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课--小提琴曲《梁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师课--小提琴曲《梁祝》

主讲人:薛伟

这是一次公开课,听了很受启发,可见真正的艺术家是多么的精益求精,注意细节。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伟简介:

1963年12月出生于郑州,8岁进入专业乐团学习并演奏小提琴,后曾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是中国人培养的小提琴家。1986年柴科夫斯基音乐比赛小提琴银奖(这个比赛四年一次)。1986年英国卡尔•弗莱什小提琴比赛金奖以及所有单项奖。1989年他26岁时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为教授(现已辞职),成为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第一位东方人。



本次“从音符到音乐”薛伟音乐讲座及音乐会专场演出,让您从中真正解读古典音乐的奥秘、聆听、赏析顶级大师精彩绝伦的美妙古典音乐。这场讲座,并非是一堂笼统的、概念的、抽象的讲座,而是将音乐与外交、商业、政治等相融合的一场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的创造性思维开发管理培训课。在每一段演奏之后,通过薛伟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领听众去体验、触摸那个富有幻想的意境。在音乐的婉转曲折中,薛伟轻松的藉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将音乐的深层含义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并将音符的演奏上升为审美层次上的追求,让听众以平视的角度介入从音符到音乐的二度创作过程,体会参与音乐创作的乐趣,与古典音乐进行一次近距离的对话。今年五月,薛伟先生应邀在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外交部展开了同样一堂新意盎然的小提琴音乐欣赏讲座。李肇星外长亲临现场聆听了薛伟两个半小时生动地讲解后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赏。

薛伟,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他8岁开始学琴,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师从林耀基、郑石生、周彬佑、谭抒真、陈新之、袁陪文、腾茂隆、金仲平等教授。

薛伟自1981年、1982年、1983年先后在全国小提琴比赛、英国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及日本国际音乐(小提琴)比赛中获奖。1985年在当时伦敦市市长、米德兰银行和克莱恩沃斯·本森的资助下移居英国,入伦敦市政厅音乐学院随耶夫拉·尼曼学习。

1986年,薛伟获得第八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银奖;仅两周后,他又成为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得主;不仅如此,他还囊括了“最受观众欢迎奖”,“最受乐团欢迎奖”、以及“最佳奏鸣曲演奏奖”;同年,他当选为LPO/先锋年度青年独奏家,创下有史以来中国人在世界音乐大赛中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1989年,25岁的薛伟成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

薛伟经常与世界上最著名的乐团合作,举行过上千场音乐会,如伦敦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皇家爱乐乐团、爱乐乐团、BBC交响乐团以及英国室内乐团。他还与包括柏林广播交响乐团、芬兰广播交响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莫斯科国家交响乐团等乐团合作,在欧美及远东地区巡回演出。

薛伟先后为ASV、RCA、HUGO、BMG、EMI等知名唱片品牌录制了大量专集。他获得过“美国唱片月奖”头奖;英国“古典唱片奖”头奖;香港“CD天地唱片月奖”头奖;他与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等四名艺术大师共获“大不列颠古典音乐家最佳唱片奖”提名。薛伟的多张唱片都曾被英国《企鹅唱片经典》、《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级,他所录制的《梁祝》被视为当今最权威的版本,他演奏的中国音乐《乡梦》被《CD天地》评价:“无论于唱片或音乐会中,都难以想象对这首作品有如此出色、如此难忘的演绎。”他与英国爱乐乐团合作由简·格洛弗指挥录制的理查·斯特劳斯和克里斯多弗·黑丁顿的小提琴协奏曲专集广受好评,并获布里兹奖最佳古典艺术家录音奖提名。英国《高保真新闻》形容薛伟的演奏为“令人陶醉的、无法抗拒的、令人折服的”,并称他“是本年度最热门的小提琴家!”

近来,薛伟的事业扩展到演奏以外的领域,在全国各地巡回开办了多场以讲座形式为主的音乐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在演出和开设大师课的同时薛伟先生还担任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并在全国多所音乐学校担任客座教授。

2003年,薛伟与EMI(百代)公司签约后录制的第一张唱片《爱的致意》发行短短3个月内,销售量达到了有史以来古典音乐在中国销售量排行的首位。

薛伟先生演奏使用的是一把制造于1722年的斯特拉迪瓦里,是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黄金时期的作品,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中的精品之一。

 
              第一段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5qU6cEtSGc

       第二段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Ttp-ThEcfI

       第三段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6pmMih-AME

        


***********************************************************************

看到刚刚辞世的张善炬师兄的一篇文章与此有关联,所以一并放在这里。     





《细节的魔力》




【张善炬】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大家对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的这句话耳熟能详,却未必了解另一个细节:首次登月的天地对话中,竟然有一大段是关于中国的!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航天器代表人类首次飞抵月球。10年后,我在大学宿舍读到了获1969年度普利策奖的、长达25000多字的通讯《一小步,一大步——人类登陆月球记》。

