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禽鸟篇(九)会说话的鸟


会说话的鸟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鸟有鸟语,人类听不懂。但也有些高人,比如孔子弟子公冶长能听懂鸟语,可惜这个专长并没有给公冶长带来好处,反而遭受牢狱之灾。孔子对他很同情,就招他为女婿。《论语》“公冶长”一章,第一句话就是:“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说:“公冶长可以招为女婿。他所受的牢狱之灾,并不是他应得之罪。”于是就把女儿嫁给公冶长。

南朝梁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皇侃为《论语》一书作注解,撰写了十卷《论语义疏》(幸运,二十世纪初敦煌石窟发现的遗书中有该书),引姜处道《论释》(不幸,七世纪的隋书经籍志就说这本书当时就已佚失)中的记载,解释了这件事。公冶长从卫国回到鲁国,途中听到一些鸟在相互招呼:“快点到青溪去吃死人肉。”公冶长在往前走一会儿,看见一个老太太在路上痛哭。公冶长问老太太怎麽回事?老太太答复说:“我儿子前天出去,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想必已经死了。不知死在哪里?我要找到尸体。”公冶长说:“刚才听到鸟相互招呼,到青溪吃死人肉;或许是您的儿子。”老太太到青溪认尸,果然是她的儿子,早已死亡。于是就立刻向官府报告事实经过,官府以杀人罪逮捕了公冶长。审讯的时候公冶长以能听懂鸟语,所以知道尸体在青溪为自己辩护。县官要检验公冶长说的是不是实话,就先把公冶长关在狱中,到了第六十天,忽然有一群麻雀在牢狱的栅栏上叽叽喳喳相呼,狱卒马上报告了县官,县官来到牢狱时麻雀还在叽叽喳喳,县官对公冶长说:“你说你懂鸟语,这些麻雀说的是什麽?”公冶长回答道:“麻雀说:‘唶唶啧啧。白莲水边,有车覆粟。车脚沦泥,犊牛折角。收之不尽,相呼共啄。’”公冶长的这段韵文确实把觅食的鸟雀们发现大量食物以后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至:白莲溪边,有一辆运谷子的牛车翻掉,车轮陷在泥中,牛角折断了,谷子散了一地,收不干净,赶快前去吃吧。县官派人前往检验,果然如公冶长所言。后来又翻译了猪及燕子的话语,每次都得到验证,于是获释。

会说话的鸟有第二种意思是有些鸟会说人类的语言。

鹦鹉又名鹦哥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会说人类的语言的鸟类,在分类学上属于鹦形目。鹦形目鸟类的羽色都很艳丽,大多为中、小型的观赏鸟。全世界现有鹦形目3科343种。我国仅有1科2属7种。最常见的虎皮鹦鹉是从澳大利亚引进人工饲养,并非我国原有的野生品种。绯胸鹦鹉是我国原有,且广泛饲养的品种,经训练后无论雌雄都会模仿人类语言。我国传说、诗词中提到的基本都是这种鹦鹉。全唐诗中提到鹦鹉的有二百多首,例如那位写出名句“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朱庆余就有一首七绝《宫中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怕鹦鹉学舌,不敢在其面前吐露心事。

五代后周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玄宗时,首都长安有一富翁杨崇义,家中养了一只绿色鹦鹉。杨妻刘氏与李某私通,合谋将杨杀害。官府派人至杨家查看现场时,挂在厅堂的鹦鹉忽然口作人语,连叫“冤枉”。官员感到奇怪,问道:“你知道是谁杀害杨崇义的?”鹦鹉答:“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某。”此案上报朝廷后,唐玄宗特封这只鹦鹉为“绿衣使者”,当朝宰相张说还据此写了一篇传奇《绿衣使者传》。

