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的广西面貌是怎样的? / 黄旭初 (1)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抗战前的广西面貌是怎样的?

黄旭初


    广西在抗日战争爆发前那几年,兵祸既息,又无天灾,一片太平景象,一般民众,生计虽未充裕,饥寒已可无虞,过的或可说是中国农村正常生活。近来令我不时回忆那种情形,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流寓香港日子很久,感觉香港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总数,比之广西相差很大,但香港的繁荣与广西的贫苦,恰成极强烈的对照,此中窍妙,值得探索;二是共产主义者统治大陆已二十年,所有民众无论男女老幼,莫不从事生产,至于筋疲力尽,然而衣食全靠政令配给,不特物质生活未有改善,精神生活更加痛苦,这种反常现象,更应比较以察其所由。由第一个事实,可了解我们当年的措施太过不够;由第二个事实,又觉得我们当年的措施尚有可采。现翻寻旧迹,生各种新感。掇拾琐记,以资自鉴云尔。

    在旧时代,政府对人民只消极的使能安居乐业,至积极的增进人民生活是不负责任的,故在地方政府中并无经济组织。国民政府民国十四年七月在广州成立,颁布「省政府组织法」规定设置军事、民政、财政、建设、商务、教育、农工七厅,其中建设、商务、农工三厅才是主管人民生计攸关事务。广西自民十被兵,分崩离析,至十四年秋乃归一,由黄绍竑氏主政,在其民政长公署下置内务、财政、教育、建设四厅;十五年奉国民政府命令改组为省政府,只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四厅;十六年五月省政府曾一度改组,增设军事、农工、司法三厅,但不久这三厅均撤销;所以有关实业事务,始终由建设厅主管;黄氏提倡农林颇力,着有相当成效。

    十八年夏至十九年,全省又被战祸,二十年春才归安定,意外地省政落在我的肩上,真有点像向未入厨的新妇,要洗手作羹汤,不胜惶恐,又不能不努力做去。我很侥幸,自任职后接连数年,无战事烦扰,无军饷催迫。军政高级干部彼此久同患难,互相了解,且每周举行党政军联席谈话会,藉以交换意见,消弭隔阂。当初省库收入微薄,第一步先要节俭,大家竟能一致热烈实行,由军政最高长官以至士兵警役,一律服用土灰布制的布帽、制服、布鞋,蔚然成风。第二步要谋生产的增加,我们一班高级干部对经济一门多是外行,省政府委员中只有建设厅长黄荣华是学矿业的,故在初期急切也想不出什幺好计划,只好沿着原有的稍加改进暂且做去。嗣后治安日好,省外学者专家来者渐多,给我们以很大的帮助,到了二十三年才由无计划的而逐渐形成有理论、有体系的「广西建设纲领」,理论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实行是确定了自卫、自治、自给的三自政策;即是实行自卫政策从事军事建设以实现民族主义,实行自治政策从事政治建设以实现民权主义,实行自给政策从事经济建设以实现民生主义。军事建设,由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负责较多;政治建设只能循序渐进;大家最注重的为经济建设,在廿三年曾一度组成经济委员会独立于总司令部和省政府之外,以期专责全力将工作促进,后以经济行政多难和省府脱离,才又归由省府专管。

    自给政策的意义,消极方面,在遏止外来的经济势力侵略,消灭对外贸易的入超,使出入口贸易渐趋平衡;积极方面,在要求生产不断增加,促进社会趋向工业化,以增进国民的富力,使其享受合理的生活。经济建设的重心在增加生产,而产品所自出却为农、林、工、矿,现将这四种在建设初期情形,分述概要。但自抗战起后,各种情形多有变迁,到了日寇侵入省内,且几全遭破灭。

  甲、农林:

    (一)农林机关

    广西地处温热两带之间,适宜农林垦殖事业。但至民国廿四年,耕地面积仅得二千九百八十九万市亩,约占全省面积十分之一,可以垦殖的土地还多。已耕的田地,复因一般农民的耕作技术墨守旧法,对于选种、施肥、工具、防虫各项多未讲究,以致生产日就衰落。

