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编者按:

今年7月19日,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被Google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参考消息》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如今,李开复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这本图书中,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法则,希望以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中国青少年成为“一个做最好的自己”。本报今日特刊载《做最好的自己》一书的自序,以飨广大读者

《做最好的自己》自序

李开复

1998年8月,受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先生的委派,我来到北京,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并出任院长。虽然当时无数的人对在中国创办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但我自己却对这一目标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只要汇集了海内外杰出华人的智慧,我们就一定能把研究院办成全球最出色的研究机构。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经过归国的海外华人专家和国内极富潜力的青年才俊的共同努力,我们成为了亚洲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之一。在2004年,美国MIT的《科技评论(Technology Review)》把微软亚洲研究院评为“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研究机构”。

2000年8月,一纸调令,微软将我召回总部,任命我为全球副总裁,负责开创一个重要的产品部门。然而,虽然身在美国,但五年来我时刻关注着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时刻牵挂着那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以及和我血脉相通的炎黄子孙。

在北京工作的那两年,每一天都带给我无比的振奋,每一刻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那些莘莘学子更是让我难以忘怀。

曾记得清华园里的激情演讲,曾记得未名湖畔的尖峰对话。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我所走过的每一个校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年轻人,都让我感慨万千。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朝气与活力,也看到了不安和躁动。我希望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帮助。就是这份责任感驱使着我,在家居美国的五年里我先后回国 15次,做了50场演讲,写了4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并创办了一个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 --- 我学网(http://www.5xue.com/)”。

2004年11月,人民出版社的李朱编辑,到“开复学生网”发帖子,问我:“李开复博士,可否为中国青年写本书?” 于是,在10个月的时间里,几经反复,终于完成了这部20万字的书稿,也完成了我要为中国青年写一本书的愿望。

*     *     *     *     *     * *     *     *


中国的青年非常优秀,但是中国的学生非常困惑,因为他们面对着高期望的父母、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校和老师和浮躁的社会心态。如果能够有过来人帮他们指路,让他们能走得更踏实、更精确一些,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更上一层楼的最大动力。

中国的青年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能够接受先进完整的教育、能够有条件专心读书并且拥抱了信息时代的骄子,他们应该成为融会中西的精英。但是,他们虽然有幸出生在能够自由选择的时代,但是时代并没有传授他们选择的智慧。

我出生于热爱祖国的中国家庭,受教于崇尚自由的美国学校,是一个跨中西文化的代表者。我曾指导过勤奋的中国学生和积极的美国学生,看到了一个集合中外优势的机会。作为一个充分体验过中西方文化特点的炎黄子孙、融会了中西方文化特点的典型代表,我愿意、也自信有能力为那些渴望成功的中国青年提供帮助,帮他们远离困惑,走向卓越。

*     *     *     *     *     * *     *     *

我希望中国青年可以从这本书中理解“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希望他们能够成为

一个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的人;

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

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谦虚,既聪慧又善于表达的人;

一个追寻理想和兴趣、终身学习和执行、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的人;

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

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

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的人;

一个“拥有选择的智慧”,并用智慧选择成功的人;

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

一个最好的自己。

*     *     *     *     *     *

其实,这本书里的许多想法都是我在过去的文章或信函中表达过的。而且,如果由职业作家来写本书,语言和文字一定能更加流畅、更加生动。但是,我自己总有一种提笔写作的冲动,因为我相信自己在青年一代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我希望能尽力帮助他们。

我深信,读者无法理解的说教或难以产生共鸣的案例是不可能被读者接受的。在年轻人看来,发生在成功者身边的故事最值得学习和品味,最容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如果说我的写作还有某些特点可循的话,那就是,我更倾向于用缜密的逻辑和真实的案例(而不是枯燥的说教)来

阐释成功的秘诀。虽然这本书不是一本自传,但是在本书中,也有许多发生在我身上的有意思和有价值的事情。

我把这本书献给我深爱的祖国,献给渴求进步的青年一代。因为我深信:惟有更多的青年找到了自信和快乐,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中华民族才能够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我把这本书献给我高龄的母亲,并谨以此书纪念我敬爱的父亲。这些年来,父母的教导我时刻牢记在心,父亲希望撰写《中国人未来的希望》的遗愿也时刻在鞭策和鼓励着我。但愿此书能实现父亲的遗愿——中国的青年一代不正是父亲所说的“中国人未来的希望”吗?!

在这本书的写作、编辑和出版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热情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在此,我要感谢黄勇、李朱、周虹、王咏刚、贾兰和陈燕玲为完成这本书所做的工作,感谢凌志军让我采用他书中的部分案例,也感谢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曾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人们。



做最好的自己


“不虚度此生,就是我的成功”

曾经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潘锦辉是一个典型的女才子。在清华大学电子系读书时,她就天资过人,同时又兼具诚恳、谦逊等品德。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时,潘锦辉用她灵活而敏锐的思维方式以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赢得了李世鹏等资深专家的一致好评。后来,潘锦辉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斯坦福大学深造,并有机会在许多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中工作。

在常人眼里,潘锦辉的人生旅途可谓一帆风顺,但潘锦辉自己却不这么想。她常常问自己:成功究竟是什么?难道学业和事业上的一帆风顺就是最大的成功吗?难道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名和利就是最大的成功吗?如果成功只有一种定义,那么,自己多年来拥有过的许多美好的憧憬和设计又该如何实现呢?

有一天,一位学长无意间问潘锦辉:“你到底对做什么感兴趣呢?”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潘锦辉,令她在一瞬间明白了许多:成功之路有许多条,成功的定义也有许多种,只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一种成功,就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和快乐。

从此,潘锦辉积极投入到了乐观、充实的人生当中。

工作时,她总是尽力做到自己的最好。每进入一个新领域,她都会无比兴奋,因为可以从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学到与不同的人相处、合作的技巧。这样,在新的挑战来临时,她总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自己离既定的人生目标又近一步。

业余时间里,她在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担任项目负责人和区域负责人,帮助中国贫困山区建学校、办教育。在做义工时,即使是琐碎的小事,她也要尽量做好。在这一过程中,她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有的是成功的投资家和创业家,有的是普通的职员和退休老人。大家在这样的工作中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丝毫不少于在日常工作中的所得,更重要的是,这种快乐和成就感并不会因为每个人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潘锦辉说:“现在的我,经过了许多顺境和逆境,虽然不知道在别人眼里算不算成功,但却更加自信和快乐。因为我学会了把远大的理想变成具体的奋斗目标——做好每一件事,快乐每一天。我不能确定自己将来能否获得许多人推崇的名和利,但对我而言,成功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快乐、充实、有意义。事业进步是成功,给家人快乐是成功,广交朋友是成功,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是成功。成功并不遥远,不虚度此生,就是我的成功。”


对成功的困惑


成功,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实又玄妙的字眼。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东西方的无数先贤为了悟透成功的真谛而皓首穷经;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或世俗、或理想抑或是有个性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寻成功,但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到底什么是成功?

成功究竟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满足和体验?

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当如何追寻成功?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经常令青年一代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

-- 有的人见到社会上一夜暴富或一步登天的例子,就希望自己也能用速成的方式获得地位和金钱。为了达到速成的目标,他们经常在“零和竞争 ”中伤害他人甚至危害社会。

-- 有的人虽然考上了名牌大学,但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学时代名列前茅的感觉。在大学校园里,面对实力不俗的众多优秀学子,他们惘然若失,甚至深感自卑,对自己的学业和前途丧失了信心。

-- 有的人从小就处于被动状态,读书、选学校、选专业等等完全听命于父母和老师。这些人不知道何为积极主动、何为自觉和自主,除了盲目的竞争、攀比以外,他们惟一可做的就只有虚度光阴了。

-- 有的人考上大学之后,突然发现,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时间骤然增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控制自己。这些人常因为对自己要求不严或交友不慎,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之中,最终既荒废了学业,又耽误了前程。

-- 有的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致索然,对校园生活也提不起兴趣,他们明知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所学的专业,却既没有勇气改变现实,也没有胸怀接受现实。

-- 有的大学生面对校园里流行的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如经商、创业、出国、从政等等,感觉无所适从或者人云亦云、朝秦暮楚,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和主见。

-- 有的大学生把自己封闭在校园的围墙之内,他们不了解社会现实,对社会实践和就业深感恐慌,或者在求职时眼高手低,屡屡碰壁后又对自己在校园里虚度光阴的做法自责不已。

-- 还有许多年轻人无法处理好正常的人际关系,当自己在学习、生活或感情方面遭受挫折的时候,就会由此消沉下去,甚至走向极端(杀害同学的马加爵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抱憾终生。

每个青年都向往成功,每个学生都企盼成功。有时候,成功好像近在咫尺,有时候,成功又似乎遥不可及。

几年来与中国各地大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与无数年轻人的网上沟通,令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青年一代经常会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无法自拔,他们迫切需要关于成功的指导和帮助,并希望学到真正有效、切实可行的成功法则。

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要为青年一代提供最真挚的帮助和最有效的指导。我愿意和广大青年读者一道,探索成功的奥秘、寻找通向成功的道路。但在展示和讲解具体的成功法则之前,需要先探讨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话题: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一元化成功的误区

成功=管人?

我在中国工作的时候,认识了很多中国学生。其中有位来自名牌大学的同学,成绩优异,智商和情商都非常出众。

有一天,这个学生问我:“开复博士,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样成功。根据我的理解,成功就是管人,管人这件事很过瘾——尤其是在每次发放薪水时,管理者一定会有大权在握的感觉。那么,我该怎么做才能走上管理者的岗位呢?”

我问他:“你认为,成功到底是什么呢?”