北宋僧人文莹在《玉壶清话》卷六中说到在熙宁六、七年间,有一个姓段的巨商,养一个从陕西捉来的鹦鹉,非常聪明,会背诵李白的《宫词》和佛教的《心经》。每当客人来,会向客人问安,和客人寒暄,招呼上茶。主人很爱惜它,加意笼养。有一次段某因事被捕,关了半年才释放,到家,就在鸟笼旁边和鹦鹉交谈:“鹦哥,我在狱中关了半年,日日夜夜只惦记你,你还平安吗?家里的人都按时喂你,给你水喝吗?”鹦哥回答说:“你关了几个月就感到受不了,鹦哥我在笼里已经关了好几年了,你想想我的感受如何?”段某大感震撼,就向鹦鹉许愿说:“我将亲自送你回去。”于是特地准备好车马,带鹦鹉到陕西,打开鸟笼,哭着把鹦鹉放走,并祝福它:“从今往后你自由了,好自为之。”鹦哥整理着羽毛盘旋徘徊,好像不忍离去。后来听说经常筑巢在官道的行道树树顶,凡遇到从江南到陕西的客商,就在巢外鸣叫说:“客人回去,请替我问候段二郎。有机会遇到时,就说鹦哥很想念二郎。”。

南朝的宋朝刘敬叔所撰《异苑》卷三有一个故事:一只鹦鹉离开平时居住的地方,飞到另一座山上,山上的禽兽对它非常友好。鹦鹉想这座山上虽然很快乐,毕竟不是自己住惯的地方,不可久留,就飞回去了。几个月后,山中大火,鹦鹉远远地看见了,就到水中把翅膀弄湿,飞到山上洒下水滴。天神看见了就说:“你虽然有灭火的愿望和行动,但是能力太小了,起不了作用。”鹦鹉回答说:“虽然明知不能救,但是曾经在这座山上住过一段时间,山上禽兽对我像兄弟一样友好,不忍心看着他们遭灾。”天神大受感动,立刻施法把火灭掉。

八哥,在古代诗歌中写作鸲鹆(读qu阳平,yu去声),属雀形目椋鸟科鸟类,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八哥易于饲养,又善于模仿人语或其它声音,深为人们喜爱。《异苑》卷三记载“五月五日剪鸲鹆舌,教令学人语声,尤清越,虽鹦鹉不能过也。”这里剪鸲鹆舌不是用剪刀把八哥的舌头剪掉,而是八哥调教前必须进行的“捻舌”。“捻舌”的方法是:两人操作,1人抱定鸟体,另1人一手握住鸟头并撑开鸟嘴,另一手食指和拇指沾些香灰,捏住鸟的舌尖来回捻动,直至舌端的硬壳脱落为止。“捻舌”动作要轻缓。“捻舌”后放回原笼,喂给软的蒸鸡蛋米(加工方法:将米淘洗、沥干后,每公斤加4~8枚鸡蛋搅匀,旺火蒸熟,趁热搓散、凉透即可。蒸鸡蛋米易变质,每次只能少量加工),隔2周后再用上述方法“捻舌”1次,捻下极薄而不完整的膜,再养2~3周即可教学话。

西汉淮南王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中的一句话:“橘树过江北则化而为枳”流传很广,经常被引用来说明环境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情。这句话实际上只有半句,和下面说得连在一起是:“故橘树过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见于周礼。故春秋传曰‘鴝鹆来巢’,言非中国之禽,所以为鲁昭公亡異也。”说的是根据《周礼》的记载,认为鸲鹆不是中原的鸟,济水以北是见不到的。鸲鹆到济水以北的是一件怪异的事情,意味着鲁昭公死亡的征兆。

有不少各种类型的文艺作品涉及鸲鹆这个题材。宋代诗人梅尧臣(1002-1060)有一首写鸲鹆的五律《牛背双鸲鹆》:“牛背双鸲鹆,烟陂共入时。草枯行解美,日晚趁群迟。闲载宁辞远,相鸣不间雌。初惊牧人去,飞上野桑枝。”刻画出八哥这种停在牛背上的鸟,其实与牛群有着共生的觅食行为,它们多啄食被牛群走在草丛中所惊起的昆虫。在古画中,八哥出现的频率也颇高,因为八是吉祥的数字,代表长寿之意,而羽色与喜鹊也颇为相近,在象征意涵上似有混同的情况。如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1470一1523)他的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鸲鹆图》。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鸲鹆》,写一个鸟迷书生的故事。

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临洮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以端砚为首。广东肇庆是元代以后的称呼,古代叫端州,因为肇庆东面有一条端溪。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流经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之砚石为最佳。砚石多为青紫色、猪肝色、天青色,其上有鸲鹆眼的属上品,那石眼中有瞳仁,有眼白,很好看,瞳仁呈现翠绿色的最为难得。端砚“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深受文人学士青睐。清8226;屈大均《端州访砚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前两天,有贴称“鬼斧神工”这个成语出于此。

