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不仅是艺术大师也是思想大师,即使俺十分敬重的老舍也难与其比肩!
来源: qtfy 于 09-01-28 03:00:07
老舍先生可谓大师了,对生活中的各类人物的洞察可谓透彻,可有对社会体制有深刻的洞察力吗?<正红旗下>歌功颂德之声犹在耳,可身却入湖自尽,与其颂扬的体制诀别了...说到底,老舍是农耕文明的下的善良文人,思想受局限,视野不开阔.自然看不透工业文明产生的许多社会体制的本质.可卓别林,仅就其对纳粹的清醒认识,在纳粹罪恶还没有完全公布与世,便有<大独裁者>这样深刻揭示纳粹本质的文艺作品,可谓圣人!当然这部作品也是一个"集体"的作品,功不全在卓,但他毕竟是最主要的创造者...
说句不中听的,赵本山同志就是农民艺术家,搞搞笑什么的,真没有什么思想性,其功能就是让农民兄弟在辛劳之余有个笑声,晚上有个好心情与老婆做个爱,和谐和谐家庭,去去烦恼...中国文人其思想境界大都在农耕文明的层面上,像老舍先生都没有升到工业文明的层次上看社会...谈论老赵与其弟子与卓比肩的问题,俺真是疑惑!
——————
以上是qtfy兄在拙文《第二个卓别林?——谁来给小沈阳点石成金?》后的跟贴,写得非常深刻,谢谢Q兄!
的确,卓别林之所以为大师,不单单在艺术上,更是在思想上。49年之后的中国,还有几个人带着自己的思想活着?不出郭沫若、王兆山这样的N才就不错了,何来大师?如今出了个赵本山、小沈阳就会举国欢呼,也就不足为怪。
话说回来,‘搞笑’虽然和讽刺幽默艺术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毕竟能给老百姓单调的生活和当今人与人之间紧张的关系带来几分松弛,‘凡人’都有‘俗’的一面,潜意识里也喜欢欣赏俗的东西,老赵和他的徒弟们真是‘俗’到了家,并且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当然,黑土地上的高粱秆子长不成泰山顶上的青松。农耕社会和工业文明固然有差距,但根本的还是一个政体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说到老舍,学贯中西的他不能完全说对社会体制没有洞察力,《茶馆》之深刻,其艺术之完美,尚无近代作家能出其右。可是《龙须沟》则是地道的溜须拍马了(不熟悉《正红旗下》,好像写了一半),同一个人,为何如此?
看看另外几个‘大师’曹禺,茅盾,巴金,冰心……有几个49年后的作品可以和之前相比?他们在49年之前的农耕社会能写出《子夜》,《家》,为什么到了半工业化的社会反而只能弄出些不疼不痒的文字呢?就算鲁迅活着,他也断然写不出那些杂文来!
有时觉得我们对这些‘名人’实在太苛刻了,换了我自己,以当年背诵老三篇的劲头,我也会去歌功颂德,但那也许是麻痹的,被迫的,真正的像索尔仁尼琴这样良心不泯的少之又少。浩然的歌颂是发自内心的,我敬重他的理想;老舍的歌颂或许是被迫的,我理解这份无奈;郭沫若之流的歌颂是丧失人格的奴性,我不屑置评。
跑题了。所以,如今拿小沈阳和卓别林比较实在可笑!不过想想在伟大的将军金正日领导下的朝鲜连个小沈阳还没有呢,俺们还是忽悠,没心没肺没脑子地忽悠,傻傻地开怀大笑,挺好!
“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