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经学相对西方而言,可以六字表大不同:尽善矣,尽美矣。而这尽善尽美的学问,又似乎有偏爱的倾向,非心向正道之人不能得而居之。盖而言之,东方文化重的是正道之然、及其之所以然的世间大学问。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对中国人的情操给予了一种十分精彩的描述。他认为真正的中国人之所以区别于西方人等,是因为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年人的头脑与孩子的心灵。这,便是东方古老文化道德经中“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的境界吧。
进而言之,这位大儒又做了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博大淳朴,却不精深;英国人精深淳朴,却不博大;德国人精深博大,却又不淳朴的比较。而法国人作为能够最好地理解真正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民族,究其原因,便是因为他们优雅。可惜了法国人,有了优雅,却又没有德国的精深、美国的博大、以及英国的淳朴。这,就是前清遗老眼中的一种精神:博大、淳朴、精深并且优雅。而在他这样一位学究看来,同时具备此四项者,唯有真正的中国人。
抛开这样一种对于人的概括是否实际不谈,于笔者看来,这确是只有熟知我中国或东方文化的人方能理解并体会的一种观点,并且用来表述这种文化影响下国人所应该具有的一种素质,并不为过。
东方的文化,直指人心。这一点与求诸于外的西学不同。就哲学言,西学强调理性的严谨思考,思考的对象是心外的世界。就宗教言,西学承认自我的软弱,并因此期望通过信求救赎。直指人心的东方文化则大不同。东方学问,一切求诸于己,以自观从而观世界,二者等类齐观,成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大学。明心便能见性,自是方能知之,明己心见己性,方能入正途求解脱,受益于一方文化。
正因此特质,中华文化便非心机叵测、纵欲于心者所能达。同样的道学经典,有人看了就反自然之本意练起了长生术,敬鬼神而远之的孔子被搞成了黑帝之子,尤其强调不可住相的释迦牟尼的相身全世界到处树立、受人香火保佑升官发财不被双规。老实说,人家佛祖才没那功夫管那些闲事。懂点佛学的人都当知道,菩萨佛祖都是不受人拜的,这一点世人当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