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很奇怪,中国围棋和武侯祠有什么关系吗?不能说有很大的关系,是想借故说说围棋,不过别急,先来看看武侯祠:
武侯,就是诸葛武侯,诸葛亮也。可是一进门就糊涂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圆形墓地,主人是汉昭烈帝,我的历史学的不好,后来才反应过来汉昭烈帝就是刘备:
原来武侯祠又名“汉昭烈庙”,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的君臣合祀祠宇,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沿着周围走了一圈,装饰还不错,有很多的盆景:
活化石银杏:
紫微:
这个地图看出左边是刘备的地盘,右边是诸葛的地盘:
按地图进入武侯祠,这个(其中之一)应该才是武侯诸葛亮,上面前两字猜不出,后两字是“辅国”:
里面有很多的碑文,最著名的应该是“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仔细看后出师表的落款原来是“岳飞”抄录的,其它的也是名人抄录的,可惜没有拍到落款:
外面也有很多的名人题字,冯玉祥,八三老人,等等,我们看得很匆忙,相机也不太好:
其实武侯祠也是“三国”的纪念馆,这是三国纪念馆门口的兵器,这个方天画戟我认识是吕布的,青龙偃月刀是关羽的,可是那个斧头是谁的呢?
里面有不少三国人物画像,这是关羽的画像:
三国纪念馆里有各种出土的兵器等历史重要文物,有排兵布阵介绍,还有当时各朝代妇女的穿戴等,就不一一介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代名将已经是历史,武侯祠旁边,人们过着悠闲的生活:
再顺便写一下中国围棋,成都和中国围棋是有些关系的,在“成乐高速”或“成雅高速”公路上,你可以看到不少茶叶“竹叶青”的广告,是中国围棋队专用茶叶!
就在我们回来后不久,~第7届春兰杯~决赛在武侯祠举行。采访时常昊说他最喜欢刘备,而韩国的李昌镐说他最喜欢赵子龙,认为他是天下无敌的,且不知赵子龙还得臣服于刘备,呵呵。6月24日,决赛第二局在成都武侯祠落子。结果常昊执白完胜李昌镐,以2比0的总比分击败后者,夺得了本届春兰杯冠军,这是常昊继应氏杯、三星杯之后的第三座世界冠军奖杯。三星杯后2年多无冠的常昊,以春兰杯冠军,以及此前接连战胜古力、李世石的战绩,宣告了天王的回归。
常昊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世界大赛艰难的历程,常昊成名很早,一度曾是中国围棋第一人人选,但他经受的磨难与坎坷也最多,在中国围棋最需要世界冠军但偏偏却一冠难求的时代,碰上了韩国的“两李”时代,常昊做为中国围棋的领军人物,也许是压力过于沉重,一次又一次,常昊与世界冠军擦肩而过,六连亚,常昊在中国最需要他折取桂冠的时候没有完成这一使命,甚至后来慢慢地连世界亚军都拿不到了。
一些棋友甚至认为常将退居二线,一些棋友甚至为此怪罪他的夫人张璇,认为常结婚过早,有的还从常昊的地域关系联想到上海男人的懦弱,身上缺少凶狠和霸气,这段痛苦的经历一晃几乎十年,十年岁月对一位棋手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但现在,世界大赛三冠在手,两次在番棋中零封石佛,他的愈挫愈奋的坚韧精神非常值得其他棋手学习和尊敬!
在我写这个系列的时候,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上个月开始举行的~首届生活家杯争霸赛~,7月14最后一站在成都落幕。曾经我非常尊敬的棋手马晓春不久前在博客写文章质疑俞斌九段的参赛资格,这实在让我太失望了!在今年1月14日,俞斌通过竞聘成为国家队总教练,以非常多的票数超过对手马晓春,可见他的人缘极好。生活家杯的组织者说的很清楚,参赛的四位选手是60,70,80,90年代各一位现在围棋总积分最高的棋手,他们分别是聂卫平,俞斌,常昊和古力。这是清清楚楚地规矩,如果说组织者故意用这个规矩把马晓春排除在外,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人家拿钱当然用他的规矩。
再说这项比赛只是一项邀请赛,并没有标明“四代棋王争霸赛”。退一步说,俞斌获2000年LG杯世界棋王赛冠军、2005年LG杯杯亚军及1997年、2004年亚洲电视快棋赛冠军,还在国内获得过01年、02年棋王赛冠军,目前仍是围甲七冠王重庆冷酸灵队的绝对主力,谓之为“棋王”也一点都不为过。
和俞斌同时代的还有多少还战斗在围棋第一线?俞斌,中国围棋队总教练,非常敬业的棋手:
后记1:來自大涼山说那还有幅著名的长联,清代赵藩写的,后来有一段故事,长联是: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今后治蜀要深思
后记2:又Google一下,三国魏将徐晃是用斧子的
后记3:来源: 小分队员 于 09-07-21 20:15:56
哎,武侯祠是我原来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好多年都没去过了,景色依旧,看到非常亲切。顺便说一句,这里的刘备墓只是一个衣冠墓。刘备是死在白帝城,没有葬在这里。
后记4:来源: --1234567- 于 09-07-21 20:51:24
武侯祠里的匾写的是“文华辅国”,还有另一块匾你没看到,上书“武雄知兵”。这两句话指的就是诸葛亮,说他文能辅助,治理国家,武则能知晓兵法打仗,也即说他文武双全。岳飞抄的出师表乃狂草体,写的飘逸潇洒,但比起同时狂草的毛体(毛泽东)还是差了一些。请比较以下毛泽东写的《三垂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