他回答说:“成功就是有财富、有地位,成功就是做领导、做管理。”

我没有想到,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对成功的认识竟然如此片面和肤浅。而中国社会历来也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

我并不排斥将成绩或名利视作成功的标准之一,但同样有价值的成功标准还有许多种,不能因为强调成绩、名利而忽视了其他因素,更不能因为推崇某一种成功模式而堵死了所有其他通往成功的道路。

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式,对青年一代的负面作用相当大。一旦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就会因为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而忘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忘记了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价值和责任。即便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名和利,也不一定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在我看来,一元化的成功模式有两个极为明显的弊端:

首先,一元化的成功会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

在一元化成功模式的影响下,即便是某些最优秀的人,也往往不甘心于“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他们时刻企盼着成为世俗评价体系中的“成功人士”,一旦遇到大的挫折,或是遭到机遇和命运的捉弄,就会逐渐丧失自信和快乐,甚至有可能就此走向迷茫或消沉。

还有85%的成功机会

有位学生曾发封信给我说:

“2004年7月9日,我收到了某重点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整个村庄的人都为我高兴。但我自己明白,这一结果与我的既定目标清华北大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我现在是多么困惑、烦恼和无助啊!我的上帝呀,我知道我这是在堕落,可我又能怎样呢?”

我回信是这样写的:

“一个优秀、努力、自信、自觉的学生,进了名牌大学,他能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许是90%,进了其他重点大学,概率也许会降到85%,进了普通高校,这个概率也不会低于80%。

“但是,一个没有良好的价值观,没有正确态度的学生,即便进了名牌大学,他的成功概率也一定是零。

“我自己当初申请大学时,最想进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都没有录取我,结果,我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但我并没有选择自卑和沮丧,我很好地把握住85%的成功机会,在学业和事业上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祝愿你把握住85%的成功机会,不要成为一个自暴自弃的人。”

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成功的标准也不止一个。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固然是成功,但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超越过去的人,为什么就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呢?如果只知道被动地接受世俗化的成功标准,就只能在人云亦云的氛围中迷失自我,盲目地选择那些并不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或是像这位高分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那样,为自己戴上沉重的精神枷锁。

其次,一个崇尚一元化成功的社会一定是不完整、不均衡的,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都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在一元化的视角下,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99%的人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

毕竟,在学校中考得高分的只能是少数人;在工作中晋升为领导或成为亿万富翁的也只能是少数人。这些人固然在自己的奋斗方向上取得了成功,但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吗?例如,那些不善于死记硬背、却能在实践中一展身手的学生,那些缺少一些领导才华、却能在特定领域深入钻研的技术专家,还有那些不喜欢追名逐利、却能在知识的天地里自由驰骋的学者,我们能说他们都是失败者吗?

如果一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只承认少数几类成功者,那么,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不俗业绩却无法获得社会认可的人就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这个社会中有勇气从事那些寂寞、枯燥但却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这样的社会很难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也很难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走到世界的前列。



多元化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有很多种:它可能是创造出了新的产品或技术,可能是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或学术成果,可能是因自己的行为而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可能是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找到了最能使自己满足和快乐的生活方式。同样,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令人羡慕的名望和财富也是一种应当被尊重和认可的成功。

一句话,多元化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成功,尊重并鼓励年轻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以便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实现他们各自的价值——这才是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

在多元化成功的视角下,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可以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帮助或贡献,也可以是一个人在自身基础上的提高和超越……但无论对于哪一种类型的成功来说,最根本的衡量标准都应该是:

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不同类型的成功人士是如何理解并追寻最适合自己的成功的。在图1-1中,列出了几位成功者的代表人物,他们所拥有的名望、地位或财富差别极大,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功。

成功人士的财富和地位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他的成功是在叱咤风云的政治和军事舞台上取得的,但更让所有美国人难以忘怀的是,他在通向成功道路上表现出来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他对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宁愿如醉如痴地漫步在科学的圣殿里,也不愿花时间理一理自己蓬松的头发,或者为自己选一套合身的衣服……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是全球软件产业的领军人物。应当说,比尔·盖茨在获取名利和实现人生价值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在他看来,衡量成功的方式可以说有很多种,其中最容易衡量成功的方法就是,看能不能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和自己所尊重的人带来帮助以及通过什么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特蕾莎修女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她一生致力于帮助那些每时每刻都在与贫穷和饥饿做斗争的人们。也许她无法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获得更多的财富,但她的无私奉献却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了最大的快乐。

梵高的一生,是在艰难的生活、世人的冷漠以及与严重的精神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度过的,他始终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即便后人一度没有给予梵高公正的评价,这种追求本身也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

卡夫卡生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他虽然不断地把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诉诸笔端,但却很少想到要发表这些文字,甚至在临终时还叮嘱好友销毁自己所有未发表的作品。幸运的是,好友在他去世后违背了他的嘱托,将《城堡》、《审判》等足以震撼世人心灵的伟大作品整理出版——从这些不朽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成功攀上文学顶峰的卡夫卡。

我的母亲是一个既严厉又温和、既传统又开明且有智慧的女性,被她所有的朋友公认为“成功者”。她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养育了7个子女。

早年,在父亲只身赴台后,母亲带着5个孩子独自生活。一年后,她毅然决定赴台与父亲团聚。她让兄姐沿街变卖家产、筹措路费,以回娘家为名,一路辗转,历尽艰难。凭着母亲超人的智慧、勇敢、果决和镇定,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她教育子女从小要学习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恪守中国传统的礼节和德操。但是,她也看到世界的进步,鼓励子女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支持子女 “做最好的自己”。

我家的园丁原本是来自墨西哥的移民,在异国他乡,他凭借着超常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获得了所有雇主的好评。他非常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经常用近乎痴迷的态度研究园艺技术。每当掌握了一种新的栽培或修剪方法后,他都会无比兴奋,那神情就好像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样。

尽管可以从名和利的角度出发,为上面这些人排出先后次序,但站在多元化成功的视角上,不能说他们中哪一个人更为成功或更为失败——这就好比《财富》杂志可以根据企业市值或其他量化指标评出世界500强企业,但即便是《财富》杂志的编辑们也无法否认,在500强之外仍有无数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多元化的成功不仅可以让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同时也能让社会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让社会成员体验到最大的幸福。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崇尚多元化成功的社会。最明显的例证是,美国的人才体系是多元化的,美国人才的成功途径也是多元化的。在美国的企业中,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例如,在微软公司里,不同类型、不同资质的人才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研究人员的成功可能是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测试人员的成功可能是找到隐蔽的“臭虫”,支持人员的成功可能是帮助客户及时解决了问题。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成功,微软公司的管理者不但会坦然接受,还会与当事人击掌相庆。

中国成语中有“东施效颦”的故事。如果用多元化成功的观点来解读该故事,则不难发现:西施的美丽是一种独特的、有着鲜明个人特点的成功,东施当然可以从西施身上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法则,但不应该因为模仿别人而失去了自我。

微软公司里的“东施效颦”

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先生是一位优秀的演说家。他似乎有无限的能量,能极大地激励起员工的激情。鲍尔默的演讲一旦开始,就没有人能阻止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他会握起拳头一次又一次地击打自己的手掌,他会突然提高音量,或是在台上兴奋地奔走……

微软公司有一位经理被鲍尔默的魅力所吸引,打算模仿并复制他的一切。一次演讲时,这位经理也学着鲍尔默的样子,兴奋地大喊大叫,不断做出夸张的手势,不时在台上跑来跑去。但在场的听众都以为他只不过是在用模仿鲍尔默的方式制造笑料,于是,这位经理只能在大家的一片笑声中尴尬地结束了这场东施效颦的闹剧。

这位经理和上面提到的东施一样,试图模仿或复制他人独特的成功模式是行不通的,这样的做法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培养和教育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只有摒弃一元化的思维定式,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整个社会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青年一代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所以,我的成功哲学的核心是:

不要轻易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而应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

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要让人人都成为李开复,而是要让更多的人理解李开复的成功哲学,并利用李开复的经验和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只有理解了以上几点,这本书才会对你更有意义、更有帮助。


做最好的自己


既然多元化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那么,该如何追寻多元化的成功呢?

多元化成功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去刻意重复别人的成功之路,或者用别人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自己,但它要求我们重视诚信的价值观,拥有完整、均衡的人生态度,善于用智慧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并能不断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妥善地处理好身边人际和沟通问题……如果从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那么,无论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结果,这种努力本身就是最可嘉许的成功了。所以说:

“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只有一元化的成功才会强迫人们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

如果强迫自己去做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模仿别人的事情,就无法从内心深处投入足够的兴趣和激情。在这样的状态下,就算尽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也往往会事与愿违,同时还会让别人觉得自己缺乏诚意。

想取得成功,就要首先“做最好的自己”。换言之,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发掘出自身潜能的人。

深入思考下去就不难发现,财富、名利等外在指标往往是社会整体意识强加给个人的镜子、标尺和参照物。大多数追求外在名利的人其实都是在竭尽全力模仿他人的成功,忽视了自己的特点、潜质和兴趣,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东施效颦”的闹剧。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迫于家长或社会的压力,将考试成绩、财富、名利当做自己终身奋斗的方向,那么,他所从事的多半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把这件事做好并因此而获得成绩、财富、名利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相反,那些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的眷顾,因为他们所从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所以他们更加有动力、有激情将事情做到完美的状态——即便他们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取财富和名利,也会得到终生的快乐和幸福。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国内大学教师曾告诉我说:“优秀是有标准的,我们有一个给学生打分的指标体系。”这种给人才贴标签、分类别,给成功评等级、定指标的做法在国内教育界几乎是根深蒂固的。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老师们就习惯于将孩子简单地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种类型,就好像他们分别是从两个不同的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

美国教育界的思维方式恰恰与此相反。有一次,一位中国家长问美国某大学的校长:“你们学校里有多少好学生,有多少差学生?”校长诚恳地说:“我们这里没有差学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成才没有公式可以套用。试图用一个成功个案来总结教育规律,或寻找某些成才“捷径”,这些做法都有失偏颇。

把自己称为“野生植物”

复旦附中高三女生汤玫捷,在校成绩排在100名左右。在国内的许多老师看来,汤玫捷并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学生。

但是,汤玫捷却因为自身优异的综合素质,成为2004年惟一被哈佛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顿时,汤玫捷的成功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来自上海的“哈佛女孩”炙手可热。那段时间汤玫捷每天都会接到不少电话,希望她出书介绍成功经验。但汤玫捷告诉记者,她不愿出书,不愿把自己的经历简化成抽象的“成才公式”,因为“我们是野生植物,不是园林植物。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

对大学生来说,有的学生某个科目非常优秀,适合做科研、开发等工作;有的学生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特别强,适合做组织或管理工作。

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相反,如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因人而异的引导和帮助,整个社会的人才类型就能得到极大丰富,人才质量也能大幅提高。

复旦大学附中的校长认为:优秀学生并非是靠某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营养均衡的土壤中脱颖而出的。因此,学校应该营造宽松的氛围,提供丰富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选择,例如,多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等等,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成功的支点。

正因为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每个人都有条件在超越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成功。


成功同心圆


至此,我们已经就“什么是成功”这样一个人人关心的话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也就“多元化成功”、“做最好的自己”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但是,性急的读者一定更想知道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成功有秘诀吗?到底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成功法则呢?

