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泡影之十 中国经济变局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十九

 

 

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在销售上的广泛应用,也打破了传统的地理和信息上的阻碍,使整个流通领域的成本大幅降低。比如说一个美国阿拉巴马州的消费者,在家里向戴尔电脑买一个笔记电脑,几分钟后,信用卡已经完成了转账,订单已经在中国苏州的一家电脑生产商的生产线上装配,而且运输公司,已经知道第二天会来拿货。

那么银行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在那里呢?就是银行通过吸纳了客户的存款,然后在扣除了准备金后,把剩下的钱,贷款给实体经济中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就是现代社会里的进行生产的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和进行销售的商业,服务业等。

人们对银行的运作不是特别的清楚。一个最大的误解就是钞票是“印”出来的,尤其是中央银行印出来的。其实广义的货币包括现金(即钞票),和各种存款,而最大的制造货币的部门,不是中央银行,而是各贷款出来的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而货币的创造不是印出来的,而是贷出来的。

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银行现在有1万元存款,那么根据准备金5%来算的话,银行可以贷款95百元出去。银行看到生产电脑的A公司不错,贷款下去了,就在A公司的账户里,一敲电脑键盘,就多出来95百元。那么A公司当然可以在其他银行开帐户,把钱存进去,或者拿一部分钱去买原料。但如果你把所有不同的银行都看成一个整体的话,最后增加在银行的存款额还是一样。

这么一贷款,银行的帐面就变了。现在是存款额195百元,贷款额95百元。就是说,通过贷款银行就自己创造出来了95百元新的货币。那么这新的95百元,又可以扣除那5%,再继续贷下去(即“印”出新的钱出来),直到贷款额用光。

那么这最初的1万元,通过银行贷款,创造出来多少货币呢?一个数学公式就是,如果你的准备金率是5%,那么用1除去这个准备金率,就是20。用20乘以1万元,就是20万元。

当银行把这些自己创造出来的钱贷出去,自然要收利息回来,因此其倾向就是尽量贷得越多越好。但是如果银行过于冒险,就会出现过多的贷款坏账,因为收不回来的贷款本金,无法用赚了的利息来消账,而导致银行亏损倒闭,从而造成存款挤提,和存款人损失的局面。这就导致了中央银行的出现,利用银行业的共识,对存款户口进行一定金额的保护,防止个别银行遭受挤提,和利用储蓄准备金制度,对银行的放贷总额,即货币的创造总额进行封顶。

当单个银行没有将其份额下“创造”货币额用完,就可以将这个用额借给其他超标的银行,让同业完成创造。而这个行业之间的拆借,通常是直接与中央银行试图定下的目标利率相联系(当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市场上的直接干预来达到这个目标利率),但在特殊时候,比如美国现在面临的信用危机和杠杆撤杠(De-leveraging)的情况下,即使联储局不断降息,并提供银行间贷款安全保障,这个行业拆借利率仍然太高,就导致了银行放贷创造货币这个机制受损,导致可能出现的货币通缩现象,而影响实际的经济运转。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你就知道按照新古典主义的供需理论是无法解释,当前世界面临的经济问题。而以自由放任和市场调节为神圣教条,希望中国金融体系向西方看齐的接轨派,是完全不明白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对国内货币投放量的影响,而盲目向美国体系看齐,其结果就会是非常悲惨的下场。比如说现在韩国经济频临破产,就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国际接轨派大获全胜的结果。

 

 

二十

 

 

在国际贸易中,有四种形态的贸易交换存在:一是统一的单一货币,一是双向货币,一是单向货币, 一是第三方货币。

统一的单一货币,一个例子就是欧元区,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换。如果撇开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分界,而从经济和市场意义上来看,欧元区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中国各省市之间的贸易没什么区别。当然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所有欧元区的商业银行,行使同样的规则,在资金流通和放贷市场上没有障碍。这其实比政治上同一个国家的香港,澳门和内地,就更要象一个单一经济主体。

这种交易并不增加银行体系的总货币量,只是货币在不同的交易企业的账户之间,互相流动而已。

另一种形式,就是虽然不是统一货币,但当一种货币过于强势,其贸易的对象国,不光完全接受对方的强势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单位,而且还允许这个强势货币在本国流通。这在许多小国家,比如说中东的国家,可以允许卖石油得来的美元在市场上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这些国家的商业银行,不具有美元贷款的功能,就不会产生银行信贷的创造货币作用。而流进来的流通外币,当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无法消化,就会带动物价的上升,逼得你不得不将这个外币“花”到外国去(通过进口或者投资的方式)。

双向货币的例子,就是在欧洲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就是欧洲人进口美国货付美元,和美国人进口欧洲货付欧元。当一个美国公司进口欧洲货,就会付给欧洲公司欧元,而出口美国货,就会收到欧洲公司付的美元。欧洲的出口商和进口商也是同样。如果双方的贸易平衡,就是说出入相抵,那么两边的银行货币额应该没有变化。

那么贸易顺差的一方,比如说欧洲,多卖了东西到美国,那么就应该有结余,而这个结余,因为是美国人用欧元买欧洲货,就是欧元。可是美国公司的欧元哪里来的呢?是美国公司用自己账户里的美元,从市场上,或者是其他银行,或者是中央银行兑换来的。这里为了简便,假定美国的中央银行在欧洲有个账户,结果就是美国公司的这部分相应的美元,进了中央银行的钱袋,然后中央银行从它在欧洲银行的账户里,把钱转进了欧洲公司。

那么这个结果,对美国和欧洲的货币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是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因为钱从商业银行的账户进了中央银行。如果中央银行不把它投放出来,自然会影响货币供应量。但是如果中央银行马上将这些钱,用来在市场上回购国库券,那么这个同样的货币量,就会回到市场。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不断的向外国买产品,保持贸易逆差,但你的货币量没有减少,好像钱永远都花不完似的。

当然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并没有什么外汇储备。在1973年布雷顿协定完结之后实行的自由汇率政策,只是由美国财政部的外汇稳定基金通过联储局纽约分行操作。而这个基金只有区区的500亿美元,里面的欧元大概是140亿,日元是80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就需要欧洲的中央银行,或者是欧洲商业银行,可以代替这个功能。那么当欧洲的商业银行,从其欧洲分行里拿来这部分欧元,换成了美元,放在其美国的银行体系之中,而美国公司把这个欧元支付回去,给欧洲公司,然后进入欧洲银行,那么欧洲银行的总货币量也没有变化。只是钱的分配进了不同的私人账户而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