    黄绍竑氏有见及此,民十五年即行设立农事机构,专司改良全省农林事业,计有柳江农林试验场,柳州和庆远两造林事务所、南宁农林试验场和农林讲习所、梧州实业院、南宁林场、龙州林场、百色林场等。民十六年设柳庆和田南两垦荒局;将梧州实业院与柳江农林试验场合并设广西实业院于柳州,下辖柳庆两造林事务所、南宁龙州百色三林场和南宁农林试验场。十八年,将广西实业院改组为广西农务局;裁撤南宁农林试验场;改组柳庆和田南两垦荒局为柳庆、田南两林垦区;同时设立南宁、镇南两林垦区;改组造林事务所为林场,以与各新设林场分别隶属于各林垦区:槎路、茅桥、军山三林场属南宁林垦区,柳州、宜山、柳城三林场属柳江林垦区,百色林场属田南林垦区,龙州林场属镇南林垦区;那时省内一切农林政及技术设施,悉统一于农务局。惜不久而战乱迭乘,以致全省农事改良工作遽告中断。

    民国廿年省局再定后,即在柳州成立柳江农林试騐场,旋改名为广西农林试騐场,设水稻试验分场于桂平,糖蔗试验分场于贵县,棉业试验分场于邕宁;恢复柳江和南宁两林垦区;柳江林垦区增设雒容林场;南宁林垦区增设西乡塘林场;镇南、田南、桂林三林垦区亦先后成立。二十三年,省政府以农林行政有统一的必要,乃成立广西农林局,以陈大宁为局长。农林局所辖机关有:柳州、南宁、桂平三农场,槎路、茅桥、军山、龙州、百色、宜山、雒容、桂林八林场,南宁、梧州、柳州、桂林、平乐、龙州、百色、天保八区农林示范场,容县柑橘苗圃,南宁、梧州、柳州三昆虫研究室,平乐棉业专场,土壤调查所,南宁骨粉厂等。廿四年六月农林局并入省政府合署办公后,其所属机关略有变更:柳州农场改组为广西农事试验场,南宁农场改组为南宁热带果树场,桂平农场并入梧州区农林示范场,百色林场并入百色区农林示范场,宜山林场并入柳州区农林示范场,桂林林场拨归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管理,土壤调查所直属于省政府。又与广东农林局合办两广鱼类繁殖场于桂平。农林局的实施政策,关于农业的:一、除主要产品的试验研究外,特别注重蔗糖、棉业、蔴业的发展。二、试验与推广并进,一面切实试验,一面指导农民。三、各试验场除试验费由政府补助外,以达到自给为原则。关于林业的:一、注重有用树木的繁殖和桐油、八角的发展。二、造林推行,以强制或奖励地方团体人民经营为原则,但大山岭或特种林不宜于地方团体人民经营的,即由政府经营。关于垦荒的:普通荒地以奖励人民开垦辅助自动移民为原则,但边地要塞或地方治安有特殊关系的,得由政府办理移民。关于农村经济的:一、注意自耕农的扶植。二、改善农村经济组织。

    上述农林机关的沿革,由其变动的频繁,正可见政府对农林注意的深切。

    直属省政府的农林机关,除农林局外,尚有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广西六万垦殖区、广西家畜保育所、广西土壤调查所等,应分述其工作如下:

