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连续剧“潜伏”在大陆热播,我虽然还没有看过,但和邻居关老师聊天时关老师讲起了这部电视剧,大概是关于国民党在49年撤退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巧的是还和天津有关,甚至还提到了天津海关,这让我不禁说起了我的爷爷和奶奶及其他们一家的故事,关老师听着听着就说我真该看看这部剧,有很多的地方同我的爷爷身上发生的故事是惊人的相似。这让人不禁生出很多的感慨,历史在慢慢的一点点还原,历史让人不禁唏嘘。
我同我爷爷只见过一面,是在我三岁的时候我已经不记得了。我的印象只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本来是打算在出国时带过来的,因为这是我家的历史,我要作个记念,但由于匆忙让我弄丢了,只能是个遗憾了。我爷爷曾经在国民党政府是个官员,在保定,南京,重庆待过,至今还有我的二个表姑妈及其家人在南京生活。94年我去南京去看表姑一家,我表哥还有点不平的对我发牢骚:“一提南京就想起国民党,好象这里人全是国民党后代,南京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的确,对表姑一家来说正是因为爷爷在南京政府工作,才把我奶奶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表姑的爸爸从农村老家办到了南京落地生根。当然表哥这话说的时间是在94年,现在我想已经大不相同了。
爷爷在照片中身着笔挺的中山装手戴白手套很严肃的威然凛坐,他是高个子腰板伸的很直,尽管他是文官,但也透着威气。奶奶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传统的美丽端装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她身着旗袍面带微笑的坐着,头发是传统的向后打暨的那种发型,因为绞了面,也就是旧时女人的一种美容方式,她的额头发线清悉好看,更显温柔美丽。她是最适合做这种旧式绞面美容的女人了,这点没遗传给我,我的额头就不能作这种美容留这种发型,照写真时要故意拿头发把额头遮上一部分才显漂亮,后来男人还曾经把这张写真照给办公室的女士们看,得到的结论是性感美艳。哈。。谢谢夸奖了。我庆幸生在这个时代,如果要是生在从前,我别无选择只能梳这种发型我就完了。父亲在照片里不超过两岁,倚在奶奶的漆下手里拿一把小折扇,扇子是折着的,如果打开可能就看不见他了,从这里我就看到了以后发生的事情的影子,这是后话。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他会是我父亲,他太年小了,反而我觉的我更象爷爷,太象了。我大伯那时才四岁,站在我爷爷的前面。他是这家的长子,后来成了这家的支柱,再后来成了这家的悲剧的最大受害人。
对于爷爷我所知道的不是从父亲那里,因为爷爷一直是我家的一个不可提的话题,一个敏感的话题,从小我从父母的言行中我就知道这个话题不能讲,讲了除了让大人不开心外什么也得不到,是自找没趣。
我知道关于爷爷的事情是从我堂姐国丽那里,因为她是我爷爷带大的,在奶奶去世后她就和我爷爷住在一起,也是受爷爷影响最多的人,这也决定了她的坚强的性格,凭着这个坚强的性格她才能从上山下乡的农村考了二次高考最后终于成了78级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第一次77年高考因为在农村没后台让别人动了手脚分数够了却落榜了。
爷爷的故事和“潜伏”剧里相似的地方是在那个关键时期他也曾经被朋友“逼”着去台湾,那个朋友不是别人正是在国民党大名鼎鼎的张群先生。话说1948年我在天津海关工作的大伯要结婚了,张群先生做为证婚人同爷爷承飞机从重庆到天津参加婚礼,当时局势对国民党已经很紧张了,爷爷也做好了去台湾的准备,忠诚的他没有想过第二种可能,在参加完婚礼后马上就和张群先生承飞机回重庆了,并做好了去台湾的一切准备,但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件事情把他老人家的计划全部打乱了,我可以想象的出他那种脾气的人会是什么反映了,但最终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计划,也是他这一生最后悔的事情。这件阻止爷爷最终放弃携全家去台湾的事情就是我那亲爱的正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的父亲,弃笔从戎参加了革命加入了共产党!且跟着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已经南下了。当时父亲正上大三,还有一年才毕业呢,但共产党还是授与了他毕业证书,承认他的学历。父亲告诉我当时是共产党的陶铸去北京大学作动员,号召北大学生参加革命参加共产党。那时地下共产党员在北大很活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曾在80年代担任北京市委书记的李锡铭也就是我的李伯伯就是地下党员之一,不管别人怎麽评论他,黑或白我始终把他当我的长辈叫他李伯伯。哈。。现实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