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西欧 (六)

学习与探索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9. 拉丁区, 巴黎圣母院, 香榭丽舍大道和歌剧院

在巴黎的第二天,一早就去了西奈岛,其实这是地铁线的一站,这里的岛,河和桥都跟它们的词义不太一样了,塞纳河两岸都已城区化。从西奈岛往南走一站就到了拉丁区,这里是巴黎大学所在地。目前的巴黎大学,实际上是13所大学的联合体,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大学的主校园仍在这里。沿着弯弯曲曲有坡度的街道,两边是几层高的老楼房,有高高的窗台,想必是公寓,应该有不少是租给教师和学生住的。老楼房的一层是店铺,有咖啡店,面包店,书报店,门面不大,很干净整洁。再过些时候,天气转暖,窗台上就会摆出花盆,咖啡店门口就会支出露天座,街上会有很多学生和学者,他们也许会热烈地讨论时事政治或学术课题,此时我似乎能感受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留学生的踪影和气息,徐悲鸿,巴金,潘玉良,刘海粟,这些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留有英名的大师,当年都到过这里。

巴黎圣母院坐落在西奈岛上,其建筑精美绝伦,它的四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西面是正门和大广场,排队等候参观和休息的人很多。广场上有很多鸽子,钟声响起,悠远久长,在这繁华喧闹的现代化大都市中,这钟声依然给人带来平和安宁的意境。坐在长凳上,听教堂钟响,看这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逗身边的鸽子,享受早春的阳光和微风,我觉得这就是幸福。圣母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 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大门上雕刻也是精巧无比,多为描述圣经中的人物,大门正中间则是一幕最后的审判。左右两边各另设一个大门,左侧大门是圣母玛利亚的事迹,右侧则是圣母之母-圣安娜的故事,每一个雕塑作品层次分明工艺精细。南面是绚丽的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飞弓垛”(弓形外部支撑物)的建筑。原始设计中并不包括“飞弓垛”,但是随着建造进程,哥特式的薄墙(哥特式的特点)增高,不负重堪,以致墙壁外倾,“飞弓垛”被引入,在圣母院的东面和南面均可看到,至今倒也成了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征之一。圣母院的北面是一溜的动物石雕,造型生动,东墙外是一个花园。

巴黎圣母院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找不到洗手间,那一天,广场上和花园里休闲的人,排队等候参观的人,加起来总数约过千,仅有一个厕所,中午还关门休息一个小时。我在圣母院周围的街区转了一圈,就是找不到,回来还是要排队等这个厕所开门,那个难受劲就别提了! 亲眼见到一女孩排队时忍不住,跑到男厕所方便,他人都窃笑不止。当然男厕所是一个个分隔并带门的,且有管理人员维持队伍秩序,从技术上来说未必不可行。 我曾说笑,法国送美国自由女神像,而美国人回赠的最好礼物莫过于几百座活动厕所!

那天下午,我们先去杜伊勒里公园。这座公园占地25公顷,坐落在罗浮宫与协和广场之间。公园采用对称布局,图案化的绿地如同织花地毯铺在地上,庄严而又不失活泼,绿地和喷泉周围散落着美丽的雕像和雅致的小径。公园的开阔大气和精心规划的确让人惊叹,在市区里能有如此美丽宽广的绿地,足见巴黎这座城市的规模和气派。 西欧之行的两个月后,我们到华盛顿办事,站在National Mall 的大草坪上,我们觉得这里似乎与杜伊勒里公园有相像之处,曾想到National Mall 的设计是否借鉴了法国杜伊勒里公园或凡尔赛花园?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果然发现,National Mall 的原始设计者Pierre Charles L’Enfant是法国人,其父是为路易十五服务的有声望的画家,L’Enfant从军到美国参战之前在罗浮宫皇家学院学习,虽然National Mall 最终采用的设计图不是 L’Enfant的,但是他承担了华盛顿城市的部分设计并影响了 National Mall的构思是勿容质疑的。L’Enfant 后来被荣葬于阿林顿公墓的一处高地,让他能俯瞰他部分设计的城市,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National Mall 部分设计图。

香榭丽舍大道从协和广场笔直地通向凯旋门。看看凯旋门离得不远,走了一会儿又一会儿,还是没到。 大道两旁是时尚精品店五光十色的橱窗和高级餐馆酒吧讲究气派的门庭,人行道上衣香鬓鲜, 其中真有不少穿裘皮带砖石的贵妇,那得意高傲的神情好像就是为了到这里来显示攀比一番,这道风景线在美国可不大看得到的。我们一路看稀奇,一会儿弯出去看大王宫和小王宫,一会儿又到了塞纳河边最美丽的亚历山大三世桥,边走边看边拍照,终于到达戴高乐广场。广场很宏伟,十二条大道呈发射状 散开,其中一条西北方向的大道直通巴黎新城商业区,能见到摩天楼群。巍峨精美的凯旋门矗立在广场中央,从哪个角度看都漂亮非凡,让人心生感动。要上凯旋门,买票和登楼都拥挤,我们没了劲头,知难而退。

从凯旋门登上一辆Bus,往协和广场。此时天黑了,香榭丽舍大道上灯火通明,行人摩肩接踵,餐馆酒吧也到了营业高峰时间,夜色中,香榭丽舍大道更加灿烂迷人。我们坐在Bus上,松动一下酸紧的双腿,当作是坐观光车夜游巴黎。

最后一个亮点是巴黎歌剧院。话说那天坐Bus 坐得得意洋洋,结果没能在协和广场下车,坐过了头,到了奥赛博物馆,细雨蒙蒙中,找到地铁站,一看地图,发现回旅馆的路上经过歌剧院。歌剧院是一个地铁大站,四条线在此交汇。巴黎的地铁极其便捷高效,但毕竟比较老了,并不漂亮。我们从暗暗的地铁站爬上高高的阶梯,一出站,正对着歌剧院正门,此时已是晚七点,歌剧院华灯齐放,活脱脱是一座晶亮透剔的宫殿。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着重对称性及外部装饰。建筑正面雄伟庄严,豪华壮丽。它的周边有好几条大马路,北面是巴黎最大的“老佛爷”百货商店,歌剧院周围车水马龙,人来人挖,正是晚间进场的时候,看着这份热闹喧哗,你可以想象让时光倒流一,两个世纪,这个时候涌到这里的四轮马车带来了巴黎的上流贵族。看歌剧是身份的象征,但在歌剧院包厢内不泛流动着小道消息,谣言中伤,甚至政治阴谋策划。我对巴黎歌剧院的最早认识,是从《基度山恩仇记》中得来的。那天晚上,我们从歌剧院门前的歌剧院大道,看到了稍远处的皇宫和罗浮宫,建筑外墙全饰以灯光,金碧辉煌,再次体验了巴黎的国色天香,它的魅力让人无法抵挡!

位于西奈岛的法院


拉丁区


拉丁区的老房子


巴黎大学法学院


拉丁区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阿拉伯学院


杜伊勒里花园


杜伊勒里公园


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


香榭丽舍大道


大王宫


亚历山大三世桥和荣军院


凯旋门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初识西欧 (一)

初识西欧 (二)

初识西欧 (三)

初识西欧 (四)

初识西欧 (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