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包前中国军人战俘第二批遣返队情况
如前所述,作为前日军战俘在亚包的中国军人部队,于首批遣返队339人在1946年底,乘坐“Reynella”号轮船,从新几内亚的亚包港出发,于1947年初回到上海后,剩下的第二批遣返队军人人数尚有417人,他们又在亚包等了半年之久,才于1947年8月初,乘坐另一艘轮船“River Norman”号,离开他们居住了达四年半之久并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新不列颠岛,于该月底抵达广州。
但“River Norman”号运送的实际遣返人数是418人,这增加的一人是属于前广东民众大队的一名广东籍劳工,名叫丁四苏。他是在1945年初左右,于盟军轰炸亚包日军最激烈之时,趁乱从日军控制下脱逃,藏匿到莽莽热带丛林中,直到1947年初才被发现,送入澳军医院康复,并成为当时在亚包的澳军审判日军战争罪犯法庭的证人之一,出庭作证,因为他所在的那一队共79名广东劳工,最后就剩下他一人还活着。因此,在完成战犯审判庭的作证之后,他正好赶上运送在亚包的前中国军人战俘第二批遣返队的轮船“River Norman”号前来,就跟着他们一起,上了这艘船,返回中国。
这一批中国军人的军官人数,较之第一批遣返队的要多,达49名。他们这49人中,其军衔分别为:
少校 3人
上尉 7人
中尉 15人
少尉 14人
准尉 10人
其余则为士兵(包括一等兵和二等兵),共368人。
第二批中国军人遣返队之官兵的籍贯分别为:
江苏 176人
浙江 56人
安徽 33人
江西 19人
湖南 25人
湖北 9人
福建 7人
贵州 4人
四川 24人
广东 6人
广西 6人
山东 14人
河南 23人
河北 9人
陕西 3人
山西 2人
甘肃 1人
从上述统计来看,这些军人籍贯的分布,以江苏省为最多,刚刚好印证了前一个帖子中的苏州地方志所反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