换言之,如果成功是多元化的,如果“做最好的你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那么,我们该在哪些具体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呢?

还记得我在此前提到的,那个一心想做领导、做管理的名牌大学高材生吗?

关于如何成功的对话

当时,我进一步问那位高材生:“那么,你觉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创意、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商业头脑、基础知识。”

当然,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但又都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具体的某种知识或某种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都可以在需要时修正或更换,但那些最本质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却可以伴随着你渡过一生,让你一辈子受用无穷。

因此,我对他说:“做管理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服务的意识,好的管理不在于驾驭他人,而在于有足够的管理智慧。”

“那么,我该如何得到这种智慧呢?”他一脸迷茫地问道。

“首先要得到下属的尊敬和信任。”

“我又该如何得到他们的信任呢?”

“学会团体合作,学会为下属着想,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赢得信任。”

“该如何得到他们的尊敬呢?”

“你要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人。这样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敬。”

“那么,我该如何找到理想,获取抱负,得到能力呢?”

“要有良好的素质、习惯和态度。但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是一个好人,一个讲诚信的人。惟此,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这次对话使我思索良久,为什么郭士纳可以从纳贝斯克食品公司空降到IBM公司并成功地拯救了IBM?为什么微软公司要求每个副总裁都可以随时接替任何一位其他副总裁的工作?我更明确地意识到,真正的成功人士并不是仅仅靠了知识、创意等外在素质赢得成功的,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为根本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们获得成功的内因几乎都可以用一个“成功同心圆”来解释。

什么是“成功同心圆”呢?简单地说,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如图 1?2所示),因为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如果价值观不正确,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都会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样离成功越来越远。

图 1?2 价值观

有了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六种,它们构成了同心圆的第二层(如图 1?3所示)。

图 1?3 态度

最后,还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它们构成了同心圆最外面的一环(如图 1?4所示)。

图 1?4 行为

只有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才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将这一成功法则逐步细化后,我们可以得到如图 1?5所示的完整的成功同心圆。

图 1?5成功同心圆

下面将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对成功同心圆的结构和内在逻辑做一个概述,本书的后续章节则会按相同的顺序对成功同心圆的每一个要素进行深入的探讨。


价值观


成功同心圆的中心是价值观,这也是判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

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抉择(KNOW RIGHT FROM WRONG),意味着他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

只有从诚信出发,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这种成功法则其实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提倡和推崇的。例如,《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话不正点明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心”和“诚意”)对于为人处世乃至建功立业的重要性吗?

态度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还必须努力培养自己,使自己具备正确的、可以适应当代社会的人生态度。这里所说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理解为做事的基本原则(HOW YOU DO ANYTHING)。

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态度也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和他人心目中的映射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他就不可能体现出这些正确的态度或品质来。

概括起来,对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态度有六种,分别是:
  • 积极:现代社会需要积极向上、勇于参与、勇于接受挑战的人。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崇尚积极的态度,中国青年则需要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 同理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要从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角度出发,做事时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发生误会时要替他人着想,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勇于承担责任。
  • 自信:自信的人敢于尝试新的领域,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更容易获得成功。自信的人也更快乐,因为他不会时刻担心和提防失败。
  • 自省:在保持自信的同时,还要善于自省。善于自省的人能客观地评估自己,不会盲目乐观;会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能力限制,不会轻易接受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工作;当然,他们也乐于接受挑战,但会在接受挑战时做客观的风险评估。
  • 勇气:一个成功的人有勇气尝试新事物,迎接挑战,也有勇气面对苦难,接受教训。勇气给人力量和自信,可以使人更加主动地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
  • 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广的胸襟同样是成功的前提。胸怀可以让人目光高远,不再拘泥于细枝末节;胸怀可以让人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更加健全的人,也可以让人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功同心圆的第二层中,六种态度两两一组,构成了三个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在图 1?5中,第二层每两个相对的态度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内在联系:

  • 积极和同理心:在积极和同理心之间求得最佳的平衡,参与社会事务时既不能咄咄逼人,也不能因羞涩而畏缩不前。
  • 自信和自省:既不能因过于自信而跌入自负的深渊,也不能因为过于自谦而加入自卑者的行列。
  • 勇气和胸怀:既要有勇气面对挑战,改变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也要有足够的胸怀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

中国文化强调团队和纪律,更注重自省和同理心,更有胸怀“来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意识,更注重自信和积极主动,更有勇气“来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所以,融会中西,协调均衡是在态度上“做最好的自己”的关键所在。

  行为

行为是态度在具体行动中的反映,行为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行为也是社会衡量每个人的价值的外在指标。

行为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指导,是态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从图 1?5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态度都主导了一种具体的行为。这六种行为分别是: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和合作沟通。

* 追寻理想:树立人生目标和阶段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认真的规划,有可实现的愿景。

* 发现兴趣:寻找自己的兴趣,激发自己的热情。爱自己的工作,做自己喜爱的工作。

* 有效执行:培养自己的毅力,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一步步落实和执行既定的计划并达到最终目标,。

* 努力学习:每个成功的人都必然是善于学习的人,每个成功的人也都必然是坚持终身学习和自学自修的人。

* 人际交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赢得他人的信任。处理好人际关系意味着拥有了与人合作的基本能力。

* 合作沟通:现代社会是分工合作的社会,能否掌握沟通与交流的技巧以提高沟通效率,直接影响着个人乃至团队的成败。

以上六种行为均受第二层六种态度的共同影响,但对每种行为而言,其中的某一种态度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追寻成功时要注意:

  • 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
  • 以自信培养、发现兴趣;
  • 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
  • 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
  • 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
  • 以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



  完整与均衡——用智慧选择成功



在理解和使用成功同心圆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两个原则:完整的原则和均衡的原则。

完整的原则是指要完整地理解成功同心圆的每个方面,要同时培养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成为完整的、结合中西文化优点的人才。

例如,不能只顾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忽视了培养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能只拥有积极的态度,而没有了同理心。

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善于融会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均衡的原则是指在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时,不能偏激,不能走极端化的路线,应当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在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里选择最佳的均衡状态。

例如,既不能因为过于自信而跌入自负的深渊,也不能因为过分的自省而加入自卑者的行列。在自信和自省这组对立统一的逻辑概念之间,需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正如此前所说的那样,国际化人才是融会中西文化精华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格的国际化人才都是在价值观、态度等方面达到完整、均衡的人。

完整和均衡并不意味着圆滑、世故和骑墙,完整和均衡也不意味着必须丧失自己的个性与激情。

恰恰相反,这里所说的完整和均衡既不反对展示个性,也不反对挑战自我,这里所说的完整和均衡仅仅是在提醒大家: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需要足够的智慧来避免自己走入偏激的误区。

也就是说,在遇到两难选择的时候,需要依靠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最适合于自己、最能满足需要、对社会和他人最有价值的选择。

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要把一切归于宿命。成功是选择的结果,不成功也是选择的产物。你的选择会让你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功同心圆——因为你的理想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你如何均衡自己的态度也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只有积极把握成功道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只要完整和均衡地理解了成功同心圆,只要学会了智慧选择的方法,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因此,我衷心期望广大青年朋友能够在理解和实践成功同心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智慧,达到下面这种完整、均衡的境界: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做到了这一点,大家就与真正体现自我价值的、多元化的成功近在咫尺了。

  本章要义

  1. 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式,既会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也无法让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2. 衡量成功的最根本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
  3. 多元化成功是让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同时也能让社会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让社会成员体验到最大的幸福。“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
  4.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秘诀: 成功=价值观+态度+行为

  什么是“成功同心圆”?

A: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它处在同心圆的中心位置,是第一层;

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可以更好地完善人格,端正人生态度。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

勇气、胸怀等六种,它们构成了同心圆的第二层;

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就构成了同心圆最外面的一环;

只有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才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成功的选择在于自己


那一年,我跳级了

五岁的时候,我觉得幼儿园的功课太简单了,于是就主动跟父母说:“我想跳级读小学。”

父母建议我还是按部就班地读书,等到有足够的能力时再去读小学。

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大胆地提出:“让我试一下好不好?如果我的能力不行,我就不会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考过了,就表明我能行,那你们就要让我去上小学。”

父母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努力读书,最后以高分考进了私立小学。

这件事让我懂得,只要大胆尝试,积极进取,我就有机会得到我期望中的成功。这也为我日后的自信和积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找回真正的“自我”

25年的被动选择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看了我《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后,感触很深,他写了一封信给我,在信中他写到:“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谢谢你的第三封信,它唤醒了我埋藏了25年的进取心,它改变了我25年来被动的生活方式。从今天开始,我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而生活!”

