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史观(3):普通历史观

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世界观为两部分:一个是自然观或宇宙观,另一部分就是历史观。所以,历史观是人对历史的最一般的看法,正像自然观是人对自然界的最一般看法一样。所谓“最一般”的看法,就是抛开具体学科的形而上的观点和看法。自然观超越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的具体科学;历史观也超越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历史研究等具体的科学。

我们这里将历史观涉及的基本问题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历史的现象要素与本质要素的关系,这类问题已经略微谈及。应强调的是,本质要素具有比现象要素更高的客观真理性。原则上,现象要素应该严格(忠实)地反映本质要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将历史的现象要素分为四类。

第二,历史发展的行为,也可称为历史的性态。自然界的运行有可描述的性态,历史也有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

第三,支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界的运行遵行自然律
(natural law),历史的发展也要受规律的支配,否则它就没有秩序。由于历史是人的活动,支配历史的律一定要制约人性。人性中与肉体有关的自然属性受自然律的支配,我们把制约人性的精神成分的律称为属灵律。所以,历史受属灵律(spiritual law)的支配。

第四,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上面的第二、第三点属于历史运动学的范畴,所以,完整的历史观还必须有动力学的部分。实际上,探索历史发展的动力才是历史研究的最高境界。

通过这四个要点,我们希望能建立起历史观的基本框架。

历史观听起来好象很高深,其实人人都有对历史的基本看法。我们把这种历史观称为朴素的历史观。俗语“胜者王侯败者贼”就是一种朴素的历史观。再比如,大家所熟知杨慎的《临江仙》中也包含了一定的历史观,就是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种历史观对认识历史的本质要素十分重要。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则包含着对历史发展行为的基本认识,即周期性“兴替”或兴亡起伏。

较为系统严谨的形而上学的普通历史观可以分为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唯心史观多强调英雄(领袖)的主观作为,不能把握历史背后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则把人民大众当成历史的推动力和根本依据,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历史背后的客观规律,但不能深入抓住最本质的要素,因为这种历史观假设只有物质才是客观存在。

我们将要着重阐述的是圣经所启示的历史观。用歌德的名言概括,就是“历史是上帝神秘的作坊。”正如人们借着英文单词所说:“历史(
History)就是祂的故事(His Story)”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