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凖:内蒙古散记(2)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内蒙古散记

李凖[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早上起来,我先到百灵庙街上转了一圈。百灵庙地方不大,却很有名气。 

  一九三六年冬,日本帝国主义和蒙古上层德穆楚克(德王)勾结,发动了进攻绥远的战争。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鼓舞下,当时驻绥远的傅作义将军,率部奋起抗击,收复了塞北重镇百灵庙。喜讯传来,全国振奋。我那时才八岁,因为我家里开了个邮政代办所,父亲每天给镇上的人读报,记得那天全街上的人都喊着:

  “百灵庙打胜了!

  “百灵庙打胜了!

  谈起百灵庙这三个字,在我脑子里仍印象很深。我今天亲眼看见这个百灵庙时,却是三间两层北房的小庙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百灵庙虽小,却是抗战史上的一个丰碑。 

  从街上回来,忽然看到谌容从一个蒙古包里钻出来,我笑着问: 

  “你昨天夜里怎么住在这里边了?

  谌容说:“昨天晚上你们都急忙睡觉,我发现院子里有两个蒙古包,问招待所同志能不能住?他们说:‘完全可以住’,所以我和两个女孩子就住到这里边了。”

  我问:“住着怎么样?

  她说:“舒服极了,有一种安稳感。我一觉睡到天明,甚至于将来我可以考虑在蒙古包里写作。” 

  谌容是一个对新鲜事物极为敏感的人,想不到,对蒙古包她也捷足先登了。 

  吃罢早饭,就到百灵庙北边三十公里处去看赛马。这里天广地阔,白云悠然来去,特别是草原上那种草花的香味儿,沁人心肺。这时盟里的领导同志和几十个骑手都带着他们的骏马来到这里。 

  我在云南大理看过白旗赛马,在香港也曾看过赛马,那些都是在赛马场上的比赛。而这里的赛马却是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牧民们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大多是紫色、宝蓝色、绿色和杏黄的缎袍;头上戴着毡礼帽,下边穿着黑牛皮靴,腰间各系一根宽大的杏黄色丝的腰带。这种服装一穿就显得蜂腰猿臂,矫健非常。牧民们听说我是蒙古族,就一定要我也穿上一套蒙古装。他们找来一套绛紫色八团绘袍给我穿上,又找了一条杏黄色丝绦让我高伸双臂束在腰间,放下两臂之后,成了上宽下窄的样子。据他们说,这样便于两臂的活动。又找来一双皮靴让我穿上。这时候,周围的牧民突然惊呼起来。他们说: 

  “比蒙古人还蒙古!

  这时赛马开始了。远在东边二十公里处的草原上,并排站着一簇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骑手。一声枪响,群马奋鬣飞奔,一刹时草原上黄尘滚滚,像一股旋风一般,向西边驰来。骑手们在马上并不是骑着,他们弓着腰,踏着镫,手中扬着鞭子,像一片五彩六色的云朵,飞卷而来。一片欢呼声,骑手们已经跑到了终点。我没有想到跑在最前面的却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大家围上去问长问短,他却只是腼腆地在笑。盟里同志给前三名骑手发了奖章。我仔细看了看,上面是成吉思汗的头像。这时摔跤比赛场上已经是彩旗飘舞,万头攒动了。 

  一阵阵悲笳长鸣,摔跤比赛开始。蒙古族摔跤不同于内地的摔跤,又不同于日本的大相扑,有自己的方法、规则和服装。蒙古式摔跤是站着摔,一开始就互相抓握,只要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就算失败。比赛不限年龄,不限民族,不限体重。比赛实行单淘汰制,一跤定胜负。这时场上有四对选手对摔。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服装,下身穿非常肥大的裤子,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花奔图案的套裤,脚上穿着牛皮靴,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上衣则是用牛皮制成的摔跤皮褂子,上面钉满了密密麻麻的银钉和铜钉,胸前背后各一块圆形的护心铜镜,两条肌肉丰满的胳膊露在外面。这种装束确实有点古典骑士的样子,墩实、威武,给人一种孔武有力的感觉。比赛开始时,双方都在自己的旗门下,由两个助手搀扶着跳腾雀跃,蓄积力量。好像一只要窜出笼子的老虎。这时嘹亮的笳声吹起了悲壮的出征歌,全场观众也都合着笳声放声高唱,歌声雄浑凄厉、悲壮、苍凉,我问身边一位同志这歌词的意思,他对我说: 

  “这是几百年来传统的歌词,意思很简单,就是勇士出征吧,快快出征!

