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的“不折腾”:先折腾国际话语权
谢盛友:折腾国际话语权
“不折腾”出师不利,温家宝在剑桥演讲被人折腾,被扔鞋子。昨天深夜做了一个梦,今天把它记录下来,便成了这篇文章。梦见温家宝从容地把那扔来的鞋子稳当地准确地接住,并且面带微笑大度地说:“不错,这产品不错,Made in China,谢谢你为我们中国人的产品做广告,昨天我才跟布朗说呢,我们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你们应该多多进口中国的产品。不过你扔鞋的功夫不够熟练,应该到中国少林寺练习练习!”
中国官方电视台CCTV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了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的时候被人扔鞋的画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是,“这种卑鄙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也阻挡不了中英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潮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还说,中方对这个事件表示强烈的不满,英方已经深表歉意,并且承诺依法处理。
一则网络留言道:大国威严,岂可为一只英狗(笔者按:扔鞋者是德国人)狂吠所玷污,有大国自信者,可笑看此狗拙劣表演,应磨快匕首,以期有日一剑穿心,刺中其后台主人之痛处。
新华社主办的《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2月3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胡百精《细解中国国家公关路线图》的文章,该文表示,锻造国家公关的第一种武器就是媒体外交。胡百精说,强化中国媒体的传播能力,首先要让中方媒体成为焦点议题的“一传手”而非“二传手”,尤其不能一出现负面事件,就首先责令自己的媒体闭嘴。舆论场就像一个大容器,你公开注入的信息越充分,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和回击余地就越狭促。就在国际媒体揶揄中国新闻完全不提总理温家宝2月2日于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遭遇示威者抛鞋的事件之际,收视率最高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3日晚详细报道并播放现场画面。新华网的一篇特稿强调,这条报道“打破了中国媒体不报道本国领导人被抗议的惯例”。 新华特稿称,《新闻联播》的报道显示出中国的自信和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国际先驱导报》2月3日的另一篇报道说,今年是拉萨“3•14”骚乱、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达赖喇嘛流亡50周年、六四天安门事件20周年、中国建政60周年,加上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率上升、群体性事件高发等诸多现实问题,都考验着中国是否有效掌握国家公关话语权。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去年底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讲话,说了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引来与会官员会心一笑,但如何将这三个字译成英文却让海内外媒体伤透脑筋。各种英译后来陆续出现,有“别走岔路”、“不踌躇”、“没有重大变化”等意思,但就是不够“不折腾”,后来国务院新闻办定调:“不折腾”不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念出“bu zheteng”。
谢家大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谢正观)思路敏捷,一言九鼎:走出国门的中国文化当然首先是带有中国符号的文化产品,中国元素、中国概念、中国故事采用汉语拼音表达才能使中国文化保持民族性,从而建立起“中式话语”,在世界话语权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京剧不再是Peking opera,而是Jingju;相声不再是Cross talk,而是Xiangsheng ……
中国部署对外宣传战略,逐步建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宣传格局,准确树立中国海外形象。2008一年,中国经历了大悲大喜,经济掘起,拉萨事件,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三鹿毒奶,动荡起伏。在重大事件面前,中南海认为,西方舆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固然有不信任的偏见,但中国解释和说明自己的能力,也受到西化语境的制约。受挫感让北京高层沉思,如何发出自己有效的声音,让中国说话掷地有声,准确树立中国的海外形象,中国的对外宣传必须加快加大“走出去”工程。
对面的中学跟浙江省某中学校际交流交换,交流的一部分是参观见习德国中学生的业余时间环保作业,浙江学生亲眼看到了德国的中学生如何护鸟,他们立志回去后也要学习德国成立护鸟协会。
先护鸟,再护人,把你们的学生个个变成了胡佳,怎么办?
(德国这边的中学生班里很多人知道胡佳,浙江来的学生没有一个人知道胡佳是谁。)
中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并不需要关心政治!
团长老师跟我说,明天就带同学到特里尔参观马克思故居,进行爱国教育。
为什么参观马克思故居是爱国教育的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政党,爱党就是爱国,爱国就是爱家。在国外不能让学生有任何损害党和国家的言行!
另一种问答:
明天开始我们没有德文翻译了,特里尔那里讲英文行吗?
行!2030年开始,全世界没有“哈啰!Hello!”,只有“你好!Ni Hao!”。
为什么?
2030年中国超过美国,届时没有China 了,只有Zhongguo 。也没有Made in China,只有“中国制造”!
写于2009年2月7日星期六, 德国班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