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红色娘子军:存在仅500天,坎坷余生(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09年03月13日 08:30
中央电视台-《重访》

中新图片:图为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红色娘子军连。祝希娟饰琼花(左一)。 中新社发 胡星原 摄

2001年资料图:健在的红色娘子军老战士们。健在的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结合自身经历,经常对一代又一代新人义务进行传统教育。1931年5月1日,中国第一支妇女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成立。全连共103人,三个排。这就是著名的--红色娘子军。她们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奋战50多场,唤起当代妇女觉醒。 中新社发 吴峻 摄

76年前,百名女性组建了一支奇特的部队,在琼海大地上掀起了巨大波澜,然而仅仅一年半后,这支娘子军却突然销声匿迹了。五百多天的短暂时光里,那些女性究竟遭遇了怎样的腥风血雨?是什么原因使她们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呢?76年后,当年的幸存者为我们讲述一段真实的娘子军传奇。

主持人:

1962年,我们国家举办了第一届电影百花奖的评选,在这次评选中,有一部电影获得了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和最佳配角等4项大奖,创下8亿人口有6亿人观看的盛况,这就是由谢晋导演,祝希娟、王心刚、陈强等主演的电影《红色娘子军》。那么,电影中的人物他们是否有真实的原形呢?如果有,这些人物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迁呢?

2006年年底,我们来到了被誉为是“海南岛东海岸明珠”的琼海市,街上随处可见的雕像提醒着我们,这里正是“红色娘子军”的故乡,为了了解“红色娘子军”的历史,我们首先来到了海南省琼海市党史研究室。研究室的主任陈锦爱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整理的一百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海南省琼海市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锦爱:

我们编的关于红色娘子军的史料,编的第一部书在1984年出版,就是“红色娘子军”这本书,1984年出版的,里面既有概括红色娘子军整个历史的专题,也有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的回忆录。

这本书籍为我们翻开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书中记载,红色娘子军的真实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共3个排,9个班,一百多人。

一个由女性组成的正规部队,还被授予了特务连的番号,这给本已传奇的娘子军战士又涂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他们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女人呢?

80年代初,陈锦爱和他的同事编纂这本书的时候,还有60个老战士健在,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5岁,如今,又过去了22年,这些老人现在在哪里呢?

在陈锦爱的介绍下,我们来到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当年的娘子军排长王运梅和战士王先梅现在就生活在这里,两位老人都已经96岁了,纪念园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纪念园和琼海市民政局每个月给老人1000元的生活补贴,还有专门的保健医生和保姆照顾老人们的生活。

除了王运梅和王先梅以外,纪念园里原本还生活着两位老战士,但2006年9月,93岁的欧花去世了,95岁的卢业香也因为身体不适现在在子女家里休养。

看过电影《红色娘子军》的观众一定还记得电影里中这个背着孩子参军的女战士,96岁的王运梅就是她的原形。

原娘子军连排长 王运梅:

小时候女孩子没书读,七八岁就开始放牛,我的家庭比较特殊,父亲也是一个地下工作者,所以当时很赞成我参军,参军的时候有一套衣服,其余的自己带,还都剪了短头发,不害怕打仗,明知道参军就是要打仗,也知道被抢打中了才会死,打不中就不会死。

上个世纪30年代初,王运梅新婚不久,她的丈夫便去了南洋,之后她参加了女子军特务连,并且生下了一个男孩子,但孩子在3个月时就夭折了, 1985年,王运梅收到了丈夫从南洋寄来的信,告诉她,自己还健在,但已在南洋娶妻生子。

和王运梅一样,王先梅当年也是女子军的一名战士,虽然已经96岁了,但忙碌一辈子的老人,却总是闲不住。

原娘子军连战士 王先梅:

我是十六七岁参军,当时没饭吃,女孩子地位又低,男人都有书读,我也想这样,男人参加红军,我就参加娘子军,我家里3个姐妹,4个兄弟,人口多,所以家里也同意我参军,周围不会有人看不起我们,还叫我们“红军哥”。

老人的回忆把我们带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南岛,那时在海南的琼海,琼东等地,很多刚刚结婚不久的丈夫为了生存跑到大陆或是南阳谋求生计,年轻的妻子留在家中,等待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的亲人,人们把这样的女人叫做“守望妇”。