我为这位中国留学生自主意识的复苏感到欢欣鼓舞,同时我也看到,还有更多的年轻人依然在被动的道路上迷茫地生活着。所以,在所有最重要的人生态度中,我把积极主动摆在第一位。

从创立“开复学生网”至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发现,虽然我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帮助自己”,让更多的年轻人步入积极向上的轨道,但是,还是有许多学生希望我能直接帮他们做决定,有些学生在来信中直截了当地说:“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他们宁肯被动地接受建议,也不愿意花点功夫设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这样的沟通和交流中我逐渐意识到,被动的思维方式是学生们在从小身处的教育环境、家庭背景和强调群体意识的文化氛围中培养出来的。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事事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得帮助,养成了被动的习惯。因此,许多年

轻人不善于主动规划自己的成长道路,不知道如何积极地寻找资源,使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迈上更高的阶梯。

另一方面,父母和老师也习惯于越俎代庖,帮助孩子和学生设计人生,这通常会使他们忽视了自己真正的性格和兴趣,等他们长大以后多半会发现,自己早已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了。

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群体意识,推崇“从上”、“从众”等行为方式,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以致于许多年轻人觉得,“自主”这两个字是那么陌生和遥远。

为了成为国际化的人才,为了在信息时代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每一个有进取心的青年都要努力让自己从被动转向主动,要成为自己未来的主

人,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因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在乎你的工作与生活,没有人比你自己更适合管理你的人生和事业,只有积极主动,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永远快乐!


什么是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Pro-active)这个词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推介给大众的。弗兰克本人就是一个积极主动、永不向困难低头的典型。

你总是有最后的选择

弗兰克原本是一位受弗洛伊德心理学派影响颇深的决定论心理学家,但在纳粹集中营里经历了一段凄惨的岁月后,他开创出了独具一格的心理学流派。

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严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之中,突然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也许,正是集中营里的恶劣环境让他猛然警醒:“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弗兰克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是在极端痛苦、无助的时候,依然可以自行决定他的人生态度。在最为艰苦的岁月里,弗兰克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他没有悲观绝望,反而在脑海中设想,自己获释以后该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痛苦的经历讲给自己的学生听。

凭着这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弗兰克在狱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让自己的心灵超越了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

弗兰克在狱中发现的思维准则,正是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应具有的人生态度——积极主动。

消极被动的人和积极主动的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表 0?1):

表 0?1 消极被动 vs. 积极主动

消极被动的人 积极主动的人

自己和环境 自己受环境的左右 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人和事 事情主导人 人可以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遇到问题时 寻求帮助 独立思考

环境不好时 怨天尤人 积极进取

常说的话只有你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必须服从环境的安排。谁可以告诉我该选什么专业?怎么都没有人注意到我?我总是没时间做某事。

只有你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做。我父母都有糖尿病,我也一定会得。一切靠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有选择的权利。我要制定一个计划,以选择最适合我的专业。我要去学习如何引起人们的重视。我该放弃哪些不重要的事,才能做最重要的事?只有我自己才有权利和责任决定我该怎么做。虽然父母有糖尿病,但只要注意锻炼,注意饮食,就能降低得病的几率。

消极被动(Reactive)的人总是在等待命运安排或贵人相助。对一件事情,他们总认为是事情找上他们,而自己无法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

积极主动(Pro-active)的人对自己总是有一份责任感,认为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和发展。

为什么要积极主动?

数十年前,在工业社会里,员工是企业机器上的齿轮。虽然机器需要齿轮,但是齿轮是可替换的。最好的齿轮是耐用的。因此这些公司最喜欢的人才是:

一个有专业知识、能够埋头苦干的人。

斗转星移,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人们对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在现代化的企业中,有更多的人享有决策的权利,有更多的人必须在思考中不断创新,也有更多的人有足够的空间来决定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再是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而是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复杂过程。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曾指出:“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
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所以,今天大多数优秀的企业对人才的期望是:

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

要想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此外,还应当培养推销自己的能力,在领导或同事面前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

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一代,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要主动了解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制定规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研究项目,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般的责任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只要有了积极主动的态度,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其实,许多年轻人并不是没有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做出自己的决定,而是不习惯在重大问题上自己做决定。如果我问一位中国的大学生:“你最常做的决定是什么?” 他的回答很有可能是决定买什么样的电脑、看什么电影、读什么书等等。这些事情固然需要做出决定,但更需要你自己做决定的是许多更重要的事情。例如读什么专业、进什么学校,考研还是出国等等。对这些事情,有很多人可能习惯于听从父母的安排或参考大多数同学的选择——殊不知,在这些最重要的问题上,只有你自己的决定才能帮助你迈向真正的成功。自己只做无关紧要的决定,而任由他人做出对自己的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决定,这明显是不合逻辑的。此外,有些人就算自己做出了决定,也不见得在事先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做调查研究。而一个鲁莽或草率的决定可能会让你后悔一辈子!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当 Google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电视上接受访问时,记者问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应该归功

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说是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的是“蒙台梭利小学 ”。在蒙台梭利小学那种鼓励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

、对事情不能消极对待的教育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正是这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勇于尝试、积极主动的习惯并因此给他们带来了成功。

所以,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


积极主动的七个步骤


为达到积极主动的境界,建议大家按照图 0?1所示的七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的习惯,学习把握机遇、创造机遇的方

法,并在积极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收获成功和快乐。

图 0?1 积极主动的七个步骤

1.4.1 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面对人生

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一个人被击败,不是因为外界环境的阻碍,而是取决于他对环境如何反应。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这个意思。埋怨不会改变现实,但是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可能会改变一切。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态度是消极的,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

消极的人允许或期望环境控制自己,喜欢一切听别人安排,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拥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也无法避免失败的厄运;相反,积极的人总是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他的成功是指日可待的。积极的人总是使用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

掌握自己的人生;消极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是处在过去的种种失败与困惑的阴影里。

虽然有了积极的态度,也未必能保证每件事都心想事成、事事成功。但积极的态度肯定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而坚持消极的态度必败无疑。没有谁见过持有消极态度的人能够取得可持续的、真正的成功。

当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由自己来选择,也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由自己来主导。所以,在选择积极态度的同时,还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也就是我常说的那句话: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1.4.2 远离被动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消极被动的习惯是积极主动的最大障碍,如果从小就在消极、被动的环境下长大,你就更应该努力剔除自身所拥有的那些消极因素。

例如,消极被动的人总是迷信宿命论,把不如意的事情纷纷归罪于基因遗传、星座、血型等因素,并由此变得自怨自艾,总是怪罪别人的不是,指责环境的恶劣——如果这样的想法成为习惯,就会陷入消极被动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在这里,我向大家提出下面的五个建议,只要按照这些建议去做,就可以远离消极被动。

一、不要盲目听信人言,应冷静辨析、积极求证

现在的网上经常流传着各种谣言。如果盲目轻信这些谣言,就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左右。有同学发来信说:“我想读一个民办学校的课程,因为它可以发‘英国剑桥大学的学位’。”其实只要冷静分析,你就应该想到:在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里总会暗藏着什么圈套。然后,

你只要再通过搜索引擎积极求证一下,马上就可以辨其真伪。

此外,有许多同学不懂得主动搜寻和验证信息的方法,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常有不少同学请我帮他找某某大学的信息,甚至还有的同学向我询问某个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实际上,这些信息在网上只要简单地搜索一下,就能找到答案。因此,每次我查出答案后,总是告诉这些同学说: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就自己到网上去找,不要急着去问别人;如果你听到了什么,不要盲目信从,也自己到网上去验证一下。”

二、不要让事情找上你,应主动对事情施加影响

每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应该是因你的决定而发展、变化的,而不应该是因为你无所作为才变成现实的。

有位同学告诉我说:“我申请了两个工作,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那份竞争激烈的工作,但同学们也都在争取那份工作。我现在只好等待,如果那家公司不聘请我,我就到另一家公司去。”

我很惊讶地问他:“既然你很喜欢第一份工作,为什么你这么被动、只知道等待而不去主动争取呢?”

不要忘了,被动就是弃权,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

18岁女孩让加州大学收回成命

在微软工作的华人都知道郭蓓菁,一位小巧玲珑、年轻活泼的女孩。见她第一眼时你可能会对她是微软最资深的华人经理之一感到惊讶,但是,如果你跟她的交谈超过一分钟,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她讲的每一句话都流露出自信、积极和乐观的精神,卓越的领导力以及严谨的逻辑和思维。

她曾给我讲过一个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故事。

“ 我十八岁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到美国六个月后,为了上大学,就参加了SAT考试。那时虽然我的英语口语已经不错,但是文法、词汇和作文还不行。我的SAT数学考了780分(接近满分800分),但是英语却只考了280分。要知道英语就算交白卷也有200分。你可以想象280分是个多么糟糕的分数。但是我依然自信地申请了加州大学的电机工程系。


“由于我的英语SAT分数太低,我的申请表很可能没被仔细阅读就直接被拒绝了。但是我不服输,我深信如果我被录取,我将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工程师。于是,我决定‘上诉’。

“我直接写了一封信给加州大学的校长。在信里,我做了自我介绍,自豪地描述了我在理工方面的成就,解释了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因为我刚到美国六个月,我特别强调了我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最后,我说:‘校长女士,如果你录取我,我保证我会成为贵校的骄傲。’

“两天后,校长约见了我。我和她面谈时,她意识到我的英语进步得很快。我向她当面保证我的英语会学得和美国同学一样好。一星期后,加州大学收回成命,决定录取我。”

三、不要习惯性地同意或追随别人,应当学会“有主见”

年轻人必须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需要什么,而不能随波逐流。

许多同学有很强的“从众”心态,自己有想法不表达,时间久了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了。每次他们都会习惯性地先问别人:“你怎么想?”而从不会问问自己:“我怎么看?”