  出征歌奏了三遍之后,双方摔跤手像小孩子一样跳跃入场。他们双臂挥舞,蹬蹭跳跃,那姿态,那神情,给人一种浑朴、天真、乐观、倔强的印象。我好像看到了雄浑姿肆的泰山经石峪大字书法,又好像看到怀素寒猿攀枯藤的狂草。也像朴拙的汉石刻画。我被眼前这种罕见的美陶醉了。我身边坐着一位老人,他是内蒙古一位名摔跤手,据说一九三四年曾经摔败过日本的全国摔跤冠军。我问他:“这种屈场舞步是不是传统就有?

  他说:“是的,一共分三种:有鹰舞,有鹿步,有狮步。现在已经不大讲究了,其实这种动作很难也很美。” 

  这使我想到,大约成吉思汁当年在草原上选拔武士时就是这幅情景。又使我想到,现在的一些舞蹈节目,大都是轻歌漫舞、楚腰宫袖。特别是男舞,粉面朱唇,一个个装束成细小腰身,胁肩蹀躞,缺乏豪壮之气。我在想为什么不能吸收一些这里的摔跤舞蹈动作?虽然他们屁股上挂满了皮质的铠甲和红红绿绿的绸布条子,但却给人一种威武雄壮的男子气派。

  摔跤场上传来了一阵欢呼声,一个穿红裤子的摔跤手把一个穿白裤子的摔跤手摔倒了,那穿红裤子的摔跤手要比穿白裤子的摔跤手低矮得多,但身体却显得矫健灵活。我身旁的老人告诉我:“他用的是麻花腿,用得不错!

  紧接着决赛开始了,由穿红裤子的和穿黄裤子的高个选手对摔。大约他们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摔跤手。场上,一片嘈杂的切切私语声。我又问身边的老摔跤手:“你看他俩谁能得冠军?

  老先生沉吟片刻说:“我看穿红裤子的要输,他是百灵庙中学的教师,麻花腿用得不错,但是站功不行,他刚才就是用麻花腿取胜的,但是就怕他不注意防守要吃亏。” 

  我们的话音还未落地,场上又一片欢呼声,穿红裤子的果然被摔倒在地。这位老先生说的完全正确。我站起来紧握着老人的手说:“你真了不起,判断得太准确了!

  老人微笑着,谦逊地摇摇头。 

  场上胜者扶起败者,两人又亲切地握了握手。然后,仍然跳着健美的舞步,将手中的枣和糖果撒向观众。两人又亲切地抱臂回到人群里。我觉着这种古朴的仪式,是一种高尚的文明习俗,它使我想到成吉思汗在西征时,部下能够团结一致,所向披靡,大约和这种摔跤活动的高尚风习不无关系。 

  上午乘车回呼和浩特。因为雨后天晴,天更蓝,草原更明媚,草原上白茫茫的水气流动着,隐约间如同梦境。到了三河地方,草原上出现了一片绿瓦红墙,碧楼朱阁的建筑群。我原以为真的出现了海市蜃楼,陪同我们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当年王爷避暑的地方,也是内蒙的名胜之一。 

  我们来到这处名胜,原来是个喇嘛庙和一座避暑山庄。喇嘛庙正在翻修,形状很像一条漂亮的客轮,在草原的水雾中行驶;更像大海中的一座艨艟巨舰。避暑山庄现已开辟了旅游点,院子里为中外游客准备了很多蒙古包。这种蒙古包里有全套现代的卫生设备。我想将来所有的蒙古包里,都会变成这样的。 

  车到大青山顶时,已是黄昏时分。俯视呼和浩特市,一片灯火璀璨。大家的疲劳顿时消失了,好像闻到了昨天的烤全羊的香味!

