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为什么很难适应?
凡是为人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轻松愉快地上学。可是有很多时候,小东西就是不配合,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让爹妈内心愧疚,于是乎回到家要什么给什么作为“冷落”孩子的补偿。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怎么做都不是。
但是话说回来,孩子上学很难适应,又哭又闹有诸多原因。其中一条很多人都忽视的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有些时候是家长而不是孩子不能适应。父母在送孩子上学前和上学期间表现过分紧张,孩子再小也能用心感受到,从而产生不安全感。有了这样的感受,他怎能愿意上学?又怎能不哭闹着要回家。过分紧张和担心的实例甚多,比如一,在家中时常当着孩子的面嘀咕学校的各种缺点;二,讨论孩子在学校是否会吃不惯,睡不好,过分担心孩子的各种作息规律被打乱;三,被人欺负;四,上学路上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哭;五,时常到学校“考察”情况;六,三天两头因孩子不适应就干脆不去上学等。殊不知以上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会让孩子心生恐惧,害怕上学,试想连爸妈都如此“担惊受怕”,孩子怎能沉得住气,怎能Handle 呢?因此要花很长的时间适应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要让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快快乐乐回家,做父母地首先要表现得轻松愉快,即使有什么担心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或表现出来,才能不给孩子精神上施加压力。 如果家长能做到以下几点,孩子和家长的适应期都会相应缩短。一,上学前打好心理战,把跟孩子谈论的重点放在上学的优点和好处上;二,不要向老师提出特殊条件来让孩子保持同在家中一样的作息规律,要教会孩子去适应不同的环境。三,更不要谈及孩子恐会被别人欺负之类的话题。四,上学路上老说不能哭,孩子不哭才怪。所以要引开注意力,找一些轻松的话题,问问孩子什么游戏最好玩儿,是不是能给妈妈画一幅画,要涂什么颜色等。五,孩子初上学前几周都不建议家长中途回来“检查”工作,如果实在有必要,则不应让孩子看见。六,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需要一个熟悉环境的过程。如果每天都是同样的规律,孩子会心里有数而感到安全。如果经常变化,没有规律,孩子会不知所措而感到不安。因此每天按时上学,逐渐熟悉学校的一切作息规律才能帮助孩子消除不安全感。这一条在最初的4-6周极为重要。
总之, 家长要是轻松自如,言谈举止都让孩子学校很安全,上学是一种乐趣,孩子很快就会适应, 家长也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