要改掉这个习惯,就需要下定决心,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例如,自己决定在餐馆点什么菜,自己决定自己的衣着打扮,周末时自己决定要去哪里玩,等等。要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而不是“别人怎样我就怎样”。当自己感觉“无所谓”、想依从别人的意见时,记得提醒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选择展现出来。甚至在自己不是很在乎或不是很确定时,也要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要让“无所谓”这个词从自己的字典里消失。

也就是说,要设法让自己潜意识里的“我感觉,我想要”体现出来,不要被动,不要从众,避免盲目听从父母、老师、名人……告诉自己,当认为必须说“No”的时候,千万不要说“Yes”。从小事到大事,如果都能做到听从自己的意愿,日子久了,自然会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四、不要说“我办不到”,要积极去尝试

遇到困难时,不要找借口,要多想一想,有没有别的解决方案?能不能将问题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加以解决?或者,是否需要先提高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然后再回头来处理这个难题?不要因为逃避而说自己没有选择或没有时间——没有人缺少时间,只不过每个人分配时间的方式有所不同。

五、用语言有意识地训练自己

语言会下意识地引导我们的思想,也会真切地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

习惯于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就会流露出推卸责任的个性。例如,他们在生气时会抱怨说:“他让我怒不可遏!”——其实他想说的是:责任不

在我,是外力左右了我的情绪;他们总是抱怨:“我没时间。”——这表明:又是外力控制了我,让我没有选择的机会;他们还喜欢说:“我不得不如此。”——这意味着:迫于环境或他人的压力,我只好选择服从;他们在自我表白的时候说:“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其实是在宣称:我已经无法改进或提高自己了。

相反,积极主动的人总是在言语中赋予自己决定的权利,他们喜欢说:“试试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也许我可以换个思路”、“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可以想出更有效的表达方式”、“我的感觉是……”、“我选择……”、“我要……”、“我情愿……”、“我打算……”、“我决定……”等等。

所以,要多学习积极主动者的讲话方式,在说话时多用“我……”的句式,多给自己决定的权利,少推卸责任,少埋怨。

1.4.3 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

关于“公平”的大讨论

有位学生问我:“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公平的?”这个问题在“开复学生网”上引起过一场大讨论。有些同学认为世界很公平,一个人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克服一切障碍;也有些同学认为世界极端不公平,因为无论是财富、天赋还是运气,老天爷好像总是青睐别人。

对此,我的回答是:认为一切都靠命运(宿命论)或一切都靠自己(人定胜天)都是不合适的。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都有机会,但是,先天和环境因素造成每个人的机会多少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不是完全公平的。但如果你因为世界不公平而放弃了自己的机会和选择,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就不能怪世界不公平了。

举一个例子,有些人出生时就因为遗传的原因,患上某种较严重的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这并不表明他一定会患病。如果他能把握机会,做正确的选择,安排好自己的锻炼和饮食,他很可能比谁都健康;但是,如果他因为‘基因不好’就自暴自弃,那么他得病的几率一定会成倍增加。


所以,凡事都要想清楚,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而必须接受的,什么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什么是自己必须勇敢挑战的。当你碰到不可改变的事情时,要勇敢地接受它,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悔恨、羡慕和嫉妒上。你应该做的事是积极主动地抓住命运中你可以选择、可以改变、可以最大化你的影响力的部分。

还有,就算在最艰苦的时候,当你感觉命运已抛弃了你的时候,你还是有选择的。就像弗兰克所说的:“在任何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还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积极主动”的含义不仅限于主动决定并推动事情的进展,还意味着必须为自己负责。责任感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积极主动的人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或他人。他们在待人接物时,会根据自身的原则或价值观,做有意识的、负责任的抉择,而非完全屈从于外界环境的压力。

对自己负责的人会勇敢地面对人生。不要把不确定的或困难的事情一味搁置起来,要知道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决定也是一个决定,消极的解决和决定将使你面临的机会丧失殆尽,终有一天你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有同学问我:“不确定时,该如何负责?”其实,就算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至少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就算不能积极争取最想要的,至少也应积极避免最不想要的。

如果想做一个积极主动、对自己负责的人,就要立即行动起来,按照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

  • 用一整天时间,倾听自己以及四周人们的语言,注意是否有“但愿”、“我办不到”或“我不得不”等字眼出现。
  • 依据过去的经验,设想一下,自己近期内是否会遭遇一些令人退缩逃避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你自己的影响范围之内吗?你应该如何本着积极主动的原则加以应对?请在脑海中一一模拟。
  • 从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个令你备感挫折的事情。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是可以直接控制的事情、还是可以间接控制的事情,抑或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然后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寻找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

1.4.4 积极尝试,邂逅机遇

生命中随处是机遇,许多机遇就藏在一个又一个挫折之中,如果在挫折面前气馁,就可能会与机遇擦肩而过。

积极尝试是最好的方法。在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中,你不需要担心因为尝试而遭到失败。一项对美国多个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调查表明,CEO们最欣赏的就是那些主动要求做某项新工作的员工。无论能否做好,至少这些员工比那些只会被动接受工作的员工更令人欣赏,因为他们有勇气、积极上进,而且会从尝试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

那些正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年轻人,应该积极地尝试不同的事情。在美国,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呢?”

大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尝试做不同的事情,找到通向成功的路。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之路上邂逅更多的机遇。

美国人很喜欢尝试不同的工作,他们一生中平均要换四次工作。但中国人不愿意换工作,而更倾向于终生做一件事。其实,换工作岗位的意义在于,你一开始做的决定并不一定是你的终生决定,你仍然有机会去尝试更多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所以,不要因为暂时不了解自已的长处而犹豫不决,积极行动起来吧!你会发现自己的才华和天赋。要珍惜每一次新的尝试,因为机遇往往不会再度降临。要随时做好准备,以免机遇到来时错失良机,同时也应学会从每一个失去的机遇中吸取教训。此外,只有敢于挑战自我,才能充分地开发自身的潜力。因此大家要经常给自己设立一些极具挑战性、但绝非遥不可及的目标。

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实际工作中,挑战常常和机遇一同出现。如果不敢迎接挑战,就会让机遇从身边溜走。

例如,我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天,老板突然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接替他的工作?我当时非常吃惊,连忙向老板表示,自己缺乏像他那样的管理经验和经营能力。但是他却说,这些经验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他希望我在两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提示和鼓励,我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我真的在两年之后接替了他的工作。

1.4.5 充分准备,把握机遇

机遇不会主动上门,坐等是消极的做法。屠格涅夫说:“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地空等,另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情向前推动。”也就是说,在机遇还没有来临时,就应事事用心,事事尽力。


科大校长朱清时的故事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大三时被分配到青海做铸造工人。其他分配到厂里的同学大多放弃了学业,整天打扑克、喝酒,但朱清时依然坚持学习数理化和英语。六年后,中国科学院决定在青海做一个重要的项目,这时,朱清时脱颖而出,开始了他辉煌的事业。

很多人可能说他运气好,因为被分配到缺乏人才的青海才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如果他没有积极地学习,也无法得到这个机遇。所以,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机遇来临时紧紧抓住,取得成功。

如果遭遇苦难或挫折,要学着把挫折转换成动力,而不是一遇到困境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怨天尤人,更不要在需要立即行动的时候犹豫不决。

人生不能用这种消极的方式度过。人终有一天要面对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因此,一定在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足够的信息,以便在必要时做出最好的抉择,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从80%到96%

一旦机遇到来,一定要全力以赴,把握机遇。

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同学洪小文的帮助),把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从以前的40%提高到了80%,学术界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时,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把已有的结果加工好,写好论文,几个月之内我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

但是,我很清楚,第一步的成功给我提供的只是一个机遇,而不是一个答案,因为80%的识别率绝不是最佳的结果,我使用的方法还有很多可改进之处。而且,我已经公开发表了我的研究成果,每一个研究机构都会学习、使用我的方法,所以,如果我此时放松下来,不再做实验,埋头写论文以求尽快毕业的话,别的学校或公司很快就会超过我。

所以,我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抓紧时间研究攻关,甚至为此推迟了我的论文答辩时间。那时候,我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 16个小时。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它们让我的语音识别系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识别率从80%提高到了96%。在我毕业之后,这个系统仍多年蝉联全美语音识别系统评比的冠军。如果我当时在80%的水平上止步不前、随随便便就毕业的话,后来商业周刊颁发的“1988年最重要科技创新奖”就肯定会让别人抢走了。

所以,当知道机遇来临的时候,要积极把握;当尚未看到机遇的时候,要时刻准备。

1.4.6 积极争取,创造机遇

当机遇尚未出现时,除了时刻准备之外,也可以主动为自己创造机遇。

我帮苹果公司创造机遇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有一段时间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大家士气低落。但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公司有许多很好的多媒体技术,可是因为没有用户界面设计领域的专家介入,这些技术无法形成简便、易用的软件产品。

于是,我写了一份题为《如何通过互动式多媒体再现苹果昔日辉煌》的报告。这份报告被送到多位副总裁手里,最后,他们决定采纳我的意见,发展简便、易用的多媒体软件,并且请我出任互动多媒体部门的总监。

多年以后,我遇到了一位当年的上司,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当年,看到你提交的报告我们感到十分惊讶。以前,我们一直把你当作语音技术方面的专家,没想到你对公司战略的把握也这么在行。如果不是这份报告,公司很可能会错过在多媒体方面的发展机会,你也不会有升任总监和副总裁的可能。今天,在iPod的成功里,也有不小的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你和你那份价值连城的报告。”

向比尔·盖茨汇报

在微软公司,大家都很重视每年四次向比尔·盖茨汇报工作成果的机会。在汇报的几个月前,全球各研究院就开始提早排队,报上最得意的成果。

微软中国研究院刚成立的那一年,当几个研究项目都还没有得到最终结果的时候,我就冒险争取了六个月后向比尔汇报两个研究成果的机会。

因为那时我知道很多人对中国研究院还不太理解,如果能在比尔面前成功地演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就会对研究院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当时,我知道有四个研究项目可能在六个月后会得到好的结果,但它们各自成功的概率也只有60%。可我不能等到100%确定后再去申请。于是,我用两个措辞含糊的报告题目预订了位置。六个月后,果然有两个项目得到了非常好的结果,于是,我们修改了报告题目,十多个人飞到美国为比尔做了现场演示。那次汇报非常成功,得到了比尔的高度评价。