  座谈会 

  八月十一日,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周惠同志,自治区政府主席布赫同志和其他几位领导同志,邀请大家座谈。同时被邀请的还有首都新闻界的杜导正、缪俊杰、刘时平、张万舒以及天津市的石坚等同志。 

  周惠同志过去在湖南工作,以前开会时我们曾见过面,但并不熟悉。他六十多岁了,身体微胖,但动作却极为敏捷,说话看起来漫不经心,但却机锋时露,又富于幽默感。 

  布赫同志大约有五十五六岁,一副浑朴谦逊的神情;说起话来不加粉饰,总是那么老老实实地谈,给人一种家常平易的感觉。 

  周惠同志问大家:“对呼和浩特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缪俊杰同志回答得很妙,他说:“首先我们改变了一个‘远’的观念,过去想到内蒙,总觉得千里北漠,远得不得了;好像比去广州、云南还要远,其实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就到了。另外对人蒙总认为是戈壁沙漠、朔风枯草,这次到上默川看了,到处瓜果蔬菜,庄稼茂盛。所以把过去荒凉的印象全改变了。” 

  周惠同志呵呵地笑起来。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内蒙古的自然资源情况和工农业生产的情况。通过他的介绍,才使我对内蒙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也使我想了许多。 

  内蒙总面积一百一十八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百分之十二点三。整个自治区是一个狭长的高原地带,南北直线距离有一千七百多公里。人口有一千九百多万,其中有蒙、汉、满、回、达斡尔、朝鲜、鄂温克、鄂伦春等十多个民族。其中蒙族有二百五十多万人,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汉族一千六百三十万人,满族有二十三万多。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有肥美的草原,还有茂密的森林;特别是各种矿的蕴藏量极其丰富。包头附近的白云鄂博经过近几年勘探,查明那里有内蒙古最大的铁矿,全国最富的铌矿,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这里的稀土储量占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比世界其他各国已探明的稀土储量的总和还多好几倍,而且品种齐全,品位高,质量好。黑色金属矿产中铬铁矿的含量居全国第二位。内蒙古的煤炭储量也极为丰富,现已探明的煤田、煤井有二百多处,初步勘探的储量还一千九百四十亿吨,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二位。另外碱、盐、芒硝、耐火粘土、蛭石和白云母、玻璃砂产量都比较丰富。这真是一块遍地黄金的草原,一个聚宝盆。单是稀土和煤,如果能大力开发,内蒙的经济面貌将迅速改观。 

  在座谈中,我提了这么三点意见: 

  首先,对内蒙古来说,人仍然是第一可宝贵的,这里不但需要大量有知识技术的人员,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对内地要大开门户,欢迎外省、外地来内蒙经营工业、采矿、商业等; 

  其次,我觉得内蒙要大力发展社队企业。据我了解,呼和浩特市每年生产总值只有一亿九千万元,和河南的临汝县一样多,而临汝县的经验主要是大力发展社队企业; 

  第三,要提倡重视商业,无商不富,对内蒙来说更为重要。蒙古族同胞,生活在大草原上天性浑厚质朴,不太习惯经营商业。有时,在街上买东西,拿出一叠钞票要让人家数,这种习惯应该逐步改善。维吾尔族人也是少数民族,但他们极会经营贸易,足迹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就这一点说蒙古人应该向维吾尔族人学习。 

  内蒙近几年来,农牧业搞得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牧区普遍实行了包区到户,两定一奖,去年,全区牲畜总头数已经达到五千多万头。 

  在农业方面,内蒙也是实行联产责任制比较早的省份。小麦产量已经达到二十五亿斤,玉米产量达到三十三亿斤,其他,像甜菜、向日葵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占全国第二位,而且已经改变了过去“工艺粗放”的习惯,逐步实行机械化耕作。 

  内蒙古很像当年美国的西部,可是美国西部几个州在近三十年来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真盼望内蒙有更多的同志到美国去看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一下他们的开发和建设经验。会后,我听布赫同志说,他最近就要带一个代表团到美国去,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 

