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双投资慧眼吧

关于北美的经济、股票、外汇、石油和黄金走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进入4月份,资本市场也将迎来今年恐怕最难把握的第二季度,尤其是那些没有系统的研究、分析方法和手段,没有充分的信息的中小机构或个人投资者而言估计将面对更多的困惑。不用谈微观层面的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数据,就拿G20峰会上美国“以退为进”的类似“妥协”的表现,就会让更多人看到美国对经济形势的焦虑和担忧而忽略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决心和信心;也会让更多看空美元的羊头后面拥趸更加多的羊群而忽略美国美元由弱转强的根本动因。二季度的市场的波动和各种不确定因素,也许正是那些金融大鳄们最想看到的,就像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的原合伙人罗杰斯为首的那些“权威”们在2008年10月份之前几乎天天在中国鼓吹看空美元,看多原油等大宗商品那样。据说罗杰斯当时在中国接受的欢迎程度毫不逊色于股神巴菲特,参加其一个讲演最少也得几百块,您给再多钱也不见得能邀请到他吃饭。罗杰斯等鼓吹看多大宗商品看空美元,不能不说没有效果,至少中国中铁、中信泰富及那些中国钢铁业的巨子们一边在以目前价位3倍左右的历史高价大量吃进澳大利亚等地的铁矿石远期合约,一边再签个做多欧元和澳元原油、做空美元的远期合约(至少中信泰富如此),最终中国积压2万亿的铁矿石需要4万亿投资中的一半来消化不说,还要承担外汇期货上的巨额损失(没关系,美元兑欧元最多才涨了20%几、兑澳元最多才涨了近40%,中信泰富也就损失140多亿而已,中国国企有的是钱,就算没钱也有中国政府兜着);更当然了,罗杰斯等鼓吹看多原油更不能不说没有效果,至少中国石化等不就自然而然得在2008年4月到7月从100元/桶到140元/桶大量吃进了以美国金融寡头们操控的原油期货(conc),最终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北美的2倍多,中国百姓再度被迫承担中国政府和国企转嫁的中国政府及国企在原油大头交易上的巨额损失。罗杰斯以前能如此,为什么以后就不能如此呢?因此,与其迷信权威,倒不如借一双投资慧眼,把未来经济和资本市场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是政府主导型的,把握住了政府的意图及客观条件与基础,就基本能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如果有对中国经济感兴趣的朋友,可参阅笔者以前发表的文章,这里就不再赘述)。但对于美国经济而言,却并非中国那么好把握。曾记得2周前参加OTT方圆国际的投资策略研讨会,OTT的高管Kevin先生就很精辟地概括了美国过去经济增长模式及次贷爆发的最深层动因: 美国利用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主导全球化进程,通过对外转移制造业等剩余产能、控制全球产业链高端和推行债务经济,将国内市场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尤其在过去近10年来美国在国民储蓄率逐年降低且收入不能与消费同步增长,正常消费不足以实现政府希望得到的经济增长目标以体现政客业绩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财政、货币手段诱导国民透支未来消费,同时通过美元贬值推动资金外流,实现国内的供需平衡和低通胀水平。当美国已没有什么可透支空间的情况下,由次贷引发金融危机也就再所难免了。笔者很同意Kevin先生对于美国经济的看法(注:笔者去年参加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由北美在衍生品研究方面最具权威的多伦多大学“校宝”级某教授主持的美国次贷主题研讨会上也没听到分析这么深入与中肯的声音),并为北美金融投资市场中能有如此的视野和见识的华人而感到骄傲(在此,非常感谢OTT及Kevin先生邀请笔者加入OTT即将募集的国际对冲基金投资管理团队,同时非常遗憾由于笔者不能失信于他人且考虑到个人价值取向而放弃机会,在此深表歉意),也祝愿已跨入北美金融主流的OTT能更上层楼。如果您能看透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动因,那么您就能理解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是早晚的事情,也能够理解2001年以来美元必然呈现疲弱的走势。对于美国次贷危机及金融危机给全球及美国造成的损害看,由于笔者尚未得准确的数字,这里不敢妄加判断,但如依据高盛去年发布的预估报告看,美国的次贷及金融危机给美国造成的损失仅占给全球造成损失的4成左右。但正如笔者最早于2008年12月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美国来说却是机会——一个可以通过财富再分配来降低财政赤字和对外债务,并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机会。现在看来,笔者当初关于美国政府以现金换股权的方式低价买入金融资产,待经济复苏后高价卖出获得数以倍计的投资收益的判断,在目前美国政府将优先股权转换成普通股后,美国的这种低买高卖金融资产的方式已没有任何法律障碍。而美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必将伴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需要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政策,也正如笔者在2008年12月起多次在文章中强调过的那样“强势美元政策符合美国的经济战略利益”。

       对于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笔者在《看清形势,把握美国的投资机会》里已经做了简要阐述,这里笔者简单概括一下:美国始于1980年代的以内需为主要动力的增长模式将在奥巴马上台后逐步转变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尽管内需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内需发挥的由于受到低储蓄率的影响,作用与金融危机爆发前相比已大打折扣)。正如美国政府宣布的新能源的投资是政府和私人部门投资共同完成的,由于美国新能源战略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需要吸引全球资金投资到美国新能源,而有效吸引的途径只有——强势美元政策。正如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为解决冷战所需庞大军事开支和减税政策对财政的巨大压力,实行强势美元政策,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为打赢冷战奠定了基础;也正如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面对墨西哥金融危机及解决中东产油国由于美元暴跌而意欲摆脱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的问题,美国政府采取强势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为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充裕的资金。目前美国的情形颇类似1994年美国的情形,所不同的是金融危机是在本土爆发,沙特阿拉伯也换成了中国、俄罗斯等国。尽管如此,但美国目前的重任是遏制通缩并强行实现经济硬着陆,在此之前谈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还为时过早,因此美国的美元强势政策受到全球质疑也并不奇怪,尤其在美国经济尚未启稳,2009年7月G20纽约峰会上还要讨论在4月伦敦峰会上已经提出的所谓超主权货币(尽管到期是否会讨论,或能有什么样的进展)得情况下,美元的反复在所难免,有些投资者困惑到底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2008年美元已经进入8到10年的新一轮循环周期,未来5年看多美元是战略上的选择。但尽管如此,美元长期看多却不一定意味着现在即将面临大幅的涨升,尤其是在全球质疑美国经济复苏声音此起彼伏,2009年7月G20纽约峰会还将讨论超主权货币议题的情况下。

