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之三十八)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七十五

对这种新的城市圈的区域经济布局,牵涉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以及基本产业方向的大问题。因为高速公路无论在周转量、准时率、能源效率方面都是无法跟高速铁路比较,这就要求中国的经济必须建立在以高速铁路交通为主,以电力为基础的新能源(来源于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天然气,清洁煤),以城市化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以内需而非外贸出口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现在的外贸出口为主导的加工经济,在国际产品市场行低价,在国际原料市场行高价的双重压力之下,靠的是盘剥来自西部和中部的贫穷工人,污染沿海的鱼米之乡华南和江南,低效率消耗中国的能源来达到的。

在这个不可持续的过程中,中国的西部民众以他们宝贵的资源低价补贴东部的发展,因为要保证成本低,于是就要控制电价,这样能源如煤的价格,就必须控制。只不过到了2006年,煤才可以在10%内价格上调。这种人为定价,发展轻西重东的产业倾斜政策,就令中国的能源大省,反而变成了穷省,与世界上能源大国成为富国相比,完全是南辕北辙。煤炭价格不能反映出市场的真正需求,造成企业界不肯下重本投资,安全,清洁,和高效的开采煤炭资源,结果就是贪婪的地方官员和黑心矿主铤而走险,与他们东部的同样贪婪的地方官员和黑心工厂主一样,以环境牺牲为代价,靠招揽来自外地其他省份的农民为手段,以这些可怜的矿工的生命为赌注,来补偿被价格管制而损失的利润。

其实屡屡禁止但又屡屡发生的矿难,就是这样一种价格不合理下的畸形怪物。因为毕竟出事故的机率要低,“运气”好的矿主和支持他们的官员们就可以一路顺风的赚钱,直到一天走了霉运,出了个几百人丧生的大矿难,然后又是中央批示,省长坐阵,风风火火,一阵撕杀。大家就全部偃旗息鼓,不动声色,等这场疾风骤雨的走过场的官样文章快速过去。因为所有人的心里都清楚,把不合格的中小煤矿停业整顿,带来的只能够是煤碳工业量的降低。而为了保持一定的电力供应量来满足低价出口的外贸加工业,就无法将这种整顿进行下去,只能是在对民愤和舆论有过交代之后,一切运作如常。

而煤碳好歹好可以涨10%,但发电和供电价格就被严格控制,而导致了其实高于煤炭定价的成本。比如说要拿到煤,或者是火车的车皮,和秦皇岛港口的装船等等,都加重了电力企业的负担。而电力企业就会找些这样和那样的借口,今天检修,明天维护,能少发点电就少发点,以减少对其利润的冲击。而这种缺电的情况,又带动了企业对柴油发电的需求,转过来将油价推高。

可见这样一个怪圈,来源于国家对低价外贸加工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补贴。基本上全中国人民都是这个政策的受害者,只有东部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的经手官员,和主要来源于台湾和香港的加工业老板,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

七十六

当然各个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如美国和西欧,就同样享受着这个价格补贴。结果就是西方的消费者享受着低价的中国产品,每天痛骂中国人在污染这个世界,对劳工刻薄,和不人道。而东部的发财老板们,在享受着能源补贴的好处,就每天痛骂西部人的落后和无能。但一旦当中央政府决定提高对来自西部工人的待遇,推出新劳动法,这帮东部的受益者们,就立即发动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如张五常之流,出来抗议。

而日益坐大,在这轮中国经济发展政策不平衡收益最大的地方,自然会以其经济实力为筹码,对中央政府任何改变这种不合理和不能持续的发展模式,进行抗衡。以经济衰退将带来大量失业作为恐吓手段,以香港和台湾商人大幅度撤离,转投越南作为杀手锏,对中央政府进行逼宫,在新劳动法实施上,汇率政策上,能源政策上,等等,进行博弈。

在思想上,则是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到底谁在绑着你,需要解绑和放开),以坚持“开放改革”为名,来抗拒要求重新洗牌,调整中国经济模式的“科学发展观”,和要求解决东西部经济差距,和要求缩小城乡差距的“和谐社会”观。

那么中央政府有什么招数可以为此解套呢?就是以新能源作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做到能源可以自身依赖和对环境不带来重大损害。以新交通方式创建中国的城市结构,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解决三个财富分配不平衡问题,提高西部,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水平。

在产业升级换代中,依赖这些新能源,新交通和新城市结构,为中国重新定义产业导向,发展中国自己国产化的新型高端重工业和支柱产业,比如说电动汽车(如比亚迪公司),电动高速列车,风能设备,太阳能设备,水电设备,和核电设备等绿色能源设备制造业。在对这次行业的政策支持导向中,重点发展中国的过去的重工业区。

而在全国经济布局上面,如何应对美国梦的旧经济的挑战,如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还是热衷于出口导向,以中国自身的污染承受,能源补贴,劳工盘剥和利润微薄的奴隶经济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阻扰,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如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下功夫,使这些地区成为中国新的就业创造中心,一方面摆脱沿海地区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央政府的牵制,另一方面彻底摆脱中国在国际分工的尾端运作的局面。