  晚上,周惠同志和布赫同志设便宴招待大家。这一次我才尝到内蒙古真正的烤全羊。这种烤羊肉外焦里嫩,酥而不腻,没有一点膻味,又极好咀嚼。朱子奇同志说,这是他第一次吃到这样好吃的烤羊肉。席上还备有荞麦面饸饹和“猫耳朵”,还有一大盆羊杂碎汤。我和孙谦同志对羊杂碎汤都有特殊受好,每个人都喝上三大碗。 

  登大青山“了目峰” 

  大青山属于阴山支脉,横贯于自治区的中部。山高约在海拔两千米左右,山势陡峭,顶部比较整齐,很像一条天然长城,由卓资山以西到狼山,连绵一千多公里。因此在历史上形成“南漠”、“北漠”之说,大青山以南,是河套平原和土默川沃原,由于雨量较多,气候温暖,无霜期也长一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称之南漠;大青山以北,属于大陆气团地区,北来寒风凛烈,大部分是“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的沙碛,因此叫“北漠”。由于地理气候关系,南漠在历史上是各民族争夺的战场。两千年来有很多有名的战役,都在这里展开,所以大青山这个名字,也不断出现在史籍上。 

  我一向有登山的癖好,内地的名山大部分都登过了,大青山对我却仍然是个迷。八月十二日,内蒙古自治区广播事业厅厅长珠岚琪琪珂同志来约,邀我上大青山里边的最高峰——料木峰去看看,便欣然就道。 

  同去的还有自治区文联的安柯钦夫同志。我们乘了一部吉普车,沿新开的山路盘旋而上,峰回路转,山路越上越陡,大有“山随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感觉。 

  珠岚同志是蒙古族,看去有四十多岁,是布赫同志的夫人,衣着朴素,非常平易,对工作很是认真负责。她邀我上山是去看一个转播台,这条山路就是广播事业厅新开辟的,所以她对沿途非常熟悉。 

  大约因为我也是蒙古族,他们并不见外。在路上,我半开玩笑地说:“珠岚同志,你穿的衣服太朴素了,怎么也穿着灰蓝布褂子。” 

  安柯钦夫故意说:“她不是没有衣服,是不敢穿!

  珠岚脸上微微飞起红潮,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在地方上工作,不像北京大城市,不能穿得太显眼了,就我这一套衣服也已经不错了。” 

  我说:“我不同意你这个看法,有衣服就穿。应该让我们的服装更绚丽一些,特别是在这大草原上,人们应该成为大自然的花朵。我们的民族服装多漂亮啊,紫缎锦袍丝带乌靴,可是我发现只是在节日穿一下,平常压在箱底。我要在内蒙工作,就要做一件白缎袍,沿上团花大黑水领,束上黄绦丝带,再留上五绺长须……” 

  珠岚和安柯钦夫都笑了,安柯钦夫说:“那你就像个神仙了。” 

  “衣服代表一个民族的文明,干嘛不穿?”我又故意说。

  “我穿,明天我就穿。”珠岚同志似乎也兴奋了。 

  我们谈起服装,谈到新的消费观点。我说去年我到云南,那里的民族服装简直是让我看迷了。特别是傣族妇女的服装,色彩绚丽大方,式样别致;上着紧身窄袖小袄,下边是占全身三分之二的筒裙,筒裙束起来上肥下窄,曲线分明,再胖的妇女穿上筒裙后,也显得修长苗条,连老太太穿上,也变得儒雅多姿。其实这种服装,还是从唐朝服装沿革下来的风格,我真应向人大常委会提个建议,把筒裙式的服装,作为我国妇女的国服样式…… 

  珠岚同志说:她也见过这种服装,的确很美。我说:“我不喜欢满族服装样式,男的秋帽马褂马蹄袖,女的大袄大裤裹腿,可惜我国大部分农村,大部分的服装式样,基本上是这种式样。” 

  “我们这里大多还是灰蓝制服。”珠岚说。 

  “我不是开玩笑。”我故意强调说:“所以说您应该带个头。您穿着一套灰蓝制服,我们的年轻姑娘们只好也穿一套灰蓝裤褂了。” 

