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输在起跑点上?

人都会长大,但不一定会成长。成功是我的自信,挫折是我的良师,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天透过SKYPE和在国内的家姐闲聊家常,正聊的起劲,姐姐的孙女(3-4)岁和太姥姥(我的母亲)从外面“运动”回来,小孙女看见我们在视频聊天就一下跑了过来,又是背唐诗,又是唱歌,显摆了好一阵子。

小孙女离去后,我们的话题就自然转到她的身上。

姐姐的女儿是东方航空公司资深的空姐,因工作的关系常常不在家,所以早已退休的姐姐就只好做了“救难”人员,帮忙带孩子。

家姐开心的告诉我这小丫头现在开始认字儿了,而且常常主动的要姥姥(家姐)教她字,外面公园的树名(那些树旁有树的名牌)她几乎全都认识了。。。每周她还会去“金宝贝”上两堂课,学费几乎是天价,而且还不好进哦。

“天哪,那么贵的学费,值得吗?而且真的有那么多的孩子会去吗?大家怎么这么有钱?”我不解的问。

“嗨,你不知道现在国内就数幼儿早教班最赚钱了。因大家都不想输在起跑点上”。。。。。。

不能输在起跑点。

多么的堂皇又多么的诱人!在人口众多,处处是竞争的环境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说服力。

于是乎,早教班越开越多,也越开越贵!
从艰苦岁月走过的人,省吃俭用,勒紧了裤带,再贵的学费挤破了脑袋也要上。

群体的智商低于个人,在大环境中,中国人最常做的事就是盲目的“随大流儿”,
看别人做“一”,就跟着学“一”,却很少会想“一”是什么?看看今天社会上忽而流行“A”,忽而又流行“B”你就知道有多少人在这其中“随波逐流”了。

回归原点,
今天许多的华人家长对不能输在起跑点的理解就是“笨鸟先飞早入林”。
让孩子越早接触知识,越早学习那就是“赢”的开端,就是将来可以一枝独秀的天资。

然而,这样的起跑点对吗?到底什么是“早教”?要多早?教什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国际上的儿童早期教育到底是指的些什么。毕竟今天在祖国的大地上,大家最流行的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只要是标榜来自外国的理念办学的,无不炙手可热。

早在100多年前,当中国还在战争和贫困中打滚时,西方世界已开始系统的研发儿童的早期教育了。这其中以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特梭利女士创建的蒙特梭利教学法最为代表性。

而有趣的是蒙特梭女士最不喜欢人们把她的教育理念说成是一种方法,她常说:她所主張的是一种理念、一項真理,要让我們做对的事,做该做的事。

蒙特梭利女士认为:要给孩子「爱与自由」。
孩子需要「自由」发展,而不是被教育。成人应该是协助孩子发展的服务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
她认为,人是精神的存在,在肉体形成的那一瞬间,同时还产生了一个「精神胚胎」,它会在幼儿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自动指导他的行为。也就是说,「儿童在自己的肉体中自然具备使自己获得发展的计划」。
可惜的是,在我们这个所谓的文明社会里,大部分孩子在大人的无情干预之下(呵呵,这个好像很熟悉哦),把这个「计划」丢掉了。
基於此,蒙特梭利把孩子分为两类,一类为「正常」,即听从自己内在的声音,成功地进行了自我教育;另一类为「非正常」,也就是自我的发展计划被干扰,从正常的发展中脱轨了。

??所以按着蒙氏的教育思维去推,所谓的教育,不在於成人教给了孩子什麽,而在於妨碍了什麽。

有趣吗?这个好像和今天我们国内“早教”的观念相距十万八千里耶。

简单的说,蒙特梭利的教学理念来自与她在医学,哲学、普通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中的学习和研究。

心理学家认为零到六岁是人为自己打基础的时期,这里的基础是指:

“人生的基础”,即自信心,安全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接纳和世界观。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自我价值感低。那么,即便他将来上了清华和北大,甚至上了哈佛,但因他的人生基础不好,就如房子建造在松土上,一旦有地震台风就会出现大问题,甚至是彻底垮掉!大家对一些优秀大学生无法抗压而发生意外的新闻应该不陌生吧。

所以正因为是打基础的关键期,早教的重点不是放在孩子学了多少,而是让孩子在学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自信,就如家姐的孙女要求家姐问她那些她所学过的字一样,因那是孩子的成就。
孩子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会以前没学过的东西,这样的成就让孩子觉得自己了不起,如果再能得到父母的夸赞,那不仅会让孩子会产生高度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而且,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称赞,孩子会自动自发的学习新的东西。。。这也就是早期教育良性互动的最佳结果,同时又是蒙特梭利女士所说的:“成人应该是协助孩子发展的服务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

那为什么国内的早教观念会差这么多?这可能又要“功归于”国人太过“聪明”和我们文化中的父权思想了。

幼儿的身体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除了身高体重的增加外,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机能也有所发展。他们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收许多的知识,幼儿期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你知道吗?一个6岁的孩童已可以掌握3000~4000个词汇。

这个不争的事实让“聪明”的国人将其发扬光大到了极致,同时也就诞生了“不能输在起跑点的“早教理论”。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国人“聪明”的取舍不仅不能让笨鸟先飞的孩子早入林,相反,因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没能顾及到孩子的感受(这是蒙特梭利最看重的),使得孩子因不能如愿的掌握所有学的东西而受到责备,进而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大受打击,自我价值感低落。这就如同受了伤的鸟儿一样,在飞向林中的旅程上痛苦的扑打着双臂,又因“心肺”功能的衰弱而渐渐的落在了后面。。。。。。

昨天,我在WXC的新闻直通车看到一则转载自“长城在线”,“一岁半女娃海中“游泳秀” 现场观众含泪观看(组图) ”的新闻。

它是报道一位祖父在幼儿(还不会说话喔)大哭的情况下仍旧表演,这是部分的ZT.