    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初名广西垦殖水利试办区,成立于民国廿一年,廿三年七月改为今名。地点在柳州、柳城之间,面积二万余方里。委由伍廷颺主持经营。创办的动机在解决本省的土地问题,即是:使「无地的人」移入「无人的地」从事垦殖,进而帮助佃农购买土地,以实现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中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在工作进程中,政府同时推行农村放欵,以解除农民缺乏资金之苦。工作计划主要分为两部份:一、建设新农村。全区分为沙塘、石碑坪、无忧三垦区,以沙塘为中心。全区有一实验农场,占地三百亩,利用科学方法改良品种及一切生产技术,藉作农民模范。此外有一经济农场,占地万亩以上,利用新式机械,实行大规模的雇工经营。又有协作农场,系由私人集资组织垦殖公司,招致移民从事垦殖。二、改造旧农村。办法有三项:第一为建筑公仓。每值农产收获后,由试办区按市价收买,运销外埠,所得利益,作为公共基金,举办各项公益事业,或充农民储蓄,五年后如数发还。第二为开设公店,采办农民所需日用品发售。第三为设立农民借贷处,放欵月利一分,以农产作担保,或十人一组连环保证。此外,试办区复设有制糖、制油、制淀粉各种农产工场,并注意开塘筑坝、发展水利,以及公私造林、其他农业经营时提倡。总之,举凡农业生产,乡村教育、农村经济的一切事务,试办区都努力推行。已有农事、制造、学校、办公、住所等建筑五十余所,水旱作物二万多亩,牲畜近千头,苗圃两处,林场九处。

    广西六万垦殖区

    六万大山位于郁林、兴业、博白三县与广东合浦县之间,全山面积约三千八百余方里,谷深林密,小路崎岖,向为匪薮。民廿一年土匪平后,省政府组织开发六万大山调查团入山详细探测,翌年调查完成,即设置六万垦殖区署,以陈锡珖为区长,主持经营。署址在河崧村。区内政务概由区署办理,略似独立一县。署设三科:第一科掌行政、垦荒、保安、教育;第二科掌建设、财政;第三科掌农林、园艺、畜牧。在山中有苗圃数处,牧场一处,小学二所。公路直达区署,并沿山脚扩宽道路使能行车马而便运输。区有警兵百人,山中从此安谧。

    广西家畜保育所

    畜牧事业在广西所占经济地位颇为重要。廿二年度本省对外贸易,生猪占出口货第一位,计四十万九千余只,价值国币七百二十九万余元;生牛占出口货第六位,计一万九千四百余只,共值国币一百零四万余元。因兽疫时发,畜产常受重大损失,省政府乃于廿三年设立广西家畜保畜所于南宁,专司发展畜牧事业,以马名海为主任,聘罗铎为技术顾问。该所主要职务有二:一为防治兽疫。一面设备机器制造药液,一面训练兽医人员派往各县工作。计划设立兽疫检验处以防止病畜入口,及办理省内的牲畜登记。二为改良畜种。该所畜牧部在贵县设有牧场,一面选择及介绍优良牲畜品种,一面试验良好饲料的生产。并设法限制劣种牲畜的繁殖。

    省政府为防治兽疫,特设广西畜牧兽医养成所以训练人才,所主任由家畜保育所主任兼任。第一期招收学生三班,共一百五十人,由各县考送初中毕业生到邕,修业一年,学科有细菌学、病理学、传染学、防疫学、畜牧学等。毕业后派回原籍任兽医技佐,受广西家畜保育所的指导,从事兽疫防治及畜牧推广工作。第二期只招生九十二人。

    广西土壤调查所

    民国二十年十月假南宁茅桥林场为筹备处,次年一月开始调查邕宁县土壤,六月调查完毕,七月迁柳,假柳州农场的图书馆陈列室为所址,正式成立,蓝梦九为所长。主要任务分野外调查、室内化验、栽培试验三大部。计划五年内将全省各县土壤调查完成,步骤为:前三年为主要县份土壤的详细调查,次一年半为各区土壤的概略调查,后半年为全省土壤的检阅调查。到甘四年底、邕宁、柳江二个主要县份已调查化验完成,将土壤标本陈列。

(二)农业品类

    广西农产品类不少。较普通的,粮食类有:稻、大麦、小麦、荞麦、玉蜀黍、粟米、薏米、甘薯、木薯、芋头、大豆、绿豆;果实类有:柚、柑、橙、橘、桃、李、梅、柿、梨、龙眼、荔枝、黄皮、粃把、芭蕉、板栗;蔬菜类有:萝卜、白菜、芥菜、草菰、豆类、瓜类及其他青菜;此外尚有菸叶、糖类、芝蔴、花生等物。现将全省农作产品分述如次:

