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迮庄中学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迮庄中学
一九三三年夏天,父亲从如皋师范毕业回到了家乡,在鞠厦小学担任校长。鞠厦小学所在地鞠厦村位于我们老家卢桥村南边不到两华里。那年代,如师毕业生在乡间可算是大知识分子了。
如皋师范是一九零二年由如皋名人沙元炳(1864-1927,字健庵)创办的,沙元炳与清朝末代状元张謇为同榜进士。如皋师范建校伊始,就立“贵全”为教育宗旨,以“真实”为校训,以“沈笃醇和”为校风,旨在“养成爱国志气、良善性情、强健体魄、谙练小学教法之师范生”。
鞠厦小学是一所公立小学,父亲是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分配去当校长的。父亲的前任对学校的工作不负责任,学校管理得很不好。有一次县里的督学到学校督察,居然找不到校长,所以县里用父亲替换下那位校长。鞠厦小学当时是一所初级小学,只有一、二、三、四年级。学校的教室很紧张,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我们老家地处海安、如皋和泰兴三县交界处,交通不便比较落后。父亲认为要改变家乡的落后状况必须从教育做起,他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到学校的工作上。
首先要解决的是校舍问题。鞠厦小学本来就是用一个大庙的多余房产建成的,父亲想把大庙里的一个拜菩萨的大殿改建成教室,这个想法遭到很多乡亲的反对,阻力非常大。父亲反复向乡亲们解释,要改变家乡的落后状况不能靠求神拜佛,要靠教育,靠知识文化。父亲甚至采取了极端方式,组织一批小学生把泥菩萨砸了扔进河里,这才解决了校舍问题。父亲注意提高学校教育的实用性,在正常的教学外,学校开设了珠算课和毛笔字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掌握了珠算的基本技能,还能写出一手端正的毛笔字。学生回家能帮助家里算算账,过年过节时能写写对联。乡亲们看到了教育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渐渐理解了父亲当初的做法。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有了很大发展,有七间教室,数百学生。我的三叔就是在鞠厦小学念的初小。
三八年三月十九日,日本人攻陷如皋城,如皋民众建立游击武装抗击日寇,父亲加入了季恺组织的游击队。不久,这支游击队被何克谦的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四旅(何四旅)打散,父亲回到鞠厦小学继续担任校长。何四旅当时在苏中地区臭名昭著,他们不打日本人,专门打击当地的抗日游击武装。
三九年,何四旅不顾数百名学生面临失学的困境,要强占鞠厦小学建立一所中学。父亲和学校的教师坚决抵制,他们一度想上告南京沦陷后迁驻淮阴的江苏省政府。何四旅的人大白天去鞠厦小学缴了父亲的枪,那把枪是父亲离开季恺游击队时季恺送给他防身用的。何四旅的人这样做等于是向父亲发出死亡威胁。父亲的好友劝他放弃上告的念头,因为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根本就是和何克谦一个鼻孔出气,强行反抗只会招来杀身之祸。父亲强咽下这口气,在迮庄村的家族祠堂里召开家族大会,商讨对策。结果族人一致同意在迮庄一个大庙的庙产土地上新盖一所小学,迮庄村在我们老家卢桥村北边约一华里。我爷爷那时已去世,父亲在家男孩里是老大,乡亲们尊称他为“大先生”,家里的事里里外外由大先生说了算。父亲以身作则,让人把家里祖茔上的几十棵粗到一人都抱不过来的柏树砍了做建筑材料。就这样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盖了三排大瓦房,在迮庄建立了一所新的完全小学(含五、六年级),迮庄小学。这个学校的规模和规格都超过了鞠厦小学,父亲担任了迮庄小学的校长。迮庄小学没有政府的资助,全靠学生学费和募捐款支付学校开支。
四零年七月新四军东进,攻下黄桥,歼灭何克谦两个团的两千多人,人心大快。同年十月黄桥战役后,新四军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迮庄小学归共产党建立的民主政府管辖。四一年三月,如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时任县文教科督学的曹衍正经常来迮庄小学督察。他和父亲一见如故,相识恨晚,他们结下莫逆之交。后来在曹衍正的引导介绍下,父亲参加了新四军并入了党。八一年父亲去世时,在南通地区副专员位置上离休的曹衍正作挽联“反顽爱国斐声乡里,噩耗传来袍泽同悲”相悼。