9时15分,王铁民和老伴开始为星娃换衣服,进行入水前的准备。  

  9时19分,王铁民将平时训练用的红绳绑在星娃腰间。这时,星娃似乎意识到自己又将被放入水中,“哇哇”哭了起来。  

  ■9时24分  

  刚接触海水星娃又哭了
  

  约3分钟后,在姥姥安抚下星娃不哭了。工作人员将其抱上事先准备好的气垫船,并将船缓缓拖下水,王铁民则紧随其后走入水中。此时,在外公的示意下,星娃还不忘对岸上的观众微笑告别。  

  9时24分,气垫船停在距岸边二三十米处,而此时海水已没过身高大概1.75米左右的王铁民的腰部。  

  在众多观众注目下表演开始,王铁民缓缓将星娃脸部朝上放入水中,刚一接触到海水,星娃又一次大哭起来。  

  就在众人为星娃的哭声揪心时,她的小脚开始打水,手臂也自然向两侧张开,身体稳稳浮在水面上。  

  ■9时27分  

  星娃整个身体没入水中
  

  2分钟后,王铁民对孩子进行简单安抚后,星娃又不哭了。  

  突然,王铁民将星娃两条腿猛地从海中拎了起来,星娃的头部没入水中。王铁民松手后,星娃迅速翻转身体,再次调整回刚入水时的姿势。如此翻转了三四次,每次星娃都能自动转成脸部向上的姿势。  

  9时27分,王铁民再出惊人之举,出其不意拽住星娃身上绑着的红绳将其整个身体完全没入海中。不到几秒,星娃就凭借自己的努力再次轻松浮出水面。  

  9时30分,王铁民或拽着星娃的小手,或推着她的小脚丫,缓缓向岸上走去,而星娃则始终成仰泳姿势,仰面躺在水中,在姥爷的帮助下,缓缓向岸上“游”着。  

  9时34分,被王铁民抱上岸的小星娃再次出现在众人的身边,众人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刚上岸时,满身是水的星娃似乎有些冷,用手紧紧护着胸口,仍不忘在姥爷的示意下,强挤出一个笑容,向观众表示感谢。
  

在场的观众有的指责王铁民残忍,虐待。你猜王老先生的说词是什么?

哈哈,猜对了!是“早教”!

只是这样“早教”出来的孩子,会比其他的孩子早飞入林中吗?
















成长 发表评论于
回复SINEAD4273的评论:
晕!
这个老师显然不合格耶,一般在蒙特梭利任教的老师除了要有教师的执照外,还需有二年的蒙特梭利的训练并获得考核后才能任职的。
但一些学校为“节省开支”会请没有受过蒙特梭利专业训练的老师代打,这样的品质就会下降了。
此外,不给孩子引导而盲目的让孩子“自由发展”并不是蒙特梭利的教学真谛。
SINEAD4273 发表评论于
三J , 谢谢你的Knowledge。 这个 蒙氏理论, 没有研究。 但儿子去过蒙氏学校。 老师讲,不能干预小孩, 让小孩自由发展。。。 可是我不完全赞同。 可能是 Its up to interpretation. 儿子当时小(3+),去幼儿园 一个月, 每天就是坐在那里哭, 老师不管, 还说, 这是他的选择啊。

我非常同意: 早教的重点不是放在孩子学了多少,而是让孩子在学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自信 。 孩子的自信是最重要的。 再谢。
成长 发表评论于
回复rebeccatahoe的评论:
呵呵,要講清楚哪個是犯罪呀,我想應該是指星娃吧?

你住在Tahoe嗎?很美的地方,喜歡那個湖。
成长 发表评论于
回复凡人悟空的评论:
謝謝您的評語,問好!
成长 发表评论于
回复晓青的评论:
是啊,
謝謝回帖。
rebeccatahoe 发表评论于
这是犯罪。
凡人悟空 发表评论于
本人也特别不认同这种没有太多根据的笨鸟说法. 这种说法那跑步打比方, 应该是用长跑做人生的比方吧, 长跑的冠军在太多的状况下都不是第一个起跑的,甚至不在比赛前半段的领跑的.
在这个信息极度膨胀的时代,拥有知识的多少不再起决定作用了; 如果是的话, 那人就要被电脑统治了.无论是从历史来看, 还是从我周朝的人来看, 智慧和个性才更是影响人生进程的重要因素.
晓青 发表评论于
可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