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情思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回国散记之八》大山的情思

        从上海回来,已是初秋时节,我应邀和几位画家朋友结伴去了大别山。

        故乡无山,一马平川,所以从小对山充满了神往。记忆中,儿时第一次见山和登山,是南通的狼山。那时还小,看不懂山的韵味和魅力,只是对犬牙交错、面目峥嵘的山峦感到新奇,下山时兜里塞满了石头子儿。

        少年长成,占了从事外事、外贸的光,使我有机会跑遍全国,游览了诸多名山。计有 五岳独尊泰山, “ 奇险天下第一山 ” 华山,五岳独秀衡山,绝赛名山恒山,雄峙中州嵩山,佛教名山五台山,道教圣地武当山,辽宁名山凤凰山,白山黑水长白山,龙蟠虎踞钟山,天下奇秀雁荡山,海上仙山普陀山,清凉世界莫干山, “ 山中绝美 ” 黄山, “ 奇秀东南 ” 武夷山, “ 神仙之庐 ” 庐山,革命圣地井冈山, “ 海上第一山 ” 崂山,毛泽东故乡韶山,雄秀西南峨眉山,洁白壮观贡嘎山,西北奇葩天山,塞北陇外贺兰山,以及秀甲天下的桂林冠岩,南宁的武林岩,湖南的张家界。

        游览的多了,对山产生了感情,时不时地想到山里转一圈。在京城,星期天起个大早赶到八大处,夹在退休老年登山队的队伍中,一鼓作气爬上香山,登上鬼见愁,望红日喷薄,光焰万丈,虽然没有“一览众山小”的高韵,却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浩气。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其实上山很不容易。如果没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望着身后的万丈深渊,头顶的悬崖峭壁,十之八九会望而却步,中途而返。时下的旅游景点,或有电动的缆车,或由人工的滑竿,虽然也上去了,却绝对没有自己登上山峰的那种兴味,那种快感。

        历览山川形胜,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登上哪座山,我都要拣一块石头留念。在我寓所的书柜里,放着从全国各地捡回来的石头,颜色不一,形状各异。闲暇看看,一块石头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次难忘的经历,一段美好的回忆。

        可是自从在莫斯科常驻十年,接着飘到美国以后,和大山离得远了,像儿时一样,心里复又充满了对大山的向往,总想着有一天寻回被大山拥抱怀里的感觉。

        带着这样的心境,怀着这样的眷恋,我进入了大别山里的笔架山。

        笔架山,因状如笔架而得名,位于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的交界处。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在半山腰的中国画家写生基地停下,再往上就得自己攀登了。我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往上攀登,渐渐地开始气喘、出汗,感到心慌,腿软,抬头前瞻,峰顶还远。陪同我们的朋友问我:老爷子行吗?要不歇会儿。

        行!我回答。以我的经验,爬山最怕中途停顿,一停那股心气儿下去,懒劲儿上来,就爬上不去了。我身子前倾,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再攀登,终于登上了制高点。放眼四顾,极目远眺,真是山不在高,有景则灵。但见茂林修竹,峰峦叠嶂,苍鹰在头顶盘旋,烟云在眼下升腾,微风过处,涌起阵阵松涛。竹林深处,隐现三两人家。扯开嗓子大吼一声,群山发出阵阵回声。我伸开双臂拥抱着大山,就像孩子扑向母亲,大山张开双臂把我揽在它的怀里,就像慈母拥抱远归的游子,那一刻我的眼睛真地湿润了。

        游览了山就得捡块石头留念,笔架山盛产黄腊石(又名黄玉石),是 120 种中华美石的一种,与安徽灵璧石、新疆玛瑙石、宁夏戈壁石、漳州九龙壁齐名,誉满华夏,名动海外。陪同我们的奇石研究会秘书长刘奇先生,把我们带到山下的一个村庄,一条小河九曲三弯,从上游奔流而下的水到这里渐趋平缓。有道是水滴石穿,经年的流水,把黄玉石“洗尽铅华”,露出本色。下到河里,我们开始捞摸石头。都说大鱼在深水,那好石头也在深水。摸着摸着,我的手感觉到一块石头不错,捧起一看,红白两色,白色晶莹剔透,红色如旭日初升。递给刘奇一看,他大叫好石。

        回到住处,关灯用手电照石,如红灯笼一般通体透亮。

        梦既圆,心潮平。

        回京,柜里多了块石头。
        案头,多了枚用黄玉石治的印章:居不可无石。

群思 发表评论于
何时也能赏赏您的石头。帖上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