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生活很艰苦,本来新鲜蔬菜就不多,又没有冰箱,有时候实在没有菜下饭,家里就炒干葫豆应急。
铁锅烧热,一碗干葫豆下锅,炒到葫豆皮有点发焦的时候,一瓢凉水泼下去。“滋”的一声,锅里腾起一片白濛濛的热气,葫豆皮立刻被水激得起了皱。盖上盖,煮到豆子皮开肉绽,家乡话叫翻了沙,便可以出锅沥干水了。洗干净的铁锅重新烧热,加油,盐,豆瓣酱,葱,再下煮熟的葫豆一通爆炒,闻到香气了便起锅。
这是小时候家里没菜时的应急菜,已经几十年没吃过了。现在,农村可能也没人晒葫豆;夏天,院坝街头,也没男人光着膀子嚼干葫豆下酒了。
记得那时桌上摆了炒干葫豆,父亲就要说:好汉对好汉,葫豆下干饭。大概,这葫豆和干饭都硬,要铁的牙口嚼胃口消化。在他们川北山区,这种食物还抗饿,一大碗胀下去,能割大半天麦子呢。
没有干葫豆,只好用新鲜葫豆(蚕豆)。。。