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歼-10在开幕式上所有人没有注意到的时候突然呼啸而过,那种震撼的寂静继而爆发出的欢呼,至今也难以忘怀。无论是开幕式的背景还是各种航空子系统,歼-10的身影悟出不在。在那届航展上,歼-10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象征。
不过,无论歼-10如何吸引眼球,终究是一个公开了的秘密,悬念已然不是太多。与歼-10不同,至少在08年,四代机对于中国军迷来说仍然是迷雾重重。且不要说雾里看花,连雾尚且都摸不着边际,这大概是绝大多数人的感觉。
当然,在08年的珠海航展上,有心人仍然能够发现四代机的蛛丝马迹。在展馆内的视频中,在发动机研发计划里,在部分子系统上,依稀已经有了四代机的影子。遗憾的是,除了推测就是猜测。四代机在当时看来,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然而,随着空军副司令员何为荣在央视《面对面》栏目中首次曝光中国的四代机研制计划,它已经毫无疑问地替代了歼-10成为了中国空军新的焦点话题。以至于甚至让人对空军60周年的飞行表演有些许麻木。虽然,曾经是那么希望接触到歼-10,但是不得不承认,歼-10已经无法像在珠海那样让人心颤了。在珠海,即便是暴晒之下,每场歼-10的飞行表演都提前守候。可是空军60周年歼-10再次公开亮相,却已经有点意兴阑珊,甚至最后因为感觉天气太冷没有去看。如果说歼-10代表着中国空军的现在,那么四代机毫无疑问地代表了中国空军的未来。
当人们对四代机怀有无比期望的时候,另外一个消息却像是凉水,让很多军迷难以接受。因为包括空军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张召忠将军都表示,媒体报道的“四代机”是指歼-10改进系列飞机。大起大落总是让人很难接受。一时间是众说纷纭,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那么,从高调曝光到降温低调,这之间究竟是发生什么了?是有人刻意说谎还是存在技术性的误会?为何四代机原本已经开始变得清晰的轮廓又走向模糊?
何为荣副司令员曝光四代机的研发情况自然不会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可是张召忠将军和空军有关部门负责人又都是在信口雌黄吗?甚至连歼-10的副总工程师也卷入此事。
基于他们各自的身份,很难想象其中会有人赌上声誉去发布假信息。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出来说话的人都说了真话,只是在最后的解读上存在一个误差呢?
在四代机消息曝光的前期,各种声音综合出来的结果毫无疑问地告诉人们,这是一种可以匹敌F-22的战斗机研制计划。这一点,在歼-10的副总工程师的表态中可以最为清晰的感觉到。他认为以10年为单位,中国的四代机是可能达到和超越F-22水平的。也正因为各种因素,所以广大军迷在当时都认定了四代机计划的目标就是全面抗衡F-22。
后来的降温,可以说是从空军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始的。特别是张召忠将军,随后也表示,四代机主要技术借鉴歼-10。大概广大军迷最难以接受的就是寄予厚望的四代机竟然仅仅是歼-10的改型而已。正常情况下,一种战斗机怎么改也不会先进一代。
其实,早在数年前,就有公开的刊物报道过歼-10的相关改进计划。里面就包括了歼-10大改过后的双发隐形改进计划。因此,歼-10改型作为中国第一种面世的四代机并非不可接受。至于所谓的四代机中国标准,这倒很可能仅仅是降温所需要的一个托词。是的,歼-10要改成四代机,其间所面临的困难不小,甚至不亚于重新研制一款新机。可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说法并不是绝对的。歼-10被称为20年磨一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其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技术指标的修正,最后才以今天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出来。那么在当年,根据我国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习惯,很可能在三代机标准歼-10研制进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种与现有的三代标准歼-10有极大渊源的第四代战机预研方案。
哪怕在歼-10的基础上研制四代机的难度不亚于重新研制一款新机,那么为何不能在歼-10的基础上研制一款四代机呢?至少成本和难度也不会升高。反而会在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加快整个项目的进程,实现部分零部件的通用。中国的四代机工程,不是简单的军事任务,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性任务。因此,尽早研制出四代机对于中国军工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歼-10的基础上研制一款足以全面抗衡F-22的战斗机现实吗?不客气地说,是不现实的。以美国的技术条件,仍然要类似F- 22 那么大的机体才能实现其全面的作战能力。在歼-10基础上研制的四代机,其机体大小基本上可以用EF-2000作为参考标准。因此,如果确实存在所谓歼 -10改型四代机,那么可预见的未来,其综合作战能力肯定是不如F-22的。可是如果仅仅是一定程度上对抗F-22,特别是突出某些方面对抗F-22的话,歼-10改型的预期大小已经是足够了。甚至于,未来的舰载机问题也很可能由此获得解决。
也许很多人会不满意,认为中国的四代战机仅仅是次于F-22的一款中型四代战机甚至仅仅是一款所谓中国特色的准四代战机。歼-10改型所可能的预期的确就是如此。值得玩味的是,空军有关部门负责人所说的四代机,指的是媒体报道的四代机。那么媒体真正知道四代机是怎么样的吗?实际上还是由空军来定位的。不客气地说,他说媒体报道的是哪一个,那就是哪一个了。这就带来了一种可能性,即空军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话仅仅是一种降温的方式。甚至他也没有说谎,但是他已经实现了四代机报道过程中的偷梁换柱,这是一个误导手段。即便还存在争论,话题也从争论四代重歼的性能和服役时间变成了四代机的真相,本身就是一个降温了。
国庆阅兵因为部分主客观因素而让人们遗憾这是一个事实。因此,借空军60周年高调曝光四代机等空军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是一个弥补。只不过,当初对于曝光四代机所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一个估计不足。当前的一些事实说明,中国曝光四代机之后,不仅仅是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掀起了一场风暴。
