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全世界的经济都是软趴趴,唯中国经济经常听到的描述是一枝独秀,保八的目标,据政府讲一定能达到。问题是,面对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就算中国保八今年达到了,那明年呢?后年呢?
世界经济,说软趴趴已经很客气了,更符合实际的说法应该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在还在下滑,什么时候能够止摔还不一定。对美国经济,本人还是坚持在“太阳照常升起”文中的判断,会在今年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开始升温。但这个升温会是很温和的升温,到那时才能算是所谓的软趴趴吧。至于用反弹这个词嘛,还是少用为好,用了容易让人笑话。至于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估计更惨,不死不活的日子恐怕要过蛮多年的。
强调一句,本文重点说的是经济,考虑有人会驳我对经济的判断忽视了股市反弹的事实,这里对股市多说几句。的确,从道指来看,在过去的近三个月里,已从最低点反弹了30%。在这里要祝贺大家都赚钱了,如果你是从低点买进的话。不过本人认为,这30%的反弹要分成两个部分看。一个部分是对前期市场极端悲观情绪下的过渡抛售的回归,第二部分是对未来市场的期待,包括过于乐观的期待。本人的判断是,在第四季度前,股市应该有一段明显的调整(道值从今年最高点下摔1000点以上),应该就是从现在开始(本应该更早些的),从二季度季报出来后逐步加剧,最好的结果是,这段调整能在圣诞节前完成。如果没有这个明显调整的阶段,那么将来的调整就更令人担心了。
这个对股市的判断是基于对西方经济的判断,特别是对美国经济的判断。
之所以判断美国经济在升温的初期是很温和的升温,这一切都和这次经济/金融危机的起因连在一起的。本次金融危机的起因是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发达金融世界的一次集体疯狂圣宴而起。
从里根政府时期起,美国政府开始从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所采取的金融政策开倒车,逐步放宽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放宽了对金融机构的限制,从学术界开始,推崇日本经济起飞中出现的所谓Supper bank的概念,消除了对各种银行业务范围间的强制界限,为金融机构行为,从规避风险为主越来越转向以金融创新为幌子,疯狂追求利润为实的金融冒险创造了条件。后果是个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过高,在运行中对风险的承受力极为脆弱,已经到了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象推倒了多米诺般纷纷倒地。同时,九一一以后,为稳定美国,以致西方发达经济,美联储放任联邦利率过低,过长,为金融冒险提供了资金潮,进一步提高了杠杆率。当金融风暴来临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做的,是通过给金融机构注资,先稳住阵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当金融体系基本稳定后,美国政府跟着就是推动降低杠杆率(deleverage)。这一点对判断美国,及世界经济未来走势的判断很重要。所谓降低杠杆率,就是要求各金融机构提高准备金率,同时减少资产额。换句话说,如果过去金融机构能用一块钱的本借十块钱去投资的话,现在顶多也就能借两,三块。(不是准确的数字。请对accounting policy有更深知识的专家帮个忙,提供多的细节。据我的理解,没有一个固定的比率,要看投资的金融资产的风险类别而异。)
Deleverage的直接结果就是,与过去相比,更大部分的资金要放在手边不能动,能作为能流到金融市场里作为投资的资金就相对减少了。当市场上的资金减少,希望经济会有非常强劲的反弹的愿望也就变的不切实际了。不仅市场的资金减少,甚至企业,包括个人的花销都会有大幅减少。换句话说,美国人,包括企业,超前消费的日子已经过去。而且基于本人对美国人和美国人作为整体的理解,美国人的记忆期大概有二十年。也就是说,美国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回到超前消费的时间怕要在二十年以后才会重现。
当然,本人对象宋鸿宾等“疑似经济学家”所炒作(忽悠)的所谓的第二次金融海啸不以为然。即便用比较悲观的预测,金融市场上下半年因信用卡违约而可能产生的市场损失,和房贷危机而产生的金融亏失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数字上顶多也就够“两房”亏一,两个季度的,不会造成象房贷危机对金融市场那样大的冲击。当然,如果市场实在找不到调整的理由,信用卡违约率倒可能被用上一用。
再有就是对美国联邦政府开动印刷机,疯狂印美金对世界的影响的担心,本人也有不同看法。本人认为,这种担忧,源于那次美联储一次购买上千亿金融资产的行为所带来的恐惧,并认定那种举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本人坚持认为,就象上文“太阳照常升起”所述,那只是美国政府在危机之时的一次超常规的大胆的非寻常举动,是在失去了降息手段后的不得以所为,旨在在金融市场失去正常功能时大动作推低利率,稳住金融体系,不会多用。想借这个理由炒作的,还是省省吧。
还有一个跟这个理由相关联的担心是,金融危机以来,各西方国家大举向经济注资,可能带来资产价格狂飙,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本人仍然认为未必。各国政府的注资也多是注入金融机构。而Deleverage是一种世界范围的举动,因而产生的后果也是减少在市场上流动的资金,再加上接下来,各发达国家会很快跟上的对各金融机构的更苛刻的监管,这次是包括了那些曾经在金融市场兴风作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对冲基金。在这种新形式下,对等额政府注资所带来的经济联动效应,特别是市场流资的规模,不应该再用昨天的方法去预测,应该与时俱进了。
中国保八的大旗还能(要)打多久?