四二年父亲离开迮庄小学,参加了新四军,担任如西县文教科长。同年,我二叔从如西滨江中学的简师班毕业,继任迮庄小学校长。除了在四三年里离开了一段时间外,二叔担任迮庄小学校长直到四六年初他调至泰县任督学。一年后二叔英勇牺牲,时年二十五岁。
从抗战后期到四六年的上半年,苏中地区的教育事业是很兴旺的。四六年下半年,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在“七战七捷”后战略转移至山东,苏中地区为国民党所控制。国民党把这一地区作为“清剿实验区”,国共在这一地区的斗争尤为残酷惨烈,我二叔就是在这场斗争中牺牲的。这段时间里苏中老根据地的教育事业遭到极大摧残,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停了课。迮庄小学曾在毗邻的一个大庙里开过课,留下一些反蒋标语,国民党的军队一把火将整个大庙烧了。
四七年下半年,解放战争形势发生转折,共产党重新控制了苏中大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的教育事业又迅速恢复发展起来。我们老家这时划归泰县。父亲有一篇回忆文章《老区泰县的民办小学》谈到那时泰县民办小学恢复发展的情况。这篇文章登载在《老解放区教育工作回忆录》一书中。
四八年五月,当时担任泰县一中党支部书记的三叔开始筹划恢复泰县一中的任务。泰县一中曾是苏中三分区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中学。战乱中泰县一中的校舍全部损毁,县政府决定利用迮庄小学的校舍恢复泰县一中。在父亲和三叔的努力下,泰县一中顺利恢复,迮庄小学也顺利迁出。恢复后的泰县一中改名为泰县中学,这就是后来远近闻名的迮庄中学。这里还有一个插曲:三叔本来是作为武工队长要带领一支武工队去姜堰开辟新区,出发前一天,组织上临时决定让他留下完成恢复泰县一中的任务。结果不久这支十八人的武工队在一次战斗中全军覆没,只有一个小通讯员侥幸逃脱。在三叔的革命生涯中曾数次碰到这种九死一生的情形。
四八年后,苏中地区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青年学子纷纷参军参干,投身解放战争的洪流中。泰县中学为陈毅粟裕的三野和各级地方政府输送了大批有文化的人才。
全国解放后,我们老家划归海安县,泰县中学改名为海安县迮庄初级中学。学校持续为新中国建设输送人才。
五八年,迮庄中学建立了高中部,成为南通地区第一批农村完全中学,学校改名为海安县迮庄中学。
六一年,迮庄中学五八年进校的第一批高中生毕业,参加高考。这一年国家正处于三年大饥荒时期,高校紧缩,全国仅录取大学生十几万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迮庄中学的考生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有数人考上南京大学,分布在数学、地质、中文等系科。
文革前,经常有从迮庄中学考上南京高校的学生来我家作客、拜访,表达对我父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意。正是由于早年我父亲、二叔、三叔他们一批有识之士艰苦卓绝的努力,才使得在我们老家那带相对落后的地区有了一所完全中学,产生出了一批批能服务于社会的优秀人才,栋梁之才。
“几十年来,海安县迮庄中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输送到全国各条战线,许多人成为领导骨干,一些人进入了省部级行列。
原省委书记沈达人、原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周泽、原副省长、人大副主任戴为然、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维先后为海安县迮庄中学题词。”(《百度百科》)
二零零八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计划生育也实行了三十年。农村的生育率下降,学龄儿童、青年大为减少,老家那一带的学校生源严重不足,海安县决定撤并迮庄中学。三叔做了许多工作希望能保住迮庄中学,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这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结果,一切努力都没能奏效。
迮庄中学于二零零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撤并,从这天起,“迮庄中学”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迮庄中学也许会被人们渐渐淡忘,但这所学校在苏中地区这几十年来教育事业上所起的作用,对国家、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下面是父亲的回忆文章
