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书画音乐之七十: 张爱玲与美国丈夫赖雅
书画音乐之七十: 张爱玲与美国丈夫赖雅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张爱玲与美国丈夫赖雅的跨国恋情及赖雅日记中的张爱玲zt | 2007-11-08 02:39:26 | |
|
1995年9月初,在洛杉矶的西木区,一代文学女奇才张爱玲在公寓中孤然离去,身边没有亲友,没有熟人,甚至连一个生人也没有。好几天后,公寓管理员觉得不对劲,这才发现……
张爱玲死后比生前显赫得多,一时间,传记、悼文、特写、回忆录,溢美之词充斥中文文坛。奇怪的是,人们只津津乐道地大谈她与“文人”胡兰成的一段中土姻缘,却没有人提及她在美国的另一段洋姻缘。而后一段比前一段要感人,要真情得多。与张爱玲有多年通信关系的美国华人作家司马新,最近著书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55年秋天,张爱玲从香港移民美国,就在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在美出版。年少便成名,一向才高心也高的张爱玲,立志在英文的文学天空中翱翔。
第二年三月间,她得到著名的麦道伟文艺营的赞助,便去到那里,专事文学写作,争取出版第二部英文小说。
麦道伟文艺营建于1907年,由著名作曲家爱德华·麦道伟的遗孀玛琳·麦道伟所创立。它坐落在新罕布什尔州的群山密林之中,占地420英亩,是由40多栋大小房舍、别墅、工作室、图书馆等构成的建筑群,可谓世外桃源。文艺营的设想是,赞助有才华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暂时摆脱世俗的干扰,在一种宁静的环境下专门从事创作。在这个美国作家荟萃之地,她邂逅了美国白人作家甫德南·赖雅(Ferdinand Reyher)。
/>
赖雅原是德国移民后裔,年轻时就显露了耀眼的文学才华,他个性丰富多彩,知识包罗万象,谈吐才气横溢,处事豪放洒脱。结过一次婚,有一个女儿。但生性奔放自由的他,很不适应婚姻的束缚,便与女权主义者的前妻解除了婚约。在这以后的岁月里,他也结交过不少动人的女友,但她们中没有一个愿意也没有本事与这个男人共结连理,直到他65岁遇到张爱玲。
赖雅由于社会理念和好动的个性使然,再加上生活压力造成的注意力分散,并未将自己文学的才华施展到登峰造极,也就是说并没有写出使自己不朽的作品。
赖雅在30多岁时,衣着入时,风度翩翩,一副帅哥才子的派头。然而,到了40多岁时,人们一看他,就像一个资产阶级的对头,因为那时的他,变成了一个热情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并没有加入共产党。赖雅本来就疾恶如仇,对被压迫的人们总怀着一种出于自然的同情心,总替美国的劳工和普通民众考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一切,当然会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部分不谋而合。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在他的作品中,常常都是以社会小人物和他们的遭遇为主。过了天命之年,尤其是过了花甲之年的赖雅,在各方面甚至包括身体似乎都走了下坡路,文学无大建树、经济状况拮据、摔断了腿并数度中风。为了重振文学雄风,他来到麦道伟文艺营,也正是在这里,一个中国奇才女子闯入了他的晚年生活,使他真正感到从未遇过的爱的力量,她就是张爱玲。