2007年7月上旬,在央视《祖国不会忘记》—CCTV·大益大型电视节目组的努力下,年届八旬的著名导演谢晋携同电影《红色娘子军》演员牛犇等人一起远赴海南琼州,寻访慰问了五位《红色娘子军》的原型——原琼崖工农红军武装支队女战士。抵达琼海市后,谢老、牛老探访慰问娘子军老战士潘先英、龚金英和王振花,谢老等还代表节目组向老人们赠予了“祖国不会忘记”荣誉证章及证书。 中新社发 大益 摄

2005年12月12日,中央芭蕾舞团在珠海影剧院采排《红色娘子军》,为珠海的演出作准备。 中新社发 双人鱼 摄

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李高兰:

海南方言叫男人叫公爹,叫女人叫衣服,那么公爹就界定了男人的地位,他在家里是公,是爹,是至高无上的,那女人是衣服,所以,海南有一句俗话说:“妇女,妇女3天不打你要变成老虎。”

或许,正应了那句俗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历史上看,海南妇女是当时中国受性别压迫最深重的群体之一,这种状况,让女人们具有了坚韧的性格和潜在的反抗精神。然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她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1926年6月,中国共产党琼崖特别支部和中共琼崖地委在这座房子中成立了。4年后,从这里发出的一张布告引起了当地妇女的关注,布告中说:“英雄的乐会县妇女们,拿起枪来,和男子并肩作战”。短短一个月,就有七百多名妇女要报名参加红军。 1931年5月1日,经过筛选的一百多名妇女在内园村小学的操场上庄严宣誓,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宣告成立了。今天,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时,那誓言似乎仍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庞启江多年以来始终关注着娘子军战士的生活,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他利用休息日走乡串户,走访还健在的老战士,今天他要带我们去看望一位当年一排的战士,93岁的潘先英,她现在和丈夫生活在距阳江5公里的下水寮村。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 庞启江:

阿婆,你好阿,你最近身体怎么样,吃饭好吗,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看你。

原娘子军连一排战士 潘先英:

找你找不到,最近我去了两次海口,身体不太舒服,是去看病,人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我耳背了,很生气,要是身体好,还想去北京。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 庞启江:

阿婆是多大参的军?

原娘子军连一排战士 潘先英:

我是最后一个去报名的也是最小的一个、当时只有十五六岁。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 庞启江

那么小就参加红军,打仗的时候害怕吗?

原娘子军连一排战士 潘先英:

不怕打仗,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如果要死了也是一颗子弹就死了,首先要把心定下来,人家上,我也上,不知道什么是害怕。

女子军特务连由当时的海南琼崖师部直接管辖,她的主要任务是,保卫领导机关,看守犯人和宣传工作等一些特殊任务,然而随着战斗形式的变化,她们很快投身到了战斗中。

就在女子军特务连成立后仅一个月,她们参与了消灭乐会县国民党“剿共”总指挥陈贵苑盘踞的沙帽岭伏击战、此后又参与了火烧文市炮楼等一系列战斗,威震海南岛。在火烧文市炮楼战役中,女子特务连活捉了大恶霸“冯朝天”。这个冯朝天就是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南霸天”的原型。

几十年来,文艺作品中“党代表”洪常青,这个娘子军里惟一的男性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从这些健在的老战士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娘子军历史中确实有过一位指导员,但她并不是一个男同志,而是照片上的这位女性,她叫王时香,19岁的时候加入女子特务连,由于她曾上过3个月的夜校,便被上级任命为连队的指导员。她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给战士们扫盲和讲解时事政治。

原娘子军连排长 王运梅:

二连指导员王时香,她读过书,家里条件也好,父亲让她读书。我们都不认识字,时香就认识,但是她丈夫被地雷炸死了,尸骨无存。

主持人:

王时香的丈夫庞世国当时是师部的传令队长,在他们结婚后不久,他的丈夫在一次排雷任务中牺牲了,这个现实中的女指导员在后来的文艺作品中,被演绎成党代表“洪常青”,就在“洪常青”这个形象几乎家喻户晓的时候,王时香却渐渐被人们遗忘,事实上她以后的人生也充满了坎坷。

在琼海市党史研究室,我们发现了这张拍摄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的照片,照片上的这8个女人都穿着囚服,这其中有6个人是女子特务连也就是娘子军战士,包括指导员王时香在内的连级干部全部在上面,她们是怎样被捕的,此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