老区泰县的民办小学
一九四六年的春天,苏皖边区在淮阴召开了宣教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方针。这就是发动群众,兴办学校,普及教育;主要是发展民办小学,普及小学教育。这个方针是符合当时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的,所以一经提倡和宣传贯彻,在宣教大会之后不久,许多地方,象一分区的如皋、泰县一带农村,都创办起民办小学来。
就在这年七月,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处于解放战争前线的如、泰地区,教育事业受到敌人的严重摧残。这一新兴的民办教育事业也暂时陷入停顿。一九四七年秋,战争形势胜利转变,局面打开;再经过土改复查运动的影响推动,解放区的教育事业又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特别是民办教育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当时泰县就是民办小学发展迅速和办理较好的地区之一。由于我曾有机会到该县做过一些调查,对那里的民办小学还保留着较为深刻的印象。
在一九四八年春季的几个月中,泰县全县办起民办小学三百五十九所,入学儿童达到一万四千九百多人;象原来基础较好的芦桥区,九十一个村子就办了七十一所民办小学,办学的村子占百分之七十八(当时曾提出村村办学的口号),可以说小学教育达到相当普及的程度。不但是中心区办了很多民办小学,就是新恢复区和边区也办了民办小学。民办小学课本上有《小红上学》一课,孩子们到处传诵着《小红上学》的课文。有一个时候,人们常常是这样:如果一处什么地方的敌人给赶跑了,地区恢复了,就说那个地区“小红上学”了。一时传为美谈。
当时这些迅速发展起来的民办小学,办学形式和规模大小都很不一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四种学校”。所谓两大类型,是指办学形式上的分散办学和集中办学。分散办学的类型,都是一些单班小学。这里又有两种学校:一种是比较简陋的、类似“包馆制”私塾的民小;一种是师资、设备都较好的单班小学。这类学校为数最多,分布最广。办好这类分散的民小有积极意义。特别是那些简陋的民小,大多办在居住分散的小村上,学生只有十几人、二三十人,看来很不像样,但有它的优点:首先,它使用新教材,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内容;其次,它比较的简易好办,很能适应农村分散情况,便于群众子女就近入学,普及教育。因此当时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发展和扶植这类民办小学。集中办学的类型,也有两种学校,就是两三班小集中的学校和四班以上大集中的学校。这类学校一般都办在较大的村庄上,为数不多,每乡不过几所。它们大多是原来的公办小学,师资、设备条件较好,在恢复初期也是民办的。对于这类学校,是加强领导,认真办好,作为提高的榜样;并且要求它们协助县、区对周围的单班民小进行辅导。
民办小学的师资从哪里来?这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原有公办小学的教师。他们经过解放战争和土改运动的锻炼,思想立场和工作能力都较好,这是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部分是农民群众自己选拔的新教师。这些新教师大多是贫苦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和进步塾师。他们的文化、业务水平不高,但工作积极热情、肯干、生活作风艰苦朴素,能密切联系群众,很受群众欢迎。民办小学教师的任用,一般都经过“民选”。其具体过程是由校委会物色人选提名,经家长评议决定后,再报请区、县政府审批委聘。有的地方选拔不出适合的教师时,由区政府帮助推荐。推荐的教师,须征得校委会和家长的同意再任用。这种教师任用办法的好处是可以密切师群关系,有利于解决办学上的各种实际问题,特别是经费和教师生活问题,也有利于群众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政府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帮助。教师都参加教联组织学习进修,并且强调新老教师团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民办小学经费的解决办法,主要是依靠轮饭(即教师由学生家庭轮流供膳)和收学粮。轮饭带收一部分学粮的做法比较普遍,适用于分散的民小,但有一种“连家馆”的民小,教师在家吃饭,就全收学粮;集中式的民小,由于学生分布较广,教师人数较多,不便轮饭,一般也是全收学粮。轮饭带收学粮的,每个学生每月交一至三斤,教师每月(除膳)可得薪給粮三十至五十斤。不轮饭收学粮的,每个学生每月交三至五斤,教师每月(连膳)可得薪給粮八十至一百七十斤。这样做,教师生活可以基本上保持当地中农生活的水平,也大体上适合群众的负担能力。有的地方还采取积肥、生产换工等办法,解决学校一部分经费问题。此外,政府还拨出一部分经费来支持民办教育事业,这叫做“民办公助”。这项公助费,主要用于对群众生活困难地区的民小、班级多和由高级班的民小的补助,一部分用于对优秀教师的奖励。
