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女儿12岁来瑞典, 现在,在牛津念书。 小姑娘的中文,瑞典语和英语的水平都差不多。有时候就特别困惑, 不知用哪种语言想事儿好了。 但是,思考数学,理工科问题时,她特明白:哪个来得快,就用那种思考。
我小时候还挺能写的, 也颇有想象力。而且能读书, 包括大部头的书。 谁知毕业工作以后,字,不写了。 书, 改快餐书了, 大都是杂志。大部头儿的书是几乎不看了 。 偶尔, 赶时髦,看点儿小资类的书, 诸如挪威森林, 上海宝贝之类。 所以, 写东西的习惯就没了。 不读,不写, 就不爱思考了。 每天就是上班, 购物,健身, 拉丁舞, 搓饭, 唱歌, 很爽,很腐败, 很浮躁。后来跑到这边儿, 安了家,生了孩子。继续腐败的境遇不在了, 因为没时间了, 家和孩子快把个人业余时间都占没了。 而且人家这里人人平等, 脑体劳动报酬也平等。过去出去搓饭, 按摩那种腐败也常败不起了。人倒是定了。
人一定, 思考就回来了 。有想法, 就想写出来。 一动笔,发现出问题了。 很多字,词模糊了, 小时候极少出现的错别字出现了。 过去能用得很准确,恰当的词, 想不起来了。 写着写着,准确地说是敲着敲着,发现句不顺, 有时候都有外国味了。 工作,是英语和瑞典语。在家是英语, 瑞典语,和中文。 朋友老说:“你瑞典语进步慢, 就是因为你和老公说英文。 ”的确,英文不是我俩的母语,但却是我们交流的主要语言。 照顾两个小孩儿,我们只能讲效率, 没工夫等我在脑子里用瑞典语造好句子后再说。 不过, 瑞典语还是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越来越多。上班时,觉得用英语思考的时候多。 公司所有文件都是英文的, 跟客户交流和给他们的报告也是英文的。 后来, 我们组让我主持每天的早会。由于瑞典语没那麽好, 又不能耽误客户的事情。我很多时候用英语, 他们都很支持我,就随着我用英语。 所以, 总是突然意识到:咦?怎麽用英语想事儿了。 在家带孩子, 就跟英语远了点。 跟孩子都说中文, 上的也是中文网,通过卫星电视还能看到中文台, 隔三差五就拨个电话给老妈, 思考也就几乎完全是中文的了。
说起语言来, 就特别想提刚搬来时学语言时的感想。 那时, 怀着我们大女儿, 居然可以每天照着20到30的单词去背,而且每次听写都不出错。 人家都说怀孕时智力下降, 我怎麽觉得正相反啊。 瑞典语跟英语很相近, 就是语法更复杂,拼写更严格。 比如瑞典语的名词分阴阳性, 形容词要跟着名词的单复数情况变,等等。 但很多瑞典的词都跟英文相似, 特别是现代用的新词。所以懂英文的人学瑞典文还是不难的。
当我抱怨语法比英文复杂时, 有人告诉我说德文的语法更复杂,更严谨。 发现这语言跟民族性格不无关系。 相比德国人和瑞典人, 英国人更灵活,有弹性。而德国人和瑞典人相比,更守规矩, 更木。 公司里有分类垃圾箱。 我们中午吃完饭,就吧一次性塑料饭盒,塑料餐具,餐巾纸,一并扔到一个垃圾箱里。大家都这样,我和我的瑞典同事们。 德国客户来了,吃完午饭, 或晚上的加班批萨,他们一定要找到分类垃圾箱:塑料的丢到塑料垃圾箱里,纸归纸,一丝不苟。 工作中他们也那样, 比英国人和美国人更注重细节。每5分钟采一次数据,然后和我的对比, 差一点都得追。跟他们解释说这样频繁采样, 而且是双方都采,很难对得上。钦佩他们的认真细致, 但是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过多的细节讨论中。 所以, 他们有时候让我头疼。 但是, 他们也有可爱的一面,那就是他们会加入情感的东西在工作中。每次来, 我们都给升德国旗。 他们看得到, 还拍照,再email给我们。 而英国和美国客户来了, 往往看不到国旗。 特别是美国人,公事就是公事,也可能是时差闹的也说不定。但他们抓大局, 效率高。 符合我的个性。这些特点,和他们的语言, 特别是语法,同出一辙。
而中文, 跟他们的就区别大啦。首先, 我们写的和嘴里说的没联系。他们的,特别是瑞典语, 嘴里怎麽说,就怎麽拼。这是他们学中文时认为难度比较大的地方。语法, 中文相对非常简单, 自由。 没什麽时态,阴阳性之类。当我告诉他们,我们把时间壮语放到句子里就足够表达时态了。他们听了也说:是啊,这多简单。 再看我们的性格, 往往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话得绕着说。 他们就比较直。 而且,他们社会完全靠法律法制, 规定, 程序运作, 道德, 感觉, 艺术的成份相对要少。 中国, 在与世界接轨的今天,也趋向法制化, 理性化, 但是还是有很多感性的东西在里面。是不是人们每天用的, 说的语言也或多或少的影响了社会模式呢? 可能吧。中国不是要加快法制化吗?那麽就加快英语在中国的普及吧,没准儿有帮助呢。 但是,可千万别让中文退化了。毕竟,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 而且它是古老, 艺术的语言 ,是可爱的。这个世界如果到处都是理,法,我想那是极其不浪漫的,没有魅力的。大女儿有时会说:“妈妈, 我想画中文了。”而且她已经开始教奶奶画中文了。 在外国人眼里, 我们的语言是艺术。 一次,一个同事到我那儿,让我看他在中国出差时, 胳膊上做的刺青。 我告诉他, 上边写的是:爱瑞典,爱妈妈, 爱老婆。他很高兴, 正是他想要的。 还能看到中文的墙纸,餐巾纸等等。英国可以用英语赚钱, 我们的中文也能, 而且挺雅:艺术。 写到这儿,觉得自己都往艺术工作者那边靠了靠。所以要写, 不能把艺术给丢了。
不管怎样, 人还是要受到大环境影响的。以前,能讲的最脏的中文词不过是TNND.现在, 如果气急了, 脑子里或嘴里出现的不是英文就是瑞典文。目前出现瑞典文的情况最多。 好像这样特能解气还不失 自己的涵养。 而且, 梦里也开始出现瑞典文了。这种情况很少,但还是有。我想那个小姑娘的梦可能比较复杂。
人在专心思考,气急开骂或是做梦时,是无法选择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