1932年8月,国民党警卫旅,陈汉光部围剿琼崖革命根据地,斗争形势变得白热化。刚刚成立1年零3个月的女子特务连与红军一营奉命在马鞍岭进行阻击,她们迎来了最为惨烈的一战。

海南省琼海市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锦爱:

红色娘子军连就留下一个班打阻击,这个班一共有10个人,10个人都牺牲了,穿的衣服破破烂烂,但是每个人牺牲的时候都保留着战斗的姿态,每个人在牺牲前都跟敌人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搏斗,用子弹打,用手榴弹打,子弹完了以后用石头打,用石头砸敌人,再接着用枪杆子,跟敌人拚刺刀,最后用牙咬。

在这场战斗中,女战士们有的牺牲了,有的在战斗中失散了,最终,女子军连5位连级干部被捕入狱,马鞍岭一战得手后,国民党陈汉广旅又调集了6个营的兵力开始了新一轮的围剿,此时海南琼崖特委总部决定剩余的娘子军分散隐蔽,海南的革命斗争也转入地下,开始游击作战,至此,女子军连被迫解散。

这是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中山路35号的青少年宫,这里就是当年的府城监狱,被捕后几位女子特务连的战士正是在这里共同度过了几年的铁窗生活。

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李高兰:

监狱里面,国民党要把她们8个人分开,王时香就说宁当共产党的鬼,不当国民党的人,王时香就找来老鼠药分成8份,她说我们吃下去集体自杀,结果她们几个都吃了,好像是量不够没死,都中毒了。后来国民党怕她们集体自杀引起轩然大波,就没把她们分开。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被迫释放了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及爱国人士,被捕的特务连女战士也恢复了自由。但谁也想不到,这些刚出狱的女战士将要面对怎样的生活。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 庞启江:

我们这里,海南人过20不嫁,那可能人家不要了,再加上当时她们回来是25五岁、26岁了,更没人要了。那怎么办呢,你不想嫁可以,但是父母一定要把你赶出去,因为你过了25岁,人家上族谱要把名割掉了,不要你了,所以要逼着嫁。但是你嫁给谁呀,共产党,你不可能嫁给共产党了,嫁给共产党,你是共产窝,共产草,人家要斩草除根。贫民,不可能想你了,再加上你这么大的年纪,有钱的人,一般的家庭不可能要你了,所以你当时最有条件的就是有没有国民党,团兵啊,这样有一点势力的人才要你。

无奈之下,这些当年为了追求平等、自由而参加革命队伍的女战士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原女子特务连三排排长黄墩英嫁给了一个国民党区长,这一无奈的选择成了她很长一段时间悲惨生活的开始。

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李高兰:

其实跟这个区长过,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因为他有这个国民党历史,1951年他就被镇压了。那以前的历史,她当娘子军,为革命做贡献的历史人家不管了,就抓住你是地主婆。其实她嫁给他没几年就解放了,历次政治运动都被批、被斗,那不用说了。最苦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还有一个罪行她是地主婆,加上叛徒,还有一个是藏枪,因为抓她老公的时候没有搜出枪,给她说一定把枪拿出来,因为一个是找不出你老公的枪,第二个是你会打枪,你当过连长,你会打枪,你肯定会留枪下来,以后要报复无产阶级,三大罪名,把她抓去严刑拷打,吊起来车轮战术。

出狱后的女子特务连指导员王时香被迫嫁给了一个国民党民团队长,海南岛解放后,王时香的丈夫被镇压,而她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 庞启江:

她才批斗回来,回到家,她两个孩子就饿的,大孩子就饿得口水也流,困在房子里,就像两只狗在门口,她就觉得“这边被人家斗,这边回到家里没有饭吃,这样的命运带给孩子也不好”她就把绳子吊在房上,准备上吊,就被大儿子,大儿子是1938年生的,懂事了,就挣扎着起来“妈妈、妈妈,你干吗呀,你是不是要死呀”她上吊把这个椅子一推,她的孩子就在下面抱着她,顶着她,后来大叫起来,有人来救下了她。

这是一张拍摄于1998年的照片,照片上这位老人就是已经87岁的王时香,到北京来看看天安门是她多年的夙愿,老人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但谁也没想到,从北京回到海南后仅仅3天,她就永远离开了人世。

原二连指导员庞学莲在参军前,曾嫁给了一个农民,但当她从监狱中回家后才知道丈夫已经另组家庭,后来在丈夫的一再恳求下,庞学莲只好接受现实,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一夫二妻的家庭,直到1999年离开人世。