在优雅浪漫的环境和心境中,也许某一种奇特的感应,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产生了忘年之恋,后者的女儿与前者年龄相当,也就是说一个可以当另一个的女儿。
张爱玲现在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她真实的晚年却鲜为人知。她完全封闭自己,孤独地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幽居生活。最终一人仙逝于公寓,骨灰飘洒于太平洋。本书作者周芬伶是研究张爱玲的专家,她的《哀与伤----张爱玲评传》(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为我们了解张爱玲的后半生提供了一把钥匙。
赖雅日记折射出张爱玲的婚姻生活
/>
一个崇尚社会主义、自由与友情的男作家,为了她变成了居家型的男人。一个因男人封锁了心门的女作家,为了他勇敢地追求婚姻与爱情,婚后她冠以夫姓,至死无改。
也许有人以为赖雅是张爱玲写作上的绊脚石,或者他们的婚姻只是出于现实的结合。然而在感情上,她完全是凭直觉,甚至与现实的考量完全不合。譬如赖雅的年龄与健康,都是她将背负的重担,她却甘愿往火坑里跳。
从赖雅的日记看,他们的婚姻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乡居生活,是小夫妻甜蜜的初婚生活。赖雅的笔调轻松恬美,他详细地记载每个月的生活收支及朋友信件的往来,他称张爱玲为E,记载下夫妻的生活情趣,如亲密的谈话,到波士顿去玩,看电影上馆子,还有张爱玲写作上的不顺遂,以及自己的几次中风。他们那时经济上的来源是《秧歌》的电视剧版权及张爱玲母亲留下的古董,大抵来说是温馨甜蜜的。
第二阶段,他们在写作上更为积极,张爱玲接了许多翻译及电影剧本的工作,赖雅也租了一个办公室写小说《克里丝汀》和戏剧剧本。也许由于气候温和,两人较少病痛,生活也较多采多姿。张爱玲还交了一个美国朋友爱丽丝,两人常一起散步互诉心事,张爱玲还告诉她第一个丈夫很懂得欣赏她的写作及设计服装的才华,可惜伤透了她的心,那让她关上心门许久。
这一时期她入了美国籍,胆子变大了,从1959年就开始打听到香港的机票。赖雅此阶段的记录较为详细,有颇多对创作者生活的见解,认为作家不应远离人群,与世隔绝,遂不打算再过文艺营生活。
第三阶段是张爱玲离开美国的5个月,那给他们的身心打击颇巨,之后两个人轮流生病,直至赖雅瘫痪,花光了所有积蓄。张爱玲不得不丢下赖雅,应征迈阿密大学的驻校作家。赖雅的日记越记越简略,也越悲观,直至他倒下去为止。
第一阶段:初婚生活
1958年
2月26日
睡得好,节日,巴哈。霏斯的一封好信给我们的。修理两个古董书桌的抽屉拉轨,然后搬到我房间。修理,觉得自己好像补锅的人。暖和了,什么都不想做。才过一会儿,就像有两个魔咒在我身上,睡了,早些上床。
2月28日
关了烤箱的火。火速派了一个脏兮兮的男人去修,换了一下地下室的保险丝。家长日,一个人。爱玲跟我在下个不停的暴风雪中去找他们,面包店、杂货店、图书馆,还有外国资产。经过同意,进口她妈妈的中国凳子。真是很好相处的人。汉堡晚餐。11点以后上床。280美元,是给我的,从英国寄来的。
9月1日星期二
睡得好冷。单人毯子够两人盖,一个人睡的话会冷。9点前把爱玲换到卧室。看来不错,声音清楚。温吞的老咖啡、核果、牛奶加麦片。爱玲起床了,活过来了,几近快乐。这个月有好的开始。开了张房租支票,再见了房租。气候温和舒适,带点凉意。
6点前10分,背痛得让我皱眉。买日用品,回家,爱玲不在,走了。又在家,要寄信给哈特福基金会,又忘了。我忘了爱玲,没有信心。忘了我已试过了,换了衣服,休息,我们两个,爱玲,汤,我,麦片和咖啡,和爱玲在食物上下了点功夫。多半她喜欢我的小改变和小小嗜好……爱玲帮我搓揉后背,带着对父亲的仰慕,真舒服。上床睡觉,她过会儿也睡了,今晚还是暖和。