汇报后的第二天,比尔对公司所有的领导说了他那句著名的话:“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正是这句话,在公司建立了中国研究院的信誉。

显然,如果我选择消极地等待,那么,我们恐怕就要错过向比尔汇报研究成果的机会了。

对大学生来说,要积极地计划大学的四年,积极地争取和创造机遇。你的毕业计划将成为你学业的终点和事业的起点,你的志向和兴趣将为你提供方向和动力。你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和兴趣,那就马上做一个发掘志向和兴趣的计划;你如果不知道毕业后要做什么,那就马上制定一个尝试新领域的计划;你如果不知道自己最欠缺什么,那就马上写一份简历,找你的老师、朋友打分,看看哪些需要改进;如果你毕业后想出国读博士,就想想如何让自己在申请出国前有实际的研究经验和论文;如果你毕业后想到某个公司工作,就找找该公司的聘请广告,再和你的履历对比,看自己还欠缺什么经验……只要做到了这些,你就不难发现,自己每天都会比前一天离成功更近一些。

1.4.7 积极地推销自己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里,那些能够积极推销自我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

很多在美国工作多年的中国人对美国同事的印象总是这样的:“他们怎么这么能说?他们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工作成绩,而中国同事在很多时候做得很好,却没有展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在公司里,经常得到晋升机会的人,大多是能够积极推销和表达自己的、有进取心的人。当他们还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时,只要和公司利益或者团队利益相关的事情,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贡献自己的主张,帮助公司制定和安排工作计划;在完成本职工作后,他们总能协助其他人尽快完成工作;他们常常鼓励自己和同伴,提高整个队伍的士气;这些人总是以事为本、以事为先——他们都是最积极主动的人。

要想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就要学会说服他人,向别人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观点。一般说来,一个好的自我推销策略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锦上添花。好的自我推销者会主动寻找每一个机会,让老板或老师知道自己的业绩、能力和功劳。当然,在展示自己时,不要贬低别人,更不可以忘记团队精神。

善于自我推销的应聘者

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求职申请书。与以往大多数求职者不同的是,这位申请人在求职资料里描述了她对微软研究院的向往,以及她为什么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此外还提供了她已经发表的论文、导师的推荐信以及她希望来微软研究院做的课题等等。

尽管她不是毕业于中国最有名的学校,但她的自我推销非常有效。我从这些文件中看到了她的热情和真诚。在我面试她时,她又递交了一份更详实的个人资料。

面试过程中,除了回答我的问题以外,她还在合适的时机提醒我说:“我们还没有谈到某某方面的事情,而我觉得它对这个工作岗位很重要。”她所说的那个领域也正是她自己的强项。

最后,当我问她有没有问题要问我时,她说:“你对我有没有什么顾虑?”当时,我的确对她能否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有所疑虑,于是就进一步问她一些这方面的问题。她举出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结果,我雇用了这名善于自我推销的应聘者。她就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里最出色的中国博士,曾被MIT的《科技评论》评为“世界百名青年创新学者”之一的张黔博士。

一封自荐信

当我被微软总部调回美国,在美国启动一项把总部的项目外包给中国合作伙伴的工作时,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把这项极为重要但又缺乏资源的项目做好。

这时,我很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毛遂自荐的信。这封信来自一位在微软技术支持中心工作的经理。她在信中说:“虽然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我曾在多个部门工作,而且学习很快。我愿意用我自己的时间帮你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不需要酬劳,我也不是申请工作,我只是希望为中国做点事情。你选择我没有风险,因为我至少可以把每个细节都帮你想清楚,这样可以节约你的时间。”

如果不是这封信和后来的交谈,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把这个工作交给一位业余而又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来做。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她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把这件事情做得非常好。因为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微软在后来三年中提供给中国的外包业务量增加了三倍。几个月后,当我们终于成立了一个部门来负责这件事情时,她又毫无怨言地把所有的工作交给了这个新部门。

后来,微软亚洲研究院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沈向洋院长要我推荐人选,我想起了这个学习能力很强、勇于尝试新领域的志愿者。她就是今天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合作部总监宋罗兰。

有些人可能会问:“展示自己,是不是就意味着要从一个内向的人,彻底转变为外向的人?”其实,一个内向的人很难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性格。所以,可以在自身性格允许的范围内往“外向”靠拢,尽量寻找一些“比较外向但又不给自己带来太大压力”的机会。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你自己惟一的船长,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舟。你要稳稳地坐在舵手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去何从。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暂,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权和决策权,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请记住:

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机会。

本章要义

  1. 在所有最重要的人生态度中,积极主动应该排在第一位。
  2. 消极被动的人与积极主动的人差异巨大。前者总是在等待命运安排或贵人相助,无法主导和推动事情的进展;后者则认为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发展。
  3. 年轻人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

积极主动“七大步”

态度积极、乐观面对人生——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远离被动习惯、从小事做起——冷静辨析而不轻信他人,主动影响事情而不是受事情影响,有主见而不盲从,积极尝试而不退缩。

对自己负责、自己把握命运——积极主动抓住命运中自己可以选择、改变和可以最大化自身影响里的部分,勇敢面对人生。

多做尝试、邂逅机遇——换工作的意义在于,一开始的决定并不是终生的决定。有机会尝试更多,才能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

充分准备、把握机遇——在机遇还没有来临时,就应事事用心、事事尽心,掌握足够信息,以便必要时做出抉择,抓住机遇。

努力争取、创造机遇——不知道兴趣何在?马上做发掘兴趣的计划;不知道毕业后做什么?马上制定尝试新领域的计划;不知道欠缺什么?马上写简历,找师友打分。

积极推销自己——主动寻找每一个机会,让老板或老师知道自己的业绩、能力和功劳。同时不忘团队精神,发表见解、贡献主张,协助他人、鼓励大家。以事为本、以人为先。



张亚勤和宁铂的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全国闻名。在当年那些出类拔萃的“神童”里面,就有今天的微软全球副总裁、IEEE最年轻的院士张亚勤。但在当时,全国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有一个叫宁铂的孩子。二十年过去了,宁铂悄悄地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而当年并不知名的张亚勤却享誉海内外,这是为什么呢?

张亚勤和宁铂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对待挑战的态度不同。张亚勤在挑战面前勇于进取,不怕失败,而宁铂则因为自己身上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期望,反而觉得无法承受,甚至没有勇气去争取自己渴望的东西。

大学毕业后,宁铂在内心里强烈地希望报考研究生,但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了自己的希望。第一次是在报名之后,第二次是在体检之后,第三次则是在走进考场前的那一刻。

张亚勤后来谈到自己的同学时,异常惋惜地说:

“ 我相信宁铂就是在考研究生这件事情上走错了一步。他如果向前迈一步,走进考场,是一定能够通过考试的,因为他的智商很高,成绩也很优秀,可惜他没有进考场。这不是一个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念之差的事情。就像我那一年高考。当时我正生病住在医院里,完全可以不

去参加高考,可是我就少了一些顾虑,多了一点自信和勇气,所以做了一个很简单的选择。而宁铂就是多了一些顾虑,少了一点自信和勇气,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结果智慧不能发挥,真是很可惜。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会想,‘即使不成功,我也能从中得到教训。’

“如果你看看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就会发现:有些人比你更杰出,那不是因为他们得天独厚,事实上你和他们一样好。如果你今天的处境与他们不一样,只是因为你的精神状态和他们不一样。在同样一件事情面前,你的想法和反应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比你更加自信,更有勇气。仅仅是这一点,就决定了事情的成败以及完全不同的成长之路。”



勇气引领人生


勇气就是在挑战面前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

缺乏勇气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追寻成功者的豪情壮志,这就像在灌木丛中跳跃觅食的鸟雀永远也无法知道“绝云气”、“负青天”、“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为什么会不畏艰险地搏击长空一样。

在科学研究领域,有勇气的人——比如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敢于挑战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定律或准则,他们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到突破口,并成功地开拓出科学的新天地;在工程与技术领域,有勇气的人——比如那些研发出最流行的软件产品的工程师们——敢于否定任何教条的经验或规矩,他们始终相信,只有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才是最完美也最成功的产品;在思想和文化领域,有勇气的人——比如那些影响着人类灵魂的艺术家们——敢于蔑视一切世俗的偏见和陋习,他们情愿在追求艺术的心路历程上独自前行,也不愿意在虚与委蛇中与怯懦和恐惧相伴……

这种精神力量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崇尚创新的世界里尤为重要。那些最有挑战性的工作总是会由最富有创新精神、最有闯劲的人来承担,因为这些人既不会盲目地迷信权威,也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他们总是怀着无比的自信,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在成功的道路上,快乐总是和磨难相伴,胜利也总是和失败接踵。有勇气追寻成功的人善于从教训中积累力量,从失败中获得新生。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感情上的挫折,还是事业上的坎坷,抑或是抉择时的失误,都可以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经验积累,都可以为自己的内心增添更多的勇气。

勇气不仅可以让人直面任何困难或挑战,勇气也可以带来成功的机会。当有勇气的科学家向权威提出质疑的时候,当有勇气的软件工程师希望找到最佳的人际交流途径时,当有勇气的艺术家希望用画笔和音符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时,“发明”、“创新”或是“杰作”也许就会降临到他们的身边。所以,当你为自己错失了无数良机而悔恨时,你其实最需要的是反问自己:为什么会缺乏不断前行的勇气,为什么会让懦弱带走原本属于自己的机遇?

迎接挑战还是寻求安稳?

一位同学在网上问我:“快要毕业了。我找到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工作,在其中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但这是一家小公司,存在经营上的风险。

很多人劝我找个更安稳的、能做一辈子的工作,他们说,选择事业时的一个小错就可能毁了整个人生。他们的说法对吗?”

