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论武之国进民进(四)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后宦官势力的坐大,和官僚体系的清流化,导致了明朝政治的分裂,成为阉党和东林党的对抗。这个内斗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大主要原因,两派官员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在清军入关之后,仍然忙于在南明小朝廷继续斗争,一直到大家都投降满清之后,仍然在朝廷上对垒。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可是在明惠帝的时候,他没有明白如何建立自己稳定的官僚体系,来御不靖的诸王,这个应该是他受到手下那帮靠嘴皮子执政的少壮文官的拖累。

当时在明朝建立的时候,如何清扫元朝残余势力,防止流荡在大漠的北元势力复辟,是政务的着重点。元顺帝北逃之后,经历几代,蒙古各部族内部分裂,大致形成了3大势力,就是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

这三个蒙古部落联盟,兀良哈在东部,大概就是在老哈河和辽河流域之间。瓦刺部在西部,大概就是从新疆的准葛尔盆地到蒙古国的西部一带。鞑靼部在中部,就是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到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一带。

为了防止蒙元复辟,朱元璋在北方防线上,布置了9个边防重镇,从东到西,分别为辽东(现辽宁辽阳)、宣府(现河北宣化,在张家口之南)、大同(现山西大同)、延绥(现陕西绥德,后来北移到榆林)这四个,加上后来增加的蓟州(现天津蓟县)、太原(现山西太原)、固原(现宁夏固原)、宁夏(现宁夏银川)和甘肃(现甘肃张掖),算是衔制住了蒙古各部落。

在长城以北地区,朱元璋还建造了三个卫城,就是大宁卫(现内蒙古的宁城)、开平卫(现内蒙古的多伦)和东胜卫(现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东南),和九个边境重镇形成互为犄角,保证了九边的整体防御。

当然这个防线比起以前的秦朝、汉朝和唐朝,就要差一些了。比如说,在西北的防线,本来都是要在黄河以北,乌加河以南,建立五原卫(现内蒙古的五原),以保证控制鄂尔多斯这个养马草场,来保证军马的供应。明朝在银川和榆林的防线,已经在河套草原之南。

另外就是汉朝和唐朝在西北走得很远,至少是把河西走廊,从嘉峪关那里,控制得稳稳的。然后在新疆建立了各个都护府,以保证西北方向的安全。

可是这样的防线,又因为削藩之战而削弱了。燕王朱棣因为得到了兀良哈部的朵颜三卫的蒙古骑兵的助战,得到皇位后,就把大宁卫送给了兀良哈部。因为没有了这个卫城,开平卫和东胜卫没有的声援,只好放弃而内迁入长城。而最要命的是,辽东和宣化、大同之间的联系,因为没有了大宁,就被隔断了。

因此明朝的削藩,和汉朝的不同,虽然失败了,只是换了一个皇帝而已。原因就是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深入民心,不会像汉朝那样,削藩失败就导致新制度的失败。不过因为削藩而导致的北方防线的虚弱,就为后来蒙古势力开始重新坐大,提供了机会。

这也是导致永乐之后,明朝的边防形式从此变得比洪武时期薄弱。后来朱棣利用分而治之,互相牵制,挑动蒙古三部之间的互斗,谁势力强大就干掉谁的做法。在永乐8年(公元1410年),朱棣亲自领军征伐鞑靼,在斡难河(现俄罗斯鄂嫩河)之战,打得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只剩下7骑而逃。在永乐12年(公元1414年)亲自领军征伐瓦刺,又打得瓦刺溃不成军。

但后来在明英宗年间,蒙古瓦刺部开始崛起,在也先可汗对蒙古各部进行部分整合之后,不断冲击明朝北方防线。明朝掌权的宦官王振处理失当,明英宗儿戏一般亲征大同,最后在撤军时,酿成土木堡之变,不光是全军崩溃,连皇帝自己都成了战俘。虽然在于谦的主持下,北京保卫战打退了瓦刺,明朝从此在北方防线上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

土木堡事变之后,瓦刺部又开始陷入内乱,但鞑靼部却开始兴起,在占领河套草原之后,开始以这里为基地,攻击明朝西北的陕甘宁地区。在弘治年间,鞑靼部的达延汗统一各部,以十万骑兵不断骚扰西部。后来其孙俺答汗在嘉靖29年(公元1550年)从古北口入侵,在北京郊外大肆抢掠,而明朝北京城的守军不敢出战,作壁上观。

当年俺答可汗在军事实力上,其实已经可以号令蒙古。但在法理继承上,却因为虽然是成吉思汗后人,但不是忽必烈一系,因此无法名正言顺的号召蒙古各部。当时的忽必烈后裔,是林登可汗,虽然名正言顺,却缺乏军事实力。结果就是在西藏的新兴起的黄教首领索南嘉措,和俺答汗形成政治联盟,索南嘉措确信俺答可汗为忽必烈大汗的转世,因此应该可以合法的统领蒙古各部。

作为报答,俺答汗封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开启了达赖喇嘛的转世制度,并答应以蒙古各部的军力,帮助黄教对付西藏的其他教派。当然这个转世忽必烈的忽悠,没有搞定蒙古其他的汗王们,因此迫使俺答无法对明朝形成更大的威胁,不得不妥协,而接受了明朝顺义王的封号。倒是俺答的孙子,云丹嘉措成了达赖四世,在蒙古军队的扶持下,杀回西藏。不过这个非藏族的黄教领袖受到藏地其他教派和藩王们的打击,到了下任达赖五世,才靠着蒙古和硕部的力量,在西藏建立了黄教法统。

明朝在国防上的困境,也表现在东南沿海一带,兴盛起来以日本武士、福建海盗和当地官员利益共同体,希望打破明朝政府禁止海外贸易的倭寇之乱。这个南部和北部收受到的挑战,和政府应对的乏力,体现了中央权威衰弱,地方势力各自为政的情况。这个情况,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得到改进。

东西北南 发表评论于
事实上,这是涉及到中国的社会的基本权力结构改造(个人,集体,乡镇, 公司,城市…的基本权力, 国家和个人的基本权力…在当今高科技的世界,这些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任何爆炸性新闻 , 都可能产生不稳定, 看看今天的网民的趋势,它是冰山一角)
东西北南 发表评论于
我们可以借鉴历史的教训,但中国需要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法律关系, 用宪法的结构框架限制中央和地方权力(包括省,自治区和地方城市权力结构), 这是长期思考的目标, 否则,中国将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稳定的现代化强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