结婚初期他们的家是自己油漆,家具大多来自二手市场。赖雅修理坏掉的家具,形容自己像个补锅的人,这对以前的他是不可思议的。张爱玲的难民情结太严重,两人的生活水准降到最低。
日记中提到张爱玲的母亲送给赖雅280美元的“红包”,这种豪举,母女俩很相似,黄逸梵不仅是学校迷,还是媒人迷。她自己婚姻不好,专爱给人做媒,为甥女找的女婿,个个大有来头,给自己找的男朋友,看起来是没钱,给张爱玲找的更是别提了。但她的母亲很特别,还是疼这样的女婿。母女一个样,硬骨头,只要爱情不要钱。
黄逸梵留给张爱玲不少遗物,除了装满古董的大箱子,还有一些家具,可能也有一点钱。这为他们头两年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保障,日记上记载卖古董的钱最多一笔是620美元。赖雅对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人十分好奇,当箱子被打开时,整个房子充满悲伤的气息。赖雅觉得那女士去世后,悲伤仍徘徊不去,尤其是她的照片,嘴唇那样富于生命力,仿佛还活着一般,赖雅说:“那照片就像一部小说。”
母亲去世后,张爱玲伤心地生了场大病,一直到两个月后才有勇气整理母亲的遗物。
第二阶段现世安稳
1961年
1月30日
7点起床,一大壶咖啡,看书,9点后出门,天空灰灰的,气温保持几近完美的状态。9点20分准备躲起来写东西,12点出门。
6点到家,8点以后,肉、马铃薯、青豆、咖啡,爱玲穿好衣服出门散步去。
长期居住在纽约可以宣告爱玲的成就,这就是她最后的愿望,对她来说是中国人的文明病。
爱玲按摩我的脚,我的脚需要看医生。祝你新年快乐,妈。
2月5日星期三
12点30分出门,回家,吵醒爱玲,多煮些咖啡,吃个小午餐,冲个澡。到Kress买意大利面食,点了培根,晚上有约。希拉蕊报道了爱玲的《秧歌》。
2点35分躲起来,写KR花了两小时,看报直到爱玲从眼科医院回来。雨中出门,回家,用了茶和蛋糕,爱玲准备好了,一起出门看中国新年游行,6点45分。
上上下下的人潮拥挤,不管毛毛细雨,好不容易占了个好位置靠近Sacramento,刚好游行队伍走近了。刚开始很好,有美国军人、水手、海军、海防部队,还有船,一起游行,很有精神。不过有一些脱离队伍演出的团体,整体看来变得有点不够完整。
非常大胆地扭曲了中国传统,小孩队伍、红包、长长的黑龙跟在后面,我就是不相信龙这回事的一个人。终于在热闹中结束了。我们顺着商业街往下走到Kerney,再到Portsmouth,游行又开始了,吹奏声、喇叭声,中国笑话式微了。
肩膀紧缩了,挤在一个可以看到的地点,观赏夏威夷舞蹈、日本舞蹈和中国魔术,不同时代的中国影子,我终于可以把我的脚抬起来了。
爱玲跟我离开了,一路走回家,我还很讶异才11点呢。原本以为会到1点甚至2点,麦片是我要的,爱玲累坏了,恭-喜-发-财!
赖雅的日记字体本就不易辨认,再加上影印得不清晰,连美国人也看不清楚。这份工作连累了好几个人,但读者还是可以从日记中知道,这两个创作者的婚姻生活充满情趣和对未来的梦想,虽然赖雅对张爱玲执意定居纽约的想法有些不以为然,但他还是极力地支持她、配合她。张爱玲也尽量体贴温柔地对待赖雅。赖雅重拾野心,想完成自己的作品,不复结婚初期只是从旁协助的状态,他常把一个人在外的时间称为躲起来,好让张爱玲可以安心工作和睡觉。除了脚和背有问题,赖雅在西岸身体比在东岸时好,小中风的次数减少许多,日记也较详尽,可能正在写作,笔触较灵敏,字句常是诗句般的跳跃与省略。
看完这些日记,觉得张爱玲够努力,赖雅也真爱她,但命运对她太苛刻,然而命运之神对谁不苛刻呢? |
|
nults 发表评论于
走是聪明的,再不堪也活到75不是?留着可不一定。
青柏 发表评论于
不感觉张爱玲做错了甚么。那人年纪是大,但他爱她,他们有共同语言,。。。
dongfangshaoer 发表评论于
我没觉得她做错什么。有时候是运气吧。那时的小报记者有点势力的。谢谢分享!