我的回答很明确:“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机会远比安稳更重要,事业远比金钱更重要,未来远比今天更重要。”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不是安稳,过早地固定在一个职业上也许才是人生的最大不幸。对大学生来说,毕业后最重要的不是寻求安稳,而是继续学习,最好是为理想和兴趣而学习。因为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不能让你充分面对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你必须在第一个工作中获得充足的储备。所以,在挑选第一个工作时,应该多看看公司的企业文化,多看看公司是否提供足够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多看看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不是最好的学习对象。

年轻人不要害怕犯错。美国一位大企业家曾这样建议:“年轻人需要多犯错,因为错误是事业发展的最好燃料,错误可以让你懂得如何扭转逆境。我们只要学会如何不再犯同样的错就可以了。坚持这样的原则,你会比那些保守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四种最重要的勇气


对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勇气一共有四种,它们是:

  • 不畏失败,敢于尝试。
  • 承认错误,从失败中学习。
  • 远离恐惧,挑战困难。
  • 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

如果具备了以上这四种勇气,如果能用自己的智慧发挥这些勇气的作用,那么,面前的道路将无比宽阔,你会实实在在地体验到“鹏程万里”的自由与豪迈。

不畏失败,敢于尝试

梁启超在《新民说?论进取冒险》中说:“进取冒险精神,人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国有之则存,无之则亡。”也许读者会觉得,这里的“生死存亡”说得太严重了。但是,不要忘了,在梁启超的时代,也许只有这样激进的思想才能唤醒沉睡的巨龙。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到今天,可以这样理解:进取冒险的精神是勇气的一种体现,一个人拥有它就会获得成功,失去它就会走向失败,一个企业拥有它就会赢得市场,失去它就会流于平庸。

一个在金融界做得非常成功的朋友说:“我很高兴我是一个敢于冒险、喜欢尝试新事情的人。在我所尝试的事情中,有90%以上都是有所收获的。就算是失败的那10%,我在其中也学到了很多教训,它们让我更加珍惜那成功的90%。”

这位朋友的“90%”其实就是我在谈自信时所说的“从成功里获得自信”,“10%”就是“从失败里增加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都要有勇气去尝试才能得到。

虽然任何成功都有运气的成分,但是首先要有勇气去尝试,这样,当运气来临,你才能够抓住机遇。如果没有勇气,不敢去尝试,你永远都不会拥有任何机会。

我的执拗天性

1998年,我在决定要回到中国创建研究院之前,曾征询过不少朋友和同事的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回到中国。但我惊讶地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赞成我的想法!他们说

“成功的中国人不会留在中国。”

“你知道为什么在美国的中国人那么优秀吗?就因为中国最优秀的人都出来了。”

“回去?整天就要和官员打交道,陪笑脸,说好话,那多无聊啊!”

也有一些中国同事列举出了许多反对的理由,比如,小孩子要读书,大陆太脏、太乱,太太不愿搬家,现在工作很满意,已经有足够的钱了,就算搬过去,早晚还不得回来,等等、等等。

就像凌志军在《追随智慧》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也许是我的执拗天性发生了作用,也许是我的一股热情和几分天真左右了我的抉择,在其他人的反对面前,我没有退缩。我对我的妻子说:“管他呢,我自己先回去。我绝不相信中国所有优秀的人都出国了,在中国,总能找到喜欢科学研究的人。我就是要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 ”

我当时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态度被记者称为“天不怕地不怕”,其实,我只是有一股勇气罢了。我知道,回中国创建研究院存在短期内的风险,但从长远来说,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未来的中心,作为能够横跨中西文化的华人,我应该把握这个回到中国的最好机会。

后来,微软在中国创建的研究院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实现了自己当年的理想,受我的影响加入研究院的一批优秀人才,如张亚勤、沈向洋、张宏江等也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勇气的人不怕风险,而愿冒风险的人往往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回报。当你考虑需要鼓起勇气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不妨客观地做个风险和回报的对比。

勇冒风险的奖赏

我到了微软总部后,发现了一件很巧的事:我的部门里有五位总经理,他们都是在15~20年前加入公司的,目前他们居然都是身价几千万美元的富翁。

因为微软公司有分配“认股权”给所有员工的制度,所以,并不是职位越高的员工越有钱,而往往是工作越久的员工越有钱,尤其是在1985~1998年间,微软股票的狂飚制造了很多富翁。而我加入公司时,公司已成为一个巨人,股票价格的变化也不会很大了。所以,我拿到的“认股权”几乎是不值什么钱的。

当家人听到这个奇怪的事情时,都问我是否会有心理上的不平衡。我对他们说:“我加入的是一家世界领先的软件公司,没有冒任何风险;而他们当初加入的是一家未来还是未知数的公司,所以,这是对他们有勇气冒风险的奖赏。”

承认错误,从失败中学习

在人生的尝试中,你可能会遭受千百次的失败,可能会在尝试中发现许多工作都不适合你,但是,千万不能因此放弃了你的勇气。亨利·福特在进军汽车业的前三年,破产过两次;美国大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曾经七次遭遇转折点——也就是一般人通称的“失败”,终于取得成功;莱特兄弟在经历了数百次失败的实验以后才驾驶着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所以说,不能惧怕失败,只要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说不定下一次就会有成功来敲门了。

卡内基说:“人要懂得从失败中培养成功,因为障碍与失败就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稳固的踏脚石。”

大多数成功者都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此前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古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对此,我还想补充一点:只有学会在失败中学习和提高,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前的必经阶段,那么,学习就是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内在动力了。

当我作为一个“外来者”走进微软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其他主管相比的一个最大长处,就是我曾经失败过,而他们大多都没有类似的教训。在现在这种竞争越来越剧烈的时代,有失败经验的人更容易在灾难尚未来临时预测到潜在的风险,对自己也不会有过高的自信,更容易接受失败的可能性,更善于从失败中学习。

五步驱散失败阴影

有一位刚刚经历了惨痛失败的学生问我:“我该如何驱散失败的阴影?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如何再一次地得到自信和勇气?”

我的回答是:“人都会犯错。犯错后,我建议你采取下面五个步骤:(1)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麻醉自己;(2)要从错误中学习,以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3)经过了上面两个步骤后,要原谅自己,不要让自己永远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可以多找朋友或亲人沟通,或者让自己想想快乐的事情;(4)从失败中增加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以便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正确的理解;(5)坦然地面对错误,甚至主动用它来帮助别人。”

远离恐惧,挑战困难

勇气的最大敌人可能就是对失败的恐惧。其实,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个人的失败都不值得一提。重要的是你曾经放手去拼搏过。回顾历史上的名人,人们可能只记得他们的成功,却很少去关注他们的失败经历和不断尝试的勇气。

居里夫人说:“人生的旅途也许很遥远,也许很黯淡,但是,不要害怕,勇敢的人面前才有通路。”

罗斯福说:“我们没有什么害怕的,惟一值得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

马克·吐温说:“勇气不是缺少恐惧心理,而是缺少对恐惧心理的抵御和控制能力。”

成功者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恐惧和困难。任何事业上的成就都不是轻易就可以取得的。一个人想要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就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必须正视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只有那些有勇气正视现实,有勇气迎接挑战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达到卓越的境界。

我在苹果公司学到勇气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第一次理解了勇气对于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

那时,我属下有一支队伍,这个队伍的经理是我老板的朋友,而这个队伍负责的项目也是我老板最欣赏的。当时,我清楚地知道,这个项目做得很不好,项目经理也不是一个好经理。但是,因为我的老板重视它,我始终没有勇气来处理这个问题。此外,我也担心,如果解散了这个队伍,其实也是对我个人工作的一种否定,因为我已经让这个队伍存在一年多的时间了。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离开公司。但是我觉得,公司多年来对我不薄,我在走之前应该为公司负责,做完我早该做的事。我应该把这个队伍和经理裁掉,大不了会引起员工和老板的不满。

当我把这个决定付诸实施后,令我惊讶的是,很多员工不但没有对我表示不满,还跟我说他们多么认可这个决定,他们认为我非常有勇气、有魄力。公司领导也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我,反而认为,我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连我的老板也承认,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这件事让我明白,做事情不能患得患失,要有勇气做应该做的事,要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要有勇气接受这些事情可能带来的风险。但是,如果你的决定是正确的,它的风险一定会低于我们的想象。此外,在管理企业的时候,自觉的、勇于认错的、有勇气的领导者才是最让人尊敬的。

在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并由此养成勇于面对、不畏挑战的好习惯。这个习惯不仅是在碰到大的难题时形成的,也是在每天处理小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疑问的时候,不妨鼓起勇气去问问师长、同学或是同事;当你因为潜在的风险而困惑不安时,不妨多问问自己:你怕失去什么?最坏的下场是什么?你不能接受吗?

肖伯纳说:“困难是一面镜子,高悬在生命的险峰,它照出勇士攀登的雄姿,也显出懦夫退却的身影。”

罗斯福说:“实现明天理想的惟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

因此,建议大家抛弃自己的疑虑和恐惧,做一个一往无前的勇士!

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

当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敢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而在还没有找到“新的机会”之前,就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则需要更多的勇气。

许多人不愿放弃已有的东西,不愿意开拓新的天地。这些人总是在机会面前犹豫、彷徨,让患得患失的思想禁锢着自己的头脑。其实,有些东西看起来值得珍惜,但这种眼前的利益往往是阻碍你获得更大成功的根源。当新的机会到来时,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并不是功亏一篑,更不是半途而废,而是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勇敢地,当然也应该是有智慧地放弃已经拥有、但可能成为前进障碍的东西,你多半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抛开的不过是一把虽能遮风挡雨,但又会阻碍视线的雨伞,自己因此而看到的却是更加广阔、更加壮丽的江山图景!

