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句 宇宙洪荒 BY望于江湖

第二句 宇宙洪荒
  
   凭着理解加发挥,这句的意思应该是“茫茫宇宙啊辽阔无边渺小人类啊暂活世间!”
   这一句的意思十分简单,但讲起来要费些力气,要从宇宙的起源讲起,只好采取老办法,就是尝试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来解释冗长枯燥的理论,不知道能否达到目的。
   按照本意,“宇”是指屋檐,如庙宇、屋宇,“宙”是指栋梁。“宇宙”一词本来是就是指一间房屋。后来意思扩展了,指天地,后来又扩展到没边了,指时空。《庄子 庚桑楚》中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淮南子 齐俗》中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宇宙也有大小之分,大宇宙是客观上的,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小宇宙原本是指在构造或性质方面与大系统有相似之处的小系统,我们这里将其抽象为以个体思维为依托和核心、主观上的小宇宙,即每个人,相当于一些人经常呐喊的“燃烧吧,我的小宇宙!”

大宇宙:永恒存在?爆炸产生?
  
   科学发展到今天,还是不能解决宇宙起源和归宿问题。到底是什么东西创造了宇宙?而又是谁创造了那个东西?最后宇宙要去向哪里?这是十分挠头的问题。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进行研究探索,整出个理论来,没准儿就填补了中国籍人士在诺贝尔奖上的空白。

   关于宇宙到底是怎么启动并运转的一直就没停止过,宗教界认为宇宙很年轻,刚诞生不久。比如十七世纪时大主教邬谢尔经过计算,搞得十分精确,还有零有整的,说宇宙是公元前4004年光荣诞生的。
   他是采取什么高精尖的技术方法进行计算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旧约圣经中人物的年龄加起来
   但这么蹩脚的计算结果却被现在一些科学家所认同,理由是如果宇宙已经启动了很久,我们人类也应该已经存在了很久,那么我们的文化和技术都应该更加先进,早都应该杀向太空了逮几个外星人回来研究了,而我们现在还处在“窝里斗”的阶段。同时,根据科学考证,上次冰河期结束的时间和圣经上记载的的创世日期相差不多,作为地球的寄生虫,人类也就是在那时候正式诞生的。所以宇宙应该是很年轻的。

   以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一大撮”哲学家则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没有开头和结尾。那么人类为什么发展得这么慢呢?如果宇宙一直存在,那么人类就算坐个牛车也应该走到火星上去了。
   他们的解释是:周期性的自然灾难就像猫玩老鼠一样一次又一次地使人类打回起始状态。
  
 不管是启动论还是永恒论,上述两种观点一致认为:宇宙不随时间而改变。
   到了十九世纪,地质学家发现岩石以及其中的化石的形成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年的时间,这表明地球及宇宙上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另外,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宇宙中的恒星必须相互吸引,那么它们就没有理由互间间保持恒定的距离并且静止在原地,除非上帝在和恒星们玩“木头人”游戏。

   牛顿虽然觉得不太对头,但是他并没有借这个机会否定宇宙永恒论。牛顿同志,天才啊,当初看到树上掉下一个苹果就想到力学问题,如果换了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苹果熟没熟、甜不甜。这就是天才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但是天才大都比较怪异,据说天才与白痴、真理与谬误之间都只有一步之遥,后来牛顿同志因“万有引力”而出了彩、成了名、当了官、加了薪,被当成权威供了起来,加上当时面临的需要科学解释的问题太多,弄得牛顿头大了好几倍,跟喝了劣质奶粉的大头娃娃似的。最后牛顿同志崩溃了,快疯了,差点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例“疯牛病”患者,为了求解脱,牛顿信了上帝,把解释不了的问题都推到了上帝身上。

   牛顿撂挑子不干了,但他的权威地位还在,就因为这个原因,压制了很多新人新思想。一直到二十世纪初都没有人提出否定宇宙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理论。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星球在远离地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也不知道,直接去问那些科学家好了。
   接着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提出加速度不等于零的理论,其中即包含了宇宙膨胀的观点。但是他对宇宙恒定论情有独钟,以至于他没有提出宇宙膨胀论,而是设立了一个宇宙常数,用于抗衡引力的因素来调和牛顿的理论。
   1929年,埃德温•哈勃首次提出了宇宙膨胀论。十几年后,科学家们又提出大胆预测,说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

