亲。 

 

母亲的姓氏是‘独孤’。 

 

她少言寡语,轻轻柔柔。印象中,从没有被她责骂。我想,即使是被责骂,也一定是软言细语,所以便记不得了。 

 

小时候,爸爸方面的亲戚,来来往往,却从不见妈妈这边的人。问起,也总是把你轻揽入怀,然后,胡乱地用手点点,说有一条江,他们就在江的那边。 

 

长大一点,才知道,医学院毕业后,妈妈独自留下来嫁给了爸爸。而那条江的后面,住着母亲思念的亲人。 

 

那条江成了母亲的隐痛。外公、外婆去时,母亲都未在身边。 

 

青春年少时,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极喜欢‘独孤’这一姓氏,曾想尽了办法改姓母亲的姓。而母亲却说,有什么好,‘独孤’是一种寒彻入骨的清冷呢!看‘春花秋实’,灿烂满坡,满含了喜悦、希望,总胜过孤独的。 

 

想起,自己的名字,其中的一个字,是含了母亲的愿望的。想起,每每看画展,看见孤松、孤木、孤石、孤影,骨子里都满含了凄凉、钦佩,买到手的却往往是‘灿烂、绚丽’的画作。 

 

其实,只是想得到心暖吧。 

 

记得,第一次把先生带回家,母亲第一句话,却是:“他的眼睛,清澈、阳光,象极了外公。外婆一生是幸福的呀”。从没有见过外公,一定是我先生身上有着外公的影子。看见母亲眼中瞬间的泪影,和随后长久深深的笑意,我窃见了母亲心底那细腻的思念和祝福。 

 

而我,因了自己的喜欢,因了母亲这句欣喜的话,便就缔结了自己一世的姻缘。母亲口中的外公,是乐观、豁达、勤劳、聪明的。前些年,遇见了母亲的舅母,舅母口中的外公印正了母亲的记忆。 

 

母亲有没有后悔过,背井离乡,与我的父亲终生相守?

 

脑中闪过,半夜孕妇凄厉的叫喊和母亲细细的呵护,祖母很严厉的斥责和母亲默默的忍耐,下乡时漏雨的草屋和母亲匆忙接雨的身影,父亲酗酒后激烈的胡语和母亲端坐的陪伴,孩子们欢快地品味和锅中留给母亲自己仅存的锅巴……。 

 

那个年代,母亲以温柔的倔强,撑住骄傲的父亲,化解祖母的孤僻,让我们的心中仍藏有美好……。如果,父亲是峥峥硬骨,母亲一定是那连接骨胳的筋脉,把一个平凡的家维系在一起。 

 

岁月悠悠,母亲一头乌黑的卷发已成灿灿银发,优雅却依旧未老。承袭了母亲那一头的卷发,却没有承继半点任劳任怨的忍耐。我是母亲口中的外婆,那个受尽外公一生疼爱的女子。 

 

只是,我也如她,在海的这边,孤单地看向海的那边。思念时,轻轻地告诉我的女儿,我的亲人就在海那边! 

 

那幅画,那站在江边的女子,是我的母亲,也是我自己。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