我自己的两次“放弃”

我的第一次放弃是在大学里面改换专业。

读中学时,我曾经想成为一名律师,所以在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了攻读政治学和数学。我从来没想过其他的选择,因为我的父亲也是做政治的,后来父亲虽离开政治舞台但仍从事政治研究。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希望我做什么,可我觉得子承父业是很自然的事情。

小时候有几件事情让我以为自己很有政治方面的天分:一次是在台湾读小学时,我领导班上的同学检举老师对学生罚款甚至侵吞班费的行为;

另一次是在美国读中学时,我写了一篇政治论文《漠视——美国人面临的最大敌人》,并因此获得了全州作文竞赛的一等奖。那时,我幼稚地认为,这些事实似乎都印证了自己有很高政治天赋。所以,大学选专业时,我选读了人文学院,我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位律师或一位政治家。

不料,情形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样。我觉得,自己在专业课上提不起精神,成绩也不好,最令人沮丧的是,我感觉不到激情和动力,甚至想把枯燥无味的课本扔到教授身上。我在这个领域没有什么出众之处,既没有那种炽烈的热爱,更没有献身的欲望,还很厌恶那些世俗的政治技巧。

最终,我认定那不是一个适合我的行业,于是我决定放弃政治和法律专业的学习。

很幸运的是,学校允许学生转系,而且,我当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最爱——计算机科学。我并不因为已经花费了一年的时间而懊悔。我认识到,那不是我想从事的事业,我没有在那里用掉我的半生甚至毕生的时间才是我的幸运。所以,我勇敢地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开始了我在计算机领域的崭新人生。

我的第二次放弃是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恩师瑞迪破例地挽留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教书。本来我觉得这个工作很好,因为读博士时一直把我的老师当作楷模,所以,留在学校可以很自然地给自己一个机会来走他曾经走过的路。

但是,在那段时间里,我也感到很困惑。虽然这个学校的计算机科学系是世界顶尖的,但这个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力太小,不符合我的人生理想。

我发现,许多教授都把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了如何获得终身职位,怎么样去找到最好的学生、怎么样去发表论文,等等。这些事固然是好事,但对社会的价值并不那么直接。而我希望去做一些直接有益于社会的事,比如研发一种很多人都会使用的技术或产品,或是去帮助学生发掘他们的潜力。

所以,当苹果电脑公司来找我时,我的感觉就像是获得了自由。很幸运的是,瑞迪老师也很支持我的新事业,多年来,他也在继续指导和帮助着我。

人生中这两次勇于放弃的经历,都使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追求和兴趣所在,也使我更有激情地去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放弃意味着失去,但失去的是那些自己缺乏激情的东西,得到的却是自己主动追寻的事业。

除了对已有的东西说“不”以外,还要学会对他人的要求说“不”。如果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或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事情,一定要勇敢地回绝。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怕得罪人”而勉强接受。

难以完成的工作

有位同学问我:“您的工作一定有很多压力。如果老板给你一项你认为很难完成的工作,您会如何应对?”

我的回答是:“如果老板给我布置了很难完成的工作,我会让他知道问题的难度在哪里,并征询他的意见。例如,如果碰到困难,在所有可取舍的因素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妥协的。如果他认为我的期望和他的要求不符合,那么我会对老板说‘不’”。 “但是,如果他充分理解了工作的难度和失败的可能性,那我会尽力去做,因为我知道他不会有不合理的期望,而且,如果我无法做到完美,我也知道如何做出妥协。在这种情况下,老板也知道,我会努力工作,如果做得不完美,并不是我没有尽力,而是困难较大。”

不要接受对自己不切实际的任务,也不要对自己设置过高的目标。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对自己和对公司的长期信誉都不利。但是,这并不意味可以不去接受挑战,或不去面对比较困难的任务。对于困难的事情,要仔细将任务分解成多个步骤,安排一个周密的计划,事先明确每个步骤的风险因素,不要希望一蹴而就。只有在智慧和耐心的指导下,才能发挥勇气的力量,克服看似难以克服的困难,取得令自己和他人欣喜的成就。


有智慧的勇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勇气绝不等于愚勇,绝不是不自量力、不计代价地横冲直撞。

有位著名的管理学家对学生们说:“读《拿破仑传》时,你只需要看六页就行了。拿破仑之所以能成功,全在于他的坚韧,不认输。《拿破仑传》的第六页正好讲到拿破仑跟同学打架。拿破仑个子矮,打不过,但是他下定决心,就是被打死了还要继续。这种自杀性袭击让同学害怕了,只好道歉了事。你学会这个就行了。”

当一位同学就这位管理学家的说法征询我的意见时,我明确地表示,自己不同意他的说法。我的回答很简单:“我在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勇敢的英雄,而是一个自大、固执且不自量力的家伙。我不是历史学家,无法给拿破仑盖棺论定。但这样的愚勇显然是不值得褒奖的。在现实生活中,靠这样的‘自杀性袭击’得到的成功更不值得鼓励。这位管理学家犯了片面、偏激的毛病。即便是鼓励学生培养勇气,也应当注意勇气和
智慧的结合。他怎么能够用这种不恰当的例子作为勇气的注脚呢?”

所以,一方面要培养勇往直前的精神,抛开眼前的利害得失,最大限度地争取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走入偏激、愚勇的死胡同,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做出冷静、客观的判断。


后记:Google和中国

--追随我心的选择

2005年7月19日,我离开了微软,加入了Google。一次简单的工作变换,因为被诉讼,在新闻界被炒得火热。网上的谣传、批评、推崇、揣测、惊讶不断。现在,身处于官司诉讼的暴风眼,我只能说: “一切事实在下一年都会公诸于世。我做的事,没有违背这本书里的原则,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也有人想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为什么离开微软?为什么加入Google?”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

“我必须听从我心中的声音,我的心告诉我:Google和中国,这才是追随我心的选择。”

微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公司。我在微软学到了很多,受益非浅。尤其令我终身难忘的是,有机会和比尔·盖茨先生共事。

作为一个个了不起的公司,微软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Google是一个让我震撼的公司。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新一代技术”和那种对创新的热情。我发现Google遍地宝藏。它的技术和产品已远远超越了搜索领域,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它的每一个产品和网络服务都是“让人惊讶的好”。它以“一切自己动手”为原则,像一个大实验室似的,让公司的计算机科学家能够自己设计特殊的软件和硬件,并从中体会到“有重大影响力”的感觉。它能够经过新的软件开发模式,使网络具备可以直接更新软件的能力,
让用户不会再有漫长的等待,从而真正地把互联网服务发挥到淋漓尽致,造福社会,引领我们进入网络技术的新时代。这些新的技术其实就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是我向往并渴望学习的。

令我震撼的是 Google对诚信的执著。Google是一个“不做邪恶的事情的公司”。它绝不允许损害用户的利益,也不允许Google的员工买公司的广告。我第一天上班的时候,一位新来的同事提出了一个 “先发制人”的战略。在别的公司,他可能会被认为是天才。但在这里,他周围的人马上说:“这是邪恶的。你希望别人这么对你吗?”然后,他很不好意思地收回了他的意见。这是我向往的一片“诚信”净土。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对大众利益的追求。Google上市时,坚持让股民直接买 Google的股票、而不是由大投资银行分配给大户的做法,得罪了不少投资银行,但却得到了民众的好评。Google 是一个先让用户满意、然后再考虑赚钱、如果不赚钱也没有关系的公司。Google大部分的软件和服务都是免费的,而且许多软件和服务虽然推出多年仍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但只要能够帮助大众,Google就会继续做下去。这种对商场上惯有的“唯利是图”作风的摒弃,赢得了用户的心,也带给了员工一种社会责任感。这是我尊敬的一种难得的信念。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激情魔力”。我认识的许多朋友都去了那儿。有些是资深研究者和科学家,我发现他们以前的憔悴消失了,他们充满了活力;有些是我的学生,我发现他们像找到了一个梦幻之家,上班像是在享受。当我见到这些人时,跳进我脑海的就是我在第三封信中写的:“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种对工作的热情是让我激动的。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自由+透明”。在Google,每个人可以自己选择做什么,然后按照相同的兴趣,大家结合成一个个的团队。每个人想的都是怎么为公司好、做出对用户有意义的产品,而不是如何扩张自己的帝国。每个人都是透明的,没有秘密,没有“三角沟通”。每个人的目标和业绩也是透明的,在公司内部网络上即可看到。我第一次见到一批 Google的中国员工,他们说他们都在考虑回中国。当我问道,“你老板的队伍只有两三个人,如果你走了,剩下的人就更少了,老板不会劝你留下吗?”我看到几十对不解的眼睛,它们像在问我:“难道你不记得我们这里的‘自由+透明’?难道你不认为我们的老板会为公司着想吗?”这样的团队氛围让我觉得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

这些震撼激起了我的思考——

青年+自由+透明+新创新模式+大众利益+诚信=Google的奇迹。中国有最优秀的青年,如果我能把Google的文化带入中国,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Google中国的奇迹”?是不是可以帮助中国青年创造未来更多 “中国的Google”的奇迹?在我的论坛上有位学生提出:“无论微软、Google、开复的纠纷最终如何解决,最后的真正赢家是中国青年,是中国。”知我者,学生也。

当我一次又一次的再审我正在收尾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时,读到我自己写的许多文字:“追求你的最爱”、“终身学习” 、“你有选择的自由”,“做最好的自己” ……这让我想到的是,我应该听听我心中的声音。无论这个决定带来多少困难,如果我没有追随我的心,我将终身后悔。如果我没有坚持我的原则,我怎么能建议你们这么做?


于是,我做了重大的决定。

我有选择的权利——我选择了Google。我选择了中国。

我要做有影响力的事——在中国,我能更多地帮助中国的青年,做最有影响力的事。

我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在Google,我能经过学习新的创新模式,成为最好的自己。

2005年7月5日,我走进了我老板的办公室,我说的第一句话是:

"I need to follow my heart."

李开复


(By Lunamia zt from 新浪读书)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