       如果能看透这一层,对于美元长期走势,如还有疑问,那笔者以为可能只有上帝能回答您的问题了。但对于有网友提到罗杰斯现在还看不到经济到底的征兆的话,那我的第一反应是媒体是否断章取义了罗杰斯的观点,或者就算罗杰斯真的那样看,也不见得他不会象和以前一样糊涂了老脑子。我不认为罗杰斯纵横市场几十年居然看不到波罗的海指数(BDI)早于2009年1月就触底反弹了,也认识不到BDI这个先行指标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意味着什么。对于美国经济而言ECRI领先指标跌至13年新低,美国经济的短期内复苏的确无望,但2月以来芝加哥经理人采购指数、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开始出现低位震荡,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完全不用理会奥巴马2010财年预算案中对于GDP增长率得预测:2009年-1.2%,2010年3.2%,2011年4.0%,2012年4.6%,但如果说美国经济离见底还很远却未必中肯。更何况美国在巨额外贸逆差和外债大幅攀升下,仍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获利丰富,以2007年为例,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获得净收益8542亿美元,国际铸币税收入136亿美元,向外国新发行政府债券3871亿美元,减去历年累积外债所付利息1629亿美元。

      笔者写这样的文章实际上想说的是投资分析层面的问题。由于美联储凭借美元的地位和美国强大的干涉国际经济的能力(谁能说中国的人民币自由浮动和升值很不是直接来源于美国施加的压力呢?),实际上享有世界银行的地位,凭借这个地位美国实行上早成为国际外汇市场上最大的主力。因此,通过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及与之相关的外汇政策分析,与实现的可能性,把握美元的长期走势,把握美国经济的未来热点及股票市场才可能得出比较公允的判断。

      对于有些朋友以宋鸿兵的“美国人造牛市论”来看待3月中旬以来美国超跌反弹行情。笔者以为,任何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宋鸿兵先生本人还不能真正称得上一个经济学家(尽管在中国,他可以冠之以经济学家,反正中国的很多经济学家都是讲经济而不讲学问的),也没有达到一个投资战略专家的高度。就算其2009年2月初就直言2009年3月美国将爆发高达几十万亿的垃圾债违约,美元将受重创,股市面临崩盘等的上述观点与现实的市场大相径庭也无所谓,毕竟现在的全球经济形势,并不是那么容易看清楚。任何人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而不能冷静、理智地思考纷繁复杂的资本市场,其观点的客观性就将大打折扣,宋鸿兵先生也是人,但愿其能对美国的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分析能摒弃成见而做到理智、客观。笔者在前面文章中关于博弈与投资品种价格趋势的描述中,已经很鲜明地指出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市场的参与者们用白花花的银子堆出来的,称之为“人造”市场毫不奇怪,反而那些认为资本市场不是“人造”的市场才真正不懂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哪个国家及哪个类型的资本市场都敏感于与之相关的政策及经济战略,否则就目前美国股市、汇市而言,就算是美国政府“人造”的也毫不奇怪,正如中国政府为了控制通胀而于2007年在5000点以上明令全体基金公司只准净卖出一样,美国用通胀遏制通缩,通过推高资产价格(效果最好的就是股市)来刺激国内需求,在当前错综复杂的情势下,不仅无可厚非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就美国股市而言,笔者依然从长期战略上看好金融股和能源股。美国的金融股被低估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3月初全球总市值最大的前10家银行中,中国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占了前三席,加拿大的RBC、SCOTIAL、BMO等又占了4席,剩余的三席被美国、欧洲的银行占据。一个GDP占全球三分之一的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内,且对GDP贡献超过50%的美国的金融业处于这个位置显然是很不合理的。不管中国的银行和加拿大的银行是否高估,但美国的金融股们却的确是被低估了。尽管这个低估并不意味着美国所有的金融股都被低估,所有的金融股都有反复走高的机会。就象上周有网友询问的SKF,现在的反弹是最好的出货的机会,未来这样的东东长期走跌亦成必然,而SKF最终跌破其上市最低价也毫不奇怪。

       但不管看好什么样的股票,美股最赚钱的行情已经接近尾声,未来数月道指将主要集中在7000点到8400点之间运行,个股的结构性分化将更加明显。所以,有网友来信质问笔者为什么不给其推荐股票,其实就算笔者愿意给您提供具体的投资建议,但在未来将以震荡为主的市场运行模式及笔者对您的资产状况、投资偏好、投资期限、风险控制及手段毫不了解的情况下,给您不建议可能是最好的建议(如想了解笔者以往在美股、外汇、石油、黄金市场的准确判断,请查http://blog.51.ca/u-186242/) 。
(本文发表于4月7日的51网上,另本文为笔者原创文章,享受著作版权保护,如要引用必须事先征得笔者书面同意并注明出处。笔者联系方式:frederick.fund@gmail.com)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