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蕴太极太极寓禅定 by 翁心诚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禅定
  
  禅定,是我国佛教修炼家的最常见与最佳的修炼方式,是历代高僧大德对自然、社会、人生及本体的一种参悟和觉解,是神妙的顿悟、高超的境界、彻悟的般若、最高的知解,它有无穷无尽的奥妙与真谛,我们很难用准确的词语表述它的内涵。这是因为禅定之根广且深,它广阔到“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理所当然对“三世”应扩展理解),又深入到“十方”,即任何方向、方位,无边无际,无止无尽。禅定的目的在于参求以开悟,即无相无我“三昧”而解脱。一切皆有禅,一切又非禅。黄花绿叶、清风明月,大自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小至鸟兽虫鱼、滴水微尘,都在禅中。人们身居禅境,心处禅意,则超凡脱俗、超尘绝世,智则洞彻幽微,心则明慧旷达,意则和平自在,高远神明。
  
二、太极之源
  
  历来对太极有各种解释,我倾向于陆锦川先生的观点。
  他说:太者始之先,极者终之后,含始后终前、始先终后的过程。他研究太极“三界九理”,三界指无界——有无界——无界的循环。“九理”指哲理——易经及其解说与衍生之理,学理——黄老的道、德之理与自然、无为、返本等,法理——深奥、博大、无穷无尽的哲理,神理——发天地幽微之化变及普通人的“六根六识”所感受不到的理,教理——道、佛因缘业报等,常理——撷世间后先终始的必然过程,法理——师法自然、有无、动静,功理——在行功走架中实证产生的自然修为,证理——一无所有、本来无无,万有对应于无。此“九理”的共同要求是:透悟机微,圆融无碍。陆先生主张修炼太极者应该明确其理以净化心灵。笔者认为陆先生所言九理可归于一理,即空灵虚无,从修为太极拳的角度讲,可以简化为“无中生有,静极生动,无为而为”十二个字。
  
三、拳与禅的契合
  
  太极拳是太极理论的演化与表征,禅定是禅的修为与表现。从上面的简述中,不难看出运拳与禅定的契合。练拳者修禅,修禅者练拳,必定相得益彰,各显其优。当然两者有别,不能等同。现在我们从练拳的视角对修拳禅定进行比较。
 


 从上表中看出禅定与修炼太极拳的共同点:
  1.广在性。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禅定以求其真。太极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宇宙大太极,人体小太极。修太极者求其真太极。

  2.无言性。含无与无言两义。禅者无言,太极无言,拳者无言,大道无言。慧可(禅宗二祖)以微笑不言,面对达摩的提问得以承继其衣钵;慧能以拳者无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无”得以承继五祖成为禅宗六祖。习练太极以无言而彻悟其拳理。

  3.破我执性。所谓我执,即因尘染障碍迷失于我心我身中而不见自性自身。禅者如不解除自我束缚和障碍,则永远不能开悟;拳者如不清除心理上各类杂染,则永远不能入静。禅者、拳者都要在知我、解我、斗我中获得净化,求得身心解放,禅者提升境界,拳者提升拳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提出修“白骨禅”,剔除皮肉血污,只剩白森森骨架一副,似乎比修炼太极的“一丝不挂”要求更为高层。破我执之心越彻底,修炼太极也就越有效。

  4.悟性同中有异。禅定的开悟,既有日积月累的渐悟,又有如桶脱底的顿悟,开悟方能入禅。有修炼家从一二小片茶叶泡水中品出高深禅意,这是会喝茶;有修炼家从普通弃之若草的菜根与食物至淡中吃出大味,这是得道者的吃饭。拳者从一招一式的空无中,在似与不似之间,有意与无意之间获得无限情趣,是通太极大道的修为。拳者的悟在外动中内静而悟,禅者的悟在外静中内动而悟,这是其不同之点。
  
  四、拳禅结合的主旨
  
  笔者接受法师的传教,将学、参、悟的禅定融入太极拳养生运作中,得其意趣与益惠。特介绍其主旨与方法,供中老年朋友参照。
  主旨之一:先须遵循孔子所力行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泰伯》),防止四种主观主义,即随意臆测、主观武断、拘泥固执、自以为是等倾向。人愈年老,愈不易做到“四勿”。当我和一些老年练拳者谈及学点禅学、读点佛经时,他们大都一言以蔽之曰“迷信”,当我问及其读过哪些禅学书时,他们大都坦然曰“一本也没看,一句也没背”。可见多数习拳的老年朋友缺乏对禅学的认识,存在着孔子批评的倾向。须知禅学是中国独特的创造性佛学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尽管由历史之因那里可能精芜并存,但其精髓却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最高智慧的结晶,习拳者吸取其精神修为好处无穷。提倡拳者学点禅,并不是要求他们改变几十年生活方式去做僧人,而是为了使其更加透彻地解悟太极拳的文化性、哲理性,从而练拳养生。

  主旨之二:读点经书,读点禅诗,背点禅性诗词,以提高对禅意、禅境、禅情、禅定的认识。初学的中老年朋友可以从读诵《心经》开始。《心经》三百字不到,是一部重要禅经。熟读成诵,一日数遍即可。然后学些本世纪新出版的普及性的佛教文化知识,尤其应首先了解慧能大师的奇能奇事,以提高兴趣。另外还应背一点禅诗(专谈禅的)及禅性诗,如唐代诗人李白、王维,宋代词人苏轼等人的诗词。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有下列句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曲经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诵读这样的诗句,会让人感到山光花色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于拳境、拳意难道没有启示作用?

