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中囯之207 : 希望和幻灭的故事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希望和幻灭的故事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 2009-06-25
一开始,人们觉得旧政权实在太过专制与腐败了,他们大规模的抗议,面对镇压时勇敢无畏,一心期待一个新领袖、新政权的到来,会带来改变。最终,旧国王流亡海外,新政权建立起来了,它是如此的众望所归,不仅代表政治权力的最高机构,也是道德上的仲裁者。

但很快,人们却发现它与最初想象的不同,不仅没有带来自由,反而带来更多的压抑。多年之后,一场大规模的抗议再次兴起,他们感觉到自己被深深地欺骗了。那个他们曾经无比信任与支持的政权,则决定把枪口对准他们。但与此同时,这个政权也陷入了一个两难境界——它保持了政权,却失去了道德上的合法性。

一切都似曾相识吧!希望和幻灭的故事,是人类历史的主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更是不断上演。1970年代的巴列维王朝与1940年代末的蒋家王朝,不无相似吧,都腐化、专制、严重的依赖美国,对广阔公众的需求充满冷漠。1979年伊朗所蕴涵的希望,也有点像1949年的中国吧。伊斯兰教义和共产主义都能为所有人、社会所有方面提供价值上的指导,一个新政权则总是意味着种种可能性。至于2009年的德黑兰和1989年的北京?

“谁也没想到它会变成这样。持续一周的露天聚会,让德黑兰的夜晚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市民Disco,这纯粹是出于偶然。人们互相张望着,奇怪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周围这些人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一位伊朗学生这样写道。与其说德黑兰街头的抗议,出于一个明确的政治理念,不如说它是多年压抑情绪的释放。人们没想推翻现行的秩序,仍旧热切的希望来自最高领袖的肯定,他们只是要表明自己的不满,并期待能够得到回应。大规模的街头抗议,也缘于上层的分裂,穆萨维与内贾德都是。

1989年夏天的天安门广场不也是如此吗?它是一场公众的狂欢,最初人们的态度温和,他们的要求看起来也再普通不过了。只有当他们的温和态度,遭遇到漠视和一种彻底否认后,情绪才开始升温。

它们的时态也呈现意外的交汇。1979年的中国开始放弃原教旨主义式的共产主义,而伊朗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开始兴起,1989年是在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理念破灭的年份,从莫斯科到东柏林,其中也包括中国,天安门的流血事件终止了这个政权在价值与道义上的合法性。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衰落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却在这一年达到了巅峰,霍梅尼宣判了为作家拉什迪下的全球追缉令,只因为后者的作品《撒旦的诗篇》中的直言不讳。

1989年后的中国,变成了另外一种极权形态。实力成为维持政权的唯一合法性。 20年之后的北京静悄悄,恐惧尤在,6月4日的天安门广场上到处是着装统一的便衣警察。这个国家也正在迎来她60周年的盛大纪念,这个政权已经稳固,稳固得大大超出20年前人们的想象。1989年有着观念冲突的上层精英们,在一场放逐之后,如今变成了相当一致的整体,大部分昔日的理念几乎消失,只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集团。但是,它与60年前人们对她的期待,很不相同。60年前洋溢的希望、乐观、团结,变成了四处弥漫的傲慢、腐化、嘲讽和无力感。翻阅在1940年代的《新华日报》,你会发现当年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的国民党政府的批评,如今都如此恰当的适合于自身。不管你多么胸怀理想,不受制约的权力总是强大的腐蚀剂。

而经过2009年骚乱的德黑兰呢?和1989年的北京一样,上层精英之间的分裂,给公众的表达带来了意外的生机。但随之而来的这些流血和恐惧、那些被漠视和践踏的希望,将会怎样改变伊朗人的内心?

它标志着神权政治不可避免的衰退吗?倘若强硬派坚持它的强硬,政权或许依旧可以长久的维持,但是它变成了一种更平庸的极权形态——没有道德合法性的实力政治。中国通过经济增长和不负责的民族主义,来填补这种道德合法性。那么未来的伊朗呢?

这种类比粗暴,肯定也充满了错误。但谁说,在北京与德黑兰之间不存在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呢?从那个下落不明的挡住坦克的中国年轻人,到死在街头的伊朗少女,充满标志性的画面,都暗示一些东西一去不复返。它们也都有关人类对最基本的需求的不懈挣扎——对自由的渴望。让我们重温一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那句名言吧:“那些愿意为了一点点暂时的安全就放弃了基本自由的人,既不配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安全。”

历史并非线性的前进,一些时候停滞不前,另一些时候则出现倒退。但是,当那些公司职员、小商人、学生、家庭妇女、官员,拥挤在街头表达他们对生命基本尊严的捍卫时,这也往往是历史最辉煌的时刻,也是他们或许平淡的一生中最富有光彩的时刻,这光亮足以照亮未来一代人的前程。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2009:中国纪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