在1961年拍摄完成的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由祝希娟扮演的吴琼花因为不堪“南霸天”的欺压,最后逃出南府参加了革命,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革命战士。然而,在现实中,吴琼花这一形象的原型却有着和剧中女主角不同的人生遭遇。

冯增敏,出生于苏区乐会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6岁就加入了共青团, 后来又报名参加了女子特务连,并担任了连长。这个被当时红军称为“小革命”的姑娘就是吴琼花的原形。在马鞍岭战役中她也被捕入狱。

1938年冯增敏出狱后不久,嫁给了当地一位普通的农民,生下一个女儿。那段时间她在家务农的同时,还做着地下工作。通过与一位做副县长的同宗堂兄的密切接触,她为游击队获取了大量情报。丈夫病故后,冯增敏把女儿送到了亲戚家中,自己只身上山继续寻找党组织。从此母女俩分分合合,聚少离多。

冯增敏女儿 庞学雅:

我五六岁的时候她就把送给人家养,后来8岁还是什么时候才把我接回来。妈妈从来没有给我做过饭,什么东西也不给我讲,她只讲“读书,读书”什么时候都是读书,后来毕业以后就出来工作,好好工作。解放后,她讲“我还要干革命,彻底干革命,干到底”我妈妈很坚强的。

银幕上的吴琼花的光辉形象闪烁着冯增敏的执着与坚韧。然而随着文革的来临,冯增敏依然没有逃脱被打倒的命运。那段被关押的痛苦经历和含辛茹苦的地下工作都成了批判她的罪状。

冯增敏女儿 庞学雅: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她给人家批斗,很厉害的。她那时五十多岁人了,让她放牛,五十多头牛,很辛苦的。也不给我去看他,政府也不给我去看,她一个人在那里劳动,像劳改一样,像犯人一样,后来叫她回家,也没有人照顾。

这条位于琼海阳江江南村边的小河,名叫“九曲江”,1971年9月的一天,在距离河边不远的一个小茅屋里,一位中年妇女因为身患肠梗阻,在家里疼得满地打滚,江南村地处偏僻,最近的医院在河对岸,但她已经没有力气爬出茅屋。她痛苦的喊声越来越弱,直到后来悄无声息,这个惨死在家中的女人就是冯增敏。

主持人:

女子军特务连从组建到解散总共只有一年半的时间,而幸存的战士们在后来却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风雨,当她们认为自己已经被历史遗忘的时候,她们的故事却被搬上了银幕,直到现在,《红色娘子军》一直是一部经典作品,至今常演不衰,那么,当初在这支部队消失,是谁又重新发现了他们呢?

1956年,海南军区得到一个开展建军30周年征文活动的通知,当时22岁的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刘文韶被指定完成这一工作,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刘文韶发现了只有19个字的一句记载。

原深圳市委副秘书长 刘文韶:

这就是我当时的记录,我最早是从一位琼崖纵队战士,一个油印的小册子上面发现的一句话 :“琼崖独立师下属有一个女兵连,全连120人。”就这么一句话,也就是这么大,那个纸也都是很破旧了,就这么大,很薄的一个,油印的,不是铅印的。

1956年,正是因为这短短十余字的描述,刘文韶开始了他长达一年的调查采访,并完成发表了三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已经消失25年的“女子军特务连”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琼崖纵队“女子军特务连”,被人们称作“红色娘子军”。

原深圳市委副秘书长 刘文韶:

这个名字是我起的,她最早叫女子特务连,我当时写完这篇东西以后,就考虑要给她一个比较好的定位,给一个定名,因为这个娘子军在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有这种说法。红色当时是作为标志和代表革命,所以她是一个革命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这样的一支部队,所以我叫她红色娘子军。

当时的刘文韶并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这不经意的发现,让“红色娘子军”这一名字在全国迅速传播,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文章发表后仅4个月,他就接到了电影制片厂邀请他将报告文学改编为电影剧本的信函。1961年,电影《红色娘子军》终于面世,从此长映不衰。

主持人:

1964年,中央芭蕾舞团又将《红色娘子军》搬上舞台,成为我国第一部现代芭蕾舞剧,洪常青,吴琼花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现实中的人物命运却与艺术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直到1978年,当中国社会回归正常轨迹的时候,冯增敏、黄敦英等娘子军战士才得以平反,而此时这群英姿飒爽的女兵,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