  主旨之三:孔子观江河而感悟“逝者如斯”,老子观水之流走而感悟“七德”之“上善若水”,苏子观大江东去而感悟“人生如梦”,“浪花淘尽英雄”,王子(阳明)静坐观竹而感悟理学真谛,可见感悟是获得智慧的途径。余功保先生主张“约束性感悟与非约束性感悟结合”(见其编著《上善若水》第7页),这种感悟观是将渐悟与顿悟的具体化,很有意义。读点禅学、观察世象中提高感悟的层次性、渐进性、自觉性,也是一种参禅,即使只是初级的,也可以放松心灵,使其获得自由,以加深对拳的理解。余先生以诗化的语言与情怀写道:“拳如水,禅如花。”“心海云花开,参禅自然生。”笔者冒昧地加一句:水非水,花非花,拳打“水花”自成家。
  
  五、禅拳结合的方法

 

  
  上表可以清晰地提示禅拳结合的方法,简述如下。
  法一:在禅境中入拳境
      如六祖慧能大师言:“何期自性本自清静。”其具体修为是清静站桩。起先,笔者不重视站桩,认为误了练拳时间,后在师傅指导下入清净之境,站“九月”桩。 “九月”即人在月中,月在人中,设意身处大明月内,脚下踏月,手中握月,胸中、腹中、头脑中转月,八月大小不等,加天上一月计九月,朗朗皓亮,仿佛人随月移,而行月在“自转公转”,人亦如此,此月非月,此人非己,在站桩中体味禅境,求无极、混元、中定,求心清、身轻、空灵,感受到站桩为拳架招式所不能代替。站桩练久了,笔者感知内气运行,桩也就站出其趣味,越久则味越浓,趣浓则拳境逾清静,清静之彻底即禅境。笔者从而了知“若要把髓洗,先从站桩起 ”(《洗髓经》)是至理真知。如此,再做起势,必定动静相宜,开合适度,刚柔相济。

  法二:在禅意中行拳走架
      这里引述太极名家赵斌先生的《拳诗》:“意趣环生味无穷,恰似杨柳摆春风,练到柔和优美处,行云流水一般同。”“环生”指拳架中的弧与圆及半圆、月牙圆、螺旋圆、“S”形圆弧等外在内在形式;“杨柳摆春风”指自然和谐;“处”字非同一般,指精妙绝伦的拳境、拳机;“一般同”即禅意,似云非云,似水非水,似行似流,不行不流,具体为有→有无→无(万有)。具体到一招一式,起、行、止、转都要“以丹田为核心”(陈小旺先生语),以腰脊为轴,手、眼、身、步、足予以协调统一,达到平衡。运拳中的平衡与参禅的静态平衡相反,是动态平衡,太极名家高壮飞先生将这种平衡分为三种状态,即随遇、稳定与不稳定状态,随遇平衡如球,稳定平衡如不倒翁,不稳定平稳如倒置三角形,运拳时曲中求直,求圆占中,随曲就伸,盈虚有象。笔者认为太极拳运行中的所有动作从平衡角度讲,不过是上述三种平衡形式的转换而已,在平衡中求和谐,在和谐中得禅机。
  这里必须强调,习拳者应关注每半个动作的内操内练与禅意结合。只有在半个动作里解析了内操内练,体味“气机”,即体验返观内视与内气循经走脉、气运四梢等,拳境拳意才能得以扩展、升华,否则便是囫囵吞枣、生吞活剥,终不能随机顺势,更不能得其禅机。禅机与拳机相互作用,在太极圆环里合二而一,这便是深得其妙。

  法三:在收势中升华禅定,回返中定
      其境为“行乎其不得不止,不可或止”,一般习拳大都草草收场,其实这是一个大弊端。收势是让拳者回复到无极、中定混元状态,与起势比,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回返,而是一种比运行更为高超的圣境,即妙有之无境,此境正是禅定之上境。它的特点是至高至真至无。参禅者到此境,心灵空净,慧通大宇,忘我忘身忘心,见性见明见灵;拳者则是空空荡荡,无息无欲无我无意无拳,进入高层“无为”,以得天心。
  现以简式收势为例谈具体操作。其动作接“十字手”,双手向外翻、掌心向下,两臂下落,收左脚于右脚旁。其要点为身体放松,气徐下沉,呼吸平稳(见李兆生著《中国统真太极拳大典(二)》第141页)。如进入禅定,则此收势尚不能满足禅机与拳机要求,正如李先生所言,有必要作“实质性修订”(《中国循经太极拳》第9页),笔者认为其修为以上述为根基,应作试探性补充。
  1.两手外旋分别画圆转内旋,外旋食指引领内气走背脊——肩——肘——腕——指端线路;内旋小指引领,内气走由手——腕——肩——背脊,入丹田,两手随内气由肩前圈边缘靠胸前十字缓慢经左右下腹向下;心意寂寥清澈。
  2.两手于腹前、肾侧再来一次外旋转内旋于肋下缓缓下落,体会内部气机在丹田的运转,然后缓慢行止于腿侧,拇指端先靠,接着四指分别依次而靠,左脚靠拢右脚。双眼似闭非睁,数息5~10次,体味“我已乘风归去,所飞不知所向,世界本自清明,我亦无醒无醉”之意境、禅境,从而得到圆机活泼、不落诸碍而自然自在。
  3.其外已收,其内意绵绵,迷茫之心,拳拳之情,禅情、拳情合一,然后缓缓走出拳境,精神蓬勃。
  请中老年朋友尝试一下,此禅定与中定结合之收势,是否于拳品有所升格,于养生更有其佳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