      这篇特写说:7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清晨7时,地面控制人员将3名宇航员叫醒,谈完工作后聊起了当天的地球新闻。报告完新闻后,地面人员又兴致勃勃地讲了个故事。原话是:“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美丽的中国姑娘已经在月亮上住了4000年。她大概是因为偷吃了丈夫的长生不老灵丹,才被赶到月亮上去的。你们不妨找她玩玩。此外,月亮上还有一只中国大兔子,应该不难看见,因为它前脚抬起,站在一株月桂树下。”

      “好的。”阿姆斯特朗回答,“我们一定要找到那位姑娘。”

      9个小时后,16时17分43秒,阿波罗11号成功着陆于月球的“宁静海基地”。

      这个蕴含深意的细节,让我——一个新闻系学生从此领略到新闻的力量,尤其意识到,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细节,具有无可比拟的威力。

      留住细节

      大学四年的20多门功课被我归纳成一句——记者成功的秘诀是:置身重大事件现场,发现细节、留住细节。
      人类认识世界,或许就自细节始。历史中、现实中,旧闻中、新闻中,细节无处不在。

      作为贵州的省报记者,我们自然担负着宣传贵州的重大使命和职责。20多年来,我总是绞尽脑汁、花样百出地向外界推介今日贵州正面且美好的形象,但总会不时遇到这样的回应:“哈哈,贵州?我知道,从前‘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或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嘛,如今当然变多了哦……”一个嘛,一个哦,顿时呛得你说不出更多的话,仿佛被当头浇了盆不凉不热的水。

      读大学时,我从徐铸成的《两过贵阳》一文中,看到过这位《大公报》记者对1942年贵阳的记述:“当时的贵阳,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之称,闹市在‘大十字’附近,三层的店面房子极少。”这大概是我第一次从书上读到“三无”。

      “三无”,是旧社会流传下来的一首形容贵州苦的只有15个字的“小段子”。出现这种段子并不奇怪,各地都有,奇怪的是独有贵州的这个小段子竟流传了这么多年,哪怕时过境迁后依然顽固存世。很长时间里,我百思不得其解。研究了许多理论,试图破译这个谜,或者说解读这一怪异的社会历史现象,但均告徒劳。一夜,我不经意地联想到了细节,一下子竟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了!是的,是细节在作祟。

      这三句话,没一句空话,讲的全是事实,且是事实中最精华的细节。15个字竟有四两拨千斤之神功。于是,我对这“三无”由憎恶渐渐变成由衷钦佩。

      细节无处不在,细节贯穿人生。记者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向读者奉献多样细节。

      诚然,细节必须筛选过滤后才能呈现其耀眼的光华和摄人魂魄的魔力。这一过程类似于人脑对细节的选择性记忆。

      细节让人感动

      20年的编辑阅历使我看清:细节也像大街上的各色商品,有名牌孬货之分、正版盗版之别,假冒伪劣总会充斥于市企图鱼目混珠。对编辑而言,必须学会分清什么是值得保留的细节,什么是必须枪毙的细节,绝不能西瓜芝麻不分家,胡子眉毛一把抓。编辑必须练就“火眼金睛”。这“火眼金睛”于我虽一句话说不清,但以正面人物报道为例,只有两个字:感动。

      中央电视台年初推出“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说实话,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来贵州支教的徐本禹。这不仅因为我也是从外地到贵州的“贵州人”,不仅因为我曾下乡四年,了解贵州农村、熟悉乡下孩子和他们的所谓学校,更因为我是个记者,是个总在寻找细节、寻找感动的记者。徐本禹那些细节就是我始终在寻找的感动。

      在采访中,最让我感动的往往是普通老百姓。但有一次很例外。这次采访是跑乡下。1985年夏,奉社长刘学洙之命,我随新任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下乡考察调研,约半月。秋收时,又一次随行采访半月。两次共去了贵州东、南、北20多个县。

      路上的两件小事让我很有些感动,却还说不清为什么。一周后、半月后、直至第二次随行后,我好像才渐渐明白。但现在回想起来,留下的仍然只是一些场景,一些细节:

      一次在赤水一中。学校放假,教室锁门了,锦涛非要扒着破旧的落满灰尘的木格窗户,看黑洞洞的里边,随即他让同行的遵义地委书记梁明德也凑上去。我也好奇地探望,好半天才看清,教室里的课桌破烂不堪,桌子只有长条凳宽,上面还补丁摞着补丁。梁明德是赤水人,他吃惊地感叹,解放初他在这个学校读书时就是这些桌凳……此刻,我发现锦涛和这位地委书记的眼角同时涌出了泪光。

      另一次在桐梓一中,锦涛同志与迎候的校领导交谈了几句,其中问到教师宿舍的情况,然后突然离群。大家以为他去洗手间,就在操场等。谁知锦涛竟独自走进了操场边一户教师家,那门矮得弯下腰才能进。校领导见状忙小跑过去,小屋拥进了七八个人,我落后几步没挤进去。约半小时他们才出来。那家主人,一位女教师泪流满面,紧紧拉住锦涛同志的手道谢。锦涛说:“这是我们的责任,我的工作没做好,要向你道歉。”我见他的眼圈也有些红了。