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很大,机会也很诱人。在发展中碰到的主要有能源瓶颈,需要短期内靠开辟海外来源多样化来解决,但长期的治本方法还是要靠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以新能源作为一个基础,对宏观经济进行萝卜加大棒的调控,对地方抗命的势力,抚一批听话的,剿几个抗命的,把希望将中国经济引向美国噩梦的领头羊,打进冷宫,不要让中国的能源政策,由美国的石油大亨决定,和中国的金融政策,由美国的金融大鳄来指导。

 

 

 

 

 

 

 

卖国不分先后 发表评论于

提高煤矿工人最低工资和保护, 使煤价格提高就解决了问题
chinomango 发表评论于
"来源于国家对低价外贸加工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补贴。基本上全中国人民都是这个政策的受害者,只有东部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的经手官员,和主要来源于台湾和香港的加工业老板,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说得太好了.
一味的降低价格不是办法.中国的廉价产品造成过多的垃圾遍及全球,也造成多次的惩罚性关税,中国人没占到好处.我是不敢买太便宜的东西,浪费我的精力和时间.
行业协会要在进出口价格上把关,成半官方机构,对不合规定私下交易的要罚款以至短期停产的处分.这方面要象日本学.
chinomango 发表评论于
"以城市化为主要的生活方式"是否会改善农民生活? 其实,如果国家不是过分的盘剥农民,没有城市化他们也会比现在过得好的多.靠农民起家的CP,用土地国有化把中国农民弄成了世界最穷的一群,最初有土地的被怨杀掉不计其数.
如果象国民党那样有偿征用(了解一下台南的地主们),农民不会这么难.
付额外加班费对于工人必须执行,必须允许工人上告然后重罚.两小时可以放宽但必须要有限度,对于危险工种不可放宽.
夕看 发表评论于
我国内大学毕业后在广东的香港公司作过事,我了解那些所谓的“农民在工厂里挣得比在乡下多“的理论。农民格是拿到手里比家里多的收入,但是是以身体健康被损害,与亲朋好友分离,甚至是人格降低为代价的。
如果国家任由现行工业生产状况下去,只是让利于一小部分企业主和官员,人民和国家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来料加工企业规模必大大缩小,不良企业运作必须整治,对国家对劳工的合法权益要法律保障。
位卑未敢忘忧国 发表评论于
我不太同意eastandwest的看法。因为您是从个体和短期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但是,如果从宏观角度看,如果不实行这个法律,工厂就会继续单一地依赖剥削超时低薪工作的工人来赚取利润。虽然对工厂短期利益有利,对能进入这些工厂希望多干活多赚钱工人短期有利。但是,这严重阻碍的企业或以科技创新或以科学管理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动力。也鼓励了那些单纯靠加班加点从事低级劳动来致富的工人,而削弱了他们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赚取更高收入的动力。最终,从全局的角度来看,以这些企业和劳工个体组成的国家经济和竞争力是不能持续发展的。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我们的企业逐渐被越南和印度等劳工成本更低的地区取代,又没有后备力量和发达国家竞争,而进退两难。
eastandwest 发表评论于
笔者不明白中国推动劳动法的全部意图。但根据实际经验,劳动法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工本身利益并不完全配合。

中国作为一个仍然偏穷的国家是没有争议的事实。即使沿海富有地区把全国平均数拉高了许多,但内陆省份仍然可以看到赤贫和接近赤贫的经济区域。快速拉高非农业就业仍然应该是中国消除和减少贫困的最佳途径。从过去的实践看,出口加工贸易仍然是最佳非农业扩大就业,产生良性经济连锁反应,提高农民工家乡经济水平的有效方法。而中国的相对低工资,高素质的劳工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最大强项。

即使在国际水平上的低工资,对农民工来说,仍然比在农村务农有巨大的经济吸引力。一些贫困地区,农民务农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在一到三千元人民币比比皆是,在出口工厂打工,少的有五六倍,多的超过十倍家乡的收入。

劳工法的规定,似乎是要抵消这种竞争优势。结果令劳资双方都怨声载道。以鞋帽服装业为例,行业基本规则是以件计工。工厂活多加班多受工人欢迎。订单好的企业工人一个月收入可以达二三千,当然付出的代价是劳动时间长,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干。但工人并不在意。只要年底能带回家更多的钱,他们不愿意留在宿舍打牌吹牛浪费时间。

但是劳工法规定只能工作八小时。加班只能在两小时内,并且要付额外加班费。结果完全执行劳工法的工厂,工人只能每月挣八百元。其余时间在宿舍里没事闹纠纷。这样的工厂很快就招不到工人。实际情况变成各地都普遍不执行劳工法,变成了一个空法恶法没人得益的法。在法律上是最不可取的情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