通过四代机的曝光,国内确实有一个自信心和凝聚力上升的态势。与此同时,四代机却又在国外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首先就是美国对于这一个项目的高度关注,甚至是恶意的炒作。连F-22需不需要重开生产线也成为了讨论的话题。日本也借助中国的四代机计划,开始鼓吹从美国购买F-35。印度也感觉到了压力,毕竟,他的LCA现在什么情况全世界都知道。受到最大冲击的还不是以上这些国家,俄罗斯才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
作为公认的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需要军事力量作为象征来维护其大国地位不动摇。而中国的四代机计划一出,俄罗斯方面可谓压力倍增。由于与美国竞争已经没有希望了,因此俄罗斯一直以来就锁定了研制四代机的第二把交椅。不可否认,俄罗斯的技术积淀是充足的。问题就在于,俄罗斯本国的经济状况是否足以支撑四代机项目顺利进行下去。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到来,更是给俄罗斯的四代机计划雪上加霜。直到现在,俄罗斯的T-50计划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就在俄罗斯处于如此的尴尬状况的同时,中国四代机计划的高调曝光,无疑是对俄罗斯的一种巨大冲击。很显然,如果俄罗斯继续在这样的态势下,那么部分国家会转向美国寻求四代机,另一部分国家可能转向中国寻求四代机。而四代机这样一种高尖端武器,完全就是政治的风向标。如果丢失了这样一个高地,对于原本地缘政治资本已经不足的俄罗斯来说将是一个更为沉重的打击。不说别的方面,就是印度的需求也会让俄罗斯倍感沉重。
这一切,还只是中国曝光四代机刚刚发生之后所能看到的。可以预见,如果事态持续下去,会有更多的连锁反应会发生。而曝光四代机所规划要达到的目的,现在看来已经基本是达到了。国内民众不会因为降温就放弃对于四代机的憧憬。而展现所谓军事透明的目的也达到了,甚至还反过来占据了一个道德的制高点。所谓中国不公开叫不透明,中国公开就有中国威胁论已经被明确地喊出来了。而四代机的曝光,已经给美国方面制造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应对的问题。(关于这方面,在之前一篇关于四代机的文章中已经探讨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这种情况下,给四代机话题降温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俄罗斯因素还真是中国不得不考虑的。从大了来说,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伙伴,互为战略大后方。从小了来说,中国的技术积淀不如俄罗斯,在四代机的研制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技术节点需要寻求俄罗斯的帮助。而俄罗斯方面在中国四代机曝光之后所做出的部分反应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四代机确实给俄罗斯带来压力了。 11月19日出版的俄《每周论据》杂志刊登了军事专家维亚特京的文章,描述了俄罗斯新锐战机T-50的“庐山真面目”。高调曝光了T-50将携带射程达 420公里的远程空空导弹。显然,这是T-50的杀手锏,即便是F-22也暂时不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如此早地将绝技展示出来,显然就减少了突然性,也让各方应对起来更轻松,是什么让俄罗斯方面下此决心呢?就在第二天,俄方航空制造企业表示,将不再改良四代机(划代标准不同,不再做专门说明,后同),而致力于打造五代机。(这些与中国四代机存在关联仅仅是一种猜测,至于事实是否如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因而,四代机话题降温的考量是政治大于军事。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主导因素。个人仍然认为,最初曝光的四代机里面,即便是出现了误会,那也事实上说明,四代重型战斗机计划是存在的。毕竟,从技术角度上来看,要达到抗衡F-22的程度,必然也应该是与之类似的重型战斗机。这一点,很难简单地通过技术进步来弥补。综合系统效能的实现是基于一个平台基础来实现的。如果平台基础上就已经存在无可弥补的差异,那么技术层面要想挽回,其困难之大,绝对是难以想像的。因此,即便美国的技术能力确实已经领先了俄罗斯,Su-27系列改进型的战斗力也一直压制着F-16系列的改进型。人们总是只把F-15看成是与Su- 27 一个档次的战斗机。无它,都是平台基础的原因。既然歼-10的副总工程师能够说出达到和超过F-22的话来,那么作为一个浸淫航空工业数十载航空人,想必是不会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布局来看,同时存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四代机研发项目也并非不可能。在足够资金的支撑下,作为中国崛起的一个战略工程之一,投入相对大一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当然,这些项目也许并非齐头并进,应当是有一个优先次序的。从技术难度和性能的平衡来讲,也许最早面世的中国四代机真的就是双发隐形的所谓歼-10改型。从歼-10到四代机,这个惊喜来得很快,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现状。甚至可以预期,一旦第一款四代机面世,那么符合我国四代机研制终极目标的第四代重型战机还会远吗?
作为一个航空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的国家,在60年的时间里达到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已经是一种奇迹了。从引进到仿制再到改进最后到自主研发,中国航空人所走过的这条路并不平坦。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也应该更为坦然地去接受。相信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希望看到中国的第四代重型战机早日升空,就如同当初期待歼 -10一样迫切。然而,冲击世界航空工业的最高峰仍然需要时间的积淀。当然,即便如此,我们也已经完全可以满怀期待去迎接这样一天的到来。
起飞的不仅仅是歼-10,不仅仅是四代机,也不仅仅是中国的航空工业,这一切的背后,都昭示着东方巨龙的腾飞!(封立鹤/四代重歼)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