  “姑娘们比我解放。” 

  “您应该开风气之先,不光是为您自己,应该让我们的全体草原儿女都成为衣装楚楚的人物。” 

  她笑了,说:“您这个建议很好,现在牧民们生活也确实改善了。” 

  只顾说话,汽车已经爬上大青山顶。群峰嵯峨、幽壑绝壁,气温骤然寒冷起来,特别是那团团白云,好像睡在乱峰之中。就在这时候,车篷上达达作响,竟飘起雨丝来。 

  “这里几乎每天都下点小雨。”安柯钦夫同志说。 

  珠岚同志指着山阴背后说:“您向那边看!

  我向山阴背面看去,只见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白桦林,还有密如千万顶伞盖的绿色落叶松。 

  大青山从南面看去,几乎全是怪石嶙峋的干枯秃峰,想不到山阴背后却是一片林木茂密的绿色世界。一般来说山南面朝阳,应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可是这里却是山的背阴处树木丛生。我没有这种知识,不知道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就问他们:“既然山阴能长树,为什么不把山阳也绿化起来?

  他们回答说:主要是雨量少,撒下种子很难发芽成长。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过去把山上的植被破坏了;植被破坏,雨量就少;雨量少了,树就更长不出来,恶性循环,所以大青山南面变成了秃山。 

  我说:“今年雨量充沛,是否可以试验播种树种?

  他们说:“像今年这样的雨量,种上的树苗会成活的。” 

  前年在美国,遇到诗人施奈德,他是个保护自然资源主义者,他到处宣传人应该和大自然是朋友,人不应该对大自然实行“霸权主义”。我相信在我国四化建设的进程中,大青山一定会变成林木葱茂的绿山。 

  由于山阴的树木多,山坡上和路两旁的绿草野花也长得茂密。一阵阵花香草味,在细雨后的空气中显得特别新鲜,就在这时我们来到了料木峰顶。 

  转播站建的最高的山顶上,都是石块层叠的楼房建筑。因山势建起,看去极像个小布达拉宫。因为这里平时来人极少,人迹罕见,站里几十个同志几乎全出来在门口迎接我们。 

  他们是那么热情,拿出棉衣给我们穿,煮奶茶,又特地宰了一只羊,非留我们吃饭不可。在这盛情下,我主动提出了就在山上和大家一块吃饭。 

  这里六十多个工作人员,常年在高山顶上工作。山上即使在夏天大暑天气,到晚上也像冬天一样寒冷,到了秋天,大雪封山以后,这些同志就像在孤寂的月球上一样。看来珠岚同志是非常关心他们的,特别是对食堂、取暖和俱乐部更为关心,她一到就问这些事情。这里大多数是青年人,六十多人中竟有二十多个大学生,我参观了他们的转播室,当时正在播送奥运会的实况。他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把欢乐,把笑声,把全世界的新闻时事播送到广阔草原上千万个温暖的蒙古包里。 

  转播站周围山势险峻,又长着茂密的青松和白桦和数不清的灌木、野花。我们在森林中走着,采了许多鲜嫩的磨菇。回到俱乐部,他们铺下纸笔,一定要我给他们写几句话。原来这里的青年同志中,有几个也爱书法。受到他们的热情感染,我觉得哪怕是能给他们翻个跟斗让他们高兴高兴,我也情愿。 

  热情驱使我想表达一点心意,我斗胆给这个山峰换了个名字,叫作: 

  “了目峰。” 

  又给他们的这座建筑写了: 

  “了目山庄”四个大字。 

  青年同志们向我索诗,我也不揣浅陋题了两首,一首是: 

  大青山上了目峰, 

  森森碧树吐云生, 

  不与人间同寒暑, 

  挽来彩笔画银屏。 

  另一首是五言: 

  一山分两塞, 

  大漠独尊雄, 

  睡云盘险道, 

  肃嶂迎客行, 

  白桦千树雪, 

  黄栌万点红, 

  极目危峰上, 

  心共碧天青。 

下山时,我回味着诗写得太浅陋了,不过为了能够给他们的生活添一点情趣,也只好不计工拙了。

 (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