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煎糕 (Apam Balik)

我享受烹调出记忆中的家乡菜,欢欣能做出不同文化背景亲人记忆中的滋味,更享受以文字的方式纾解羁旅异乡的愁怀,拾掇文化与精神的飨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个煎糕是马来西亚大街小巷都可以找到的小食,我喜欢周末早市的时候买一大块的慢煎糕,一边逛早市,一边吃。

吃,大家都是很爱吃的,却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来源,提起晚清名臣左宗棠,大家都知道有在美国几乎每一家中国餐厅都会有的左公雞,却鲜少有人知道滿煎糕。

网上找来马来西亚饮食界名人的的一段说明:

相傳咸豐五年(1855年) 太平軍入福建,左宗棠率清兵前往平定,為了讓軍隊吃飽且不擾民,他決定將傳統鹹味煎餅給加以改良,利用福建盛產的蔗糖和花生碾碎,撒在已發酵鬆軟的煎餅上成為甜食煎糕,使士兵容易入口,且攜帶方便,於是這種煎糕便漸漸在福建尤其泉州一帶流傳開來,成為經濟實惠,食用方便的街頭小吃;後來也流傳到台灣,以及隨著早期閩藉移民的步履帶來了南洋。

在福建泉州及台灣金門,這種煎糕叫做“滿煎糕”,傳到台灣稱為“麵煎餅”,下了南洋,於檳城登岸後則化作福建方言“曼煎粿”(Ban Chang Kueh),中文寫成“曼煎糕”或“慢煎糕”,到了怡保則稱為“大塊麵”,南下吉隆坡一帶廣東人把它誤稱為“煎牥??其實煎牥?橇矸N傳統煎餅的名稱),再到新加坡,則寫成 “麵煎糕”或 “米煎糕”。

原鄉對這食物名稱中的滿字有兩種解釋,一為“滿清”之食,與左宗棠有關,另個則因為它用圓形大煎盤製作,麵糊倒入後會“漲滿”整個煎盤而得名。至於後來如何演變成南洋化的“曼慢麵米”, 就可能是經過方言的變奏與一廂情願的誤解了。

所以把“滿”變成了音譯的“曼”,再聯想成製程上的“慢”時,似乎已脫胎成很南洋風的一則傳奇,再加上近30多年來,除了保存傳統的大煎盤製作外,更出現大量接合印尼爪哇一帶的kueh terang bulan,而創造出另種小型薄脆的新版本,配料也從原先簡單的花生碎和糖外,變化出教人眼花撩亂的多種甜鹹口味。"


材料:

面饼糊:

1 cup All Purpose flour
1 tsp Baking powder
1/2 tsp Baking Soda
3 tbsp 糖
1 只蛋
1/2 cup 椰浆
1/2 cup 豆浆/牛奶
1/2 tsp 香草精

馅料:

1/2 cup 烤熟的花生
1/2 cup 烤熟的杏仁 (不用杏仁就用一杯的花生)
2 tbsp 烤熟的芝麻
糖 一茶匙
罐头玉米(Cream type)
3 tsp butter

一部份的材料



把所有面糊的材料混合均匀,摆一边备用,大约20分钟。



然后把花生杏仁芝麻搅碎,加入糖捞匀。



开始煎糕,热上一口平底锅,要小火,我用的是2号火。倒入1 cup的面糊。然后加盖,煮至面饼出现很多的洞洞。

注:我用的是十寸的锅子,所以一杯的厚度刚刚好,如果用的锅子小,请酌量减少面糊。



这个时候在面糊上均匀的撒上花生芝麻粉,然后把半茶匙的butter分几个部分也分布在饼上,然后把1 tbsp的玉米均匀的撒在面饼上。然后再加盖烘烘,至面包的边上变成褐色。

然后用个小刀或者铲子,在面饼边上划一圈,然后把面饼对半折起。然后在表面薄薄的刷上一层butter。稍微放1-2分钟才切开。



做好的慢煎糕



切开,开吃罗!

盈_盈 发表评论于
回复红脸蛋儿的评论:

是啊。。很香。。。
红脸蛋儿 发表评论于
看着很香啊,真能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