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文化小常識:儒家好不好
文化小常識:儒家好不好
儒家主要是講道德。道德離不開人與人的相互關係,人我之間,凡合情合理的關係,孔子概括謂之「仁」。從浅處講,「仁」一字就是二人,我們做個人,少不了跟人來往,事事情理之中的關鍵,在于須過得了自己,又過得了別人,中庸合宜,允為人道。
仁是互相的,感通的,越多人能進入這種交流互感便越好。此一做人的講究,本應是人人終身的學問,無論智愚,不必高言大智,都可以從平常的生活之中體會得到,從善精進。孔子以仁為核心的這思想,合乎人情人性,是社會長治久安之道,為行王道仁政之必由。正因儒家有這好理想,極權霸政,也會打它的主意,不予放過試圖好好利用。比如好吃的東西放上枱,會引來蒼蠅亂飛。我們不能因見蟲影點點,便一定丟掉整個食物。先把蟲子趕走,再將食物外表受污染的部份切除,美食依然美食,我們仍大可放心享用。
儒家是個好東西,但有可能由好變壞,需要警惕。好東西給壞心眼利用,是一問題,這個剛剛說過,但它尚容易辨認。特別麻煩的是,人即使好心,有時也會做壞事,雖經不覺,此則更加未可不知。「仁」從二人,永為交互之道。假若不管君君,唯追究臣臣,父不知父慈,卻命子必當子孝,一旦成了單向單行之路,便出問題。仁是雙向兩面的要求,要想有來必先有往。即使果然君為仁君父為慈父,因而受惠者感恩知報,自然講出心底謝忱,並以忠孝回饋,這些善言義行,值得鼓勵,但施惠者不宜自己不離嘴邊,強人答恩。德貴于施,若變質為交易議價的買賣,本可喜之美事,竟成了可惡的嘮叨,反令人厭煩。
此外儒家之仁,為德性原則,東西雖好,卻非萬能,不能拿來代替其他的原則。俗謂道德不能當飯吃,未嘗無理。道德是道德,經濟是經濟,法律是法律,政治是政治,各個範疇不同,自有运作的方式和軌道。不是說從商執法秉政,就可以不問道德,商業倫理,法律倫理,政治倫理,都是當代學府裡有科可學又有課可教的學問。吃飯不等于是一切,只講飯吃得多,不問道德,到頭來連飯也沒得吃。然反過來以為有道德即萬事大吉,問題一樣嚴重,道德不能直接變成商業或法律或政治。我們的傳統,自古找到德治這把鑰匙,可惜走著走著,到了後來不只沒有把這德性原則與其他原則的分際弄清楚,反而越過越把那條界線搞混了,于是事事道德化,人人泛道德,德治變人治,乃成社會病態的一大根源。
所以宋明以下,中土越來越拿抽象的德理和慣性的禮教無限上綱約束人心,甚麼不同習見的新事物一出,自上到下便道德大棍齊揮,群起誅心審判。道德禮教所以搞到吃人,是因光說不做,做也是要人家做,自己最重要的是能說。至今之中國社會,即使已對傳統道德心死,道德不道德實大多無所謂,然一旦中間發現異己,概皆慣性對人不對事,先看出身續定成份再猜疑居心動機,如此下來,便當果有其事,說翻臉就翻臉,勢成水火。
孔子的德治,貴在反求諸己。自省能力強並肯健行不息的君子得以在位,雖為國家之幸,可惜人在政在,人亡政息,仍屬人治,是依人不依法的治道,沒能開出客觀的政道。道德可以幫助政治,但不可代替政治。中國傳統政治,越是拼命講道德,政治上實際沒有找到超出人治的客觀軌道,結果泛道德,圖用道德解決一切,結局反淪為政治災難。
西方中世經過耶穌教,一度以宗教代替政治,或模糊了政治,結果泛宗教,一樣成災難。這不是宗教不好,只是有她的範圍,凱撒政治的東西,仍應歸政治的方法辦才行。不同于中國的是,西方在跌跌撞撞中,找到民主法治政道,雖非萬能,也不是最好,但有偉光正高大全的人治辦不到的能耐,及無端轉變成最壞的防範。儒家治道,沒走上這樣的政道,更何況我們今之謂儒家,泰半非儒家,殿堂上的孔家店,早已是隻異變的怪獸了。
儒家目前對我們可有用嗎?還實際嗎?我看中國人很多基本思維,仍是很儒家,如家庭,如認命,如喜講做人天地良心,又如勤勞盡力而為的積極工作倫理等......,只是對原儒真精神,日益隔閡,有變調變味的毛病。但那核心的價值,依然是我們共同努力的動力,一旦點醒,民族凝聚的生命力,必將再起。儒家的天下觀、大同觀,原是超越一家一國,而今孔子在境外,國際上由衷的肯定與接受,反而比在國內權力中心和民間群眾裡都多出許多。現在儒家好不好,最大問題,最終還是須看我們自己。我們到底爭不爭氣,有沒有足夠的識見,正視儒家應有的價值所在,並且具備足夠的魄力,肯來重新還它一個實在!
边城秀才 发表评论于
讲得好。讲儒家就要心平气和才讲得清楚。相反的例子是冯友兰的《孔丘批判》,是别人逼他写的,但他也太听从命令了。
roarforward 发表评论于
人,乃自性具足的高级生物,根本用不着孔夫子来画蛇添足!
西方没有孔夫子,(实际上很多人也根本不信耶稣),社会还是一样的诚信!
孔夫子的道德、圣人,直接导致中国人说假话成了习惯!!!
为啥中国落后? 源于此!!!
sideshowbob 发表评论于
汉朝独尊儒术之后就把汉民族阉割了,汉民族从此成为靠人口数量维持人种的民族,处于食物链底部,只会被侵略,
河里的石头1 发表评论于
道德和法律可以看成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上限和下限。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过了下限,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上限是只能接近而达不到的。 人性中的自私,贪婪等使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真正做到仁,义, 礼, 智,信和孝。 真正能做到的都是圣人, 而圣人都是死人。 把道德当作修身养性的目标去追求, 应该没有错。 把它当作一把尺子来衡量你周围的人和一个社会, 那肯定是要失望的。
司提反 发表评论于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人权至上,国家主权次之,统治者最次之。
看看,中国古人的思想与现在的普世价值思想是相通的。
可惜,中国人的思想是在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