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鸦片和一件往事

如果你不幸进来了,你会失望。如果在这里,你学到点什么,或有什么感受,那更是浪费你的时间了,咳,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说到延安种植鸦片,忽然想到了先父的一位老战友。文革前他在《解放日报》担任总编辑的,文革后又一恢复了他的工作。抗战时期,他跟先父都在新四军属下的一个地方日报工作。他是主编,先父是搞党务的 (总支书记),当时的社长是一个名人。著名诗人芦芒,原先是报社里的排版工人,后来搞版画成了艺术家。按照先父的说法是,搞党务就是打杂,管的是婚姻问题,根本不象解放后,党是领导一切的。

就是这位总编辑夫妇,解放初期差点被共产党砍了脑袋。原因是有人揭发他们夫妻贩卖鸦片。结果他们被关进了死牢,准备枪毙了事。后来幸好案子又报到上面去复审,结果一复审发现原来的指控不能成立,连所谓的 "证据",都找不到了。于是他们被无罪释放,官复原职。这事情先父也只是含糊的说了一句 "没有证据了",就不肯再多说了。但在文革中,好象没有被再提起。

想一想当时的办案水平,真的是很粗糙啊。对自己人也都这样,对 "敌人" 当然会有更多的冤杀和错杀了。建国初期 "镇压反革命" 运动中,就错杀了很多的人,我记得文革后,就有这么一个鉴别平反的事。当然,人死了,是怎么都弄不回来的 (以后有空会写一篇)。

说到延安种植鸦片,仔细想的话,其实并不算太意外。樱粟花在民间很早就知道可以用来止痛。抗战时期的医疗条件差,再加上经济封锁,止痛药几乎没有。但是打仗了,总是会有死伤。为了帮助中国抗日,从国外还进来了不少医疗人员,可以帮助动手术之类的。可是麻醉剂呢?恐怕绝对是珍贵品吧。

所以我的猜想是,为了接受手术治疗的战士免除疼痛,为了有伤残的老兵长期免除疼痛等,在医疗上可能都会用到樱粟碱。即使开始不用,国外来的医疗人员也会建议使用的,因为人道主义的原则。

当然,这只是我没有任何证据的猜想罢了。因为有人拿抗日时期延安种植过樱粟类植物来大作文章,个人觉得我这样的解释是过得去的。

其实,现在国内外也都有用鸦片来止痛的。只不过现在用的是从樱粟碱内提炼出来的化学品,比如吗啡类的生物碱等,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而已,它们的止痛效果更好,而且没有明显的成瘾性,这是它们与鸦片不同的地方。十年前,加州通过了一项提案,允许晚期癌症病人和患有慢性疼痛病人在家种植樱粟植物,只要自己食用不贩卖,属于合法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