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学佛从为善开始

佛陀教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他教导我们智慧人生。我是初学者,这里是我的笔记,欢迎指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问一百个人,一百个都会说自己很善良,决不是他们撒谎,是真的认为自己很善良,但是这善良的标准却千差万别。

 我需要一百块钱,你却只给了五十块,你认为你是善良,可能我会觉得你不那么善良,至少不全善,为什么不给我一百块,这就是标准不同。在佛陀教育里,他老人家教导我们的是纯善,就是百分之百的善,没有丝毫欠缺的善。

但是,这个纯善,可不意味着,你需要一百块,我就要拿出来一百块给你,不是,如果这一百块是为了让你造作恶业,干坏事,一分钱不给倒是纯善,所以,为善需要智慧。

说到根,一念为己就是恶,一念为人就是善,纯善就是念念为他人,同样一件事,为己就是恶,为人就是善,一半为自己,一半为别人,就是半善,不是纯善,纯,是不夹杂。
正如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丝一毫一时一刻都不能为了自己。
所以不要忘记了,不要为了善而善,不要著相,著相的善,就是为了善而善,里面有
,里面还有恶,真诚为善,才是善,什么是真诚呢?曾国番有个定义,“一念不生谓之诚”,说白了,你一琢磨,就不诚。

 
当年梁武帝大力推行佛教,建了几百座寺庙,见到了印度才来的达摩祖师,问他
我干了这么多好事,你觉得我怎么样?,达摩祖师跟他说,不怎么样,梁武帝当时就火了,喝!说话这么不委婉呢,好,你这洋和尚,我不护持你,看你怎么传法!所以才有后来的达摩祖师到少林寺面壁九年,干嘛面壁?你让当朝皇上不高兴,没人跟你学,还好有一个慧可断臂求法,不然我们中国禅宗就是另外的样子了,多悬啊。

 
纯善才是功德,才是真善,梁武帝这善不纯,他觉得自己不错,这就是不纯,达摩祖师说了实话,他还不高兴,整个一个凡夫。

 
先看看释迦牟尼他老人家怎么个善的标准。

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佛陀清清楚楚给出来净业三福,净业就是纯粹的善的定义,觉悟成佛靠的就是这。

抄录一下:

1。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2。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3。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解行人

 这是一条道路,是从凡夫众生,一直到成为觉者的道路。经中韦提希夫人请教释迦牟尼老人家,如何才能脱离苦难,佛陀在给她指点极乐世界之前,特别强调,这三条十一句话,是绝对的基础,做不到这个,想要脱离苦难,觉悟成佛,登极乐世界,那叫一个没戏。

 
为什么是三条呢,第一条指的是人天善,或者叫世间善,做到这个,可以不堕恶道,在人天善道。第二条是小乘善,从心上做到,还不算是纯善,为什么呢,光知道自己做到纯善,心思里一尘不染,但是没有倡导大家一起做到。第三条是大乘善,不但自己内外做到,也劝导别人做到,这三条都圆满了,才叫真的纯善。

 
特别提醒,孝养父母,是纯善的基础,跟我们孔老夫子说的一样。

 
解释一下第一条里面的修十善业。

其中身有三业: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口有四业: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意有三业:不贪,不嗔,不痴。

 
佛说的不偷盗,指的是不与取,就是没有征求的人家同意就私自拿取。

妄语,指的就是说瞎话,绮语就是花言巧语,恶口就是骂人,说狠话,尖酸刻薄,奚落嘲讽,都是恶语。

两舌就是搬弄是非,东家长西家短。

第二条里面,受持三皈(音:归),三皈指的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是从我们的心性上要觉悟,不要迷惑,智慧上要正确,不要邪思,行为上要清静,不染浊。
具足众戒,现在话就是遵纪守法,不乱来,不但行为上不乱来,心性上也不能乱来,坏事想都不要想,慧能大师讲的“心性无非自性戒”,无非,就是没有是非,心上不做错事,真正的戒是从心上来的,心上戒了,行为上不可能不戒。这实在是功夫。

不犯威仪,就是要行住坐卧,规规矩矩,干净利索,不能邋遢肮脏,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我们心性上本来清静威严一尘不染,你起心动念就是侵犯威仪,带来染浊。
所以这第二条的三句话,要从心上做到,不光是字面上的理解,做到这三条,到了小乘阿罗汉果,就是人间的圣人。第二条比第一条上了一个大阶梯。


第三条是大乘人要做的,在第二条基础上,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心性上完全牢固了,要落实到生活中,并且劝解大家都这么做。注意,这个行人,不但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那些虫鱼鸟兽,其他世界的灵体,同样是众生,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创造一个美好世界出来。明白这个道理,确实需要经常读诵经典。发菩提心,就是启发自己的真诚的觉悟心。

 这么对照下来,真的是惭愧,距离纯善还是有很大距离呢,非但有很大距离,这第一条都做不到,人天两道都呆不住,随时可能堕落恶道,还提什么觉悟成佛呢。

 
一身冷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