民办小学都必须使用政府编印的课本,这是一条原则。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各类学校可以按照不同情况,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那些简陋的单班民小,一般只设语文一门课程,或者再教一点珠算;至于条件较好的学校,课程设置就比较完备一些,但也只设语文、算术(包括珠算)、常识(高小为社会、自然)等三五门课,贯彻精简的原则。体育、音乐、美术等科教学结合课外活动进行,不列入正课。课外活动有民主生活、生产劳作、文娱等项。在教学与活动的安排上,强调多教学少活动,重视教学效果。为此,特规定了各类学校每周语文、算术等主科的教学进度和作业次数。一二年级就开始“写仿”,练习写字。群众一般都希望子女在学校能多读书写字,这些做法群众是欢迎的,成为民办小学在群众中生根立足和坚持巩固的重要条件。
为使教学适应农村生产情况,民办小学实行春季始业的学年制。从农历正月至六月为上学期,七月至十二月为下学期,全年假期不超过七十天,包括寒暑假、纪念节日、农忙等。教学与生产安排的原则是:大忙(放假)服从生产,以生产为主,适当照顾教学;小忙(一般不放假)以教学为主,适当照顾生产;冬春季农闲时期集中进行教学。星期日仍保留,一般学校休假或休假半日。有些偏僻农村的单班民小,群众不习惯星期日制度,就不休假,让学生到校复习功课、做作业和练习写字,不授新课。
民办小学在行政上归县、区教育部门领导,其基层民主管理机构是校务委员会。校委会由学校所在地的乡村干部和家长代表组成,人数从七八人至十几人不等,多数成员是学生家长。它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政府办学的方针、政策,组织发动群众办学,具体解决办学中的各种问题,如动员儿童入学,选聘教师,筹办校舍、设备,评议经费等,并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进行经常的管理监督。经验证明,校委会是贯彻群众路线办学的很好的组织形式,对当前民办小学的发展和巩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三百多所民办小学的发展和巩固,该县曾经进行过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实际工作,他们取得了什么经验呢?有一份总结报告中他们这样写道:
“一、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这就是对当时当地群众的觉悟程度、经济生活水平、办学情绪和意见、自然环境等,都要作详细的调查了解,正确地估计情况,决定我们的办学方针(按:这里所说的方针,是指办学的具体要求。)
二、启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群众的文化要求基本上都有的,但不等于每个地方的群众对办学都有了积极性,或者对我们过去办的学校还有意见,必须去加以动员启发。
三、我们的工作方法必须与群众的要求相适应。例如办学口号、方式和教学内容等,都要从实际出发,适时地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做法,逐渐地把大多数群众的真正意见集中起来,使他们和我们的办学意图引向结合。
四、在群众觉悟程度尚未达到行动起来的水平时,我们必须适当等待,再去调研,再去启发,切不可性急,命令包办。
五、方式方法可以灵活,原则问题不可迁就。比如,两个紧邻的村子,群众愿意合办一校,就不必机械于村村办学;群众不喜欢孩子多跳舞活动,我们就可以少做活动,但如果他们要教古书、体罚儿童,那就得给以耐心说服,不能随便遵行。”
从这些朴实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到他们最主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老解放区教育工作回忆录》
老弓长 发表评论于
回复work&family的评论:
谢谢孩孩孩的妈瞎写写推荐。
work&family 发表评论于
Please see related article: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5&postID=1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