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超越所有其它文化的成就丰碑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横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马冷眼瞧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文化超越所有其它文化的成就丰碑

有着广大的国土,有着人口众多的民众,也曾有过历史上唯我独尊的辉煌。寻究探底,到底中国文化给整个世界和人类留下了什么不朽的内容?

有的会说是孔孟之道。非也,孔孟之道虽在中文历史上赞誉有加源远流长,但其实比不上圣经。无论内容还是作为原则信仰,都比不上圣经。

有的会说是四大发明。非也,四大发明在解放生产力和解放思想上带来多大裨益?

真正在内容和思想上都不朽的是中国诗词!

中文简炼,音节少,每个字一个音节。同时,中文同音的字非常多,同义字也很多。这造就了中文在表达上的丰富选择,比如明喻隐喻象征等等。

如果有人把诗词简单地算成文学,与西方相比时拿出产量高质量好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来放对的话,那还不了解文学的真正内涵。文学作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要的是简短的同时尽量挖掘精炼。所以,能用成语说清楚的,不用一句话。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一首诗。能用一首诗说清楚的,不用词。能用词说清楚的,不用歌或赋。能用歌或赋说清楚的,不用小说或戏曲。所以,就文学工具或载体的种类来看,字数越多的算起来是越低级的。

早期由于文字的记载和传播都成本太高。所以,形成文字的东西都很简炼。相比中国的媒介工具陶器瓦片和竹简,西方文化的记载和传播的载体一直就是个谜。有人说西方是为了显示历史沉淀而造了假,但由于目前以英语文化为代表的强势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这种声音并没有引起重视。

中国的古文除了之乎者也等必须的连词虚词和语气词外,其它的都显示了高度的浓缩简炼。比如,学而时习之,天雨墙坏,无奈,奈何。等等。记述知识和道理这种简炼达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知识的记载很流行,但由于物质文化和社会稳定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使得思想境界追求方面需求还不高。即使如果之乎者也算是迂腐的话,看看英语中的Which,That等一个加一个地在句子中,就应该体会,之乎者也Not So Bad At All!

到了唐宋时期,物质文化和社会稳定达到空前繁荣。表达进一步的思想感想时,一两句就不够了。这时,诗词粉墨登场。诗词讲究得是意境统一,也就是环境描写和情绪抒发自然和谐。唐宋的诗词给后人遣词造句又有了更多地选择,因为诗词是如此的简炼和情景糅合。到现在,中文文学写作分析上还是简单地分为描写和抒情两大类。

在简炼上诗还高词一等,究其原因还是占了字数小的优势,所以唐代国人专攻诗,首先把诗推到了历史高度。几句诗搞不定的东西,也要用诗的自然拓展—歌来搞定,比如《长恨歌》等。

唐诗的高度很难再拔高了。有个事例可以证明。天分高者如诗仙李白游了黄鹤楼后,诗兴大发,看了崔颢的《黄鹤楼》很不服气,但又无可奈何。终究模仿写了一篇黄鹤楼比试比试,也不敢声张,因为自己心里清楚,崔兄的《黄鹤楼》无法超越了。

诗上既难以斩获,宋人只能另辟蹊径去搞词了。词虽简炼上不如诗,但由于字数多,使得写景和抒情无论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更多的选择。还加上词有诗不能比拟的好处,那就是词能谱上曲给唱出来,朗朗上口就从纸面上真实地转到与乐队共舞中了。而且,不同的旋律产生了不同的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韵律,字数和重复方式等,词人要干的活就是填词了,形成了很好的分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词与诗是并列的,分不出高下。所以后人也就有了唐宋八大家之说,他们并列,创造了中文语言文化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人民生活和政治气候如何变化,还是有很多很好听的歌经久不衰,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小城故事多》等等。所以大伙不要小看了这些貌似不起眼的东西,因为它们的歌词是有很高文学造诣的。如能再简炼一些,加个词牌名,它们可以向辛弃疾苏东坡等人的作品水平迈进了。

任何人为的东西发展到一定高度后就很难再有所新创意。秦汉三国晋,唐宋元明清。文化上的贡献基本为唐诗宋词元曲。唐宋之后,元朝的国人自知在诗词上很难创新,就去弄曲了。清朝中国在小说和戏曲上有了提高,但在这个层次上与其它文化就也难分高下了。小说戏曲这些玩艺,各种文化家家户户都存了点。中国的小说戏曲朗朗上口能让人记忆深刻的也就是诸如“银瓶砸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一类的,说白了其精华还是诗词!现在的诺贝尔文学奖基本在英语文学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中流转,放在中文文学标准上,那真就是贻笑大方了。文学奖应授给诗词作者!所以,在这一点上,中国文学完全可以呈90度俯视诺贝尔文学奖。

说完了文学工具和表达方式,那在精神和文化上究竟如何呢?

自从有文字记载,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就有过百花齐放的讨论。经过秦初的焚书坑儒,后来的发展将孔孟之道定格,界定了一直沿用到现在的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接着就是以文学的高度造诣开始了更高层次的也是无奈的人生意义的探讨。

无奈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办法,只有宗教信仰能解释,是超出了诗歌和艺术范围的,怪不了任何文学大家,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超越。

对于每一个大家,没有生活的磨难和一定的超人意志力,是写不出有点品味的东西的。文学,艺术,思想总是伴随着苦难,孤独和思考而来,在这基础上有能力将孤独,苦难和无奈用艺术工具表达出来,这就是各自的造诣。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他后半生凄苦带着悔恨:自是人生常恨水长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离恨恰如春草,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等等

李白是带着功利心无法成就后的无奈,比起孟浩然,杜甫,陶渊明等人,虽然李白的诗技高一筹,但心性上却也明显低了一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散发弄扁舟等等。陶潜是最早的心性悠然的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总是心如孩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破落却心怀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等等。

苏轼则在官场患难之后找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其后期诗词流露出洒脱和对人生的领悟。比如,一樽还酹江月,高处不胜寒等。还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作鬼雄。辛弃疾: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怜白发生等等。

甚至豪气也要在万般磨难后才能磅礴有势地渲泄而出,比如毛泽东有: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

这些就都见仁见智了。

爱情总是中国文化歌颂的主题:死生契阔,与子同悦,执子之手,与子同老。人生和生活更是不朽的描述抒情对象,以此来结尾: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