      上述两个场景被我写进随行记第一篇《要为教育办实事》中,登在了省报上。这篇稿子的反响是,没几时,听说赤水一中开学后,学生们就用上了新的课桌椅,后来又听说,桐梓一中的教职工宿舍已经得到了改善。

      出乎意料的是,20年后的今天,我慕名去一个老中医处看病,那天排了4个小时才轮上,他一见我病历上的名字就说:“哦,《贵州日报》的吧,写过不少大文章哩。”我忙说,其实没写什么,早就不写了。他说:“你那年写的总书记落泪,我到现在还记得。”

      关注身边的细节

      现在,我的本职工作是编辑,常常看稿,也常常由此生出许多感慨。

      例如,日前看报,有条消息说我国选手高畅在世锦赛50米仰泳中痛失金牌。通常这类消息我看了题就会掠过,不一定非要去探究这位选手为何没能夺金,以及谁得了金牌等,因为我不是体育迷,对游泳比赛也不熟悉。可是这条消息在题上标了个细节“诱”我细读。它的题是:“多划一下触壁 到手金牌飞了”。我看了标题就想知道: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多余动作,这个动作使高畅究竟落后了多少?究竟是体力、技术还是经验原因造成?一下子产生了三个疑问,所以我读了,也得到答案了。我以为,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既非专业人士也非痴迷者,引人入胜的新闻,多是读者能懂或想搞懂的悬念和细节。这,应该成为编辑在编稿做题时一刻不能忘记的常识。

      作为普通人,对让更多国内外人士来黔旅游,进一步振兴贵州经济的大事也许不太关心,因为除某些行业外,游人再多,也不会立竿见影涨工资增收入。但大多数贵州人的确为家乡的真山美水和宜人气候自豪,为贵州人出门总显得矮人一头苦恼。前不久,正是南北皆酷热时,省领导亲自出马带队外出,开展了一场高规格高水平推介贵州的大宣传。前后在京沪粤、在各大媒体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持续了半月之久,引起许多外省人的关注和兴趣,一时间进贵阳的火车飞机爆满,饭店宾馆告急,非长假期间贵州竟出现了全国罕见的又一轮“黄金周”。省内大小报纸对此事炒得也和省外同样热闹,花费了更多精力和版面,甚至派出人马随团赴京沪穗三地发稿。但读其报道,发现绝大多数还是本省人赞美贵州之言以及风光景点推介材料之类,当然也点缀了一些外地人“恭维”之语。这些本是“专供”省外的“商品”又回黔返销,会是什么效果可想而知。

      省内读者关注什么呢?我没采访不甚清楚,但从我80岁的老妈和她上海亲戚的一次电话“煲粥”中略感一二。她首先最关心上海罕见的高温天气,问了当天天气预报的度数,还不厌其烦地询问不同时段室内室外温度表的度数以及公共汽车里、邻近商场里有没有空调,对方孙儿学校里有没有空调,家里空调一天开多久,定多少度,一月要花多少钱等。接着,她不无得意地通报对方:我儿子也花了七八千给我装了台柜式机,一年多了没开几天,晚上睡觉还要盖这么厚的被子……这些我都听腻了的话她陆陆续续给北京、连云港、苏州、柳州的亲戚都唠叨过。但她最后那句话却让我又“感动”了一回。放电话前她热情邀请:“侬没啥事体就过来白相,阿拉条件勿好,不过天气比比真是老惬意了,跑一趟就晓得了!”让我感动的倒不是说那头同样年迈的老人真的被我妈说动了心,而是感动曾抱怨了半辈子内迁(从上海迁到贵州),到老不但心安理得,还颇为自得其乐了。更让我感动的是,八十多的老头老太太,住在遵义官井路一个居民小区里,竟和省领导们在大城市大宾馆大场面做同样的工作,企图达到同样的目的,时间上还几乎同步。不同的只是“一对众”和“一对一”。

      由此我想到,那些在热浪中专跑“热码头”的随行记者们,为什么在参加发布会之余不去乘乘上海的某路某路公交车或电车,逛逛上海的商场呢?为什么不走进几户普通市民家里,看看他们的空调跳字和五花八门的消暑节能办法呢?当然也不妨把贵州的风光气候实况略形容一二,看看上海人脸上的好奇与羡慕。再到旅行社访访报名参团想来黔的,问问为什么想来,最后到飞机场迎候那些疲惫而兴奋犹存的回程客,听听他们又有些什么体验和感受……如果把这些东西发回贵州,登在报纸上,岂不受欢迎?别的不敢保证,起码我老爸老妈会戴上花镜细看到底,不漏一个标点,然后会至少“热烈讨论”一两个小时或一两天,或许还会和上海亲戚再“煲”几次电话“粥”……

      除了涉及利益的政策动向之外,普通读者关注的当然只是自己身边的的和别人身边的细节,但它经常会悄悄地和大政策大动作同路同步。这是因为,党和政府在向人民所想所需所怨所乐靠拢。如果记者能以小见大,多抓这类细节,岂不两头叫好?!





薛伟演奏《爱的致意》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Owc9G8-2zc

薛伟小提琴独奏《旋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F37ZjGq3a8

薛伟──霍拉舞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j74N9Qhemk

(By Lunamia zt)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