本文的第二个要讨论的题目是,在世界经济走势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保持8%以上增长是否可持续。如此的命题,谁都可以看出本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保八的任务能否完成?我认为能。
在中国的政府体制下,在短期内通过近乎运动的方式达到某种目标(包括经济目标)是可以非常有效的,特别当某种目标被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只要政府有决心,更重要的是经过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政府现在不差钱。即便四万亿不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力度,把它变成五万亿,六万亿。
但是,如果在接下的两,三年,甚至按某些对世界经济悲观的预测者所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世界经济保持软趴趴,那么中国的经济还能否仅靠中央财政加大投入,甚至持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不是以过高的通货膨胀为代价的前提下,能够仍然保持百分之八以上的可持续增长?
回顾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十几年,其能够达到令人瞩目的成就,纠其原因,除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政府的正确决策外,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那么判断中国经济能否仍持续增长,要看在未来哪几点仍然存在,哪几点会减弱,又会不会找的几点新的支持点。
一,财政为支撑的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中央财政的投入外,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很大一块是来源于地方政府卖地。经过了这么多年,地方政府还有多少地可卖,能卖,中央政府从各种考量下仍允许这么卖下去?中央政府又能够有能力持续保持4万亿或相当规模的财政支撑力度吗?
二,社会消费的增长。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也反过来扩大了消费市场规模。但直至今日,这种消费的增长落后于经济的增长,既所谓的内需不足。这种消费的增长,又有很大一块是老百姓购房消费。到了今天,中国所有的大城市,甚至包括很多的中,小城市的房价已远远走在了居民收入的前头。纠其原因,本人相信是超前消费。年轻人收入不够买房,老一辈便把一辈子积攒下来的钱拿出来帮助。长此以往,年轻人情何以堪?而且上一辈积攒下来的钱,还有多少可以让年青一代继续啃下去?
欠下的总是要还的,不管是欠谁的,也不管这种偿还是用何种方式。在今天,一个局级干部都可能一辈子买不起房的现实下,这种超前消费能持续多久,在世界经济普遍,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低迷的情况下,仍能持续担当起保八的重任吗?当中国人嘲笑美国人超前消费造成房贷,金融,经济危机的同时,是否应该想一想,中国人的超前消费就一定不会带来同样的问题?是不是在美国人摔倒的地方也摔上一跤才算与国际接轨?
三,出口。
中国前十几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有外贸的发展支撑的。中国经济成长对外贸的依存度,普遍的讲法是40%到70%。早几年,经济发展受阻,很大程度是因为各企业间普遍存在的三角债。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发现外贸不存在这个问题,加上中国似乎是取之不尽的便宜的劳工市场,国外成熟的消费市场,营销管道,产品研发能力,加上发达国家愈演愈烈的超前消费,一种以服务外国市场为导向,别人出钱,出技术,出市场,我们出力的经济发展循环模式被发掘并成熟起来,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而靠外贸发展起来的外向型经济的弊端就是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建设,在市场建立,开发,技术,品牌开发,引导消费,建立国内销售渠道,广告开发等等都内功不足。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国内内需不足。当然内需不足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包括分配的不公,基本生活保障的不足。
当此次世界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中国还可以在多大的程度上仍然依靠外贸的增长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如果我前面的分析是正确的,世界经济的软趴趴将延续三到五年,如果不是更长的话?在这种和金融风暴前截然不同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中国外贸增长还有多大的潜力?如果中国的外贸增长不再是每年两位数以上的情况下,在内需,内功都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能持续保持较高速(8%以上)增长的可能性有能有多大?又能保持多长?
当国内在热衷于嘲讽美国财长盖特纳访华时所做的演讲时,不知是不是也同时仔细考虑过盖特纳为什么对打开中国内需特别提出了两条建议,对国民的教育保障和医疗保障?本人认为这两条反映了美国政府和学界对中国的研究相当有深度。
四,FDI
中国曾是(也可能依然是)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FDI虽然看数额并不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最主要因素,但其作用也不可小视。现在全世界都在经济危机下抽紧银根,FDI的规模,特别是规模的增长恐怕很难保持过去的速度,因此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帮助怕也不如前了。
所有讨论到的在过去十几年支撑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要素,似乎在今天都力道不再,如此如何能有信心中国经济保八仍然能持续可行?
感觉这篇文已经不短了,虽然还有很多的观点想表达。为了在各位看睡着了之前结束它,简单扼要的说说以下几个观点,详细的待以后有机会再展开了谈,也为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网友能够加入讨论,贡献超人智慧。
(1) 中国政府把保八作为重中之重的国策是否有重新探讨的空间?
(2) 保八,实际上是回到了盲目追求GDP增长,忽视建设和谐社会,忽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老路。
一路走来,在单一发展GDP的追求下,又掩藏了多少的弊端,滋生腐败,浪费社会资源,政绩工程,重复建设,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不共,环境的破坏,等等等等。是否当世界经济危机来临时,就可单一追求发展速度,而这些过去屡见不鲜的弊端就突然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了生长的土壤?
(3)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有个很伟大的口号,按经济规律办事。
人之于自然,之于社会的渺小,经济规律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种大跃进式,或揠苗五十助长式的对经济速度的追求,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曾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如果不尊重经济规律,其后果仍然,甚至可能是更加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