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技术路线渐明 中国推动三代核电引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http://www.jrj.com  2007年05月11日 08:28  中国经济时报

日益严酷的资源形势和环境代价,逼迫我国把积极推进核电建设、规模发展核电、实现能源可持续供应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钱平凡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填补一次能源缺口非核电莫属,至于温室效应气体减排,核电无疑也将发挥骨干作用。   

  中国如何掌握三代核电技术一直是核电业界的热点话题。日前,国家原子能机构举办的三代核电技术报告会,座无虚席,听众都带着问题,如此沉甸甸的关注,证明了核电技术路线之于国家核能发展的分量。   

  三代技术路线确定   

  根据《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05-2020》,2020年将实现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容量1800万千瓦的目标。   

  而现实状况是,截至2006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699万千瓦,发电总量为548亿千瓦时。对此,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孙汉虹详细阐述了中国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路线图:先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建设四台核电机组,中方通过消化吸收后,在第五台核电机组建造时,实现AP1000的自我设计目标。   

  消化吸收国外核电技术分为设计技术、设备制造技术及工程建设技术三个方面。孙汉虹介绍说,在设计方面,中方通过参与前四台机组的设计,在后续机组的设计中,实现以我为主的目标,并进一步开展大型非能动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研究与开发,设计与建造自主品牌的大型非能动先进压水堆核电站,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   

  在设备制造技术上,目前已基本确定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方案。其中,压力容器、堆内构件、驱动机构、蒸汽发生器、主管道等关键设备将在依托项目后两台机组上实现国内制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核电办主任许连义称,按照初步统计,依托项目每台机组的国产化率分别为30%、50%、60%和70%,四台机组平均为50%。中方坚持利用向第四台机组供货的机会进行国产化论证,为第五台机组完全国产化奠定基础,包括哈锅、上海电气、一重、大连起重、哈电机等有能力制造国产化部件。   

  在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方面,计划组建由西屋联合体、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项目业主三方组成的联合项目管理机构来建造管理依托项目。根据初步计划,联合项目管理机构总部将设在上海,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设置两个现场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依托项目两个厂址建设项目的管理。   

  可行之道   

  中国核学会秘书长傅满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一个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对实现核电的规模发展非常重要。考虑到第三代压水堆机组目前处在设计阶段,更无商业运行的业绩,尚有不少不确定因素,即使引进技术并建设成功,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试验示范运行考验后,才能决定开始批量建设。他说,“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投运和在建的核电站的主流应为改进型的第二代机组,这也是完成2020年前核电建设目标的现实可行之道。   

  傅满昌表示,批量建设第二代核电机组与引进第三代技术并行不悖。批量建设第二代核电站的工程实践可以为全面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准备更好的技术基础和人才队伍。而且,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原主任张华祝也认为,在做好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工作的同时,近期内应加快第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的批量化建设,再安排一批二代改进型核电项目建设,以提升自主化能力,促进我国核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张华祝解释说,国际上在运行的核电机组主要是第二代压水堆核电机组,现已积累了13000多堆年的运行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安全运行业绩,经济上有竞争力,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美欧正在进行第二代压水堆核电机组延寿。我国通过大亚湾、岭澳、秦山核电站的成功建设和安全运营,也已证明第二代机组的安全有保障,经济上有竞争力,通过不断改进,安全性和经济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一些国家新开工的项目还在继续选用第二代改进型技术,也说明第二代改进技术在当前仍然具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副总经理沈如刚向记者介绍,中广核集团20多年来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方面大量的投入和实践,形成了自主品牌的CPR1000标准技术和管理方案。CPR1000多项技术已与三代核电技术方案相衔接,也为自主发展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奠定基础。   

  建设完整的核电工业体系   

  去年年底,始自2004年的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国际招标尘埃落定。经过技术、经济、国产化、融资条件等多方面的评审论证,中国决定斥资数百亿元引进美国西屋公司AP1000技术建设浙江三门、山东海阳两大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按照目前的计划,采用西屋AP1000技术的中国首台核电机组将在2009年前后开工,2013年投产。2020年以后,以AP1000技术为基础的中国三代核电技术有望成为我国新建核电机组的主流技术。

但中国如何消化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备受关注,直到此次技术报告会上,在技术引进中发挥枢纽作用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公开现身。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筹备组成立于2004年11月,负责组织三代核电技术招标和随后的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在筹备组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于今年2月宣布成立,计划于5月18日正式挂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是我国核电技术引进的受让方,是第三代核电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孙汉虹称,成立专门核电技术公司,是为了整合全国力量,统一技术路线,引进先进技术,统一国内的自主开发。   

  国外发展核电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实现核电的规模发展,仅仅建立核电的科技体系还不够,还需要建设从工程设计、装备制造、直到工程建设和运行维修的完整的核电工业体系。与此同时,还需要配套建设相应的铀资源勘探开发与储备系统、核燃料供应系统、核燃料循环系统,包括核燃料循环的前端处理与后端处理系统。傅满昌指出,我国现在的核电工业体系中不少环节还比较薄弱,难以适应大规模发展核电的需要,建立健全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核电工业体系,是当务之急。   

  何为一、二、三、四代核电?   

  一代: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五千千瓦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九万千瓦的希平港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二代: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试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千瓦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可与火电、水电相竞争。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称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三代:上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严重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界核电界集中力量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后果缓解进行了研究和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即URD文件(UtilityReguirementsDocument),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即EUR(EuropeanUtilityRequirements)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防范与缓解严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面的要求。国际上通常把满足URD文件或EUR文件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对第三代核电机组?要求能在2010年前进行商用建造。在国际上,目前已比较成熟的第三代核电压水堆有AP-1000、ERP和System80+三个型号,System80+虽已经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批准,但美国已放弃不用。   

  第三代核电技术问世以后,受到全球核电用户的普遍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核电业主已经选用或准备选用更安全、更经济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进行新的核电机组建设。   

  四代:2000年1月,在美国能源部的倡议下,美国、英国、瑞士、南非、日本、法国、加拿大、巴西、韩国和阿根廷等十个有意发展核能利用的国家,联合组成了“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GIF),于2001年7月签署了合约(Charter),约定共同合作研究开发第四代核能系统(Gen Ⅳ)。第四代核能利用系统,是指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更加优越,废物量极少,无需厂外应急,并具有防核扩散能力的核能利用系统,它的商用化估计要到2030年左右方能实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