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茶叶产区(八之出)。
山南地区(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这里陆羽把衡州,即今湖南衡阳也归入)的茶以峡州产的为最好,襄州、荆州产的次之,衡州产的差些,金州、梁州的又差一些。淮南地区(今皖北、鄂东)的茶,以光州产的为最好,义阳郡、舒州产的次之,寿州产的较差,蕲州、黄州产的又差一些。浙西地区(今浙西、苏南、皖南)产的茶,以湖州产的为最好,常州产的次之,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产的差些,润州、苏州产的又差一些。剑南地区的茶,以彭州产的为最好,绵州蜀州产的次之,邛州、雅州、泸州的差些,眉州、汉州又差一些。浙东地区(这里陆羽把婺州,即今浙江金华也归入)的茶,以越州产的为最好,明州、婺州产的差些,台州又差一些。黔中产地是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西产地是鄂州、袁州、吉州。岭南产地(这里陆羽把福州、建州,即今福建的福州、南平也归入)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对于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这十一州所产的茶,还不大清楚,有时得到一些,品尝一下,觉得味道非常之好。
第九篇茶具的省略。关于制造和工具,如果正当春季寒食前后,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园,大家一齐动手采摘,当即蒸熟,捣碎,用火烘烤干燥(然后饮用),那末,棨(锥刀)、扑(竹鞭)、焙(焙坑)、贯(细竹条)、棚(置焙坑上的棚架)、穿(细绳索)、育(贮藏工具)等七种工具以及制茶的这七道工序都可以不要了。关于煮茶用具,如果在松间,有石可坐,那末具列(陈列床或陈列架)可以不要。如果用干柴鼎锅之类烧水,那末,风炉、炭挝、火夹、交床等等都可不用。若是在泉上溪边(用水方便),则水方、涤方、漉水囊也可以不要。如果是五人以下出游,茶又可碾得精细,就不必用罗筛了。倘若要攀藤附葛,登上险岩,或沿着粗大绳索进入山洞,便先在山口把茶烤好捣细,或用纸包,或用盒装,那么,碾、拂末也可以不用。要是瓢、碗、夹、札、孰盂、盐都用筥装,都篮也可以省去。但是,在城市之中,贵族之家,如果二十四种器皿中缺少一样,就失去了饮茶的雅兴了。
第十篇书写张挂。用白绢四幅或六幅,把上述内容分别写出来,张挂在座位旁边。这样,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茶方法、煮茶方法、饮茶方法、有关茶事的记载、产地以及茶具的省略方式等,便随时都可以看到,看在眼里,于是,《茶经》从头至尾的内容就记完备了。
《茶经》全文介绍完了,陆羽大概想不到,到了宋代,建州成了茶,特别是贡茶的主要产地。
以陆羽和皎然为代表的唐代主流茶道,是煎茶茶艺的茶道,也是修行养生的茶道,将茶艺与禅机结合起来。除了陆羽从小在佛寺长大,皎然是一位高僧大德,相互又是“缁素忘年之交”这样的个人因素之外,也和初唐以降,禅宗大盛很有关系。禅宗的基本方法便是“坐禅”,提倡静心、瞑思,方能豁然顿悟。坐禅讲究断食、沉思、去注一境,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委不倚。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精神不易集中,同时吃饱了容易产生睡意,所以禅宗有放弃晚饭的传统。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疲劳和作为不食晚饭的补充物,茶便是最佳选择,从而进一步发展为所谓的“茶禅一味”。
早在初唐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对弟子南岳怀让(677-744)预言:“向后佛法从汝边去,马驹蹋杀天下人。”这一“马驹”,便是后来南岳怀让的法嗣马祖道一(709-788)。禅法传入之初,禅宗僧侣大多栖住于律宗的寺院,时日一久,龃龉丛生,所以马祖道一便在荒山另建丛林,作为安顿禅僧之所。后世把佛教寺院叫做丛林就源出于此,因此,严格地讲丛林是指禅寺,佛教其它宗派的寺院,如律寺是不能叫丛林的。百丈怀海(749-814)承继开创丛林的乃师马祖道一,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即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据《释门正规》载:“元和九年(814)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经百丈禅师改革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由于丛林总是建在山区的,所以农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种茶、采茶、制茶。禅宗把坐禅饮茶列为宗门规式,写入《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 法器章》及“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点行堂茶”等条文中明文规定丛林茶禅及其作法次第。其“请新住持”文中记有“鸣僧堂钟集众,三门下钉挂帐设,向里设位,讲茶汤礼。……揖坐烧香,揖香归位,相伴吃茶。……”即于法堂设两鼓:居东北角者称“法鼓”,居西北角者称“茶鼓”。讲座说法擂法鼓,集众饮茶敲茶鼓。“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上堂时二通。……茶鼓长击一通……召集众僧饮茶。又每坐禅一炷香后,寺院监值都要供僧众饮茶,称“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茶院中还 专设“茶堂”,供寺僧坐而论道,辩说佛理,或招待施主、同参之用;有“茶头”执事,专事烧水煮茶,献茶酬宾;专门有“施茶僧”,为行人惠施茶水;寺院所植茶树,专称“寺院茶”;上供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之茶,称“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挂单,依“戒腊”年限的长短,先后奉茶,称“戒腊茶”;住持或施主请全寺僧众饮茶称“普茶”。茶会成为佛事活动内容。凡此种种均来源于坐禅饮茶,目的还是为了帮助禅修,而后相沿成习,潜移默化,成为佛教丛林的法门规式。所以,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记录禅宗高僧语录的《五灯会元》,记有百丈禅师的“吃茶、珍重、歇”三诀。更有名的是关于“吃茶去”这一公案,留下它的是百丈怀海的师侄,马祖道一另一弟子南泉普愿(748—834)之法嗣赵州从谂(778——897)。《五灯会元》卷四有较详细的记载:“一人新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问:曾到此间么?僧答:曾到。从谂道:吃茶去。又问一僧:曾到此间么?僧答:不曾到。从谂道:吃茶去。院主不解,因问从谂。从谂呼院主名,院主应答从谂道:吃茶去。“从谂禅师是借“吃茶去”破除人对知性的执着,消除人的虚妄分别,以达到当下的体悟。自从谂禅师开启以茶入悟的法门之后,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
《五灯会元》还载有所谓饭后三碗茶的和尚家风。可见茶在唐代,已为僧伽生活中所不可或缺。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规。至今杭州龙井附近,悬有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睡,还是引导进入空灵虚境的手段。无怪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1989年9月9日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茶禅一味的精神层面内容,将在后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