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的孩子长大了幸福

欢迎订阅我的《一格杂志》。微信上搜索即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鲁鸣

    


    做家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指出,常做家务的孩子将

来生活能力强,比较幸福。做家务中,新学做的事情会做错,要处理,长大以后比

较能面对挫折。可是,我们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不让孩

子分担责任,结果孩子成了书呆子,而更可怜的是那些连书呆子都成不了而又什么都

不会做的青少年。他们的自信完全丧失。


    人的自信并不是只靠学习好得来的,学习只是一方面。步入社会后,学习好得来的

自信变得不重要了,人家要看我们的实际本领。现在中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一方

面身在只看学习成绩的教育环境和家庭里,另一方面社会和媒体展现给他们的成功者

往往都有顽强毅力、有独创能力和人格魅力【注】,因此很多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很矛盾郁

闷。


    我们大家都知道:溺爱娇宠,使孩子容易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

不知为别人着想。孩子在家庭这个最亲近最小的社会结构中,如果未能养成尊重长

辈、关爱亲人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走向社会也就很难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特

别在家里,父母代劳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赖性,无畏精神和独立

能力都差。


    青青是北京的一名小学生,她的家是典型的“六加一”家庭,父母都是独生子,结

婚后又只生下了青青。青青是家中的宝贝,也是绝对核心。家里人对她是百依百顺,

言听计从。她的妈妈说:“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我和他爸爸把孩子当宝贝,两家

老人更是把孩子当心肝。”从小到大,青青提出的要求都是尽量满足。有一次过生

日,全家人花了一千多元给孩子买了个芭比娃娃,就因为她说同桌的小朋友有一个。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太多了。现在很多老师都不敢批评学生。山东某小学严老师说: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金贵得很,我们做老师的根本不敢批评他们,有时

候对学生说话的语气稍微重一点,都让我们诚惶诚恐。”

    家长不要把孩子做家务只看成是干个活。在做家务过程中,孩子养成动手的好习惯。

做小的家务,例如洗碗,会让孩子在细小的事情中体验人生的点点滴滴,不怕脏不


怕烦琐。即使是用洗碗机,他/她也会体验到这些经历,比如把碗放进洗碗机前需要

把碗里的脏东西或剩物弄掉,把碗筷盘子等分类放进洗碗机,洗好后又要分别放进碗

柜里,等等。经常做这些非常平凡家务小事的孩子,长大后通常容易理解人生,生活

实际能力要比从小时候不做家务的人强,更容易感到幸福快乐。相反,那些什么家务

都不做的孩子长大后喜欢抱怨不耐烦,如果职场不成功,就特别容易丧失自信,成为


小事不会做而大事又做不了的人。

    如果你的孩子年满13岁,辞退你家的保姆,让你的孩子做那些家务。太重的活,

父母和孩子一块做,让孩子干其中能承受的活,让他体验到劳动就是生命的本质内

容。

【注】我在新书《软能力》里专门讨论如何通过培养软能力来增加人格魅力


北京出版社电话010-58572470,58572196,58572201,55872255

USA: 800-987-7872, 732-398-9400

DUMARTINI 发表评论于
很同意这个观点。

但新浪的照片没能在此显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