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从赤壁主题曲想开去 - 作曲和编曲的不同



最近差不多迷上了电影《赤壁》的音乐和两首主题曲。在学唱《心战》和《大江东去》这两首歌时,感觉这两首歌都不好唱,高音并不特高为什么我感到不好唱,这是因为伴奏几乎没有主旋律,但越听越觉得这两首歌的曲子编的实在是好,主旋律有阿兰唱出来,而伴奏的编曲你虚我实,我虚你实恰如其分的衬托了主旋律所要表达的意境。唱时踩准了调和节奏,那编曲的奇妙就展示了出来,不知不觉就把你带进了那战火弥漫的赤壁大战中。赤壁主题曲由著名音乐家岩代太郎作曲,中野雄太编曲。一首歌由两人来完成作曲和编曲让我好奇,我作了些research,想搞明白作曲和编曲的区别,以下是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的。

作曲简单地说是指把自己想到的曲子用简谱或五线谱等方法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旋律表达出来,就是创作主旋律的过程。而编曲则是根据已知的主旋律,和创作者希望表现出来的作品的风格,专门为歌曲或音乐作品编写伴奏和声,把作的曲表达出来,里面要用到哪些乐器,选用什么样的节奏,用什么样的色彩和弦,都是编曲人要考虑的。

在古典音乐里原本是没有编曲这个概念的,因为所有的作曲家都是自己写好了乐谱,规定了所有乐器的配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曲谱在演出中和日常的练习中被人们发现了更多的表现方法,这时候就出现了编曲,就是在不影响原曲主要旋律和内容的情况下对乐曲的表现形式做了更多的拓展。在现代音乐中,特别是流行音乐中,作曲和编曲往往是两个人,因为很多作曲者只有对旋律的把握和灵感,而编曲者对于怎样体现这个旋律有着更多的技巧。

编曲的领域及歌曲的特色价值:

编曲的领域简单来说是决定一首歌的精神风貌及乐器搭配的种类。换句话说,我们决定一首歌是快歌、慢歌、摇滚歌曲,还是慢板的舒情歌曲,这些构思可以早就被决定好的,也可经由编曲者加以发挥而更俱特色。另一种情形是当词曲创作人本身对编曲的观念不是那么重时,就需要一个编曲者来设计出适合他们曲子的风格。

假设一个不会编曲的人,就是一个不会说故事的人,他尝试着告诉我们发生的事情,但他不懂讲话技巧没有组织能力,就会让听者觉得厌烦。如果是一个好的编曲者,他就像一个说演艺术家引导你进入故事的主题,让你体会故事中的喜、怒、哀、乐。应该知道一首曲子如果没有经过编曲的修饰,是很容易被埋没的。反之,一首毫无特色的歌曲,也很有可能在一个编曲者手里浴火重生,在老歌新唱里,我们就发现这样的例子。

编曲者的工作和能力:

编曲人拿到歌曲后,必先反复聆听,从旋律当中找,从歌词当中抓,也就是把重点找出来,找到重点后,就能知道它的类型,构想可适用的乐器。如果是古典风格,当然是以弦乐为主角,如果是摇滚乐那当然是以电吉他为主,如果是民谣,那木吉他就是主角了。如果可以掌握这些重点,那一首歌的特色也就被我们掌握了。

流行歌曲里我们除了听它的主旋律它的歌词之外,注意去听它的前奏它的尾奏,一首歌的前奏与歌词、曲、旋律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是什么,是对比、是落差,还是相互呼应的感觉,乐器之间相互协调,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处理,至于一首歌的高潮点,通常在2/3的地方,处理的方式恰当吗?反复的副歌是否重复太多次,这些大大小小的事项,决定歌曲的style,安排乐器的种类,乐器间的协调,主歌副歌间奏它们的功能性质又是如何,这些都是编曲者的工作。

当然一个编曲者本身俱备的能力有很多,对乐理方面的知识,和弦的组成及熟悉每一项乐器的特色功能,再来是对每一种类型的歌曲编曲,都要能拿捏到。现在科技日渐愈益,利用电子合成的声音来取代乐器,当然最合宜的是两者并用,用不同的个性来处理不同的音乐形式是最好的选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