lianggeren 发表评论于
张爱玲是作家里少见的清醒派,她知道无论自己如何改变都变不过这个世界的。1953年到了香港还是觉得不安全,是那种惘惘的威胁还在。。。去了美国。她是少数几个用英文写作,而中英文都那么好的作家。。。她可能孤僻也可能孤傲,但我不觉得她晚年的生活不堪,看看她的几张照片,张爱玲对自己是很在意的,穿着讲究,一直也没有停止翻译和创作,看看他和皇冠平鑫涛的通信,她是很知道现实的,和她塑造的公众形象是不一样的。。。
redwest 发表评论于
张爱玲呆在新中国的上海将更不堪
魔羯鼠养猫 发表评论于
回复弄堂外头的评论: 多亏走了,不然肯定被人折磨死了。
曾宁 发表评论于
张的最后日子,可以用“不堪”来形容。我甚至感到她根本心死,万念俱灰,却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虱子噬咬”,那是回忆的“噬咬”。这滋味比死还难受
弄堂外头 发表评论于
1952年,张爱玲为什么离开上海去了香港?
------------------------------------
张爱玲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上海滩最红火的高产作家。解放后,她却突然去了中国香港和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这究竟是为什么?
张爱玲注视着解放后的上海,但她始终徘徊在新中国的门槛外。当时曾与张爱玲几度合作过的龚之方等人约请张爱玲为他们的《亦报》写稿。
这样,张爱玲便以“梁京”为笔名,在1950年3月至1951年2月的《亦报》上连载了小说《十八春》,这部描述城市中上层旧家庭的小说引起巨大轰动。
1950年七八月间,在夏衍的安排下,张爱玲随上海文艺代表团到苏北农村参加土改工作。这两个月的深入生活,是她和中国大众距离最近的一段历程,但也是距离“她自己”最远的一个时期,因而也是她感到最尴尬和苦恼的一个时期。
她所看到的“贫穷落后”、“过火斗争”与当时要求的“写英雄”、“歌颂土改”相去甚远,她在写、不写、写什么之间困惑不已。有朋友问她:“无产阶级的故事你会写么?”她说:“不会。”她承认:“一般所说时代‘纪念碑’式的作品,我是写不来的,也不打算尝试。”这就出现了时代要求与自身状况之间的难以克服的矛盾。于是,她去意萌生。
张爱玲离开上海最直接的动因,是抗战时期的报纸上曾登过她去日本参加“第三届大东亚文学家大会”的消息,她说:“我自己从来没想到需要辩白,但是一年来常常被议论到,似乎被列为文化之一,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我所写的文章从未涉及政治,也没拿过任何津贴。
还有人说她曾和胡兰成结过婚,和“无二”;《海派》报纸干脆说她因为穷困做了美国兵的“吉普女郎”……这些议论使张爱玲感到人言的可畏和来自政治方面的威胁。
夏衍很赏识张爱玲的才华,指名让她参加了上海市第一届文代会。别人都穿着列宁装,只有她穿着旗袍,很不合群。她感到与新社会格格不入,但又不想改变自己;考虑到写作和政治上的诸多因素,她唯一的选择便是“离开”。夏衍曾委托龚之方去劝她留下来,同时婉转地撮合她与著名导演桑弧的“亲密关系”,但张爱玲只是摇头,说:“恐怕这两件事都不大可能了。”她去意已决。
她当时对外公布的理由是“继续因战事而中断的学业”。1952年7月,32岁的张爱玲只身离开内地去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