    ——水稻和陆稻都有,而水稻较多。水稻分粘稻、粳稻、糯稻三种,就中粘稻占十之八九。省内水田一般年种两造,极北县份只能种一造,极南也有种三造的。廿二年全省稻谷产量为六千二百余万担。

    玉蜀黍——在本省通称包粟、玉米或包米。除稻和薯芋外,省内农产以此为最多。西部各县和贵县、罗城等都是大宗出产地。而同正、果德、东兰以西各县,因山岭多,稻作物少,交通不便,农家都以玉米为主要食料,甚至有终年食它的。廿二年全省玉米产量约五百八十余万担。

    黄豆——本省豆品以黄豆为最多。黄豆除供直接煮食外,尚可制豆芽、豆腐、豆豉、豆酱、腐皮、腐乳等。廿二年全省产量为一百卅余万担。

    薯芋——薯和芋都是块根作物,同属省内农民主要食品和牲畜饲料。本省所产甘薯有红皮、白皮两种,白皮薯有红心白心之分,红皮薯却有红心白心黄心之别。廿二年薯的产量共约一千三百余万担。芋头分为槟榔芋、水芋、畲芋数种,以槟榔芋品质较佳,但其产量却较少。廿二年芋头产量共约五百余万担。木薯种的也多,充食料和饲料,年产百余万担。

    糖蔗——本省产蔗分甘蔗和竹蔗两大类。甘蔗肥大甘脆,供人嚼食以为解渴之用;竹蔗细小,含糖量多,宜供制糖。竹蔗以贵县、柳城、柳州、邕宁各县为最多,全年产蔗约六百七十余万担。各地多用旧法制成黄糖、白糖,品质欠佳。省政府在贵县设大规模糖厂,廿四年十一月开始生产,资本一百二十万元。

    花生油——花生在本省种植面积很广。产地以富川、贵县、邕宁、武鸣、水淳各县为着名。油房收买花生以榨油。廿二年本省对外贸易,花生油输入近二万担,是省内消费一部分尚须仰给于外来。

    菸叶——品种有黄菸、白蜡菸等。白蜡菸品质最好,但产量很少。产地首推武鸣,其次柳州、贺县、桂林、北流。廿二年全省产量约十四万担。

    苎蔴——有鸟龙蔴、六白蔴、刀蔴各种。鸟笼蔴质好而产少;六白蔴的蔴条不能耐久,种的不多;刀蔴质佳,产量也多。平乐、荔浦、蒙山、桂林、阳朔一带为主要产地,廿二年全省出产七万四千担。

    禽畜——有牛、马、猪、羊、鸡、鸭、鹅、鸽等类。廿二年全省饲养数目,计:牛二百三十余万头,猪三百余万头,鸡一千八百余万只,鸭七百余万只。

    (三)林业林产

    广西号称山国,面积十分之六为山岭。但其中四分之一为石山,树木不多;半数山岭尚属童山,尚待造林。较大的天然林,仅边境的怀集、龙胜、三江、宜北、融县才有。桐、竹、杉、松、茶、桂盛产于郁江、柳江、桂江流域各县,八角则左江、右江流域各县多有,以田阳、田东、天保、靖西为着。林产在本省亦占重要地位,在廿二年全省十三种大宗输出品中,林产占了七项,计值毫币为:桐油五二万元,荼油一九五万元,八角及茴油一三万元,桂皮及桂油八五万元,柴三六二万元,木材一五八万元。

    本省对造林设施分三部分:一、政府直接经营。如军山林场及各区农林示范场,共有林木二千余万株。二、地方推广。凡县、区、乡、村、学校均须办理公有林,除学校得量力经营外,县有林面积至少二千亩,区千亩,乡五百亩,村二百亩;所种以马尾松、杉、油桐、茶树为主。三、特殊处理。如各河流沿岸造林、各县石山林木保护、大山岭的造林等。

    对垦荒设施,系根据省颁省有荒地处理发放请领规则,奖励人民请领开垦。前各林垦区署及农林局自十六年六月至廿四年四月,计发出荒地二七七起,面积共三四四○○○亩,请领的有公司、乡村、学校和个人,位置以在雒容、柳城为最多。

  乙、矿产:

    矿务机关——广西矿藏不少,金、银、铜、铁、锡、锰、铅、锌、铋、钨、钼、锑、煤、砒、水银、石膏、石棉、硝磺各矿都有。以锡矿为主要,金矿次之。民国初年,省当局以省内矿业渐见发达,乃制订条例管理,并徵收税项,自此,凡想开矿必须向政府领照。十四年建设厅成立,矿务行政即归其主管。廿三年建设厅裁撤,成立广西矿务局,并置驻富贺锺、驻丹池、驻田南三办事处。廿四年六月矿务局并入省政府办公,各办事处改称广西省政府矿务局驻某某区办事处,驻平桂区办事处设在锺山县西湾,驻百柳区办事处设在南丹县大厂,驻天龙区办事处设在田阳。矿务局当时的主要工作是:一、开采富贺锺锡矿及贺县钨矿。二、探测河池、博白锡矿,那坡煤田,桂林锌矿,武鸣、上林金矿,及田南油沙母岩。三、调查田南一带及昭平金帮,养利、向都、镇结等县金矿及水银矿,三江、融县钨鑛、硫磺及石棉,罗城一带煤田,各处锡矿金矿矿区的水源。四、全省地质调查。五、行政方面,修订本省矿业单行章程,整顿矿区及其水源,勘测商民请领的矿区,奖励矿区的发现。

    主要矿产运输情形——按锡、金、锰、钨、锌、锑、煤序述如次:

    锡在本省开采,由来已久,但民国以前无案可稽。民元至二十年间,每年平均产约三十余万斤,嗣后产量大增,廿二年为七十余万斤,廿三年几及二百万斤。运销状况,富贺锺纯锡出口,多由八步雇用民船沿贺江到广东都城,转运广州、香港销售,运费连税项在内每吨毫币六百零九元三角三分,燃料、开采、机务、提煤、营业、机器折旧及股息各项共需一千三百六十三元二角一分,到港售价每吨折合毫币三千九百二十元,故纯益为每吨毫币一千九百四十七元。此为廿四年的行情。当时八步有运锡商号十五家。至南丹、河池的纯锡,多集中大厂,经由运锡商号贩至港粤,每吨运费税项为毫币六百七十一元三角五分;若运销贵州,由大厂至独山运费毫币一百九十四元。

    金矿以武鸣、上林、田阳、昭平各县为着。田阳矿区,因地形狭峻,不宜于机器开采,商民公司领得矿权后,包与乡民采掘淘砂,平均分取淘得的金砂,各自携往墟市出售;该区金市,集中于那坡埠、田州墟、那满墟、平马四处;再由商人收买金砂,运下南宁,转售于金店。

    锰矿出产以武宣、桂平、宜山三县为最多,柳州、来宾、兴安、怀集、苍梧、平南、横县、邕宁也有出产。全年产量约二千余万斤,均运销于香港。廿四年每吨矿砂售价港币十四元,纯益港币一元强。

    钨矿产于宾阳、贺县、恭城。宾阳的在火成岩石英脉中为脉状;贺县和恭城的杂在风化花岗岩砂土中为粒状。廿四年产量共约七百吨,均运销香港,每吨港币六五二元,纯益八二元。

    锌矿分两种:闪锌矿产于桂林城西葛家塘,运销香港。菱锌矿产于三江、融县,量不多,用作药物及颜料,运销上海。

    锑矿也有两种:红锑即养化锑,盛产于田阳、天保、镇结、平治;青锑即辉锑,产于宾阳、横县、武宜、南丹、河池、富川,贺县、钟山、怀集。两种储量均丰,以锑价低落,开采不多。

    煤矿已开采的为西湾、合山两处。西湾煤矿在清末时由政府雇德人购机采掘,后以运输困难而停办。现用土法开采,日出约四十吨,以汽车运至水岩坝锡矿场供机器燃料使用。合山煤矿在迁江城西百里,运输极不便,由公司以土法开采,工人约三百名,平均日产煤三十吨。尚有那坡煤矿系次等烟煤,只宜提炼汽油、原油,低温炭等。

 
(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