   简单模拟一下大爆炸的产生过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星系逆着时间的方向,就是向已经过去时间方向运行(当然,运行速度至少要超过光速,才能回到过去)那么星系在前一百亿到前二百亿年之间的某一时刻似乎应该重叠在一起,在这个称为大爆炸奇点的时刻,宇宙的密度和时空的曲率应为无穷大,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想想那一刻有多么可怕,所有的已知的科学定律在这种条件下都失效了。科学唯一能告诉我们的是:宇宙现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过去是处于那种形态。至于为什么大爆炸后的那一瞬间宇宙变成现在这个德行,目前的科学是解释不了的。

   按照大爆炸理论,科学家推断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后来又有人计算宇宙有多大,发现宇宙真实超级大,其长度至少为1560亿光年,目前已发现和观测到的经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到几万亿颗。想想吧,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宇宙中是多么多么的渺小。至于宇宙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渺小的人类还在争论,有说宇宙是球形的,有的说是马鞍形的,还有说很平坦的,就像盲人摸大象一样乱说一气。

   1963年两位名字特别难记的俄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部分质疑大爆炸理论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当星系直接相互接近或离开时,它们才会在过去的一个单独的点上相重叠,才导致无限密度状态,但是星系还多少具有一些侧向速度,就像汽车一样,多少会有点跑偏,因而星系虽然曾经非常靠近过,却不一定发生相撞这种恶性事故。然后宇宙会继续重新膨胀,而不必通过一种无限的密度的状态。
  
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著名悖论:“阿喀琉斯追不上龟”。
   阿喀琉斯,就是古希腊神化中那位全身除了脚跟都刀枪不如的大英雄,在那场因美女海伦被诱拐而引发的特洛伊战争中大出风头,当时属于天字第一号英雄,谁都不是对手。阿喀琉斯的奔跑速度,那是嗖嗖快,但芝诺说他永远也追不上前面慢悠悠爬行的乌龟。

   为什么这么说呢?芝诺先生有他的道理:阿喀琉斯如果要追上乌龟,那么他便要先到达乌龟刚才所在的位置,可当他到达那位置,乌龟则当然已离开那位置而前进了一小段距离。于是,如此重复下去虽然距离越来越近但始终却都还有着距离。所以,芝诺得意地说:“阿喀琉斯啊,你不是跑得快吗,但是你就算是追到肾亏,也追不上乌龟!除非你煮了乌龟来补肾亏!”

   再往后,那位躺在轮椅上、全身除了大脑之外都不能动的著名传奇科学家霍金结合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来探索宇宙的开端。1983年霍金等人提出了“无边界设想”,认为宇宙的状态应由对一定种类历史的求和给出,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无边界设想”的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对于我们这些肢体健全、全身都能活动的俗人,研究这些理论远没有类似“小故事大智慧”的东西有趣。

   但是霍金自己仍然充满迷惑,他说:“究竟是什么东西将生命之火赋予这些方程,使之产生一个受它们制约的宇宙呢?难道终结的统一理论是如此之咄咄逼人,以至于其自身的实现成为不可避免?虽然科学能解决宇宙如何启始的课题,它仍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为何宇宙必须存在?我对此没有答案。”

小宇宙:生命何来?意义何在?
  
   生命这玩意儿啊,真是奇妙,构成生命肌体的原材料都非常常见,而且这些原材料在地球上还备有大量库存,随时可以组装成生命,但现在的科学技术最多是克隆,还不能直接组装或合成生命。
   每个生命都独具特色,比如说人类吧,全世界几十亿,就找不出来两个完全一样的。记得读高中时候,有个男同学看到一个漂亮女生,非常感慨地说:“同样是碳、氢、氧三种主要元素,人家怎么排列得那么好呢?”
   我们之所以被赋予生命,是偶然中的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父母根本没机会征求你意见就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了,然后你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不得不亲历亲为:亲自吃、亲自喝、亲自上厕所,亲自体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生老病死。等体验得差不多了,白白了您哪,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哪儿来的哪儿回去吧。

   先看看我们中华文明三原色对生命的态度吧

佛教认为:人生来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必须消除欲望进行修行,才能达到西方极乐世界,即“苦、集、灭、道”。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该活就老老实实活着,该死就痛痛快快死,道家的二当家庄子更是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增添了极富浪漫主义的情调,“庄生晓梦迷蝴蝶”,对活着是现实还是梦境提出质疑。他的洒脱浪漫倾倒了两千多年以后的万千少女:在2004年众女网友票选出来(一说为某女网友自己列举)的“中国五千年四大极品男人”中,力压富可敌国的范蠡、万夫不挡的项羽、才貌双全的周瑜,荣获冠军,成为男人中的男人。儒家则只讨论过程不管结果,以比较积极的态度来关注并力求改变所生存的社会状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现代生命科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特殊存在形式,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应激反应、不断进化,主要也就是吃喝拉撒睡那点事;生命的本质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化学成份不断地自我更新。

