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目的

散步的目的

-- 小平 --

假设我二十岁,我万万不会想到,我会有一天把散步作为一种目的。尤其户外散步。

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送了大的忙小的,这就是一天的开始。不知道从哪天起,就把散步当成了每天早上必须的功课。

我家距离小学大约只有三五百米的距离,走路过去只需三五分钟。每天送了女儿上学,我就向相反的方向走,这样一路就开始环绕小区,而不是横穿马路简单地回家。

这样本来三五分钟的回家路程,就被拉长为二十分钟左右,偶尔兴致起了,再把小区的另一半走一边,大约四十分钟的散步就会被完成。

其实,我有一个跑步的机器,起初买那台机器的时候,还特意挑选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可以纪录卡洛里消耗量以及调节速度等功能的机器,理由就想让自己即不耽误时间,又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一个人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开始懂得注意身体的健康,如果是二十岁,是万万不会想着没事就散步的。假设到了老年,孩子也大了,退休后的大把时光等待消磨,在阳光下空气中春风里散散步,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可中年人不然,身体健康必须开始引起重视,但还有好多事等着去做,这就是我当初买那台机器的理由之一。我想用每天看晚间新闻的时间顺便散步。有的时候,我甚至把电脑也放在机器前的架子上,一边在机器上走路,一边查电子邮件。

这样的散步,心情并不轻松。腿虽然跟着被调节好的速度前后行进,但心情总是被许多琐事迁移。还要随时准备孩子大人这样那样的需求。比如孩子随时要喝水啦,吃水果啦,等等。后来,干脆就把散步的机器搬到车库里,打算再用那台机器的时候,就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在机器上散步,尽量不被琐事打扰,最多顺便看看电脑就好了。

后来发现,这么一挪动,在机器上散步的次数几乎成了零。一个人在车库里,即使耳朵上挂着ipod,有美妙的音乐灌耳,眼睛的尽头也不过是车库那么个小空间。

忽然就有这么一天,开始了清晨小区内的散步,之前一直以为这么有闲情逸致散步的大多都是老头老太太的,没想到自己也成了其中了,而且更有趣的是,我发现这么清晨散步也是另有旨趣。

比如,有的时候我会在这个时间打打电话,给那些时差早加州三个或两个小时的朋友,我这里虽然只是八点钟左右,但他们是上午十点或十一点了。要么在上班,要么在家里做家事,要么也和我一样在散步。

我有个朋友,在芝加哥,她每天都是上午十点钟左右散步,那么电话打过去的时候,她和我一样,在路上走着呢。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谈论一下天气啦、新闻啦、孩子啦,股票什么的。她那里兴致勃勃,我这里也高高兴兴,偶尔也谈谈写作,她在国内搞了多年的写作、影视剧,功成名就了,为了孩子跑到了美国。她说她现在偶尔地也写写小东西,但大部头的好久没写了。不是不想写,是想厚积薄发,说完了,就简单地笑笑,似乎那些名利对她不过是清晨的一缕雾霭。

我们的话题总是非常随意闲散,差不多半个小时吧,简单地散步聊天,就结束了。回到家里,要么去上班要么做别的事情,一天就愉快地开始了。

也会打打电话给些别的朋友,大多时候都是愉快的开始愉快的结束。偶尔有些小纠结,彼此劝慰一下,也就烟消云散了。

朋友大抵如此,轻轻地拿起,淡淡地放下吧。

除了打打电话,散步的时候也会听音乐。大多时候我会选择一些自然音乐,山间的鸟鸣、流水、微风,就在清晨的阳光里,随着脚下闲适的步伐,轻轻地拂面而来。我一度非常提倡听这种自然音乐,没有什么特别的旋律,甚至不需要乐谱,就是那些大自然的声音构成的乐章,尤其在清晨的时候,会让人觉得真的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了,与阳光与空气与自然浑然一体了。

很美,很享受。

其实,散步的时候,最有趣的是和邻居的张阿姨聊天。张阿姨(化名)曾是国内很著名的演员。而张阿姨的先生则是著名的编剧,那个某某家喻户晓的电影就是张先生写的剧本。

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会谈起影视,张阿姨会讲很多有趣的拍摄电影时候的小插曲,偶尔,她会跟我谈起剧本创作和写作,我则听的云里雾里的,不过作为她忠实的听众,我也乐此不疲。

和张阿姨的话题,最多的是烹饪,她很会北方面食,她常常做了馒头包子饺子的给我送来,后来又学着做各式各样的点心,甚至后来居然自己灌香肠。每次有了新的成果,都要亲自送到我家里,要我品尝。开始的时候,我也略推辞几次,后来,我发现盛情难却,于是就不再推辞,每次都高兴地接受下来。她看我不再客客气气的,反而一脸的轻松。

其实我最喜欢看张阿姨的背影,她年轻的时候,跳过芭蕾,已经六七十岁的人了,腰背挺直,走路的姿势非常好看。她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总是把自己打扮的非常雅致且光鲜亮丽,没有任何衰败的样子,也没有大红大绿的招摇。

有的时候望着她的背影,我就会想自己的老年,是不是也会像她这样腰背笔直,风韵尚在呢?

我希望自己能把散步当成习惯当成目的,坚持下去。不要总是以为自己29岁,随时提醒自己散步的好处。做到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呵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