鹩哥,一名秦吉了,鹩哥和八哥是“同门兄弟”,但鹩哥鸣声更美且能不学自鸣,其种群数量亦较少。鹩哥是驰名中外的大型、鸣叫型笼养观赏鸟。其歌声嘹亮婉转、富有旋律,并善于模仿其他鸟鸣声,经过训练还能模仿人语,学唱简单歌曲。《旧唐书 音乐志》中说:“岭南有鸟,似氍鹆而稍大,乍视之,不相分辨。笼养久,则能言,无不通,南人谓之‘吉了’,亦云‘料’。”鹩哥也写作了哥。《本草纲目 禽部》说:“秦吉了,即‘了哥’也。《唐书》作‘结辽鸟’,番言也。出岭南容、管、廉、邕诸州峒中,大似氍鹆,绀黑色,夹脑有黄肉冠,如人耳,丹咮黄距……能效人言。”这两部书中的氍鹆即鸲鹆(八哥)。秦吉了的羽毛近于黑色,偶尔也有变异的。唐人段公路《北户录》中说,有人发现过红色和白色的秦吉了:“普宁有廉州民获赤、白吉了各一头,献于刺史者。其赤者寻卒,白者久而能言。”清人陈淏子《花镜》也说:“秦吉了……亦有白色者,人多误称为白鹦哥。”《花镜》还谈到秦吉了的饲养方法:“每日须用熟鸡子黄和饭饲之。其性最怕烟,切勿置之薰烟处,则耐久。亦可与鹦鹉并畜,以供闲玩。”

把鹩哥叫做秦吉了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元代伊世珍的笔记小说《琅嬛记》卷上引《谢氏诗源》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鸟,秦吉了的叫声,经过人们的联想,敷衍成一段爱情故事:“昔有丈夫与女子相爱,自季夏二十六日以书札相通,来年是日,篋中殆滿,皆凭一鸟往来。此鸟殊解人意,至是日忽对女子喚曰:‘情急了’。 女子因书系其足曰:‘秋期若再不果,有如白日,惟其所为。’因名此鸟为情急了。”同时引了全唐诗未曾登录的沈如筠的诗句:“好因秦吉了,方爲寄深情。”秦吉了就是“情急了”的谐音。李白《自代内赠》诗云:“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借用秦吉了为人传情的传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唐人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记载了一则秦吉了的故事,故事中的秦吉了很有人情味:天后时,左卫兵曹刘景阳使岭南,得秦吉了鸟雄雌各一只,解人语。至都进之,留其雌者。雄者烦然不食,则天问曰:“何无聊也?”鸟为言曰其配为使者所得,今颇思之。乃呼景阳曰:“卿何故藏一鸟不进?”景阳叩头谢罪,乃进之。则天不罪也。宋人邵伯温《河南邵氏闻见录》卷十七记载的一则故事中的秦吉了,不但有人情味,而且具有民族气节:泸南之长宁军有畜秦吉了者,亦能人言。有夷酋欲以钱五十万买之。其人告以“苦贫,将卖尔”,秦吉了曰:“我汉禽,不愿入夷中!”遂绝颈而死。呜呼!士有背主忘恩与甘心异域而不能死者,曾秦吉了之不若也。

因为秦吉了有这样一些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人认为它胜于鹦鹉。鹦鹉仅仅是人云亦云,秦吉了却表现出一种个性和气质来。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志禽》认为,秦吉了“能人言,比鹦鹉尤慧。大抵鹦鹉如儿女,吉了声则如丈夫”。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鹦鹉》条也有相似看法,以为秦吉了“午日剪舌能人言,比鹦鹉尤慧。鹦鹉声如儿女,秦吉了如丈夫。嫩则口黄,老则口白,口白其声更壮” 。《广东新语》还说,秦吉了也分好几种,“以眼为别,眼黄者金了,白者银了,黑者铁了,铁了品最下——一名了哥。”

鸟没有语言,但人们可以想象,给千奇百怪、千变万化的鸟鸣声赋予某种意义,这就是会说话的鸟的第三种意思。下节将在这种意思下谈谈鸟的语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