   生命的特殊性在于其自主性,比如说你现在正看我写的东西呢,下一步你想做什么?是继续看下去,还是喝口水去,还是准备去干点不可告人的隐私事去,谁都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自己能决定。生命的奥秘也就在于这种个体意识,在这种意识存在的条件下,生命体才能运转自如,才可以成为一个主观小宇宙。对于生命和意识具体是如何产生的,那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放在一边不去理它。

   通常所说的灵魂,实际上就是指意识活动。意识是哲学概念,与物质相对应,什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之类,我们上学的时候念叨了无数次。灵魂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唯物的,指附于人体的精神或心意之灵,但由于这个词说起来既通俗又高雅、既直白又神秘,所以在文化人中间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凡生命体都有本能的个体意识,而人类已发展到拥有逻辑思维意识,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高级吧?但人类的个体意识也很容易被其他意识所左右,比如作为基督教集体意识结晶的《圣经》就苦口婆心地教导劳苦大众们说“忍受苦难可以使灵魂安静”,就是要你在意识上认同你所遭受的苦难,以便统治阶级把你当成受虐狂养着。
  
 下面我们要板起脸来,装一会假正经,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
   人到底为什么活呢?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自从人类出现就一直被类似的问题困绕着。有人说了:我还不想死就活着呗,好死不如赖活。这也是一个答案,在人类找到标准答案之前,没有人敢说这个答案是错的。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类的生命和世界上其他生命没有本质区别,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的眼里,人和其他物种一样,跟个玩具狗没什么区别。但我们人类可以用科学的观点来安慰自己,找出人类高于其他物种的优势来,寻个心理平衡。
   有一本书谈宇宙和人生的书中是这样找心理平衡的:
   “假设宇宙到现在还没有进化出具有认知思维意识的人类,那么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就得不到真正的认识,而宇宙则不过是一个无法认识自己的、机械的、零零碎碎的宇宙而已,所以我们说:我们是宇宙的明灯,照亮了宇宙。这就是人生对于宇宙最重大的意义。”
   看到这个理论,我第一反应就是想骂街。这种找心理平衡的观点简直太幼稚了,糊弄三岁孩子去吧,整点四岁的行吗?宇宙需要人类来帮助来认识自己吗?人类还想照亮宇宙?拜托,先撒泡尿照照自己好吗?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在人出生前,人没有先天固定不变的本质,所以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可是,从进化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其意义就是保证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够绕的吧?这种超出人类智慧的高深问题都这德行。
   就个人小宇宙来说,我们现代人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上活着,很多人都在为满足基本生活条件而奔波劳碌着,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来,还有一些人非常富足,但钱太多了也愁得慌,整天担惊受怕的。大多数人都处于勉强活着或者“亚活着”(借鉴亚健康的意思)的状态,很多小宇宙都快爆炸了,还谈什么意义不意义的?
   从社会成员的角度看,人不光为自己活着,而且为周围的人活着,为了责任活着,与此同时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人活着并不一定要有意义,但如果能够有意义,人会活得更充实。作家毕淑敏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人生充满未知因素,使人始终处于迷惘状态,总要面对生离死别,总要面临选择,就像买股票,都希望它涨,涨个百分之一万才好,但它极可能跌个稀里哗啦。如果能长生不老,如果能预测未来,人生会变得有意义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克隆动物的成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科学家预言:若干年后,人类将能够治愈绝大多数疾病,人类的寿命将越来越长,还将能够通过克隆来复制自己。但就目前的社会构架和伦理秩序而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自我复制将造成大混乱。科学还不能预测未来,即使能够实现,对于没有任何悬念、按照既定规划走下去的人生之路,你还能有多少期待呢?就说看足球世界杯吧,大家都宁可熬夜看直播,在已经知道了结果的第二天,还有几个人会去看整场录播?
   《千字文》让我们记住了1500年的周兴嗣,电灯让我们想起了爱迪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辈子干那么一件两件漂亮事,让后代记住你的名字,比较高级形态的人生意义,也就这样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